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宋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打造宋帝国-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知道嬴疾送来了战书,公孙衍打开一看,却见到嬴疾大家直接摆开阵势在函谷关外当面决战!出于对秦军实力的深刻了解,公孙衍本能的就想拒绝,然而韩朋和肥义却是催促着公孙衍答应下来!

    原来的五国攻秦,如今沦落成了三晋攻秦,这本来就对他们很不利了。如果再不能从秦人身上讨得好,那么他们在国内的地位,都会动摇了!

    这就是公孙衍作为三晋联军统帅的尴尬之处了。换了以前他作为秦国大良造单独指挥秦军,亦或是如今他作为魏相单独指挥魏军,他都只需要直接向君王负责,然后直接对下属下命令就行了。然而如今他作为联军统帅,对于韩、赵大军的指挥,却只能通过双方协商来进行。在韩国和赵国都赞同与秦军正面对决的情况下,公孙衍其实也不好直接拒绝!

    他不得不接受了韩国和赵国的提议,正面对抗秦军!

    公孙衍本来以为被韩赵强迫来正面与秦军对决,就已经是很糟糕的事了,然而更加糟糕的事还在后面!

    在公孙衍看来,三晋联军各有特色,那么理所当然就应该发挥三晋的独特优势,来与秦军对决!在他的设想中,魏国以及赵国的步兵强悍,那么就应该顶在最前面面对秦国大军。而韩国的弩手强悍,就可以作为远程的攻击,来打击对手。不过这样的决定,韩朋和肥义立即就否决了!

    两人否决的原因极为简单:虽然公孙衍作为三晋联军统帅,然而毕竟不是韩国与赵国的实际统帅!若他想调动三晋大军,就必须通过他们来完成!这不仅仅是处于军队安全的考虑,也是为了国家利益而做出的决定!

    公孙衍见到了这个时候,韩国与赵国还在这里玩勾心斗角的事,当即就是极为愤怒:“你们可知道秦军的实力有多强悍?若是我等不能同心协力,我们必定会输掉这场战争!”

    然而公孙衍的话,两人却是压根听不进去!在他们想来,三晋联军拥有两倍于秦国的大军,占据如此优势,他们怎么可能会输?任公孙衍说起秦军的实际战斗力有多么恐怖,韩朋和肥义都是听不进去的!

    无奈之下,公孙衍也只好同意了三晋联军的布局,三晋联军各自组成左中右三军,来共同应对秦军!其中韩国为左军,魏国为中军,赵国为右军!这样的军阵,在精通兵法的公孙衍眼中,不仅完全无法发挥三晋联军各自的特色,反而还给整个联军留下了破绽!

    当秦军出战,嬴疾见到了三晋联军的阵势以后,作为秦国智囊的他,立即就想好了应对三晋联军的具体战术!

    两军正式挑战的第一日,秦军与三晋联军直接开始了正面的厮杀!对于互相知根知底的公孙衍和嬴疾来说,在战场的具体指挥上,动下什么手脚,是根本隐瞒不了对方的!毕竟两人实在太熟了,也太了解对方的作战风格了!

    所以这样的战争,直接就打成了面对面的消耗战!秦军虽处于兵少力弱的状态,但是却依然将大军分为了三个部分,来分别应对三晋的左中右三军!

    第一日的战争中,双方大军的伤亡,就轻易的突破了万人!而秦军以一军应对三国大军,竟然在各条战线上均没有处于下风!

    第二日乃至第三日,整个战场的形势依旧维持着第一日的场景。在这种战争中,士兵的生命是最为廉价的,双方的统帅都不会将之放在心上!

    这种直接硬对硬的战争,就是不断的拿着人命来填进去的消耗战争!在这样的战争中,函谷关外的战场,都因为这激烈的战争而彻底染成了红色!在战场上,尸体到处都是,而流出的血液都能直接将死亡士兵们掉落在地的木橹给漂浮起来!

    然而这样残酷的战争,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很明显不是短时间就能够结束的!

    而在函谷关外的大战愈演愈烈的时候,身在咸阳的秦王却突然收到了西部和北部边境原本臣服的西戎有反叛的迹象,这样的场景令得秦王极为愤怒,又极为恐惧!他愤怒,乃是因为这些戎狄一次次的背信弃义,使得这些地方始终不能够真正纳入秦国的统治!他恐惧,则是他担忧在如今秦国最为紧要的时候,一旦西戎入侵,那么秦国将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他立即就召集身在咸阳的诸多大臣来共同商议如何应对西戎的反叛。大家商议了许久,也没有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毕竟对于戎狄来说,其向来是畏威而不怀德,他们只看重力量,从来不会对说教感兴趣!

