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第一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日第一战-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朝京师建康城被隋朝大军攻破,陈朝亡,邓琨自缢而死殉国,邓铭不愿为隋朝的官吏,游走天下。

    小正则这颗好苗子,邓铭找到了正则的叔叔。

    小正则的叔叔刘一平充满苦衷地说:“先生,若是从前,十五个大钱,我出得起的,可现在老皇帝死了,新皇帝登基执政,拿丝绸扎花,拿布匹铺地,布料紧张,我都进不到布匹来做生意,难啊。”

    “小正则是个好苗子,我就学一下孔圣人,只要一次给我三十个大钱,我让正则学五年或六年都不再收一文学金,他若学了我的本事,你们刘家铁定要光宗耀祖的。”

    “好,先生这么看重我的侄儿子,不要说是三十个大钱了,就是这五年的学费要一百个大钱,我也要给先生。”刘一平决绝地道。

    除了做事情,帮家里干活外,小正则抓紧时间、勤奋学习,抓紧时间跟着邓铭读了好多好书。

    每当劳动之余,小正则就伸出手指在空中、在地上写写划划,来巩固学得的知识。

    六年后,小正则长高了,十一岁了,是半大小子了。

    邓铭向小正则告别:“徒儿,这六年来,为师的本事都教给你了,你以后勤加温习,勤学新知识就够了。”

    “先生,正则舍不得您走,我还想听您讲《左传》。”

    “天下聚聚散散,理之常情,你有十一岁了,为师替你起个名吧,你的字是正则,以正为则,你的名就叫仁轨吧,以仁为轨,日后你若掌兵,则要多兴仁义之师,多为天下黎民做好事。”

    “谨遵先生教诲。”

唐朝陆军的武器装备和战术() 
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使北方原有的社会体制完全被大乱重组。隋朝统一天下之前,北朝北齐的国家经济体制是高度自由化的。依附民制度不复存在了。军队完全是依靠招幕而来的。而但是南方的陈朝却依然保留着自西晋开始而来的类似两汉的大士族依附民经济体制。

    南北朝历时三百多年,北方无数次政权更替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民族之间的生存空间争夺。而南方政权的变更却依然是士族阶级的角逐所导致。隋朝的统一彻底打击了南方残余的士族经济体制。我们的历史从次封建自由经济时代。

    在这个时代,全民兵役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国家战争所需的也只能通过税赋得到。当时,河西走廊已经成为一条连通东西方的经济大通道,而不仅仅是一条国家战略要道。对外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更加富裕,财政收入也随之增加。这样一来,随后的唐朝虽然不能象秦汉两朝那样以全民动员作为战争后力,但却有比起秦汉更多的金钱去建立一支最精良的常备军!

    唐朝军队的编成主要来源于府兵。府兵,泛指军府统领的兵士,是唐前期军队的主体。简单的说就是在各地设立幕兵系统,招幕军士,训练成军。贞观十年636,太宗整顿府兵制,军府更名为折冲府。全国折冲府最多时有633个。

    此外,唐军的主要成建制作战集团是中央军和藩镇军。据所得到的资料,唐朝藩镇军常年保持在49万上下的规模。这里草发一份资料:玄宗时沿边以数州为一镇设九节度使、一经略使,藩镇既指节度使及所部军队,首长由重臣出任,赐双旌双节、揽军政大权,十镇共拥兵486900人。

    安西节度使今新疆库车西域24000

    北庭节度使今吐鲁番防御突骑施、坚昆20000

    河西节度使今甘肃武威隔离吐蕃、突厥73000

    朔方节度使今宁夏灵武防御突厥64700

    陇右节度使今青海乐都防御吐蕃75000

    剑南节度使今成都防御吐蕃、绥靖南夷39000

    岭南五府经略使今广州绥靖南夷15400

    河东节度使今山西太原防御突厥55000

    范阳节度使今北京防御契丹、奚91400

    平卢节度使今辽宁锦州招抚室韦、靺鞨37500

    藩镇军的兵员除了国家输送,也有自行招幕的权利。所以边镇中有许多少数民族士兵。就连将领也不乏少数民族。对于唐军中央军的具体规模暂时我还没有十分明确的数据。但草算唐军高锋期全国总兵力也接近百万了。

    对于唐军的武器装备,我不得不说,这是一支我所知的火器使用以前全世界最另我心动不已的军队!

    从《太白阴经》所得到的资料,唐军的编成装备是这样的:

    唐军的主力部队多是步骑混成的,其一个标准的军团应该包括步兵12500人,骑兵5000—6000,辎重兵1000—2000,一支这样的部队合计约两万人马。其中,12500名步兵中,甲兵7500名,主要使用明光甲。在7500甲兵中有2500名陌刀兵,这些陌刀兵每人在两腰分别挂有弓一把、箭30,背后交叉插有长柄陌刀一柄,长枪一条。此外5000甲兵也同有弓一把、箭30,枪一条,断柄重刀一把。

    5000轻步兵中,2500人配弓一把、箭30,断柄重刀一把,长枪一条,方型牛皮盾一面。另外2500轻兵配弓一把、箭30。背后背着一个更大的箭娄,装箭100,配弩一把,长枪一条。

    唐军弓弩配备率得到120%,每名士兵都配有三件以上的武器。这与秦汉军队相比,火力强出了3—5倍,冲击力也大有提高!

