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宋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打造宋帝国-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函谷关之战时,秦国虽然能够一次性打败三晋联军,然而那毕竟是在国土内的防御作战!然而当战线推进到韩国国内是,战争的性质已然发生了变化,此刻已然是秦国以一己之力讨伐三国的战争,很明显,秦国是没有这样的实力的!

    秦军在宜阳城外停下了脚步,随后秦国就与楚、魏、韩三国之间形成了一种势均力敌的态势,在这种均势态度下,谁也奈何不了谁!而就在这样的态势下,齐军和宋军的行军速度骤然加快,开始快速抵达魏国!

    齐宋联军的到来,立即就成了战场上最为关键的一股力量!

    齐国选择在最关键的时候出手,自然不是没有缘由的。如果其出兵早了,开始与魏韩等国一起与秦国对抗,在很大程度上会消耗齐国的军力。自打多年前的桑丘之战,齐军见识过了秦军那种无敌的威势时,齐国就极力避免与秦军决战!

    如今齐军出现在魏国,并且很快可以出现在战场上,无疑就成为了打破双方对峙的关键性力量!

    虽然齐军如今站在楚国一边,乃是为了防住韩、魏来与秦国交战,然而齐国本身与楚国并不完全是一条心的!齐国参与这场战争,是想要为了获取战争利益的,并非是为了韩、魏两国的安危而来的!

    而齐军来到了战场上,因为手中握有关键性的力量,它开始调停秦国与楚魏韩三国之间的战争!而在这样的时刻,齐国也并不完全偏向楚国一边,它同样与秦国接触!

    这样的举动,立即就让楚国和韩、魏等国极为紧张!尤其是韩魏两国,若是他们同时受到秦齐两方面的攻击,那就要陷入极为惨烈的两线作战了!

    因而楚、魏、韩三国不得不给予了齐国大量的利益,来拉拢齐国!

    在这场简易的战争中,齐国出动少量的军队,也没有陷入战争,就获取了最大的好处,让楚、魏、韩诸国都极为不满,却又不敢发作。然而秦国,就完全不顾齐国的态度了!

    在秦国看来,齐国与自己接触,不过是凭空创造了一个筹码,来逼迫楚、魏、韩诸国让出更多的好处!在这方面,虽然齐国获取了小利,但是却失去了信义,损失了大利!

    于是秦国断绝了与齐国的交往,并私下与韩、魏两国谈判。

    在张仪亲自出马以后,秦国又一次主动将兵马缩回了函谷关,并将新近攻取的魏国焦城和韩国岸门都还了回去!秦国做出如此大的让步,自然是需要韩、魏两国给予回报的!

    张仪的条件并不过分:韩、魏两国与秦国结盟,并向秦国朝贡!作为两国结盟的诚意,韩国需要将太子韩仓送往咸阳为质;而魏国,则需要立亲秦的公子政为魏国太子!

    魏韩两国对于秦国的要求自然不敢拒绝,都满口答应了。毕竟两国之前最恐惧的,就是秦国不断的蚕食两国的土地。如今既然秦国愿意通过质子以及册立亲秦派来影响两国国政,那么两国虽然从长久来看有忧患,但最起码眼前的燃眉之急是解决了!

    而得到了秦国强力支持的魏、韩两国,腰板立即就硬了起来!两国同时向齐、楚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两国军队限期退出两国!

第三百五十五章 秦灭巴蜀() 
而秦国在东面压服了韩魏两国,并让其臣服的时候,秦国在其西面,也取得了极大的突破。

    早在齐灭燕、秦国发动主力进攻韩、魏前两年,秦国就收到了其西面邻居苴国的求救信。

    秦国作为西部霸主,其实不止与西戎有所交往,其与西南夷的交往也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了。早在秦厉共公时代,秦人就已经与西南边境的蜀人有了联系,只是考虑到与西南山道崎岖,交通不便,因而秦人并没有对西南的广大领土产生兴趣。

    对于西南方的诸国,秦国原本也是对其没有兴趣的,然而苴国的求援,却让秦人开始不得不将目光放在了南方的这片土地上。

    苴国,乃是蜀王杜尚灭亡昔阝、平周二国后,分封其弟杜蒹葭所建立的国家,因而又被人成为蒹葭国。苴国北面是秦国,南面是蜀国,东面是巴国。

    此国虽然脱胎于蜀国,但是它从立国之日起,就希望脱离蜀国的控制。因而苴国一直以来的国策,都是交好于巴国和秦国,寄希望两国能够帮助其抵抗蜀国!

    当新蜀王即位以后,对于这个从自己国家分封出去,但是又不肯臣服的国度,自然是极为反感,希望能够替换自己人作为国君,重新将此国纳入自己的统治下!

