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第一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日第一战-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公元645年,日本皇极天皇四年6月12日,日本飞鸟板盖宫太极殿。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人在皇极天皇接见高句丽、百济、新罗称“三韩”使节,举行“受贡”仪式。

    苏我石川麻吕被指派为宣读大和国的国书。按照约定,一旦苏我石川麻吕把国书宣读完毕,埋伏好的刺客佐伯子麻吕等人就动手杀苏我入鹿。

    虽然是夏天,可飞鸟城并不炎热,但苏我石川麻吕已经汗流浃背,肩膀抖动、身体颤抖,觉查到苏我石川麻吕可疑状况的苏我入鹿问:“为什么发抖?”

    苏我石川麻吕回答:“是在大王的威势太盛的缘故。”中大兄皇子看刺客佐伯子麻吕等人畏惧苏我入鹿之威,不敢动手,就下令关闭宫门。

    随着“嘎吱吱”的一阵响声,宫门全部关闭。

    大臣苏我入鹿顿时色变,知道大事不妙。日本国大臣一职是最高的官位,相当于汉朝的宰相职位。

    自从公元539年,日本国宣化天皇即位,苏我高丽之子苏我稻目被任命为大臣。苏我稻目之子苏我马子,苏我马子之子苏我虾夷,苏我虾夷之子苏我入鹿连续四代人都就任大臣一职。苏我家族连续五代人都是日本国的权臣,苏我氏是日本从古坟时代到飞鸟时代代代都出大臣的有力氏族。其中的苏我稻目、苏我马子、苏我入鹿等都在相当长时期里控制了日本的政局和天皇的废立。

    苏我入鹿其人性格暴戾、威权过父、上下震恐、惮其严酷,其放火烧毁圣德太子建造的班鸠宫和班鸠寺,诛杀圣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几乎架空皇极天皇,危及皇室权威,并且“举国之民并百八十部曲“为苏我虾夷营造生圹,引发不满。

    “大胆,是谁下令关闭皇宫大门的!”苏我入鹿暴喝道。皇宫外传来了厮杀打斗声,入鹿知道今天自己肯定凶多吉少。

    中臣镰足手按武士刀道:“大胆恶贼苏我入鹿你擅自杀害山背大兄王,光凭这一条天皇就可以把你们苏我氏灭族,你若认罪伏法,可以只除首恶,保你苏我氏他人平安。”

    “哈,哈,哈,我道是谁,你一个给中大兄皇子提鞋子的奴才也配和我说话吗?放肆!石川麻吕给我诛杀了中臣镰足这个乱臣贼子,并打开宫门我的铁甲卫进来保护天皇陛下。”入鹿道。

    苏我石川麻吕是苏我入鹿的堂弟,苏我入鹿的一千名铁甲亲卫由苏我石川麻吕统率。

    苏我石川麻吕这时候冷静了下来,低眉垂目,端坐不动,道:“堂兄以苏我氏为重,认罪伏法吧。”铁甲卫的两名副统领也侍立在苏我石川麻吕身边,纹丝不动。

    “好,好,我的好堂弟,还有你们两个,我平时待你们不薄,你们都背叛我,你们都是乱臣贼子,都该杀!”苏我入鹿狂叫道。

    “入鹿君说得对,乱臣贼子都该杀!”中大兄皇子从后面走来道。

    苏我入鹿回头一看是中大兄,脸色一喜,笑着刚要寻个说辞。

    可没想到微笑着的中大兄的右手从手袖里伸出来,手握一把匕首凶狠地刺向了苏我入鹿的左胸。

    苏我入鹿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被匕首正中心房。

    “你,你,……”入鹿一句话都没说得出来,倒在了地上,他忙向皇极天皇申诉自己无罪,尽管如此,中大兄皇子等人并没有停止刺杀。苏我入鹿被乱刀刺死后,尸体被扔到了下起了雨的殿外。

    中大兄皇子突然刺杀了大权臣苏我入鹿,在场的许多贵族大惊失色。原来这是中大兄皇子联合苏我石川麻吕等人为改革而发动的政变。

    中大兄皇子道:“首恶既除,胁从只要投降,一概不问罪。苏我石川麻吕诛除恶贼,当记首功天皇下圣旨封赐石川麻吕为右大臣,负责平息剩下的逆贼余党。”