    而更有意思的是,配合骑兵完成对运动速度快,而路途又远的游牧军队,唐军藩镇军和中央军主力的步兵部队都是坐车马机动的,而不是徒步。在得到战场时才下车列阵作战!

    唐军骑兵与此前南北朝时有所区别。南北朝时,成熟的马蹬的使用使骑兵由秦汉时的轻骑向重甲骑兵发展,也就是人马皆以重甲防护,在战场上发起冲击作战。但唐军当时的主要对手是游牧轻骑兵,且是长途出击为主,所以唐军虽然也有重骑兵的存在,但更多的还是轻骑兵。

    唐军的骑兵一反此前南北朝时的重装化,其士兵的保护很好,但战马却甲片很少,只是护住前胸和脸部!唐骑兵人是有完善的战甲保护的,其战甲与步兵甲型制类似。早期的玄甲也被逐渐淘汰,代之明光甲。但骑兵甲的裙甲,膀甲明显比步兵的短,这是方便在马上的运动。弥补,唐骑兵使用皮带在腿和手膀上固定上甲片。唐骑兵每人身背长枪一条,配圆盾一面,弓一把、箭30,长短唐样刀横刀各一把。战备相当完善!

    唐军远程作战的战术运用也有了很大突破:实战中,唐军骑兵与坐车的步兵共同达到战场!如果敌军首先发动进攻,唐军拥有与宋军同样高的弓弩配备量,先以箭镞攻击对手,随后刀阵迎击,当两军混战在一起的时刻,骑兵迅速从侧翼扰到敌军后方,两线夹击对手!如果我军主动进攻,骑兵主要担负从侧后扰到敌军后方,迁制对手主力,同时步兵开始以刀阵推进!最终实现围歼!史书上有“如墙而进”,“当嗣业者,人马俱碎”来描述唐刀阵推进时的强大威力!

    唐军的战术有些类似亚力山大大帝的矛阵加重骑兵的战术,但与当时马其顿的仪式化战争已经西方的简单军阵相比,唐军则具有级高的战斗优势!

    可见唐军步骑的配合与后来的“两翼铁骑”是完全不同的!唐军骑兵虽与步兵合为一体,但在战斗中其使用是完全独立于步兵的!可以说是由唐军创造了步骑合战的最优秀典范!唐军的战术级富力图全歼,所向披靡的霸气。这与其他军队在骑兵面前将步兵作为列阵死守的工具的作风完全不同。这充分说明了唐军拥有级高的主动进攻精神!

    可见,唐军的基本战术是“侧翼迂回,前后夹击”!唐军将步兵列阵的威力和骑兵强大的机动性能通过“畜力化运载步兵”这一创新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发挥了历史上最强大的“反骑兵军团”的威力!

    应该认为,通过上千年的国家体制演进,以发展经济带来的巨大财富为基础,以牺牲国家动员能力为代价,唐军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对外进攻能力!

第三节三个兄弟() 
要教会他在他跌倒或被别人嘲笑的时候,脸上还能露出微笑。——源直心的父亲源文和

    我们已经不要他加入了,如果再去嘲笑他就不是一个正直的人所应该做的事情。——李敬寒

    村里有钱那户请邓铭来教书的人家的男孩叫李敬寒,比刘仁轨大一岁,李敬寒读书不成,到是平日里喜欢舞枪弄棒,到邓铭离开时,李敬寒早就和刘仁轨成为好朋友了。

    在村里,李敬寒、刘仁轨、源直心三人年纪相仿,最要好。

    记得刘仁轨八岁那年,小孩顽皮,李敬寒带领刘仁轨、源直心和其他四个小伙伴一起跑到邻村去偷柿子吃。

    刘仁轨跑得最慢,被守柿子园的大叔拾起一块石头扔中后脑袋倒地。

    仁轨,大家伙又只好折返回来,都被捉走了。

    可仁轨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正则弟啊,你为一个柿子就被打死了啊。”李敬寒嚎哭道。

    守柿子园的大叔也慌了,赶紧折头去取水,想用水救这个小孩。

    大叔折头去了,仁轨居然慢慢地醒了过来。

    “快跑,快跑。”

    “小兔崽子们,别跑。”那个大叔扔了手中抬的水,来追他们。

    终于逃了出来,小敬寒问:“正则,你怎么样?”

