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第一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日第一战-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世民哈哈大笑道:“君王怎么能处罚一个敢说真话的人呢,我虽然不是一个圣君,但也不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啊。”

第六十三节人生知己() 
陛下是节俭,君王是万民之父。如果这次陛下能和忍饥挨饿的百姓同甘共苦的话,百姓们都将称颂您的圣德。

    ——张玄素

    我对你别无所求,但请你让我分担你的痛苦和不安吧。

    ——任娇煦

    “陛下圣明。”仁轨由衷地道。

    “你叫刘仁轨,是吧?”

    “是的。”

    “朕需要你这样的人,你快点入仕当官吧,希望你能把你的真心和朕一直进行分享。”

    “圣恩浩荡啊,陛下。”仁轨高呼道。

    第二天,上朝。待百官奏报结束后,李世民道:“今天,朕有的事情要宣布:朕打算把宫里的开销和用人都裁减一半。”

    “陛下,这么做万万不可啊,宫里的开销和用人都是体现了君王的威仪。”左光禄大夫李孝恭道。

    “是啊,陛下,宫里有许多前朝的宫人,若将她们裁撤是对先帝的不敬。”车骑将军薛万仞接着说。

    “对啊陛下收回成命。”内史令萧瑀道。

    以上三人都是李渊当政时的老臣,很有代表性。

    李世民有些生气,大声问道:“收回成命?难道你们都不同意吗?”

    多数大臣都道:“请陛下明察。”

    李世民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大臣反对,很是无奈。见侍御史张玄素,没有发言,世民问玄素:“张爱卿是何意见呢?”

    “小臣赞成陛下的意见,陛下是节俭,君王是万民之父。如果这次陛下能和忍饥挨饿的百姓同甘共苦的话,百姓们都将称颂您的圣德。”玄素丝毫意自己意见和大家不一样,谈了出来。

    “张爱卿和寡人想到一处去了。寡人不认为减少开支会有损威严,一屋不扫,何以少天下,如果连宫里都不能够管好,寡人又如何能治理好整个天下呢?我会在详细审查之后,开始裁减宫里的人手的。”李世民端坐得正了一些说道。

    通过清理整顿,御史部门把李渊当皇帝时期的内常侍杜海的账目和杜府进行了彻查,查到了许多无法说清楚的账目和金银珠宝。而李世民登基后,仍然是沿用杜海任大太监总管的。

    李世民拿着账目,传唤杜海,把账目扔给了杜海看。

    “陛下,这,这个……”杜海看了一眼账目,就头冒冷汗。

    “宫里的用度这么浪费,你在宫外也落了不少的财货啊。”世民呵斥道。

    “陛下恕罪啊。”

    “混账,你的贪婪残害了多少百姓啊。你怎么对得起先帝,难道这就是你说的所谓的法度?来人,抄没杜海家财,将杜海贬为庶民,流放岭南。”世民口头下达圣旨后,留下瑟瑟发抖的老杜,一挥袖子走了。

    曾经觉得御膳房倒饭浪费而拾饭的太监杨子明在一丝不苟地扫着地。一名老太监带着两名小太监来到杨子明的面前。老太监对杨子明说:“杨公公,大喜啊,皇帝陛下召见,走吧。”

    杨子明来到李世民跟前,世民说:“朕打算任命你当任内常侍一职帮我好皇宫吧,以后你就留在我的身边吧。”

    “皇恩浩荡啊,陛下。”老杨不卑不亢地道。

    又一天上朝,主要讨论的是圣耕礼1的事情。

    李世民道:“农民是国家最的人,可是因为旱灾,他们吃了许多苦,而且更严重的是,苛政让他们雪上加霜,寡人要做一套新的历法,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陛下皇恩浩荡,万岁,万万岁。”众臣山呼道。

    “陛下,臣提议把一些救助农民,减轻灾荒的方法进行整理,以前就有个一本《救荒纪要》的书,许多方法针对旱灾都很适用的,就是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张玄素道。

    “怎么会没有得到重视呢?朕要从自己的用度中挤出资金来,刊印这本书再加上新的方法给百姓们学习。”世民道。

    “陛下皇恩浩荡,万岁,万万岁。”众臣再次山呼道。

    任府中,小月把一份膳食又搬到了厨房中,正好遇到了在厨房中忙着的娇煦。

    娇煦问小月:“他还是吃不下吗?”