    当蜀王稳固的政权后,立即就向苴国发起了进攻!苴国不敌,只得派出使者,携带厚礼向秦国求救。而在这时候,为了防止秦国出兵,干涉其与苴国的战争,蜀国也派出了使者,并携带厚礼来到秦国,贿赂秦国,并希望秦国在蜀苴两国的战争中保持中立!

    坐在家中,什么都没干的秦王,平白无故的就得到了这么一份大礼,真的是喜从天降!然而秦王作为一个有为的君主,却从来不会以区区薄礼,就能够满足了!

    他当即召来秦国众臣,并询问他们对于蜀、苴两国战争的看法。

    相国张仪当即就表示反对,在他看来,西南山道崎岖,交通不便,行军甚为不易。而且蛮夷之地,纵然能够攻取,但是却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如同鸡肋一般!在这时刻,秦国向东攻取韩国,威胁周室,挟天子而令天下,建立王图霸业,才是最紧要的事!

    这时候,一个地位卑微的小将司马错,却站了出来,与威望深重的相国张仪唱起了反调!在司马错看来,国广、人多、财厚,方可称大国。秦国如今仅仅据有关中之地,就想东出伐韩,威胁周室,挟天子而令天下,实在是自不量力!而在如今西南诸国不和的情况下,秦国应当趁机一举扫平诸国,以此广国、富民!

    只要秦国有了足够广阔的领土,有了足量的人口,有了充足的财富,秦国自然是天下大国,又何须去胁持一个虚有其表的周天子?而且在秦国的多年探查之下,秦人也知道了巴蜀之地有水道可以连通楚国!只要灭了巴蜀,秦国就占据了楚国上游,如此就有希望灭掉楚国!

    一旦秦国完成灭楚大计,那么秦国就有了吞并天下的可能!

    如此强大的规划和野心,让秦王也不由得热血沸腾!原本在这位君主的眼里,秦国称霸天下,成为天下首屈一指的霸主,自己成为齐桓、晋文那样的君主,就是自己一生的愿望了!然而如今司马错让秦王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让秦国亡蜀、亡楚,进而亡天下!

    司马错的计划,让秦王看到了更远的未来。强大的野心刺激了这位君王,于是他力排众议,没有附和张仪的计划,而是采纳了司马错的计划,派出大军干涉西南的战争!

    于是,秦国在收取了苴国和蜀国的贿赂后,就以这两国的厚礼,作为发动战争的资本,组织了一支大军,由司马错率领,从西南方的金牛道进入前往救援苴国!

    经过了艰难的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秦军士兵总算从陇东高原越过了秦岭,到达苴国的地盘。随后秦军继续前进,由此进入了川中盆地!这也是华夏诸国的军队,第一次进入这片地域!

    当蜀国知道秦军入川以后,知道秦国实力的蜀王立时如临大敌,亲自率领大军前来讨伐,希望能够在秦军立足未稳的时候,一举打败秦军,将秦国的势力赶出去!

    而秦军进入此地,也并不是来游玩的。在苴国向导的帮助下,司马错率领大军进攻蜀国。双方在蒹葭关相遇,由此展开了大战。

    秦国那强大的军队,以及中原那先进的战争思想,根本不是如蜀国这样尚处于部落时代的国家能够抵抗的!蒹葭关一战,蜀军惨败,蜀王逃遁进而被杀,蜀国由此被灭国!

    司马错灭蜀以后,脚步毫不停歇,又继续向着苴国东部的巴国进军!在有了蜀国以及蜀王如此好的例子存在,巴王再不敢与秦军对抗,于是主动投降,巴国遂由此灭亡!

    为了更好的控制巴蜀之地,秦王贬损蜀王子弟为候,并任命陈庄为蜀国相,张若为蜀国守。并同时废除巴、苴两国王号,贬损巴王、苴王为君长,由此西南巴蜀之地,尽为秦国所有!

    秦国西举巴蜀,在整个天下,所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几乎没有任何人,知道秦国几乎在短短数年内,就直接扩张了近一倍的土地!也几乎没有任何人,意识到秦国的这一举动,会对整个天下造成多么重大的影响!

    说是几乎,是因为整个天下,有一个人始终在关注着秦国的举动!此人,自然就是作为穿越者的戴言了!

    作为一个穿越者,戴言其他的不说,整个天下大势,乃至整个天下大体的地理形势还是很清楚的。他知道,如今的秦国,因为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而被天下人称为四关锁钥的天府之国!

    秦国有了如此险要的形势,只要守好了四关,天下诸国就不可能对秦国造成任何伤害!如今的秦国,只要经营好了关中大地,并在天下诸国发生战争时,坐山观虎斗,就自然拥有获取好处的机会!

    四关之内的关中平原,就是秦国最稳固的基本盘!秦国有了如此稳固的地形,和扎实的基本盘,被人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确是名副其实!

    然而戴言知道,比起有着四关保护的关中平原,位于西南方向的巴蜀大地,更是一个不亚于关中平原的天府之国!

