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宋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打造宋帝国-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场!

    这样的市场,一定是极为巨大的,而它所带来的利润也绝对是非常丰厚的!

    就像后世美帝著名的资本家哈默博士一样,选择了在西方国家对苏联进行贸易封锁的时候与其交易,结果就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在后来,天朝改革开放初期,这位奇人又一次果断出手,瞄准了天朝开放初期的优势,前来投资,结果就打造了天朝改开初期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

    秦国实行抑制商业的政策,就像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与天朝一样,对于其国内的商人们来说,固然是不利的。然而对于有志于打入其国内市场的外部商人而言,这样的政策就是极为有利的!因为它主动创造了一个垄断的市场,并将这个垄断市场让了出来,只要外部的商人能进入这个垄断市场,那么垄断所带来的丰厚利润就将全部归它所有了!

    垄断秦国这么一个大国的农具,甚至是秦国的兵器,这该是多大的利润?

    戴言固然和赵国关系不错,然而赵国并不抑制商业,实行的是开发市场,陶丘商人也不能够垄断整个赵国的农具和兵器等市场!

    而若是进入秦国,并且由于秦国与陶丘相距甚远,两者之间完全没有利益冲突,陶丘商人只需要打点好秦王,那么就完全可以垄断整个秦国的市场!

    在戴言的如此自夸下,外加张仪也承认戴言对其有恩,秦人也不好完全的忽视戴言这么一位堂堂封君的推销。随后,戴言将陶丘的农具拿出来交给张仪观看,让他确定陶丘农具的优良品质。而对于护送张仪到此的秦将孟宽,戴言也让几大军工厂的人带他前去参观陶丘所生产的各种武器装备!

    不得不说,陶丘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在制造方面是极有优势的。张仪作为相国,也不仅仅管理秦国外交,对于秦国的内政乃至军务也都是非常了解的,他一看到陶丘生产的农具就知道其对秦国有多么重要了!

    而秦将孟宽,在见过了陶丘军工厂所生产的武器以后,就完全陷入了狂热状态!

    秦国作为西部边陲的野蛮国家,与中原文明相比历来是比较弱后的。而这种落后,不仅体现在秦人的野蛮上,也是秦人冶炼技术、武器制造技术上等各方面的落后!

    后世总有些人在那里夸赞秦剑锋利,秦弩超远的射程都可以歼星了。然而实际上,秦国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秦国的制式装备依然还是青铜武器,与赵、韩等关东国家大规模的装备铁制兵器不可同日而语!

    陶丘军工厂生产的制式神弩,以及搭配一起的铁制弩箭都给孟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只是稍稍的试过了这些武器的威力,就可以断定:若是秦国装备了这样先进的武器,那么秦军的战斗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见到了陶丘的这些东西确实是对秦国有巨大作用的东西,张仪也就做了一个顺水人情,利用他的权力在陶丘采购了一大批农具和步兵武器。至于戴言所要求的让陶丘商人进入秦国的市场,这却是需要他回到秦国与秦王商议了。

    戴言对此极为满意。张仪此次的采购,交易额轻易就达到了50万金的规模,这可是远远大于之前五国相王时任意一国在陶丘的采购了!

    毕竟那些王侯们所采购的,都只是数量有限的奢侈品,虽然单个物品的价格要远远超出农具和武器的价格,然而农具和武器都是数量庞大的必需品,就总的交易额来说,奢侈品是肯定不如这些必需品的!

    而且戴言也有着其他的心思,若是将这些商品打入了秦国市场,那么其他的像鲸油、瓷器、玻璃这些后续的东西肯定能够继续在秦国存在,而且销量必然要好于其他国家!毕竟秦国军队的强大,戴言无论是从后世的历史,亦或是这时代的见闻都是了解的。对于一个能不断获取胜利的国家,这个国家的财富必然会不断的上升,做生意当然要和这样一个胜利者来合作了!

    至于说秦国得到了先进的农具,使其农业更发达;得到了先进的装备,使其军队更加强大,戴言是完全不担心的!秦国压根不和陶丘接壤,秦国强大了,遭灾的也必然是与它紧邻的魏国、韩国、赵国和楚国,这又关陶丘什么事?

    死道友不死贫道,天下至理名言啊!

第二百五十七章 三相会盟() 
当戴言达成了陶丘和秦国之间的大规模贸易以后,无论是戴言亦或是张仪都是很高兴,因为陶丘和秦国的贸易是对双方都有利的。

    生意完成以后,张仪或许觉得还了戴言当年的人情,人也变得越发油滑起来:“曹公,您如今的作风,可丝毫不像是宋国公子,也不是张仪记忆中名满天下的贤公子啊,您的做法可是比商人更像商人啊!”

