《打造宋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打造宋帝国- 第2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人听到此言,也都是默默不言起来。

    “我等打不过宋军,然而这些首领,也必然不愿意退出越地。既然他们愿意去送死,那我等就成全他们好了。我越国被灭国,越人沦落到此种地步,最大的原因,就是我越国不似中原诸国,礼法制度不严,连大王也没有权威。只要这些首领们都死在了战争中,或是他们的势力大为削弱,那么以我手中所掌握的力量,就能够统合越人了,到了那个时候,我才是越地的权威,真正的越王!”王乱随后又补充说道,也不知这些话,是说给自己的亲信听,来鼓励他们,还是给自己的懦弱找一个借口。

    当日,越军向宋军发来战书,约定双方三日后决战。乐毅想都没想,直接就一口气答应了。

    到了约定的交战时间,宋吴联军与越军同时出现在了战场上,乐毅只是稍稍看了一下双方士兵的样子,就对此战有着无比充沛的信心了。

    宋吴联军,人人手中持有铁制武器,身上最差的,也都穿着陶丘工厂批量制作的鲸皮甲。而对面的越军,虽然看起来人数较多,然而只有近半的士兵手中拿着金属武器,剩余的人,都只能拿着石头和木棒罢了。至于他们身上的披甲率,就更加低下了,数万大军,能拥有皮甲的人,也不过只有区区数千人。

    如此悬殊的武力差距,不仅仅是由宋国和越地现在特殊的状况造成的(宋国持续发展,越国已经亡国),更是由于双方巨大的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对于这样“不平等”的战争,乐毅也丝毫没有轻视,一出手就是全力以赴,直接让宋国大军率先发起了进攻。

    而对面的越人,面对着宋军的进攻,也没有任何后退,也是在越人首领王乱的率领下,直直的向着宋军冲了过来。在王乱身先士卒的带领下,越地诸首领不疑有他,一个个都英勇十足,亲自向宋军发起了决死冲锋。

    越军没有注意到的是,双方的交战刚开始不久,王乱就被宋军“击伤”了,进而迅速的退到了大军最后。而王乱真正的亲信部队,也开始不断的收缩兵力,将自己的主力全部收缩了回来。

    这场交战,丝毫没有出乎他的预料,以越军完败而告终。随后,他立即以自身亲信为主,率领着越军主力,从战场上逃了出去,逃到了周边的群山中。

    宋吴联军击败越军,却没有获得敌方首领王乱的消息,让乐毅也有些意外。不过随后他就不在意了,他命令大军清理战场后,就开始派遣大军进入会稽城了。

    进入了会稽城,不仅意味着吴越之地大部分归属于宋国,更代表着此时宋国的影响力,已经到达了此时中原列国所知东南方向的最南方。

第三百七十七章 金陵() 
虽然拿下了越地会稽之地,然而面对着越地周边群山环绕的形势,乐毅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来进行治理。尤其是当他知道,会稽之战后,越地贵族的首领王乱逃到了南方的山林中,他就更加头痛了。

    他不可能长时间将大军驻留在会稽,毕竟金陵如今还在楚国手中。只要有这个如同堡垒一般的城邑横亘在江南,宋国完全掌控吴越之地,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乐毅本身作为宋国的军事主官,擅自处理地方民政事务,本身也有些敏感。在此情况下,他也只能从玄鸟军中抽调了两个师,又从吴军中抽调了一万人,驻守在会稽;随后以宋军军官为主,以东海贵族和吴人豪杰为辅,联合起来对越地进行暂时管理。

    而越地最后的处置结果,则须留待主君来亲自决定。

    将越地大致处理好以后,乐毅就率领着剩余的大军,开始返回吴地了。以宋军那强健的体魄,不过区区数日,宋军主力就回到了吴城。这样一场伐越之战,仅仅用了不到二十天就完成了。

    当宋军完成了伐越之战后,宋国在江南的目标,就只有金陵这么一座城邑了。

    金陵,在如今的天下,绝对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在十几年前,此地还仅仅只有一座低矮而残破的石头城,仅仅只有极少人居住。当年楚国和宋国一起,一同伐越,灭亡越国时,楚威王认为此地地势险要,有帝王之气,于是命人在此地埋金,并筑金陵邑以镇压此地王气。虽然最后楚王埋金的举动为戴言所阻,然而此城的名字也由此确定了下来。

    在楚王看来,有了金陵这样的形胜之地,楚国就可以在吴越之地钉下最深的一颗钉子,并借此掌控吴越之地,彻底消灭长江下游对楚国造成的威胁!

    当年与楚军一同伐越,初到江南时,戴言就对吴越之地垂涎不已。为了拿下这块地盘,戴言早已经让宋国准备了十余年了。而在吴越之地归属于楚国时,宋国若想完全将吴越之地掌控在手,宋国就必须将金陵拿下!