    且不说巴蜀之地,四面都有大山围绕,其地理环境之险要,更在关中之上!而且巴蜀之地,同样拥有着对农耕最为重要的平原地带,四川盆地的面积也远比关中平原更大!

    这就意味着巴蜀之地,能够长久的保持和平。如果再搭配上秦国那种耕战体制,其迟早会成为秦国最为重要的产粮区,并成为秦国力量的重要来源!

    在真实的历史上,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之战时赌国运。在两军对峙的长平前线打成了消耗战,秦军距离秦都咸阳的距离,是赵军距离邯郸的两倍还不止,然而到最后,首先缺粮的,却是赵国!

    很难想象,若是没有一个安定且富饶的巴蜀之地提供支持,秦国单凭关中之地,就能够耗得过同样拥有河北平原大部的赵国!

    戴言知道,如今秦国刚刚吞下巴蜀之地,还没有完全吞并下来,秦国的实力在短时间内,应该还不会有太大的提升!然而一旦巴蜀之地消化完全,秦国的实力就会变得极其恐怖,到那时再搭配上其无敌的大军,秦国就会变得势无可挡了!

    戴言还知道,如今的秦国有了关中之地,又夺取了巴蜀之地,那么横亘在两地之间的汉中之地,就会变成扎在秦国心头的一根刺了!

    毕竟以秦国的尿性,夺到的东西,自然希望能永久的保存下来。而如今的巴蜀之地,与秦国之间,仅仅只能通过一条艰难的金牛道来连通,一旦这条通道被切断,秦国将立即失去这片广阔的土地!

    秦国想要永久的稳固巴蜀之地,就必须拿到更多的通道。而在与巴蜀之地的通道间,除了金牛道以外,还有着另外的几条重要通道。分别为子午道、褒斜道、陈仓道等可以连通汉中与关中的通道,而在汉中与巴蜀之间,则有着米仓道。

    而如今的汉中之地,掌握在楚国手中。这即是说,若是秦楚之间发生战争,楚国只要通过汉中发兵,切断了金牛道,整个巴蜀就将从此从秦军的版图上失去!

    而相反,若是秦国能够拥有汉中之地,夺取了剩余与蜀中的通道,那么非但秦国入蜀的通道会变得更加通畅,蜀中之地,也由此能够成为秦国真正稳固的领土!

    戴言看着依靠自己大致的记忆,外加农墨弟子通过考察而画出来的汉中、巴蜀部分的地图,他看着那几条连通着巴蜀之地和关中的生命线,仿佛已经看到了秦国和楚国之间,战争爆发的前奏!

第三百五十六章 张仪使楚() 
秦国王宫内,四个人站在一副巨大的地图前,均都默默不语。

    这种沉闷的气氛持续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由四人中地位最高的秦王打破了沉默:“所以,依卿家之见,我秦国若想永久保住巴蜀之地,就必须对楚国开战,并夺取汉中之地了?”

    因为灭巴蜀之功,而受到秦王重用的司马错出列说道:“大王,如今事情已然很明显了。巴蜀之地,如今只有一条金牛道与我秦国连通,一旦发生意外,巴蜀再不复为我国所有!而最能够威胁我国安危的,也只有楚国了。”

    见到秦王依然下不定决心,在秦国有“智囊”称号,并深受秦王信任的嬴疾立即支持司马错说道:“王兄,我等之前不是早就商量好的吗,我秦国收取巴蜀以后,就要想办法来对付楚国了。如今王兄怎么下不定决心了?”

    秦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一声叹息:“如今我秦国,虽处于关中,为四关锁钥之国。然而我国东有三晋,西有西戎,南有巴蜀,战线已经这么长了,若是再与楚国开战,寡人还真不敢随便下定决心啊!”

    秦王说完以后,又问张仪道:“相国,楚国乃是我秦国姻亲之国,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如今其又与齐国结盟。我国若是贸然与楚国开战,一旦齐国插手,该当如何?”

    对于军事上的具体部署,张仪比不过司马错和嬴疾,然而一旦说起邦交纵横之事,张仪却是头头是道:“大王,楚国乃南方大国,的确不是容易对付的。然而楚国作为大国,也同样有大国的难处,只要我等找到楚国的弱点,想要对付它,并非难事!”

    看着秦王乃至剩下两位秦国重臣都是一脸的疑惑,张仪也是侃侃而谈道:“楚国,虽是一个大国,然而其国体制僵化,行动迟缓,并不如我国那样,可以集中力量。且如今楚王,受屈原美政影响,崇尚礼乐,心思单纯。只要大王给予在下足够的权限,在下定然可以说动楚王与齐国断交,彻底孤立楚国!”

    秦王好奇的问道:“相国需要何等权限?”

    张仪笑了笑,说道:“大王将商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