    小月点了点头。

    “唉。”娇煦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小姐,别叹气了,日子久了,就会好的。罗小姐被抓走了是很可怜的,但你就不要像刘少爷那样地为那个女孩难受了。你现在是刘少爷的唯一了。”

    娇煦摇摇头,说:“也许我想要挑战吧,小月,你知道吗,我想要竞争,我想堂堂正正地赢得他,我很傻吧。”

    “小姐。”

    “我以为只要我对罗小姐好,那么刘少爷也会在乎我的。他说她是他的妹妹,他说他们不是恋人,我很相信刘正则的话,所以我也想好好地照顾罗筱雅的。西厢房是我特意为筱雅准备的,但不是她,而是我。我想接近她,看看她会不会因为爱着仁轨而排斥我。可是她却走了,她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她让她自己永远留在了仁轨的心里。怎么可以这样,都到了这一步,我永远无法赢她了。”说完,娇煦开始悲伤起来。不知道她是为筱雅悲伤,还是为自己,也许两者都有。

    入夜了,下雨了,娇煦还是无法入睡,决定到屋子里走走。

    靶场上,无法入睡的仁轨,借着火把的微光在射箭,雨越下越大,失火把越来越弱。

    “你还活着吗?我们还能再见面吗?”仁轨心里想道。

    娇煦看到了仁轨,仁轨也看到了娇煦。仁轨射箭完了,扭头就走。

    娇煦看着从身边擦肩而过的仁轨道:“你要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吗?”

    仁轨停住了脚步。娇煦说:“你就不能开心一点吗?我对你别无所求,但请你让我分担你的痛苦和不安吧。”娇煦说着,流下了动情的泪水。

    仁轨终于决定了,娇煦就是自己的人生伴侣了。

    四个月后,仁轨和娇煦举行了婚礼。

    四年后,仁轨和娇煦的长子刘明学都有三岁大了。

    金黄色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因为大唐王朝的轻徭薄赋,收获的农民都是欢声笑语、喜上眉梢的。刘明学拿着一串麦穗欢快地跑在田野里,老远就对在田地里收购麦子的仁轨叫道:“爹,爹,孩儿来了。”

    “都叫你跑慢点,小心摔着了。”娇煦跟在后面道。

    “娘,您就放心吧。”明学道。

    1圣耕礼:君王亲自到田地中耕种,以视对国家农业和农民的重视。

第六十四节城破军败() 
那你去和突厥人说吧,说他受伤了,别杀他。我不要听借口,这里是前线,这里是真正的战场。

    ——李敬寒

    “哎呀!”小明学一个不小心,跑得太快,还是跌了一跤。

    仁轨赶忙跑过去,抱起了儿子,道:“乖儿子,不疼,不哭。”

    看儿子止住了哭声,仁轨对娇煦道:“你来啦。”

    “是啊,相公。”

    “夫人,你怎么带着儿子到这里来了?”

    “我爹从京城带来了消息,新朝马上要举行全国的武科考试了。”仁轨抱着儿子微微地点了点头。

    把粮食收到牛车上妻子和儿子也坐了上去,仁轨步行着,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赶着牛车回家了。

    仁轨家中,刘母正抱着仁轨和娇煦生育的第二个孩子坐在院子中。

    从厨房中出来的小月见到了刘母和婴儿道:“老夫人,您怎么抱着孩子出来了,会让孩子着凉的。”

    刘母笑道:“没事的孩子晒晒太阳也好啊。是吧,宝宝,你要越长越好啊。”

    “我回来了,娘。”仁轨道。

    “哦,我儿回来啊,累了吧,进屋休息一下吧。”

    “是,娘。”

    在屋子里,仁轨看完了岳父任瑰写给自己的信件。

    娇煦说:“相公本该跟着我的父亲建功立业的,家里交给我管就行了,外面的活计那么累,你都没空练武了。”

    仁轨摇摇头,说:“不是的,夫人,我是应该干农活的,这是我的责任,我也不能把的担子都压给你。”

    “可是,……那你什么时候去京师参加武科?”

    “大概不久后就要去了。”仁轨若有所思地道。

    “这次我希望能和你一起去,我也好久没有回娘家了。”

    “好的,我们是该拜望一下你的父母亲了。”

    长安城外三百里处的一处大山中,当任神武右营管将的李敬寒正带领着士兵进行负重行军训练。

    敬寒对落后的士兵大叫道:“快点,再快点,磨蹭什么,你们跑慢了,我就宰了你们。”

    一名中年士兵跌坐在了地上,敬寒问道:“你干什么呢?快起来。”

    中年士兵哭丧着脸道:“大人,我好像扭了脚,伤到了骨头。”

    “别废话,快起来!”

    敬寒的副将韦刚走了过来,说:“李将军,我来给他看看。”

    小韦检查了中年士兵后,说:“将军,他真的是受伤了他休息一下吧。”

    “让他起来。”敬寒冷冷地说。

    “可是……”

    “那你去和突厥人说吧,说他受伤了,别杀他。我不要听借口,这里是前线,这里是真正的战场。”说完,敬寒向来观摩的一名同僚董家良走去。

    敬寒问家良:“你的部下训练得怎么样?”