    为此,戴言对于金陵,以及其周边地势的调查,也不知道做了多少准备了。然而作为当年亲自查看过金陵地势的人,在伐楚之战前,宋国能否攻克此地,就是戴言本身也没有把握。

    金陵防御的坚固,不仅仅在于其本身城墙的坚固,而是其本身所处的地形,外加周边的地势综合在一起的坚固。此城城墙大多由石头筑城,外墙坚固异常;而其本身由位居清凉山上,楚军以居高临下之势来守御;而此城周边的地势,则更是险要异常,东有钟山如龙一般盘踞,石头城在西面如虎一般盘踞,这就是俗称的“龙盘虎踞”,而在这些险要的地势之外,还有玄武湖和长江这样的水道为它提供防御!

    如果把金陵和周边城邑的防御结合到一起的话,那么此城就更难攻取了。此城毕竟就在长江边,去往江南、江北都是极为方便,在此地可以极为迅速的支援江北和江南,同时它也可以较为方便的接受上游楚国本土所给予的补给。之前宋军迟迟攻不下地处江南,位于金陵下游的云阳,也完全是因为金陵那强大的支援能力。

    若不是宋军能够破除常理,从海路进攻,直接击溃了大半楚军主力,将云阳拿了下来。单凭宋军的实力,是绝对无法直接渡江,并将云阳夺取下来的。

    可以说,宋军攻取金陵的行动,从宋军驻扎广陵,进攻云阳就开始了。如今云阳已经落到了宋军的手中,相当于剪除了金陵一半的羽翼,让金陵的防御大为降低,总算是让宋军能够看到一丝破城之机了。

    毕竟如今宋军已经抵达了江南,其所要面对的,也只有金陵城那坚固的城墙,以及其周边那险要的地势,而不用再去对付金陵下游的众多城邑了。

    当唐鞅知道乐毅已经平定了越地,并重新回到了吴城以后,就立即将他召集到了云阳,与他一同探讨,该如何攻破金陵。

    在乐毅讨伐越地的这段时间,唐鞅也没有闲着,他将宋军的主力都调集到了云阳。当宋国大军横扫江北、江南以后,每一座攻下的城邑都必须派人驻守,再除去调集给乐毅的四万大军,如今整个云阳城内,共集结有宋军步兵七万余人。

    若是算上乐毅本身所率领的大军,以及其留驻的部队,宋军能够调集出十余万大军来攻打金陵。如此兵力,若是攻打一座普通城邑,那是绰绰有余,然而若是攻取金陵这样的坚城,连唐鞅这样从不畏惧的猛将都有些犯难。

    见到唐鞅后,乐毅首先向他汇报了对于越地的处理,随后当说起对金陵的攻略时,乐毅想了想,说道:“我初到江南之地,虽然听人说起金陵异常坚固,然而没有亲眼看见,也不好判断。大帅可否等我亲自查看了此地后,再来下结论?”

    听到乐毅如此一说,唐鞅这才想起自打他从海路进攻吴越之地以来,可谓是一直处于奔波的战争状况中,也没有时间亲自赶往金陵查看此城地势。于是唐鞅立即和乐毅一起,从云阳赶往金陵之地。

    拿下了云阳,宋军水师在江南总算是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因而两人去往金陵,直接坐船,不过一天的时间,就赶到了金陵附近。

    待亲眼看到了金陵的地形,乐毅才总算是明白了为何自家一向自傲的主君,也会有无法攻下金陵的想法了。乐毅方一见到那据山为城,以江为池的形势,就直接熄灭了强攻拿下此城的念想!若真的以强攻的手法,来拿下此城,真不知道需要填入多少宋军将士的尸骨,才能办到。

    因而乐毅直接就对唐鞅说道:“大帅,此城太过坚固,强攻绝不可为。唯一可行的方法,只能是消灭了楚军的水师,断了楚国本土对金陵的补给,然后以围困的方式,将此城拿下来!”

    听到了这个答案,唐鞅也是极为无奈。乐毅的办法虽然耗时时间教久,也让宋军拿下金陵的战功大大减少,然而这却也是宋军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消耗,拿下此城的方法了。

    当宋军的两大主帅都达成了统一的意见后,他们就加快了行动,乐毅开始重新回到吴城,将刚刚修整好的宋军又重新拔寨起行,直奔金陵而来。而唐鞅在云阳留下了部分人守御后,也带着宋军主力前往金陵城下。

    然而还没有等到两支宋军主力在金陵城下汇合,从宋国国内却是突然传来了紧急的战报,让唐鞅和乐毅也不得不丢弃了之前所拟定好的方略了。

    在宋国讨伐楚国的这段时间里,楚国与他国的战争,也并没有中断。在西面,楚国大军进入了关中平原,兵临秦国蓝田大营。然而当秦王亲自率领秦人抵抗楚军以后,楚军一路前进的步伐总算是稳住了。秦、楚双方在关中平原上大战了数场,楚军都是稳站上风!