    在如今秦国大军主力都在函谷关前线与三晋联军激战的情况下,秦国实在是抽不出更多的力量来对付这些蛮夷了!在这些大臣们看来,如今唯一能够应付戎狄的办法,也不过只有通过收买来先稳住他们了!在这些大臣们想来,西戎复叛,必然是草原上又遭遇到了不好的年景,所以只能通过抢掠来维持生计了!

    所以在这些大臣看来,如今唯一应付这些戎狄的办法,莫过于派出使者携带重金美女,前往这些西戎部落游说其首领,先稳住这些西戎部落再说!

    在没有好的办法应对的情况下,秦王也只得同意了大臣们的意见,派出了珠宝美女前往草原,来安抚西戎!

    草原上,义渠王账所在地,义渠骇一脸平静的看着带着珠宝和美女来到义渠的秦国使者。只听到秦国使者对义渠骇说道:“我王听闻草原有灾变,怀着对子民的体恤之心,令在下来安抚义渠士民。希望义渠君能够好好约束麾下臣民,不要随意生事!”

    看着营帐中那耀眼的珠宝,以及体态妖娆的秦女,义渠骇那如狼一般的眼光立即露出如狼一般贪婪的眼神!见到了他的这一表现,秦使知道,这位义渠君定然是动心了,想来自己的使命很快就能完成了!

    正当他心中洋洋得意的时候,却听到义渠骇说道:“珠宝、美女,果然都是好东西啊!话说,秦国已经有多久没有用这样的态度来安抚我们了,本王可真是高兴啊!”

    秦使立即就尖叫起来斥责道:“义渠君,如今你是秦国的封君,注意你的态度!”

    义渠骇听完哈哈大笑,对着秦使说道:“你们秦国夺我土地,杀我子民,就连我的父亲,也死在了你们秦人的手中,我义渠与你秦国有如此深仇大恨,还想让我对那秦王小儿有什么好的态度不成?我前段时间受到了一位高人指点,他说你们秦国,在太平时候,就会拿我们开刀;而到了危难的时候,你们就会用珠宝美女来贿赂‘安抚’我等。如今你拿出这些珠宝美女来我义渠,是想告诉我如今秦国正遭受危难吗?”

    秦使一听义渠骇的话,心中一惊,然而面上却不露声色的说道:“我不知道义渠君从哪里听来的如此荒诞之言,然而若是义渠如此辜负我秦国好意,将来必定会后悔的!”

    义渠骇直接站了起来,对秦使说道:“我等草原男儿,想到了就去做,从来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如今我就借下你这颗头颅,拿来给我义渠祭旗!现在是时候让秦国见识我等实力的时候了!”

    说完以后,前来义渠安抚的秦使,立即就被义渠人杀死!随后,整个义渠部落,都在义渠骇的率领下,迅速集结向着咸阳的方向前进!

第三百三十九章 秦川沃野,烽烟四起() 
义渠骇攻打秦国,除了召集本部族的人马外,还在草原上征召起较大的部族来协同作战。像绵诸、翟戎、朐衍诸多受秦国压制的西戎部落,在听从了义渠骇对秦国的分析以后,也都对义渠骇极为认同,大家都坚信秦国向诸部落送礼,确实是秦国受到了深重的危机!

    对于尊崇力量的西戎部族来说,哪怕是在各个同宗同源的部落之间,在你危难的时候,都是不存在施以援手的,而绝对是要趁着这样的机会踩死你的!而秦国压制西戎如此多年,与其本身就有着深仇大恨,这一次秦国遭受的危难,绝对是他们夺回自己领地最好的时机!

    然而出乎义渠骇意外的是,西戎部落中除义渠外,最为强大的乌氏部落,这一次却是回绝了义渠骇一同出兵的命令!

    当义渠将要帅兵攻击秦国时,乌氏族长确实收到了义渠的邀请,族长本人也非常认可义渠骇的分析,然而就在他想要参与这一盛事时,却是直接被乌少主给阻止了!

    乌少主与草原上那些只知道掠夺的西戎部落酋长不同,他是族长的儿子,更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商人!而在他亲自前往陶丘,并从陶丘商人那里学到了最新的商业概念,乃至商业知识以后,乌少主对于乌氏的未来就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

    在他看来,乌氏相比西戎其他部落本身,就有着极大的优势!乌氏部落地处西域与中原的交通要道上,本身就是贸易往来的枢纽,而且乌氏本身就垄断了西域与中原的玉石贸易!

    而自从他打通了到达赵国、乃至宋国陶丘这一天下贸易中心的商道以后,他对于乌氏的优势就看得更加清楚了!在他看来,义渠、绵诸等部落,以放牧为生的生活,是一种极其低下的生活方式!草原人的生活方式,应当通过接入中原的贸易通道,将中原人需要的玉石、良马等运回中原,并从中原换回茶叶、丝绸、食盐乃至铁锅等诸多物品,从而达到互利共赢!

