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刺遍江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之刺遍江湖-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裴武看了罗子骞一眼。

    罗子骞也是一脸迷茫。

    这个王承宗,表现得也太“积极”了,让人有点难以相信,他不光言语谦恭,而且主动献出德、棣二州,以表忠诚,这……这人怎么如此厚道啊,真是个大大的忠臣。

    裴武的语气有些激动了。

    “王将军,你能如此大度,忠诚体国,圣上一定非常高兴,裴某回到京师长安以后,一定把王将军的所为,详细禀报。”

    “感谢圣使。”

    王承宗一脸笑意,他将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曲握着在案几上扣了几下,表示自己的腰不宜多动,以手指来跪拜感谢之意。

    罗子骞还从来没见过这么谦卑有礼的人。

    既然王承宗是这个态度,那裴武的宣慰工作,便好做得多了,他和王承宗欢笑交谈,商议犒赏军队事宜,王承宗一再表示:圣使怎么吩咐,我怎么听从。

    满屋融洽,谈笑风生。

    ……

    晚上,王承宗摆宴席,款待全体宣慰使团成员。

    宴席这个丰盛啊,差点让罗子骞把眼珠子瞪出来。

    他去过长安,吃过各种小吃,赴过白居易、萧免等人的宴请,也曾在京口吃过李锜的宴席,但是跟王承宗的席面比起来,简直是差了两个档次。

    螃蟹蒸卷,炒鹿舌,烤鹌鹑,蜜面人、莲叶羹……

    有一道叫“金粟面饼”的食物,简直就是意大利的匹萨,而且那上面抹的竟然是鱼子酱……罗子骞想:这不会是从二十一世纪端过来的吧?

    还有烤全羊,鸭花汤,凉拌鳜鱼……

    罗子骞可解了馋了,他可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菜,哪怕是在现代社会,也从来没吃过。

    王承宗这份热情,要把客人都给侍候得晕过去了。

    清甜甘冽的米酒端上来,主人客人,把酒言欢,每个人都喝得晕晕乎乎,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让人心满意足,心情舒畅。

    ……

    晚上,裴武、罗子骞、李栖楚、萧柔几个人,聚在一个房间里,秘密商议。

    萧柔笑道:“今天掉进安乐窝了,没想到来到冀州,享受这样的盛情款待,荣华富贵。”

    裴武拍了拍肚子,一脸满足地说:“看样子,王承宗不象是要造反嘛,也许,是咱们多虑了。”

    他有点喝迷糊了。

    罗子骞说:“裴长官,我觉得……这事儿有点不对劲。”

    “怎么了?”

    “您想啊,他如果真是这么忠诚,干吗还和李师道去商量造反的事?那是我亲耳听到的,绝不会假。”

    “也许……他是敷衍李师道的,也未可知。“

    罗子骞摇了摇头,“不象。”

    “罗将军,就算他的热情是装的,可是献出德州、棣州,这总不是装的吧?真金白银呀,足见赤诚。”

    “不对,裴长官,如果他真的忠于朝廷,那何不把所有的地盘都献出去,交给朝廷管理?自己去长安城里,做个大官儿?”

    “这……人各有志嘛。”

    罗子骞把头转向李栖楚,问道:“李兄,你是从冀州逃出去的,怎么看?”

    李栖楚一笑,“太容易了,王承宗是什么人,我清楚得很。有这么一句话,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叫做‘咬人的狗不露齿’。”

    这句话,一下子说到了点子上。罗子骞和萧柔都点了点头。唯独裴武摇头,“不不,你有点……偏见了。”

    李栖楚说:“不,当初王承宗为了取得地位,派人追杀亲叔叔,手段毒辣,后来派人威胁姐夫薛昌朝,从来没讲过半分情谊,这样一个六亲不认,利欲薰心的人,怎么可能忠于朝廷?”

    萧柔说:“我明白了,他是挂羊头卖狗肉呢。”

    “对,这个人,太厉害了,古语云,大奸之人,必有大智,能屈能伸,能软能硬,才是枭雄本色。”

第107章 紫宸殿是你们家开的么?() 
然而裴武却不愿意相信李栖楚的话。

    “此一时,彼一时也,人有权势之欲,也是常情。王承宗能识大体,向朝廷尽忠,我们也就不必再过苛求。”

    罗子骞劝道:“这人礼贤下士,城府太深,不可不防。”

    “咦?礼贤下士怎么还成了毛病了?罗将军,你也不要惊弓之鸟嘛。”

    几个人争论了一阵,越争越乱,裴武油盐不进。

    不欢而散。

    萧柔说:“他就是让几杯酒,给灌迷糊了。”

    ……

    接下来的几天里,王承宗每天都安排酒宴,并派人带着裴武等人,四处游玩,挑选了十几名既美貌、又能歌善舞的乐伎,陪伴裴武。

    裴武等人,可潇洒了。

    顿顿吃着山珍海味,时时有乐舞助兴,想玩就玩,想乐就乐,耳边是悠扬的丝竹声,身边是美丽的歌伎……掉进温柔梦幻之乡了。

    这样的日子,简直就象是神仙。

    李栖楚对罗子骞说:“裴长官彻底迷糊了,你可别上当啊。”

    “我不会。”

    罗子骞不傻,他知道天上不会凭空掉馅饼,王承宗肯白送给谁“神仙日子”?

