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刺遍江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之刺遍江湖-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没说,咱们是他爸爸的客人?”

    “说过了,可是……唉,这小子根本不听,嘴里说些个不三不四的话,我当时就火了。”

    罗子骞知道,萧柔性如烈火,泼辣刚烈,岂能容忍刘总言语污秽?一定当时就拔剑相向了。

    果然,萧柔说道:“我忍了两忍,实在忍不住了,一剑便削掉了这小子脑袋上的帽子,这还是手下留情,要不要,掉在地上的,就不是帽子,是脑袋了。”

    “哈哈,”罗子骞一笑,“削得好,换了我,也是这样。”

    “哼,那小子还不服气,指挥着手下一起围攻,给我一顿稀里哗啦,全给打趴下了,弄伤了几个,连街头的老百姓,也忍不住叫好喝彩,可见他们平时作恶多端,不理于众口,那天被我打了个满地找牙,咯咯……”

    萧柔说着,又大笑起来。

    “好了,打了就打了,改天我找刘济将军说清楚,也就是了,刘济是个心胸宽广的人,估计不会护短。”

    “算了算了,说那干吗,我看刘济也管不了他那个狗屁公子……罗子骞,以后我还是跟着你吧,在幽州这几天,闲着没事,闷气透了。再说……我也想你。”

    “行。”

    罗子骞心里涌过一股柔情。

    这些天来,整天金戈铁马,浴血拼杀,很久没见萧柔的音容笑貌,也确实在心里渴望着能见着她了。

    两人聊了聊别后的情形,罗子骞把无阳子的事,当作笑话说给萧柔听。

    “这个瘦猴儿,滑稽透了,你见了肯定会笑出来。”

    “罗子骞,”萧柔倒是没笑,认真地说道:“我建议你,再去上门拜访一趟,既然这人是个有本事的人,你就应该拿出诚意来。我看,他会投降你。”

    “是吗?”

    “明天,我陪你一起去。”

    ……

    次日,罗子骞和萧柔一起,带着几个亲兵,挑着一堆米酒、布帛、香油、猪肉、羊肉之类的礼物,热热闹闹,来到无阳子居住的道观里。

    无阳子出门迎接。

    他看见来了这么多人,还挑着礼物,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小眼睛眯着,咧开特有的难看笑容,瘦啦巴叽的竹竿身子一晃一晃,把罗子骞等人迎进去。

    进入客厅落座,罗子骞开门见山,拱手说道:“道长,罗某此来,别无他意,还是请道长出山。”

    “将军诚邀,贫道应命。”

    嗯?

    这么痛快?

    罗子骞心里大惑不解,望了萧柔一眼,萧柔笑咪咪地一言不发,好象这事早就“预料之中”。

    罗子骞松了一口气,他心里骂道:“牛鼻子老道,你搞什么鬼名堂,我今天确实是来‘诚邀’的,太诚了,如果你还拿腔拿调,推三阻四,老子可是准备诚心诚意地宰了你的。”

    既然双方达成共识,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无阳子说道:“罗将军,你连克数城,威镇中原,大河两岸,均传颂将军威名,值此风头正盛,宜挟勇而进,这是顺天六仪之道,必无往而不胜。”

    罗子骞大喜,“道长,我正是来向你问计的。依你之见,下一步,咱们兵发何处?”

    “安平。”

    罗子骞点了点头。

    这个猴儿老道,果然有些路数,安平在瀛州以西,离饶阳不远,若是将安平城攻克,那么真定以东,大片疆域,将都归朝廷所有,就象现代话里说的,“解放区连成了一片”。

    攻克了安平,便等于拥有了稳定后方,进退有据,对王承宗形成侧翼包围。

    好计策。

    哈哈,牛鼻子老道,你还真是高明,除了长得丑点儿,肚子弯弯绕真多,不愧是会“奇门遁甲”的。

    ……

    从道观里回来,罗子骞迫不急待地问萧柔,“你真神了,怎么知道今天老道会投降?萧柔,你也会奇门遁甲,能掐会算么?”

    “呵呵,我才不会奇门遁甲,这事儿,简单得很,无阳子这种丑八怪……嘻嘻,他也真本事,怎么就能长这么一副尊容?真是……太好笑了。”

    “你先说正事儿。”

    “我告诉你,越是这种人,自尊心越强,尤其是肚子里有真本事的人,他就跟个犟驴似的,就算拧掉了脑袋,也不肯放下架子,昨天,你是派兵把他押来的,若是投降了,那算是屈服于刀斧,他心里这道坎儿,永远也过不去。今天就不一样了,咱们挑着礼物,恭恭敬敬地去道观里请他,给足了他面子,他心里那股子酸臭气,便立刻无影无踪,就坡下驴……”

    “原来是这样,”罗子骞恍然大悟,摇了摇头,“幸亏你们女娃儿,能懂这些鬼心思。”

