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第一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日第一战-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田下脱去了上衣,裸露了上身,拔出了倭刀,反转过来,就要向自己的肚子切去。

    厩户突然转回身上,一把抓住了田下的双手,阻止道:“我同意你用战斗去慰藉战死勇士的英灵,而不是自杀。”

    “王子殿下,谢谢殿下。”

    “田下君。”

    “在。”

    “去报仇吧,记住不要饶恕那些仇人。明白吗?”

    “明白,以后我无论做什么,我都会报仇雪恨的。”

    厩户赞许地点了点头,走开了。而田下把仇恨的目光望向了遥远的西方,在那里是地大物博的中华大地。

    公元618年,大隋亡了,恭皇帝杨侑被唐高祖李渊废皇帝位,降封其为酅国公,李渊称帝,定都长安,国唐,大唐在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幕。

    源直心在任瑰的保举下,当上了长安太学校书馆承文郎,为正八品官职,负责太学中的校对、誊写等工作。

    这一天,是直心新官上任的第一天,他兴冲冲地来到太学校书馆,微笑着,对即将开展工作的各位同事进行了自我介绍。

    可没有料到校书馆里的各人居然没有人理会他,大家一哄而散,查卷的查卷,校书的校书,各忙各的。

    直心未免有些尴尬,对一名是从七品官服的中年男子道:“打扰一下。”

    “哦,怎么了?有事吗?”

    “我是新到任的校书馆承文郎源直心。”

    “我知道,欢迎你。”说着,中年男子走开了。

    直心又向两名正忙着誊写的从七品官员走去,道:“两位大人,下官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吗?”

    “没看到我们现在很忙吗?我们正在草拟今年太学教学的大纲,别打扰我们。”其中一人道。

    看着校书馆里的众人忙忙碌碌到了中午下班走人,而直心却呆呆地站在一边看了一个上午。

    看着大家都走了,直心终于到文案上,拿起一份文书看了起来。

    看得兴起,直心拿起一份表文挥毫修改了起来。

    第二天早朝,礼部尚书陶启叫唤来了校书馆馆正张跃,张为正七品官。

    通过相关途径、方法,和对照笔迹后,陶启又命人叫唤来了源直心。

    直心向陶启施礼后,道:“尚书大人,您找下官?”

    “是你修改了我朝给突厥国的表文吗?”

    直心一惊,但是承认道:“是的。”

    “哼,你一个小芝麻官,居然好大的胆子。皇帝陛下因为此事非常的震怒,你自己自求多福吧。”

    金銮大殿上,陶启带着仁轨见到了皇帝李渊。

    老李开门见山地道:“就是你修改了朕的国书吗?”

    “是的,陛下。”直心说。

    “你好大的胆子,小小的承书郎居然敢修改朕的国书?把你修改的国书送过去,突厥的大汗就不会生气了吗?你说现在是乱世吗?你知道你的罪吗?”

    直心不卑不亢地道:“不能说是太平盛世。”

    “你这家伙,竟然敢如此傲慢无礼。”李渊震怒道。

    “我也很惜命,但是我不能靠说假话来欺骗皇帝陛下的。”

    李渊略微理智了一些道:“滚出去。”

    “陛下!”

    “滚出去。”

    直心只好走出了大殿。

    李渊退朝后,在后殿道:“这个源直心,还真是胆大妄为。”

    老李身边的太监总管杨建忠道:“陛下,怎么能容忍这个小官这么放肆呢?蔑视君王就是蔑视天下啊。把他罢免流放到北边苦寒之地吧。”

    “隋朝的重臣们只会想到自己的私欲,这是大隋二世而亡的一个原因,而这个年轻人能想到大唐的安危,是一个能臣、忠臣。”

    “陛下?”

    “你好好注意一下源直心,我将来可能要重用他的。”

    李渊作为大唐开国之君,改革政事,是想做一代明君的,因此他广开言路,不问出身,选举贤良为官任职。

    此时,瓦当军首领李密率领瓦当军与王世充作战失败,李密带二万人马已经投降李渊,李密被李渊封为光禄卿。

    杨建忠把源直心一事和李密说了,李密道:“这个源直心不就是担任了一个小官吗?杨总管有什么好紧张的?”

    “李大人想想前朝吧,高颎一开始还不只是一个记室而已。然后大隋皇帝提拔了高颎,他是怎么做的?谁能担保源直心不会成为第二个高颎呢?我还听说源直心可是高士廉先生的得意门生呢。”

    “就算源直心能贵为宰相,又能把我如何?”

    “李大人,小源的父亲死后,他可是靠大伯父和二伯父供养上学的,他的两个伯父为隋朝的地方官,瓦岗军攻占兴洛仓后,源直心的两个伯父不肯投降瓦岗军而被杀了,你说小源会不会找你算这笔账?”