    这即是说,仅仅凭着乌氏部落本身的位置,乃至乌氏部族的经商天赋,将乌氏变为草原上的陶丘,并非是不可能的事!

    而在乌少主看来,如今乌氏与中原列国间的贸易通道,还是不够通畅!想接入中原的贸易,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借道秦国,进入韩魏,进而顺黄河、济水抵达东方,而不是从草原上绕一个大圈子到达赵国,然后再从赵国前往他处!

    而且,在陶丘见识过了中原列国的繁华,听了商人们对于各国实力的分析,乌少主也并不认为如今令中原列国恐惧的秦国,会在如今被西戎这么一次简单的偷袭后,就一阕不振!他们最多只能够重新夺回他们原本的牧场,而一旦秦国回过神来,这些重新夺回来的牧场又将再次回到秦人的手里!

    放牧所获得的收益,与接入中原贸易通道所获取的收益,哪一项更大?乌少主几乎不用思考,就能够得到答案了,因此他绝不能放任乌氏族长因为小利而直接破坏了与秦国的关系!

    相反,他甚至借助着这一次的机会,与秦国结下了一个善缘!他直接派出使者飞速赶往咸阳,向秦国通报,西戎部族将要在义渠的率领下进攻秦国的消息!

    通报这样的消息,对于乌氏部落在说,就是对西戎猪部族的一种背叛!然而在乌少主看来,人都有背叛的时候,只是看筹码够不够高罢了!而这一次对秦国通报消息,只是一门生意,是为了获得秦国的政治信任而做的生意!就像之前他为了获得赵国的政治信任,而在赵国遭遇多国共同进攻时,在中间牵线帮助联络赵国与楼烦一样!

    做国家间的贸易,赌上各国的国运,才是利润最为丰厚的生意!

    得到了乌少主的通报,秦王也对西戎即将大举进攻的消息给惊呆了!他没有想到,之前对西戎部落屡试不爽的拉拢手法,这一次竟然不起作用了!而在这背后,更是有着深深的恐惧!

    如今秦国所有能征召的士兵,都被征召到函谷关前线了,整个秦国国内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又如何能够抵挡那如狼似虎的西戎大军?而且在他看来,如今西戎入侵这样的大事,还必须严密的封锁,不能让身在函谷关前线的士兵们知晓,以免动摇了他们心中的信念!

    随后,秦王就依次下发了命令,首先是对函谷关前线的秦国大军封锁西戎即将入侵的消息;其次,将整个秦国西面和北面的诸多村庄、部落全部迁徙,让他们暂时进入附近的城邑中躲避!

    至于最为重要的,与西戎大军的交战,秦王不得不将整个咸阳乃至附近城邑中,那些上过战场的老弱病残全部征召起来,组成军队,命其驻扎在咸阳附近,保护都城的安全!

    西戎大军的进攻,首先是从西部和北部,原本被秦国占去的土地开始的!这些地方,原本就是属于西戎的领地,西戎人自然熟悉无比!而且在这些地方的人,更是有大部分都是原本西戎的子民。在当年公孙衍执掌秦国,并大肆向西扩张期间,这些人不愿意再跟着原本的部族走,而是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成为了秦国的子民。如今既然部族又回来了,那么自己就重新臣服于部族好了!

    凭着这些原本属于西戎子民的内应帮助,义渠骇所率领的西戎大军重新占据了这片原本属于他们的领地。而在夺回了这些领地以后,他立即就征召这片土地上所有能拿动武器的人,带领着他们一起前往关中大地肆行劫掠!

    不得不说,在经历了多年的秦法管制后,这些本属于西戎的人,性格都变得胆小怕事起来。然而这种胆小怕事,乃是秦国的统治秩序还存在这片领土上的时候!而一旦失去了这种秩序,那些原本被秦法所束缚的人,开始爆发出了无比强悍的破坏力!

    那些跟随着西戎大军前往关中劫掠的人,主动承担了帮助大军征粮的任务!这些生于西戎,长于秦国的人,对于和他们同属一国的秦人,没有任何的好感!他们比那些“纯正”的西戎人更加残暴,面对着没有丝毫抵抗力的乡野,他们将所有见到的秦人村庄全部劫掠一空,然后烧成灰烬!而沿途所有来不及撤离的秦人,只要被他们遇到了,就没有任何生还的机会!

    这样的破坏力,哪怕是西戎自己入侵秦国时,都做不到这样的地步!毕竟对于西戎部落来说,他们入侵秦国仅仅只是为了抢东西,可不是为了发泄的!他们对农耕国家的入侵,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类似于剪羊毛,并不是为了羊本身而来的!

    而这些被秦国统治后,又被西戎“解救”的人,对于秦国还带着仇恨!所以他们也不会考虑西戎人的想法,而是完全按照他们自己的心意来了!

    某些西戎部落酋长还想阻止这些人这种过火的行为,然而却都被义渠骇给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