    “其实,这都是酸腐文人的臭毛病,死要面子。无阳子既有本事,又长得丑,这毛病就更比别人大了足尺加三,这叫做……丑人多作怪。哈哈……”

    “哈哈……”

第142章 大豆包子() 
刘济在乐寿召集作战会议。

    因为连战连捷,各位将领的心情都兴奋,大家说说笑笑,情绪高涨。

    对于“乘胜进攻”,所有人均无异议。

    罗子骞将无阳子“攻安平”的计策,在会上拿出来,他说:“刘将军,各位,我觉得此计可行,安平虽然兵马不多,但位置很好,拿下安平,咱们就再无后顾之忧。”

    众将听了,都觉得不错,纷纷表示赞同。

    刘济想了想,说:“不错,无阳子这个老道,算是说到点儿上了,但是,我还有一个想法。”

    大家都侧耳倾听。

    “各位,眼下我军气势正盛,尤其是罗子骞将军,率军连克数城,敌兵闻风丧胆,正是风起潮头,宜作大动,只攻一个安平,略显小气,我看,咱们兵分两路,罗将军率兵攻安平,我率兵攻博陆,咱们两路并进,必能重创王承宗。”

    “好计,”“妙,两路并进。”

    “这回好,吃个大豆包子。”

    众人纷纷鼓掌同意。

    罗子骞也笑道:“刘将军,还是你高瞻远瞩,胸怀大局,这个计划胆识过人,气魄宏大,用句无阳子老道的说来说,叫做天遁奇子,六仪相合。我举双手同意。”

    ……

    罗子骞率一万大兵离了乐寿,逶迤向安平出发。

    他得意洋洋地对萧柔说:“看见了吗?这是咱们自己的亲兵,兵强马壮,甲械鲜明,多精锐的部队,以后纵横天下,这就是本钱。”

    “罗子骞,你别膨胀,安禄山当年就是膨胀太过,掉了脑袋。”

    罗子骞猛地一凛。

    对啊,萧柔提醒的对,人最大的毛病,便是容易膨胀,然后忘乎所以,失了本性。他赶紧在马上朝萧拱手柔施了一礼,“谢谢你,这一棒子敲的好。”

    他心里涌过一阵温馨,也只有至亲至近的人,才会这样提醒自己,萧柔不光泼辣,头脑还很清醒。这是自己的福分。

    ……

    大家行至距离安平城二十里外,前面有探路的骑兵,跑来报告:“罗将军,无阳子已经率先遣兵马,成功潜入城里了。”

    “好,”

    原来,无阳子给罗子骞出的计策,是派部分机敏士兵,先化装成百姓,携带火药、辣椒面等物,秘密入城,潜伏起来,等到大军攻城之时,突然在城里四处放火,造成守军混乱,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安平城。

    罗子骞这这个计策,赞不绝口。

    真是妙计啊。

    无阳子这家伙,鬼谋眼道确实多,这一手里应外合,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正奇相生,阴遁辅阳局

    就这样,无阳子带着百余名士兵,化装成椎夫、卖柴的农民、小商贩,背了火药、柴捆等物,从几个城门,陆续入城。

    虽然守城兵马这些日子非常小心,时刻防备卢龙兵马来袭,但是对于入城经商卖柴的百姓,却也没有怀疑,即便是多了很多卖辣椒面的,卖柴禾的,也没人往“敌兵”的方面去想。

    辣椒面又不能打仗。

    ……

    罗子骞带着一万大军,直逼安平城下。

    十余个弓弩组,在寇喜的率领下,向城里发射“弩信”。

    所谓弓弩组,便是三人一组,一盘大型硬弩,一人担任射手,另外二人协助扶弩、以盾牌做防卫,以确保弩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种硬弩射出的箭,既远又狠,命中率还高,是非常实用的战斗武器。

    罗子骞吸引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所用的策略,就是使部队实现规模化、制式化。当初秦始皇手下的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战无不胜,除了士兵勇悍,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武器先进。

    秦军所用的弓弩刀枪,都是制式化的。

    因为古代兵器均为手工打造,免不了长短形制不一,各种样式都有,从表面上看,打起仗来并不受影响,长短不一无所谓,可是从长远来看,区别就大了。

    秦始皇手下的部队,所有兵器全都是统一尺寸,包括硬弩上使用的“弩机”,一律分毫不差,这就使战场上武器损坏后,极易维修,所有士兵都能及时从别的武器上,拆下来自己使用,你的枪头、弩盘坏了,随时从地上捡一个安上,立刻能用。