    戴言对于张仪的打趣丝毫不在意,对他回答道:“张子博闻强识,应当知道我宋国本就为殷商之后,偃本就为商人,又哪里是像商人!而且如今天下各地的商人后裔来我陶丘,投奔于我,我当然也不能让同宗之人难过!”

    张仪听完以后哈哈大笑:“公子如此明事理,想来日后,整个宋国必定由公子来掌理了!”

    戴言听到张仪的这种说法立即脸色大变:“秦相不要开这等玩笑!我宋国事物自有家兄定夺,又哪里需要我一介闲散公子多言?况子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今我只想为我治下子民多获取利益,宋国事物与在下无关!”

    张仪见到一句玩笑话给了戴言这么强烈的刺激,也立即反应过来,不再宋国国内事物上停留,而将话题转移到了其他方面。

    待接待张仪的宴会结束,戴言离开以后,张仪立即就将护卫他来到陶丘的秦军将领孟宽叫到面前,问他道:“孟将军,你在陶丘的军工厂中,看到了陶丘所制造的武器,也和我说了陶丘的武器质优量足,极为优秀!将军能否说得详细一些?”

    孟宽听到相国发问,自然是知无不言:“启禀相国!陶丘人只给我开放了几个军工厂,在这些军工厂中有着制式的弩以及搭配的箭矢,属下亲自试过其威力,可在百步外穿透皮甲,却有优秀的装备!而制式的神弩,只要陶丘的军工厂有需要,在一个月内就可以生产出三万部,其产量之巨,其价格之便宜确实不是我秦国能够相比的!

    陶丘的军工厂除了神弩以外,他们还大量的生产鲸皮甲以及制式刀剑。属下亲自试过了它们的属性,都是质量不错的装备,对我军有着重要作用的工具!”

    张仪听完孟宽的叙述以后,想了想,随后又问孟宽道:“以孟将军来看,这陶丘城如何?”

    孟宽答道:“相国,在下只是一介军人,您若要我评价此城,在下只能说此城之繁荣,实为天下少有!而此城占地如此广阔,然而其在城外的那些民居都是作为防御之用,想来若有外敌想要进攻陶丘,只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张仪听完孟宽的话,说道:“陶丘之繁荣,不是天下少有,而是天下仅有!昔年我曾经游历齐都临淄,也体验过楚国郢都的风情,在这些大国之都里,没有一座城市能够比得上如今的陶丘!齐国临淄为天下大城,有户七万口,若是碰上战事,每家只征一人从军,齐王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征发七万大军!想来如今的陶丘,碰上战事所拥有的军队,即使不如掌控整个齐国的齐王,恐怕也不弱于整个临淄了!

    一个能在短时间内征发如此多军队,而在短时间内制作武器数量如此之多的城邑,未来会不和宋国睢阳产生冲突吗?看来我们要处理好与这位陶丘君的关系了,他一定就是未来的宋君,将来也必定是我秦国天然的盟友!”

    “相国,即使这位陶丘君未来和宋君起了冲突,进而起兵作乱,您有为何可以断定他一定是最后的胜者?要知道宋国毕竟是弱国,地处魏、楚、齐三大强国之间,其国内一旦有事,必定受到三大强国的关注,若是三大强国干涉,恐怕局势未必会遂我之愿吧?”

    张仪听完以后,只是坚定的回答道:“宋国是弱国没错,然而拥有陶丘的宋国就不是弱国了,而是天下的强国!你要相信我的眼光,宋国未来必定内乱,而胜利者必然是子偃!从现在起,你要多与陶丘君身边的军人和谋士交往,这对我秦国未来的布局至关重要!”

    孟宽见到张仪如此肯定,也不好多说什么了,只是重重的承诺道:“诺!”

    三相会盟,其中的两相都抵达了陶丘,唯一剩下的楚相没有抵达。而张仪也趁着这段时间去拜访了田婴,私下的交流了一些意见。然而田婴的口风非常紧,在楚相到达陶丘前始终不对秦国做出任何承诺。

    数日后,楚国的队伍抵达了陶丘。而这一次,派出的队伍极为豪华,而到来的人物也都是楚国掌权的人物,令尹昭阳,左徒屈原,而作为楚国护卫的,乃是曾经跟随楚威王参与徐州大战的昭滑。

    作为此地的主人,戴言自然也是参与了接待的。即使他贵为一地封君,然而与这些权倾列国的大国之相比起来,就大大不如了。戴言也很自觉,在接待了楚尹,并且分别和昭阳与屈原打了交道后,就默默的站在一边,将主导权交给三相处理了。

    田婴、张仪和昭阳作为三相,自然是走在一起的。见到两人,田婴一脸揶揄的对昭阳问道:“我听说秦相曾经在令尹府上为门客,现如今秦相与令尹大人平等相待,主持三相会盟,不知令尹大人可有何感想?”