    杨太监的一席话,说得李密开始心动。

    “万一他真的得到陛下的重用,而重新改组朝廷呢?他开始秋后算账,李大人和手下的人怎么办呢?”老杨趁热打铁。

    “那么依照你的意思,该怎么办呢?”

    “现在就巴结他吧,给他权势和富贵,把杀伯父之仇推到翟让的身上,这样的话,还怕他不成为我们的人吗?”

    “可是如果他要一直顽固呢?”

    “那就一定要想办法除掉他。”

    李密点了点头。

    果然,几天后,李密就邀请源直心参加酒宴。酒宴上推杯送盏,并有进行歌舞表演。

    李密看得很开心,并让侍女为自己倒满酒,连干三杯。老李突然注意到直心面无表情,对直心说:“来,我们大学者源雪松也来喝一杯吧。”

    李密贵为光禄卿,虽实权不大,但为九卿之一,正二品官职,比源直心的承文郎八品官职足足大了六个正品十二个等级。李密发话,直心只好到李密的跟前接过酒杯。

    李密对直心说:“你知道这个是什么吗?是罚酒。”

    “罚酒吗?”

    “对啊,我听说你到任了却还没给太学长官进新礼1,太学议郎2刘平之大人很不快啊。新官要用进新礼来表示自己的忠诚和善意啊,你不知道吗?哈,哈,哈。如果你太倔强,不肯办进新礼的话,你在太学里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直心静静地听着,没接话。

    李密突然道:“雪松啊,我把太学的刘大人和太学相关的官员也请来了,去把刘大人和各位大人请上来。”

    待刘平之和太学中诸人到座,李密说:“各位大人,大家都听好了,大家就把今天当作源雪松的进新礼吧,大家好好给雪松鼓鼓劲,好为我们大唐朝的明天奋发图强。而雪松的前途,我会把他当做侄儿一般好好关照的,你们大家懂我的意思吗?”

    1新到任的官员要给前辈、上司官员宴请的仪式。

    2太学的长官。

第五十四节泯然众人() 
请各位大人打开你们私人的库藏,把里面的财物分给穷苦的百姓吧。

    ——源直心

    “当然明白了,李大人。”

    “大人不用担心,既然是大人的侄儿,那么我们自然会照顾直心的。”

    刘平之等太学的官员纷纷表示道。

    “好,好,那就谢谢你们了。”李密道。

    见源直心仍然不说一句话,刘平之催促道:“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谢谢李大人?”

    直心微笑道:“小官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李大人的恩情呢。”

    李密得意地笑道:“哈,你们还说雪松是书呆子,我看他还挺聪明的。是不是啊?”

    众人跟着陪笑起来。太学博士李存伟说:“大家都知道李大人深得皇帝陛下的信任,陛下称李大人为大弟,现在你有李大人的提携,相信你是前途无量了。”

    “是吗?小官真的是太高兴了,小官很愿意像在座的各位大人一样当李大人忠诚的下属。”直心道。

    “哈,哈,哈,雪松还真是机灵,我就喜欢你这样的人。”李密说。

    “不过在当李大人忠诚的下属前,我有一个条件。”

    “条件吗?是什么?”李密问。

    “请各位大人打开你们私人的库藏,把里面的财物分给穷苦的百姓吧。并且都把住不着的宅院上交朝廷,像西周姜太公那样体恤百姓吧。可以这样吗?”

    直心一席话把李密等人脸上的笑容全部抹杀了。众人都不说话了。

    直心说:“而且那些在内宫里中饱私囊、蒙蔽陛下的宦官李大人告诉陛下他们是谁,把他们赶出宫廷吧。”

    李密脸色很难看,哼道:“不识抬举的家伙。”

    直心不理会李密,道:“还有陛下求访的许多大贤都还不肯出仕李大人挨家挨户地去把这些大贤请到庙堂上来吧。”

    “混账东西,居然要你来教训我?”李密呵斥道。

    “教训吗?不是的,这些小官的一片忠心啊。我会把大人当作我的老师,好好侍候大人和在老师身边提出我的拙见的。这不正是大人所需要的吗?”

    “哼,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那晚辈就先告退了,我会耐心大人的答复的。”直心笑道。

    直心转身走出了李府,李密气得大骂:“这个杂种,这个狗娘养的东西。”

    夕阳倒映在洛水上,波光粼粼。仁轨在洛水边上拔出了止戈宝剑,他喃喃道:“师傅,止戈,阻止刀戈吗?我该如何阻止刀戈呢?”

