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刺遍江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之刺遍江湖-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命令十余名嗓门高的士兵,一边冲杀,一边高喊:“郭将军有令,全城投降——”

    束鹿城内的守军,比饶阳要多,足有三千余人,但是因为罗子骞的“闪电战”战术,实在来得太过突然,根本就来不及组织,城里三座兵营,都在准备吃晚饭,卢龙兵象旋风一般,入城冲杀,一下子打乱了阵脚。

    有些动作快的士兵,冲出驻地,遇到成群结队的卢龙兵马,大刀长枪,象海浪似的席卷过来,登时便被打得稀里哗啦。

    罗子骞纵马疾驰,命令部下:“抓俘虏,命令俘虏喊话,让他们投降。”

    片刻间,抓了几十个俘虏,逼着俘虏向各个兵营高声喊话:“郭将军有令,全城投降,郭将军有令,全城投降……”

    这种喊话,起到的效果甚至比战斗更加显著。

    一群群的守军,从兵营里开出来,弃械投降。

    罗子骞心道:“看起来,这位郭将军,在士兵里的威信非常高,这小子,还真是条好汉子,只可惜跟了王承宗这个王八蛋,鲜花插在牛粪上,白瞎了。”

    天色,暗下来了,但是满城的喊杀声,热热闹闹,一片沸腾。四处全是“郭将军命令投降”之声。

    ……

    战斗,一直持续到将近半夜。

    大部分城内守军,都缴械投降了,有小部分不肯投降的顽固分子,很快便被三千精锐的卢龙兵给消灭。

    罗子骞吸取了饶阳城内的教训,命令对于城里的刺史府,严加保护,所有不抵抗的人员,一律不准杀害。

    弥大通驰马跑过来,兴奋地对罗子骞叫道:“罗将军,全城投降兵马,足有两千余人。咱们赚大发了。”

    “很好,弥大通,必须好生对待这些投降的俘虏,不许污辱虐待。”

    “我知道,罗将军,你肯定是又有锦囊妙计了。”

    城里,一片忙乱。

    罗子骞和弥大通指挥着手下,维持秩序,安抚百姓,布置防守……一直忙到半夜里,才来得及兑现自己的诺言,让士兵们吃上晚饭。

    几座兵营里,同时升起炊烟,疲惫的士兵们,终于能坐下来吃饭了,因为胜利的鼓舞,一片欢声笑语。

    “罗将军真是天神下凡。”

    “天神将军嘛,那是白叫的么……”

    ……

    罗子骞的饭,是和郭松一起吃的。

    他命令手下,给郭松和自己端来一样的饭菜,两个人在兵营的一间客厅里,共坐一桌。

    “郭将军,请,咱们俩边吃边谈。”

    “姓罗的,你不要来这一套,姓郭的不会投降,你省省吧。要杀就杀,要剐就剐,皱一皱眉头,算是后娘养的。”

    “郭将军,你不投降,罗子骞佩服你,是条硬汉,可是,你想过没有,若是全城军民,都象你一样,挺着脖子装硬,我把他们全杀了,你觉得挺值么?”

    郭松没有作声,拿起筷子便吃饭。

    罗子骞打了半天仗,也饿坏了,伸筷子和他一起吃饭,一边吃,嘴里也不闲着,“郭将军,为国而战是英雄,掉了脑袋也不惜,可你为王承宗这个反贼卖命,这能算得英雄好汉么?”

    郭松阴沉着脸,只顾挟菜吃。

    罗子骞继续发挥口才,“王承宗造反作乱,为害一方,带得冀州百姓,为他遭殃,现在朝廷派大兵征伐,乃是平叛,你执迷不悟,还自以为英雄,真是蠢透了。”

    “姓罗的,不用说了,王承宗是英雄也好,是狗熊也好,反正我郭某人是不投降。”

第120章 威武之师,仁义之师() 
郭松的顽固倔强程度,让罗子骞毫无办法。这老小子油盐不进。费了半天唾沫,一点用也没有。

    奶奶的,还不如一刀把你杀了。

    但是,这个念头在罗子骞只是心里一闪而过。他知道,这样的硬汉,不但杀了可惜,而且起到反作用。

    最后,罗子骞对他说:“郭老兄,你投降不投降,我不逼你,可是,你手下那些士兵们,怎么办?”

    郭松不吱声了。

    “你陪着王承宗殉葬不要紧,那两千士兵,也象你一样,宁死不降,都陪着王承宗这个反贼殉葬么?咔嚓一声,脑袋掉了,无数家庭失去子弟,孤苦伶仃,毁于战火……若是为正义而死,倒也值得,可你们是造反作乱而死,你觉得挺光荣么?真是糊涂至极……”

    “姓罗的,士兵们都可降你,但姓郭的绝不会降。”

    “好,”罗子骞要的,就是这句话。

    “郭将军,我见到你以来,就听你说了这么一句明白话。”

    “哼。”

    ……

    弥大通对罗子骞说:“罗将军,您的‘闪电战’妙计,真是百试百灵,明天,咱们继续打‘闪电战’吧。还是清早出发,快马加鞭,一鼓作气,打到真定去。”

    “不,弥大通,闪电战,不会总管用的,咱们连下饶阳、束鹿两城,王承宗又不傻,他不会总蒙在鼓里的。”

    “那……”

    “咱们在束鹿休整两天。”

    “休整?”