    送给自己的两个美貌歌伎,他给退回去了,当然,有萧柔陪在身边,他也不敢不退回去。

    到后来,谁再向裴武提劝诫之类的话,他就烦了,瞪起眼睛训斥,“我心里自有分寸,你们不要自寻烦恼,疑神疑鬼嘛。”

    罗子骞感到奇怪,对萧柔抱怨说:“不对啊,这人在德州的时候,不是这样子啊,他既明白事理,又幽默风趣,我是看他可怜,才充作保镖,来到真定,谁知道……他怎么变得这么快?”

    “哼,香车美女,丝竹美酒,要改变一个人,还不容易吗?罗子骞,你现在是旁观者清,若是有一天,别人也象伺候皇上一样伺候你,你也会变的。”

    “我不会,我是修炼了一千年的老妖,水火不浸。”

    ……

    裴武完成了“宣慰”任务,要返回长安了。

    王承宗的腰伤,好了一些,亲自带人送到真定城外,嘴里没口子的感谢与仰慕之词,与裴武依依话别,直到裴武的队伍走出很远,还站在城外目送。

    裴武感慨地说:“王承宗真君子也。”

    罗子骞没理他,心里说:“你是真傻子也。”

    裴武对他说:“罗将军,裴某要回长安复命了,咱们就此别过。”

    “不,我和你一起回长安。”

    这是罗子骞和萧柔等人商量好的,要赶回长安去,把这里的真实情况,向皇帝禀报,免得宪宗被这些小人或是傻瓜蒙蔽,搞不清真相。

    小人误国,不得不防啊。

    ……

    一路奔波,裴武仍然对这一趟真定这行,津津乐道,回味无穷,不住夸奖王承宗“忠心至诚”。

    风尘仆仆,连日辛劳,到达长安城里。

    裴武没有耽搁,立刻呈报皇宫,宪宗皇帝听说裴武和罗子骞等人回来了,非常高兴,立刻下旨召见。

    罗子骞匆匆换上官服,奉旨赶到大明宫。

    每次来到这座巍峨雄伟的宫殿里,罗子骞都是感慨万千。满眼的恢弘与壮丽,都让他心里雄心倍增。

    大唐,这是中华历史上辉煌而骄傲的存在。

    它是世界文明的巅峰,万国景仰的中心。

    我既然来到了大唐,赶上了盛世之末,那么一定尽心竭力,维护国家繁盛,做一个叱咤风云的盛世英豪……

    ……

    进入紫宸殿内,罗子骞发现,今天被皇帝召见的人,并非只有他和裴武,还有翰林学士白居易、相国李绛等人。

    裴武满面夫风,洋洋洒洒地在宪宗皇帝面前禀报:“此番宣慰,臣等鞠躬尽瘁,未辱使命,在真定宣告圣上恩德,三军皆振奋,感激圣恩浩荡,王承宗伏地泣零,感念圣意……”

    宪宗也很高兴。

    他那张白白胖胖,平时满是愁容的大脸上,现出稍许满意之色,问裴武,“据你看,王承宗有造反的迹象么?”

    “完全没有,”裴武毫不犹豫地说:“那王承宗忠厚老实,唯圣上之命所从,乃是旷世忠臣,此番见圣恩眷隆,为表忠心,特献出德、棣二州,足显忠义。”

    “哦,很好。”

    白居易、李绛等人,也频频点头。

    紫宸殿里,一片欢乐和谐气氛。

    ……

    唯独把罗子骞给气得够呛。

    他阴沉着脸,站在众人身后,心里骂了裴武几百遍。等到裴武白话完了,白居易和李绛,又在那里夸奖裴武,表扬王承宗。

    “此番裴郎宣慰之行,彰显圣恩,又得忠臣,实乃天下幸事。”

    “冀州定,北方定,黎民之福祉,天下大安不久矣。”

    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罗子骞心里这份怒气啊……简直要冲破天灵盖。

    一群糊涂蛋。

    你们知道实情么?瞎比比什么,看起来,文人就是文人,让你们处理乱事,面对战争,就是猴儿吃麻花,满拧。

    你们以为打仗是写诗么?

    ……

    宪宗转过头来,说道:“罗子骞,你来说说,李师道那边怎么样?”

    “是,”罗子骞躬身走上一步,施了一礼,朗声说道:“臣在郓州,亲耳听到李师道和王承宗,密谋造反。”

    “啊?”宪宗愣了一下。

    这……

    刚才裴武不是说,王承宗是个大忠臣么?怎么他又密谋造反了?

    罗子骞开的什么玩笑!