    “哈,你对你的部下训练得也太严格了吧。”

    “不严格怎么能行?他们比突厥人差得远呢。”敬寒有些恨铁不成钢。

    “走吧,我们回大帐了,左卫将军侯大人刚差信使来要见我们的。”

    身形稍矮、瘦弱的左卫将军侯君集端坐在大帐中的白虎皮帅椅上,对敬寒和家良道:“李将军,董将军听令!”

    “是,将军大人,末将听令。”

    “两位将军早有耳闻了吧,突厥铁骑屡犯我大唐边境,这一次,本将军收到情报,突厥大将沙钵罗苏尼失亲帅一万骑兵于三日后进攻白水城两位将军各带精骑四千,于三日内长途行军二百里,赶到白水城下,左右夹击突厥军,本将军亲率中军八千人马,于三天半内赶到白水,接应大家,务必全歼敌寇。”

    “左卫将军,可是如果我们倾巢而去增援白水城,那么长安城就没有了屏障护卫了。”董家良道。

    “你说些什么呢?白水城才是京城的屏障,如果白水若失,那么京城才是真正的危险了。”敬寒道。

    侯君集对敬寒能有如此的想法,颔首赞同。

    敬寒带领部属,快马加鞭,提前半天一个晚上到达了白水城。

    让部下去休息了,敬寒又在白水城守备的陪同下,开始检查起白水城的防御起来。

    白水城有驻军六千,但是其守备的为正五品的怀化郎将官职比从四品的敬寒低了半级。

    在城楼上,敬寒发现两名哨兵正在打瞌睡。生气的敬寒飞起两脚,踢醒了两名哨兵道:“混账,你们两个想让突厥人从你们的眼皮底下溜进来吗?你们到底在想什么?如果再让我看到你们在睡觉,那么我就一刀砍了你们。明白了吗?”

    “是。”两名哨兵战战兢兢地道。

    “给我认真点。”

    白水城士兵庄宇问来协助他们守城的神武营士兵周祥道:“你的老家是哪里?”

    “岳阳。”

    “你的老家比这边暖和多了吧,冬天河水都不会结冰吧。你有多久没回家了?”

    “一年了。”

    “唉,你恐怕回不去了,突厥人很。”

    “有多厉害?”

    “他们骑**准,用弓箭和标枪杀人。他们的马快得你难以想像,我第一次看到他们的时候,吓得钻到了车子底下躲起来。真希望我们还能活着回家啊。”庄宇回忆起来还有些后怕。

    “老庄,你不用害怕,突厥人再厉害,也比不过我们李将军的,我们在他的手下混,那么什么都可以挺过去的。好冷啊,我要离开去方便下。”

    “我看着,你去吧。”

    “好啊,小心点。”

    “好。”

    白水城守将杜海江觉得天太冷,应该犒劳一下大家值守的士兵喝些酒御寒。

    一名副将问杜海江:“杜将军,这样子好吗?要不要问一下李将军。”

    “不用问,弟兄们都很辛苦,我们是人,又不是狗。有什么事,我担着。”

    突厥精锐骑兵比预计的时间早到了五个时辰。而且这次突厥人也学精了,提前半个月派遣了五百精锐混进了城中,五百突厥力士袭击了防守薄弱的南门,主力骑兵通过绕道到南门趁天黑突入了城中。

    激烈的巷战展开了,四处是喊杀声和屋子被点燃燃烧起的大火。

    因为值守的士兵喝醉了,没能及时预警,唐军伤亡惨重,只能龟缩在城中的几处高院据点中奋力抵抗。

    突厥军得以在城中四处烧杀抢掠,天亮了,突厥军带着抢到的粮食、女人、财货,开始炫耀地撤退。

    侯君集和董家良带领大军到来时,所面对的是一座几乎成为废墟的白水城。

    李敬寒虽然坚守住了一处据点,但终究是城破军败,他被刀斧手押到了侯君集的面前。

    君集一拍帅桌,怒道:“罪将李敬寒,你好大的本事,贞观二年,五万突厥大军围攻白水城达一月之久,都未能攻破此城,而你才一天的功夫就丢失此城,真该五马分尸、千刀万剐,听我将令,给我把他推出去砍了。”

第六十五节转败为胜() 
拉到我们大唐和突厥人的边境大草原上去,砌成人头塔突厥人知道我李敬寒是怎么对待入侵者的。

    ——李敬寒

    “左卫将军,冤枉啊,虽然末将应该承担城破军败的主要责任,但是有一些次要的责任也希望您能明察,突厥人提前混入奸细突袭打开了南城门,白水城守将杜海江当夜让值守的士兵饮酒等等,况且末将已经打听好了,有近路可突袭追击突厥人,末将手上还有精兵八百左卫将军再拨给末将精骑八百,末将有信心能抄近路截击住突厥人,左卫将军再率大军从后掩杀而来,我们完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