    坐在皇位上的皇极天皇已经满头大汗,因为中大兄皇子并没有告诉天皇要在今天进行政变,再说皇极天皇太过于孱弱,不适宜革新变法,若政变成功,定要另立新天皇。

    “对,对,对,石川麻吕君除恶有功,朕现在就下旨任命苏我石川麻吕为右大臣。”皇极天皇道。

    次日,苏我入鹿的父亲苏我虾夷收到消息后在自家的山寨中**山寨自杀。这一事件史称乙巳之变。

    政变后,皇极天皇退位,革新派拥立孝德天皇,以中大兄为皇太子,中臣镰足为内臣,僧旻和高向玄理为国博士顾问,建元大化,迁都难波今大阪。新政府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在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的主导下,大和国开始了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大化革新。

    在经济方面,废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部曲之民,处处田庄。”废除了皇室的屯仓,贵族的田庄以及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在此基础上实行了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班田六年一班,即政府每隔6年,班给6岁以上的男子口分田2段,女子为男子的2/3,私奴婢为公民的1/3,公奴婢同公民数。受田人死后,口分田归公。班田农民担负租庸调。租,即实物地租,受田每段交纳租稻2束2把。庸,是力役及其代纳物,凡50户充仕丁1人,50户负担仕丁1人之粮,1户交纳庸布1丈2尺,庸米5斗。调,征收的地方特产,分为田调、户调、付调。田调按土地面积征收。田1町征收绢1丈、絁2丈、布4丈。户调按户征收,其数量为“1户赀布1丈2尺”。付调随各乡土特产征收。把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在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天皇制封建国家。新政权建立不久,为树立了中央集权的指导思想,天皇在大槻树下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649年下诏,令国博士高向玄理与僧旻“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均受三省六部制和州县制的影响。两者虽在形式上有差异,但其性质都是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647年,制定七色十三阶冠位。两年后又制定十九阶冠位。对于大夫以上的贵族赐予食封,以下的给予布帛,作为俸禄。

    大化革新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小日本敢于在公元660年的时候和大唐撕破脸皮,在朝鲜打战,和大化革新关系很大。因为步入了封建社会,经历十多年的积蓄发展,日本国自认为有了和大唐争霸朝鲜的实力。所以,大和国才会举全国之力在朝鲜和大唐打了中日第一战。,。请:

第八十八节定方征西() 
第八十八节定方征西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

    大唐在长期忍受西突厥的边患骚扰后,终于决定以攻代守,好好收拾西突厥了。

    显庆二年(公元657年)春,大唐朝廷任命右卫将军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征讨西突厥,任雅相、回纥婆润(即药罗葛?婆闰)等人为副将,又派已归附大唐的步真及弥射为流沙安抚大使,自南道招集旧众。

    苏定方从金山(今蒙古国西部阿尔泰山)北面出兵,大破西突厥处木昆部,俟斤懒独禄率领兵众一万多户投降。苏定方加以安抚,从中调发了一千骑兵,共同进军至曳咥河(今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

    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闻讯,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应战。苏定方率唐军及回纥兵一万余人同西突厥展开战斗。其中,刘仁轨挑选出来的两千精锐步兵也跟着老苏一起参加战斗。

    沙钵罗可汗因苏定方人马太少而轻视他,军队左右翼展开包围苏定方。

    苏定方命令步兵占据制高点,集中长矛一致朝外。

    定方对仁轨道:“制高点就交给刘将军守卫了,只要将军能抵挡住敌方铁骑的三轮冲锋,那么我率骑兵反迂回包抄敌人,则敌必败!”

    仁轨道:“谨领苏将军钧命,末将定挡住贼子三次进攻。”

    “好,好,哈,哈,哈,灭突厥就在今日。”定方亲自率领强劲骑兵在北边的平地上摆好阵势。

    西突厥军向步兵阵地发起了冲锋。

    那整队突厥骑兵,长刀高举,伴着慷慨激昂的战鼓声和牛角号声,旌旗迎风飘荡,行动一致,有如一人,准确得象那种无坚不摧的利剑,从坡上直冲下去,继又出现在山谷的彼端,始终密集,相互靠拢,前后紧接,冲向高地边沿上峻急泥泞的斜坡。他们由下上驰,严整,勇猛,沉着,可以听到那支铁骑大军的踏地声。

    仁轨已经指挥五千步兵用战车结成圆形战阵自守。漫天的箭雨消耗了一部分突厥骑兵,战车外面如同尖刺一般的长矛把速度没有降下来的突厥骑兵连人带马一起串成了烤串。后续的突厥骑兵踩着人和马的尸体想翻过战车,攻进去,却被缝隙里不断刺出来的长矛杀死。