    宪宗沉下脸来,带着不满意的语气说道:“罗子骞,可不能随便乱说。”

    白居易在旁边,向罗子骞使了个眼色。

    罗子骞没有理会白居易,直通通地说道:“造反之事,臣是亲耳听到的,不是随便乱说。而且,裴武去真定宣慰之时,臣也跟着一起去了,所见所闻,俱记在心,那王承宗,确实是在筹划造反。”

    紫宸殿里的气氛,一下紧张起来。

    裴武的脸色,气得煞白,呼嗤呼嗤直喘气。

    “罗子骞,你是奉命去郓州公干的,请不要随便妄言冀州王承宗的事。带着个人偏见的话,就请不要说了。”

    罗子骞心里的怒气,再也忍不住了。

    “裴武,圣上问我前线军情,罗某有义务将详情实情禀告,以侯圣裁,你不让我说话,请问,这紫宸殿是你们家开的么?”

    “你……”裴武气得说不出话来。

    整个殿里,都被罗子骞的话给震惊了

第108章 皇帝是天下最不快乐的人() 
紫宸殿,自从建成以来,大概还没有人敢在皇帝面前,这么说话过。

    罗子骞可不管他这一套。

    王八蛋,裴武,你忘了当初去真定以前,彷徨无主,生怕被王承宗杀了,是我罗子骞护送着你,才给你吃了定心丸,如今你受了王承宗好处,鬼迷心窍,信口雌黄,奶奶的,我可没那耐性惯着你。

    再说,此事涉及国家大政,绝不可含糊。

    拿着奸贼当忠臣,在各朝各代,历史上的惨痛教训,多了去了。

    浑蛋误国,绝不可恕。

    罗子骞昂了昂脑袋,继续朗声说道:“陛下,臣听到李师道与王承宗密议,确实是在造反,绝不会错,臣当时一时义愤,持刀刺杀,当场将两名奸贼,均给刺伤,那王承宗伤重,暂时不能起兵,因此在敕使宣慰之时,假作忠诚,献出德棣二州,据臣看来,乃是缓兵之计,必有后续图谋。因此,绝不可放松警惕,应该随时备战,不可疏忽。”

    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觉得挺痛快。

    但是一瞅宪宗的脸色,又心里一紧。

    坏了,宪宗脸色非常难看。

    他……认为我是在说瞎话么?还是对我的态度不满意?

    但是,罗子骞横下一条心,这事,必须得说个明白!

    他直视着宪宗皇帝,以更加坚决的语气说道:“陛下,臣深知身负圣命,责任重大,因此不敢稍许疏忽,一定要探听到前线实情,因此夜闯府衙,亲耳听到逆贼谋反之议,绝无差错,臣愿以脑袋担保。在冀州真定之时,那王承宗确实对敕使百般奉承,曲意尽欢,但是,这就能说明他不造反了么?请圣上千万不要被假象蒙蔽,不要为糊涂小人所误……”

    “嗯?”

    旁边的白居易、李绛等人,全都对他瞪起了眼睛。

    糊涂小人,说谁呢?

    这个罗子骞简直太……口无遮拦,胡说八道!

    这一席话,象是湖水里扔进了石头,立刻掀起了波澜,李绛首先瞪着眼睛反驳道:“请罗将军自重,莫要自以为是,贬损他人,你说别人看到的是假象,也许你看到的,才是假象呢。”

    “请问李相国,你看见了么?”

    “……”

    罗子骞冷笑一声,“你既然没看见,有什么资格来评判我?我是亲眼看见,亲耳听见的,咱们俩谁是假象?”

    白居易不满意地皱着眉头说:“罗郎,你注意说话方式,怎么能如此粗俗?”

    “是,白翰林,你说我粗俗,我不分辨,可是,现在咱们讨论的,是事关国家安危的大事,容不得半点疏漏差错,稍有差池,便是刀兵血光之灾,江山摇动,涉及社稷安危,罗某不敢不说实话。”

    白居易也语塞了。

    罗子骞朝白居易拱了拱手,“白翰林,我知道你们也是一腔忠诚,时刻盼望国家安定,百姓幸福,但是,奸贼的想法,和咱们是不一样的,他们为了一己之私,决意造反,欺君罔上,你盼着他能改恶向善,是不现实的,就如同盼着恶狼吃草一样……白翰林,罗某亲自参加了李师道的梁山会议,他们连造反以后如何发动全国响应之类的事,都已经安排妥当了,还能指望回头么?罗某亲眼所见,句句是实。”

    ……

    这番话,语气诤诤,落地有声。

    一时间,紫宸殿里气氛又是一片尴尬的沉默。

    罗子骞的嘴茬子,基本上没输给过谁。

    宪宗皇帝面沉似水,眉头又习惯地皱起来。

    刚才,好容易裴武向他报告王承宗是“忠臣”,使他心里高兴了一阵子,马上,又被罗子骞的话,给击得粉碎。

    这个罗子骞,真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