    “就是后脑勺有点疼。”

    一个小伙伴蒋阿牛问:“正则,你怎么跑那么慢?”

    小正则实在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别说了,我们来把柿子分了吧。”小敬寒道。

    “咦,正则什么都没干,还拖我们的后腿我们被抓到,怎么还要分他?”蒋阿牛问。

    “因为我们是一个队伍啊。”敬寒回答。

    源直心才七岁,奶声奶气地说:“我们大家都是朋友,要公平对待,大家说对不对?”

    “但是你给大家惹了麻烦,只分其他人能分到的一半给你,你没意见吧?”敬寒接着说。

    “恩。”

    “好吧,我们大家吃了柿子走去游泳吧。”

    童年的时光是快乐的,不一会儿,大家伙又嘻嘻哈哈地去打水仗了。

    当源直心九岁的时候,小伙伴们要玩一个比试勇气的游戏,从一处高坡上纵身跳入水塘中。

    而源直心却丝毫不敢跳,最后他只好哭泣地回家了。

    “直心你是不想做还是不敢做?”李敬寒问。

    “我不知道。”

    直心的父亲是像刘邦早期一类斗鸡走狗、不事农桑、吃喝玩乐的混混。

    直心家里完全靠母亲劳作和用积蓄养家,直心的母亲源唐氏知道直心为何哭着回来后,气愤地用小竹棍打直心的。

    “你知道你的父亲为什么要给你取名为直心吗?”

    “知道,希望我做一个耿直、无虚假故,直心道肠的人。”

    “你没有勇气和信心,将来又怎么能做这样的一个人?”边说着源母边打着直心。

    源父回来后,见到这一幕,把妻子叫过来道:“不要再拿那个名字逼孩子了,我为他取名直心,其实不过是讽刺这个无望的天下罢了,当今主上无道,奸臣满朝,何处有直心之人?”

    “夫君何苦这么折磨自己;这个天下终究会有改变的一天。”

    “夫人,这是一个妄想,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别惩罚他了,不要要求他成为一个坚强、完美的人,要教会他在他跌倒或被别人嘲笑的时候,脸上还能露出微笑,这样他才能在这个社会里过着平静的生活。”

    源直心一家搬来村里的时间不长,其实只有直心的母亲知道丈夫是一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才子,不满朝廷,他才装成混混的样子,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李敬寒带领着一队小伙伴在玩打野战,一名小伙伴把一根木杖递给李敬寒道:“敬寒哥,战剑做好了,给你。”

    小敬寒不满地看着手中所谓的“剑”。小伙伴赶忙说:“敬寒哥,你的这把战剑可比隔壁村的阿福的还长呢。”

    “这是剑吗,明明是根木杖。”

    突然有小伙伴发现了躲在远处观望的源直心,说:“看,是直心。”

    “别管他,他是个胆小鬼。”

    “我们去嘲笑一下那个胆小鬼不是很好玩吗?”

    “我们已经不要他加入了,如果再去嘲笑他就不是一个正直的人所应该做的事情。”李敬寒道。

    蒋阿牛见小直心一个人孤零零地挺可怜的,悄悄对直心道:“我有一个办法让你证明你不是胆小鬼你加入我们大家。”

    原来在离村子七里外的地方有一处隋军的府兵卫所,卫所的围墙有一个狗洞,小孩子可以从狗洞爬进卫所。隋朝的府兵是年满21岁的男子就会被征调加入,每四丁抽一,不足四丁者,按交粮、交钱代替服兵役,农忙时,府兵回家务农,农闲和战时为兵。

    隋炀帝杨广刚刚调集三十万大军远征高丽失败,隋军士气低迷,训练松弛。

    蒋阿牛建议源直心从狗洞里钻进去,趁隋军不备,偷一件武器出来,然后献给李敬寒,证明自己非胆小鬼。

    源直心果然从狗洞里钻进去,偷出来了一把战刀,送给李敬寒。

    当李敬寒爱不释手地接过战刀,在比比划划的时候,五名隋兵冲了过来,一人抢过战刀,一人把李敬寒推到在地,一脚踩上敬寒动弹不得。

    领头的隋军头目道:“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偷大隋军队的武器,是不是想死啊。”

    见众小孩还都在围观,头目恐吓道:“你们还看什么看,是不是都想坐牢啊。”

    众小孩一哄而散,蒋阿牛跑去找刘仁轨道:“不好了,直心偷了武器给敬寒,他们都被隋兵抓走了。”

    隋军卫所中,直心说:“是我偷的战刀,不关敬寒大哥的事,你们放了他。”

    “不,战刀是我偷的,怎么可能是那个小屁孩偷的,你们抓我就行了,放了这个还吃奶的小孩。”敬寒道。

    “哟,你们两个小毛孩都还挺讲义气的嘛,既然都说是自己偷的,那你们就谁也别走。”

    众隋军也是周围的乡亲,也没太为难两个小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