    一大早,仁轨就早起开始做陶器。

    筱雅起来道:“起这么早?”

    郭永能也起来了,看见仁轨和做好的陶器,说:“怎么你一个人这么早就做了这么多的陶器了?挺能干的啊。”

    仁轨微笑不语。

    小郭和筱雅走开了,小郭道:“想不通,他到底怎么了?他已经做了三十个大碗了,他真是太厉害了。他以后会成为一个很陶瓷匠,对不对?”

    “我想也是。”筱雅笑道。

    “我以为他经历了赶跑东瀛不法份子的事件后,回来会更加勤苦的修炼武功的,而不是做陶器。”

    筱雅微笑着点了点头。

    “难道他现在不练习武艺了?大概他怕杀人和流血了吧?有可能他会放弃武功,留在这里当个陶器匠人?”

    夜深了,在火盆的照耀下,仁轨照旧专心致志地捏造着陶器。

    筱雅提着宝剑来到仁轨的面前。

    仁轨问:“你去练剑啊?”

    筱雅点了点头。

    “那还楞在这里干什么?”仁轨道。

    “刘哥。”

    “今天我还有许多陶器要做呢。你先去吧。”

    筱雅走到仁轨身边坐下来,道:“你已经有很久没有练习武功了。”

    “是吗?”

    “刘哥!”

    “筱雅,我喜欢做陶器啊。我专心制作它们的时候,我会忘掉一切。多少痛苦的经历,残酷杀戮,我都会忘记。有时候,我希望每天都像今天一样,自己和村里的人而工作着。这样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这样可能吗?”

    终于,李渊打进了长安城,长安姓了唐,阿牛被新到任的唐朝官员释放出了大狱。

    张正斌搀扶着放出来的阿牛到一处小客店中歇息。

    阿牛在监牢中受了不少刑罚,整个后背和都烂了。一爬到了床上,阿牛就昏昏沉沉的睡着了。

    老张看着阿牛,说:“这帮杂种,下手这么狠啊。阿牛你能听到我说话吗?”

    阿牛叫道:“水,水,喝水。”

    “好,好,好,来喂你喝水,你总算没事了吧?”

    “王石大人呢?”阿牛喝水后,问道。

    “你就别管王石了,先管好你自己吧。王石现在可能已经死了。”

    “王大人死了吗?”

    “你一个总管都这么对待你,王石更是凶多吉少了。你别管王石了,关心好你自己吧,王石商会的人都已经各奔东西了。”

    “你为什么不走呢?”

    “我是关心你的安危,有什么问题吗?”老张喝道。

    “傻瓜。”

    “如果我惹你生气了,你可以骂我或者打我一顿,随便你干什么。”

    “正斌啊。”阿牛涕泪交加起来。

    “没事吧,你没事吧,大男人的不用这样子的。”

    李渊占据长安城,除了对民怨极大和罪大恶极的贪官污吏缉拿问罪外,其他愿意效忠大唐的隋朝官员一律录用。

    李敬寒也不是傻子犯着新朝不保而去为隋朝死忠,所以敬寒仍按原品级当了大唐的官职。

    这一天,敬寒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仁轨所在深山中的村落。

    敬寒遇到了潘伟,说:“你好,我有事情问你。”

    “问吧。”

    “我在找一个叫刘仁轨的人,他不是本地人,但是我听说他在这个村子里。”

    “你是说从汴州来的刘仁轨吗?他和我是好兄弟的,走,我带你去吧。”小潘热情地道。

    仁轨和小郭正在帮苏铭家在屋顶上修缮房屋。

    小潘老远就喊道:“刘哥有客人来找你。”

    仁轨看见了敬寒,从屋顶上下来,道:“大哥,你怎么来了?”

    “你在这里做什么?”

    “冬天了,我们帮这个孤儿修缮屋子。”

    “我不是问你这个。”

    “寒哥?”

    “你能不能不要这样子生活了。你以前和阿牛去干苦力我不管,你现在又在这里泯然于众人?快和我一起回长安吧。大唐新立,正是选举贤良,用才之时。”

    仁轨叹了一口气。

    罗峰见郭永能无精打采回来,问:“这么早就回来,帮苏铭把活计干完了吗?”

    1

第五十五节以民为本() 
权力不是光靠才华和武艺就行的,还需要地位。

    ——李敬寒

    我认为武艺就是阻止兵戈。

    只会破坏和复仇的刀剑是不可能强大的。只有守护百姓的刀剑,才可能真正的强大。

    ——刘仁轨

    记住珍惜对手生命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

    ——罗峰

    郭永能回答道:“还没有呢。长安城来了个人找仁轨。”

    一边的筱雅问:“找刘哥吗?”

    “好像是个军官,说仁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