    然而在楚国却并不能迅速的打败秦军,彻底的威胁秦都咸阳,亦或是让秦国主动求和。而与此同时,在楚国孤军奋战时,秦国的盟友韩国和魏国也在行动。

    韩魏两国进攻的淮北之地,并不像宋国这样,攻取的都是楚国的偏远之地,力量薄弱的地方。两国攻打的,都是楚国在淮水流域最富庶的地方!

    到了八月,楚国进攻秦国五个月后,韩魏联军攻陷了淮水重镇邓邑,随后又直接出兵,兵锋直抵宛城。若是宛城再被韩、魏两军攻取,那么楚国数十万进攻秦国的大军,将面临后路断绝的危险!

    而到了这个时候,面对着楚国举国之兵即将遭遇的倾覆之危,即使楚王心中有再大的怒火,也不得不忍了下来,开始命令楚军撤兵。依据宋国在楚国情报机构提供的信息,不出两个月,楚军就能够重新回到国内。到了那个时候,趁着楚国讨伐秦国而偷袭它的韩、魏、宋三国,必将遭遇到楚国疯狂的报复!

    相比起韩魏两国,作为掠夺了楚国江北,外加吴越之地等大片领土的宋国,遭遇到楚国报复的可能性绝对不必韩魏小多少。戴言本身并不害怕报复,在他看来,别人能够报复你,那都是因为你实力不够!若是你实力充足,能够将来敌直接击溃,还会害怕他人的报复吗?

    而宋国若要抵挡住楚国的报复,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金陵拿下来!只要拿下此地,吴越之地就能够彻底的连在一起,宋国就可以恢复当年越国在大江下游直面楚国的局面。若是不能将金陵迅速拿下来,那么一待楚国重新在金陵集结兵力,其可以迅速的切断长江防线,让宋国此次伐楚的所有成果悉数毁于一旦!

    哪怕金陵城是新建的城邑,然而凭借着它江南第一重镇的名号,其中必然储备了充足的物资。宋军就算再怎么围困,也绝对不可能两个月就将金陵城内的物资消耗完毕,并夺取此城。

    那么,唯一留给宋军的后路,也只能是在两个月内,迅速攻破此城了。

第三百七十八章 投石炮() 
    面对着来自睢阳的死命令,即使唐鞅和乐毅再想顾惜宋军将士的性命,在这个时候也没办法了。

    好在戴言虽然下达了这样的死命令,也同样带来了增援。在如今宋国国内的军队都已经被动员,并且还需要防御北方齐国的情况下,宋国又哪里来的更多军队呢?

    事实上,戴言派驻的增援,并不能算是军队,而是一支工程队。这支工程队以数名墨家弟子为核心,外加即使在陶丘城也算是顶级的数百名工匠为辅。这种工程队,算是具有战国时代特色的工程兵了,他们就是戴言派来帮助宋军攻破金陵的。

    自从宋国内战结束以后,新式武器在内战中取得了出色的战果,戴言对于墨家所研发的新式武器,就越发感兴趣了。他奖励了对物理学以及机械做出突出贡献的墨家学子,并调度了更多的资金给到墨家工匠,让他们来研发更为先进的武器。

    墨家在投奔戴言以前,乃是不断的建造防御武器,用以提高列国间的战争成本,这让墨家在守御武器上积累的丰富的经验。而当墨家投奔戴言以后,尤其是宋国的外交政策,开始变得积极,已经有向外开拓的趋势后,攻城武器对宋国一下子就重要起来,对于攻城武器的研发也开始成为了最重要的任务。

    在戴言看来,如今宋国虽然有床弩和弩炮这样的先进武器,看起来在攻城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了。然而这完全是因为之前宋军没有遇到真正坚固的城邑,一旦碰上了如金陵这样真正的坚城,宋军无法快速破城,顿兵城下,就必然面临失败的危险。

    然而更强大的攻城武器,从嘴上说说确实非常容易,但是要将其变成现实却并非一件易事。墨家工匠因为有着多年制造机械的经验,有着物理学的理论支持,外加陶丘的工业力量提供帮助,才总算是研发出了一种强大的攻城武器。

    墨家新研发出来的攻城武器,并非是一种新式的攻城武器,而仅仅只是将原来列国都存在的攻城武器做了一些改进。在墨家弟子看来,真正的坚城,必然需要更为强大的力量将其击破,如此只需要制造更为强大的投石机就可以了。

    墨家弟子研发出来的这种投石机,在原理上与一般的投石机并无两样,都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来进行抛掷石弹的武器。在结构上,也都是由底座、机身、杠杆、重锤和抛射袋组成。抛射前,只要杠杆长臂前端的抛射袋装上石弹,并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