    第一轮的进攻打退了,第二轮的突厥骑兵又开始发动冲锋了。

    突厥兵开始射出火箭,可大唐战车裹上了生牛皮,唐兵不仅是穿上了用水浸透的棉衣,车阵里面还有可以喷射水的水龙车,火箭根本没有什么作用。

    第三轮的突厥骑兵又来了,他们在车阵和矛阵外开始投掷从大唐处买来火药制成的土炸药包。

    一开始的数十个土炸药包到是爆炸了,对唐兵造成了一定伤亡。后来再投出去的炸药包却都没炸。

    反而是唐兵反投来的炸药包把突厥兵们炸得人仰马翻。原来后来突厥用的火药被更改了硫和硝的比例,根本不会爆炸。

    三次冲锋,均不能攻入。

    苏定方乘敌人混乱迂回进攻他们,在三十里的战线上展开激战,斩杀人马数万,并杀其大酋都搭达干等二百人,贼众大奔溃逃。

    第二天整顿军队继续进兵,胡禄屋等五弩失毕举众来降,阿史那贺鲁独自与处木昆屈律啜率数百骑向西逃走。余下的五咄陆部听闻沙钵罗可汗兵败,也分别奔往南道降于步真。苏定方命令副将萧嗣业、回纥婆润率各部虏兵赶赴邪罗斯川(今伊犁河西)追击败兵,自己和任雅相率领新附之众拦截贼军后路。

    适逢天降大雪,积雪“平地二尺”,部将请求稍事休息,苏定方说:“敌人依恃大雪,以为我军不能前进,必休整兵马,现进军乘其不备则可以追赶上,如果迟缓放纵让他们远逃而去,那就不能擒获了!”于是领兵踏雪进发,昼夜兼程,到了双河,同弥射、步真会师,唐军士气饱满高涨,长驱直入,距离贺鲁驻地一百里时,下令摆好阵势前进,大军逼近金牙山(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以西)。此时贺鲁正准备打猎,苏定方趁其无备,纵兵进击,打败了他属下几万人,全都让俘虏回到了自己的部族。

    贺鲁率其残部继续逃亡,唐军穷追不舍,定方追贺鲁至碎叶水(今吉尔吉斯和哈萨克境内楚河),尽夺其众。沙钵罗可汗仅率其子咥运、婿阎啜等十余骑连夜逃往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西北的苏咄城,部众饥饿困乏,遂派人携带珍宝入城买马。城主伊沮达官假意以酒和饭菜出去迎接,引诱他进城后,关门将其拘捕。苏定方派遣副将萧嗣业一路追击至石国,石国人将沙钵罗交给他。

    此次唐军征伐贺鲁“收其人畜前后四十余万”,息兵后苏定方令西突厥诸部各自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开通道路,设置邮驿,掩埋尸骨,慰问疾苦,划定部落地界,恢复生产,凡被沙钵罗可汗掳掠的财物、牲畜等,全部归还原主,十姓部落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安西都护府迁回高昌故地。

    凯旋归来的苏定方在都城长安举行了隆重的昭陵、太庙献俘礼仪。皇帝李治来到殿前,定方身穿将军服押着贺鲁献上。西突厥灭亡后,大唐划分那里的土地为州县,一直到达西海(今咸海东经60北纬45)。苏定方因功升迁为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另封其儿子苏庆节为武邑县公。仁轨官升一级,封为壮威将军,移师防守大唐东北边疆,防御靺鞨、高句丽、百济等。

    显庆三年(公元658年)五月二日,安西都护府又迁至龟兹,升格为安西大都护府。“西域既平,遣使分往康国及吐火罗国,访其风俗物产及古今废置,尽图以进,因令史官撰西域图志六十卷”。原臣服于西突厥的中亚诸国纷纷降附,整个西域置于唐朝的掌控之下。唐依两厢分治的策略,在西突厥故地分别设置濛池都护府和昆陵都护府。并将西突厥“其所役属诸国皆置州府,西尽波斯”(今伊朗)。

    显庆四年(659年)九月,“诏以石、米、史、大安、小安、曹、拔汗那、北拔汗那、悒怛、疏勒、朱驹半等国置州县府一百二十七”,并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

    中亚河中地区府、州分布:康国置康居都督府(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石国瞰羯城置大宛都督府(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米国钵息德城置南谧州(今乌兹别克斯坦朱马巴札尔)、史国乞史城置佉沙州(今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夏勃兹)、安国阿滥谧城置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安国(小安)喝汗城置木鹿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北)、拔汗那国渴塞城置休循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东南)、何国置贵霜州(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

    苏定方对西突厥实行分化和重点打击相结合的方略,攻守兼施,出其不意,穷追猛打,终获大胜,大唐帝国的势力也因此延伸至中亚。其踏雪夜追沙钵罗一幕堪称唐代著名边塞诗塞下曲的真实写照:“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第八十九节救援新罗() 
第八十九节救援新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