    大兵团作战的时候,这是极大的优势,不夸张地说,这就叫做先进意识,现代意识,规模化制度化,大大提高武器的利用率。

    就象现代作战,我的枪没子弹了,随时用别人的,或是从敌人身上缴获,就可以重新射击。因为大家的子弹都一样。

    罗子骞和郭乐,正着手改造部队装备,弓弩手,一律使用统一弩盘,统一箭只,可以互相借用,组合作战。

    他要打造一支“现代化”的古代军队。

    ……

    弓弩组发射的“弩信”,就是把事先写好的信,绑在箭杆上,随着箭一起射进城去。

    信,都写在布面上,不易损坏,上面的内容是劝说守军投降,讲明政策,简单说来,就是“投降免死”。

    一封封信件,随着箭只乱纷纷地射入城里。

    还有几十个嗓门大的士兵,提着盾牌,站在城下高喊劝降,“守军兄弟们,天神将军罗子骞兵临城下,赶紧投降吧。”

    “若是敢于顽抗,踏平城池,玉石俱焚,你们还将遭到天灾报应,天打雷劈。”

    ……

    喊话,劝降,没有效果,信是射进去了,可城里没有人理会。

    这倒是在罗子骞的意料之中,除非吓破了胆,有谁会敌人一喊话就投降?

    他的目的只是扰乱一下防守士兵的心神。

    罗子骞提着长矛,策马在安平城外,慢慢遛达,观察城头上的情况,安全的城墙,比乐寿略矮,但是防守兵力雄厚,城墙上旌旗招展,兵马云集,看得出,防守很是严密。

    郭乐骑马走在他身后。

    两个人正在商议攻城策略,议定哪里主攻,哪里佯攻,哪里使用最精锐的兵马……忽然一队骑兵,急速赶来。

    “罗将军——”

    这队骑兵里面,有几个人穿着不一样的衣甲服色,罗子骞一眼便能认出,这些人是朝廷派出来的兵马。

    是吐突承璀的人。

    那些人纵马驰到近前,翻身下马,几个朝廷军服色的人向罗子骞躬身施礼,“罗将军,吐突将军有紧急事务,十万火急,向罗将军通报。”

    罗子骞并不是吐突承璀的部下,因此,他只能向罗子骞“通报”,而不是“命令”。

    但是,罗子骞心里却是有些不祥的预感,心里往下一沉。

    吐突承璀找我,有什么“紧急事务”?

    这个令人讨厌透顶的宦官,他要干什么?有什么事情“十万火急”?

第143章 鸡毛信() 
罗子骞问道:“吐突将军,现在哪里?”

    “回禀罗将军,吐突将军因为屡次战败,军心惶动,日夜不安。已经率兵退回到魏州去了。”

    嘿!

    罗子骞心里涌上一阵气恼,自己和刘济领大兵,连战连捷,攻克王承宗数座城池,而正面作战的朝廷主帅吐突承璀,却连吃败仗,一路败退。

    真特么的不嫌丢人。

    王八蛋狗宦官,你这回知道,烙铁是热的了?

    ……

    使者交给罗子骞一封信,那是吐突承璀的亲笔信。

    罗子骞把信接过来,只见信上粘贴着三根细细的鸡毛,这是表示信件紧急。

    草……鸡毛信。

    这说明吐突承璀老先生,确实是非常着急了,一定是走投无路,状如热锅上的蚂蚁,这才写了这封信。

    哼!

    把信拆开,罗子骞仔细看去,果然猜得不错,信上的内容,是向罗子骞求援。吐突承璀在信里,语气非常恭谨,称呼罗子骞为“同朝兄弟”,说眼下部队作战,十分困难,敌将骁勇,连遇风险,恳请罗子骞设法赴援。

    信的末尾写着:“乞盼吾弟,惟念在朝一脉,救兄于水火之中,以保圣兵军威,国家声望。”

    奶奶的。

    你现在知道求我了?当初那副洋洋不睬的大尾巴狼模样,哪儿去了?

    罗子骞想起当初吐承承璀那副狂妄做作的小人模样,从心里便气愤,这个胸无点墨,一肚子狗屎的家伙,就知道摆架子,玩派头,现在到了战场上,你怎么不狂了?

    让敌人打得丢灰卸甲的时候,你想起我来了?

    依着罗子骞的脾气,真想一把就将信撕得粉碎,然后再痛骂一顿,出出心里这口无名火。

    但是他没有。

    和吐突承璀这种“没鸡鸡”的人致气,不太值得,再说了,江山为重,恩怨为轻,吐突承璀再不是东西,他毕竟是代表朝廷,在率军跟反贼作战。

    没本事是一回事,大方向是正确的。

    救他,等于救国家,这个道理罗子骞还是清楚的。因此,罗子骞对使者说道:“你回去禀告吐突将军,罗某攻下安平城以后,即刻前往魏州赴援。”

    使者大喜,“谢罗将军,吐突将军生怕罗将军不允,嘱咐我好生相求,多以金帛相赠,小人心想,罗将军乃是顶天立地之人,岂是金帛可以动心?因此未敢提及。”

    “嗯,你比你家吐突将军,明白得多。”

    “谢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