    “对,士兵们连打了几天的仗,疲累已极,不能再连续鏖战了,兵不可疲,疲则怠战。”

    “是。”

    ……

    让罗子骞感到意外的是,在束鹿城里的大狱里,他把寇喜给找到了。

    这一下,可是喜出望外。

    “寇喜,你怎么会在这里?薛刺史不是被抓到真定了么?”

    寇喜的身上,也是数处伤痕,他意外获救,惊喜交集,对罗子骞说:“罗将军,王承宗派兵马突袭德州,抓捕薛刺史的时候,我带着几十个卫兵,拼死抵抗,大家死伤殆尽,却抵不过他们人多,薛刺史被抓走……本来,我是和薛刺史关押在一起的,但是,束鹿的郭松将军,素知我有些蛮力,特意命人,把我从真定监狱里要出来,押到这里……”

    “他劝你投降,你至死不降,是不是?哈哈。”罗子骞一猜就是这样,不由大笑起来。

    “对呀,正是这样,嘿嘿,罗将军,真是命不该绝,又是你救了我的命。”

    “寇喜,以后你就跟着我吧,咱们跃马杀敌,找王承宗算帐去。

    “是,寇喜从此跟着罗将军,征战沙场,万死不辞。”

    ……

    次日,刘济率领主力大军,来到束鹿,兵马驻扎在城外,刘济进入城内,见到了罗子骞。

    “罗将军,”刘济乐呵呵地说:“真没想到,你三日之间,连下两城,骁勇如虎,用兵如神啊,满营将士,都佩服得无体投地,争相称颂‘天神将军’哩。”

    “刘将军,主要是你手下这些精兵,个个奋勇,我只不过是使了个空袭之策,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而已,下一步,这一招便不灵了。”

    两个人聚在兵营里,对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悄悄商议了一番。然后,把王朗、弥大通等几个心腹将官,反复密议,制定了一个新的作战计划。

    ……

    这天下午,兵营外面,几匹战马,缓缓走来。

    郭松将军穿戴整齐,腰里挎着自己的宝剑,神情漠然,缓缓而行。

    旁边骑马并行的,是罗子骞和刘济、弥大通等人。

    刘济冲着郭松笑着说道:“郭将军,今日一别,后会有期,尚请珍重。”

    “嗯。”

    郭松对于刘济能放掉自己,并且不加任何条件,有些意外,但是始终抱着一个信念:绝不投降。因此不管刘济、罗子骞等人说什么,他都一直漠然置之。

    罗子骞催马走上两步,对郭松一拱手,“郭将军,到了兵营了,这里都是你以前的部下,你要不要跟他们说两句话,告个别?”

    郭松扭过脸来。

    这是他最熟悉的地方,自己的兵营,那里都是他从前的部下,如今,被刘济的部队给占领了,自己手下的兵,也都成了俘虏。

    他心里一阵感慨,不自觉地骑马朝着兵营门口走去。

    让郭松感到意外的是,兵营里,自己手下那些士兵们,没有被捆绑,没有被看管,都象以前一样,走来走去,有的提着兵器,有的在站岗放哨,秩序井然,一切如常。

    这……

    兵营里的士兵们,也看见了郭松——他们的老长官。

    有两个伙长,快步走出营门,冲着郭松拱手施礼,“将军,您来了。”

    十余名拿着刀剑,牵着骡马的士兵,也都从里面涌出来,纷纷叫着:“郭将军,郭将军,您来了……”

    老将军老部下,分外亲热。

    这倒是让郭松有些尴尬。

    罗子骞凑上来,笑道:“郭将军,你去跟他们坐坐吧,和大家聊聊天,怎么样?”

    郭松心里一阵别扭。自己是个俘虏,虽然刘济并没把自己当俘虏那样看管,一直客客气气,要留就留,要走就走,但是,毕竟这是耻辱之事,跟士兵们聊聊天……聊什么呢?

    看着这些老部下,怡然自得,一切都好,难道,号召他们再拿起兵器,跟刘济打一仗么?