    昭阳一听田婴的话,脸上闪过一丝不快,然而他毕竟为楚国令尹多年,早已变得人精一般。他对田婴说道:“秦相能有今日的成就,那也是他自己的造化。我与秦相是故人,今日再次相见,感觉很是亲切。”

    见到昭阳不吃这一套,田婴又接着说道:“我曾听说秦相在令尹府上时,被诬为窃玉之徒,差点被令尹门下打死。而秦相在秦国发迹以后,为秦楚两国联姻时,曾公然声言没有窃玉,反而要窃令尹之国!令尹对此,也感到亲切吗?”

    张仪听到了田婴这等挑拨离间的话,立即跳出来说道:“这就是齐相误会了。令尹大人刚才说了,他和我相交多年,故人相见,很是亲切。当年我去到楚国,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在下不过和令尹大人开一个玩笑而已,楚国上下都没有当真,反而是齐相相信了张仪的话,齐相可真是会替楚国着想啊!”

    田婴见到这等挑拨之法无效,自是哈哈一笑:“既然令尹大人和秦相如此交好,那么看来,这接下来的会谈我齐国是要吃苦咯!”

    在前往陶丘城内的路上,三相之间唇枪舌剑,暗中挑拨离间,都希望能够离间其他两国为自己获取利益。这等顶尖政客的下作手段,也令得在一边的戴言打开眼界。

    在为楚国使团接风洗尘,并且让楚人养精蓄锐以后,三相的会盟也就正式开始了。

    三相会盟乃是由秦国提出来,将楚国和齐国拉到一起,大家坐下来共同商议并决定天下大事的盟会。它没有那么多的客套,一上来就是一片坦然,以及对于各自国家利益的诉求。

    张仪首先开口:“我召齐相与令尹前来的原因,想来二位已经很清楚了。最近魏国在魏相公孙衍的倡导下,进行了五国相王。五国相王之后,各国尤其是三晋之间频繁走动,或调军,或合兵,不仅齐楚两国不安,我秦国也很是着急。我王想要公开出面制止此类公然挑衅的举动,然而又深恐齐楚两国误会。故而在下召两位前来,就是想把事情的原委解释清楚。如若两国愿意与我秦国一道,共同谋划一致行动,我秦国更是更是求之不得啊!”

    田婴听完张仪的话,立即说道:“我齐国没有什么不安的。只是在下有些疑惑想问秦相,这三晋之间调兵,与秦国何关?”

    张仪微微一笑说道:“齐相有所不知,我秦国与魏韩两国有盟约,而我国与赵国之间,已于月前停战。秦国惟愿天下太平,只是迫不得已动手之时,还望两国不要误会,又恐另生事端!”

    张仪的话一说完,其他的人还没有什么反应,屈原就先杠上了:“秦相之言,可谓信口雌黄!分明是秦国擅自兴兵,三晋迫不得已只能结盟自保,怎么就变成了齐楚两国不明事理,引发事端呢?秦相也不必担心齐楚两国误会,只要秦国将大军退回函谷关,则天下自然安宁!”

    屈原这一冒失的举动,令得昭阳有些不满。然而田婴却是暗暗高兴,开口道:“左徒大人所言极是!只是在这里我还要补充几句,我齐国历来和三晋之间有疆域之争,必有往来磋商,或议或战,此事与秦国毫不相干,还望秦国不要干涉!”

    张仪叹了口气:“韩魏两国乃秦国邻国近邦,秦国一直希望与两国结成兄弟之盟。如若两国耐心,我秦国定当劝服韩魏,与两国不再有边界之争,从此不兴刀兵,如此则天下安宁!”

    田婴有些森然的问道:“依秦相的意思,若是我齐国没有耐心,那么秦国是不是要有其他的动作了?”

    张仪回答道:“齐相既然接受了在下的邀请,来了陶丘举行会盟,为何不往好了想?反而处处以恶人之心揣度秦国之意?”

    田婴冷笑道:“恐怕秦国一开始就没往好处想吧?”

    令尹昭阳见到会盟有谈崩的趋势,老谋深算的他立即就开口了:“两位稍安勿躁,容老夫说几句。二位都知道,我楚国乃南蛮小国,从无染指北地,窥视中原之意。然而魏国在我楚国北境陈兵,而齐国在淮泗之间驻军,我王寝食难安。今日既然有此会盟,我楚国愿与列国修好,于天下相安。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希望秦国不要插手魏国国政!”

    张仪见到昭阳出手,由此形成了齐楚两国压制秦国的局面,立即从座位上站起,说道:“此次会盟,一来修三国之好。五国相王,在张仪眼中形同闹剧,但一旦结盟起事,恐怕齐楚两国也难保平静!

    二来也是照会两国,魏国之事,事无巨细,我秦国管定了!我秦国并无非分之想,只想拆散五国之盟,与两国一道分忧啊!”

    随着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