    恐怕那已经行不通了。

    郭松摇了摇头,拨马便走。

    ……

    将郭松送出城外,拱手作别,看着郭松一个人骑着马,孤独地消失在远处的原野里,罗子骞拨马又回到城里。

    他径直奔向兵营。把这两千多名降兵都召集起来,在兵营内的射箭训练场上列好队。

    罗子骞昂首挺胸,站在台前训话。

    “弟兄们,你们以前是郭将军的部下,现在是刘将军的部下,大家都是朋友,都是堂堂正正的大唐将士,保国保家,乃职责所系,那些叛国害民,争权夺势之人,才是我们的敌人,从今往后,咱们平叛除贼,效忠国家,抵御外侮,成为一支威武之师,仁义之师……”

    一排排的顶盔贯甲的士兵们,全副武装,持械肃立,听着罗子骞的讲话。

    一个伙长,挥着大刀带着士兵们喊起来,“效忠国家,抵御外侮。”

    “效忠国家,抵御外侮……”

    寒风飒飒中,士兵们举起刀枪,齐声怒吼。

    这些降兵,短短一天内,已经被罗子骞改造成自己的军队了。

第121章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束鹿城里,刘济把一班副将、牙将、指挥使……大大小小的军官,都召集到兵营大厅里,召开军事部署会。

    其中,也包括那个在饶阳被罗子骞擒住的降将宋合。

    宋合坐在罗子骞的旁边。

    刘济开门见山,说道:“诸位将军,靠着大家奋勇,兵士用命,咱们连克饶阳、束鹿两城,军威大震,敌将破胆,现在我军兵强马壮,宜乘胜进军,下一步攻打何处,请各位将军建言。”

    弥大通大大咧咧地说:“那还用说么?直趋真定,捣王承宗的老窝。”

    罗子骞说:“我不同意。”

    罗子骞的身份是“监军”,地位高于其他战将,而且连克两城,威望日隆,他一说话,众人都纷纷侧目,刘济笑道:“罗子骞,请讲。”

    “真定城,是王承宗的驻地,兵马众多,城防坚固,咱们若是前往攻城,必定是一场硬仗,如果攻城费时费力,那时博陆、瀛州各处兵马,必定前往支援,形成一场混战,胶着战,咱们将陷入敌兵重重包围。”

    弥大通说:“那么……就象攻束鹿一样,兵贵神速,不行么?”

    罗子骞呵呵一笑,说:“弥将军,咱们连下两城,那王承宗又不是聋子、瞎子,他还会得不着信息么?只怕真定城兵马云集,早已经做好防守准备,哪里还能再突然袭击。”

    “那……”

    罗子骞胸有成竹地说:“末将建议,咱们回师去攻瀛州。”

    (注:唐朝瀛州,既现在的河北沧州河间。)

    “攻瀛州?”

    “对,敌人见咱们一路打下饶阳、束鹿,距离真定已经不远,肯定会猜测咱们去攻真定,咱们呢,就反其道而行之,派出两万大军,回师攻打瀛州,必然还会起到‘攻其不备’的效果,一战而定瀛州。”

    王朗说道:“妙计,妙计,罗将军,你真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弥大通却是有些遗憾,摇了摇头,“可是,这样一来,咱们就打不下真定,捉不住王承宗了。”

    王朗说:“错了,弥兄弟,王承宗的队伍,兵多将广,岂是那么好捉的?你这样看,王承宗就好比是……一只王八,他把四个爪子一个头,都伸出来,咱们一个个砍,等把它的爪子都砍掉了,那他还往哪里跑?”

    “哈哈哈……”全场都哄笑起来。

    刘济也哈哈一笑,“这个比方,打得好极了……罗将军此计大妙,我觉得非常好,咱们就回师去攻瀛州。”

    罗子骞用手捅了捅身边的宋合,“喂,宋兄,你觉得怎么样?”

    宋合强挤出一丝笑容,“嘿嘿,我……很好,我举双手赞成。罗将军真是神机妙算,神机妙算。”

    ……

    散会以后,刘济、罗子骞和王朗等几个心腹将官,又秘密聚在一起。

    “哈哈哈,”王朗忍不住大笑,“你们看见没有,宋合那小子,脸上那副强装镇定的神态,既尴尬又彷徨,还得强挤出一脸笑容,简直比苦瓜还难看。”

    “嘻嘻……”

    刘济笑道:“这也可以理解,宋合投降,是被迫的,他现在一定是百爪挠心,后悔得要命,既不能象郭松那样硬抗到底,视死如归,又不甘心真正归降咱们,只好强装笑脸,暗打算盘了。”

    一会,弥大通匆匆走进来,“将军,宋合这家伙,借口肚子疼,说是去找郎中医治,悄悄地溜了。”

    “哈哈,”刘济捻着胡须又仰头一笑,“大功成矣。”

    罗子骞对弥大通说:“千万可别拦着他。”

    “没有,我早就通知四城城门,一律放行,他爱去哪儿,就去哪儿……嘿嘿,这小子,一定以为咱们都蒙在鼓里,被他耍了呢。”

    “哈哈哈……”

    ……

    宋合脱下身上的军服铠甲,穿上一身黑袍,肩膀上搭着个黑布褡裢,就象是一个小商人的模样,匆匆忙忙出了东门。

    他回头望了一下城头,旌旗招展的城上,守城官兵正在缓步巡逻,下面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