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刺遍江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之刺遍江湖- 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人都着了急,赶紧分成几路,各自指派手下士兵,开始满城寻找王承元。

    很显然,他已经留下遗书,独自悄悄走了,若是不尽快找到,那……就麻烦了。

    ……

    萧柔问罗子骞:“咱们到哪儿去找?”

    罗子骞也发愁,到哪儿去找……谁知道到哪儿去找啊,王承元啊王承元,你跑到哪个旮旯去了啊……

    忽然罗子骞心中一动,他问旁边的钟克用,“王承元平时最爱去哪里?”

    “最爱……”钟克用翻着眼皮想了想,“好象……最爱去球场,他最喜欢踢球。”

    哦……罗子骞想起来了,确实,王承元喜欢踢球,当年在梁山盛会的时候,自己就是在球场上,结识的王承元,同时,也结识的袁七娘。

    但是……不会吧,他都要自杀了,难道还会在临死前去踢一场球吗?

    萧柔一拍巴掌,“对,咱们去球场看看。”

    罗子骞疑惑地问:“不会吧……他要有心思踢球,还自杀干吗?”

    “你不懂,人在伤心愁闷的时候,就喜欢到平时爱去的地方转转,踢球肯定是不会的,但是在自己最爱的处所走一走,转一转,很有可能。”

    “哦……你说得对,咱们快去。钟兄,附近哪里有球场?”

    “校军场就有啊,我知道,王大哥平时最喜欢去那里踢球,有时候我还跟他一起踢呢……咱们快走,我带你们去。”

    “快……”

    几个人跟着钟克用,匆匆赶往兵营旁边的校军场。

    校军场里,此时一片空空荡荡。这两天,城里城外,到处都在打仗,自然没有队伍在此练兵。罗子骞和钟克用等人,急如星火,一路小跑来到空场上,放眼四望,果然发现边角的球场旁边,用作“观众台”的一排木制阶梯状长凳上,坐着一个人。

    长袍儒巾,神情落寞……不是王承元是谁?

    ……

    看见匆匆奔过来的罗子骞等人,王承元面上露出惊讶的神情,站起身来,呐呐地问道:“三弟……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怎么来了,”罗子骞瞪着眼睛,觉得有些啼笑皆非,“大哥,你是怎么回事,大家都在欢天喜地,庆祝胜利,你却脑子抽风,想起自杀来了,你搞什么名堂?”

    “唉,”王承元面色忧郁,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对于你们来说,确实是欢天喜地,可对地我来说……却是无限悲凉啊。”

    “你哪儿来的悲凉?”

    罗子骞觉得,他简直是不可理喻。

    王承元摇了摇头,“三弟,古人云,兄弟如手足……”

    罗子骞劈头便打断了他的话,“大哥,我真没想到,你是如此迂腐,你哥哥王承宗把你抓起来,他可念过你是手足么?钟克用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闯重阳观,他们都不姓王,可这份情谊,难道不比手足更重么?”

    “这个……”

    罗子骞脑子机敏,能言善辨,两句话便把王承元问得哑口无言。

    “大哥,”罗子骞继续说道:“手足不手足,要看两个人相处的情分如何,不能看出生门弟,那是迂腐愚蠢之见,王承宗反抗朝廷,败坏法纪,为祸冀州,难道不该杀么?”

    王承元点了点头,“正因为如此,我才感觉到愧疚啊。”

    “你愧疚个什么劲儿?”罗子骞觉得直想往外冒火,嚷嚷起来,“王承宗做的事,与你何干?一人做事一人当,你把别人的罪过往自己头上揽,你……没毛病吧?”

    “唉,他死了,是他的罪孽,其实我也脱不了干系,若是论诛连的话……”

    “诛连个屁,”罗子骞又毫不客气地打断他,“我告诉你,我姓罗的不搞那一套,王承宗死了,是他罪有应得,与别人无涉,我说了,绝不搞诛连九族那一套,王承宗的妻妾、儿孙、家人、亲属……我一概既往不咎,好生对待。”

    “啊?”

    “你不用‘啊’,王承宗的罪,是他自己的事,我已经命令将士们,将他的儿子孙子,妻子小妾……全都好生安排,一律善待,既不充军,也不逮捕,安排到安全地方,自种自吃,当个普通老百姓,过自己的小日子……”

    说实话,罗子骞这项措施,不但王承元惊讶,别人本来也是很惊讶的。

    一个全国闻名的罪犯,搞诛连本来是顺理成章的事,罗子骞“厚待犯人家属”,使全体将领都无比意外,有人曾经劝他,“罗将军,不行啊,他们以后死灰复燃,怎么办?”

    “复燃个屁,会有人听他们的吗?他们有这个本事吗?”

    就这样,王承宗的所有家眷,一律被“宽大处理”了。

    现在,听王承宗又说起这事,罗子骞除了可笑,就是可笑,他对王承元说:“大哥,你们兄弟不睦,天下皆知,你怎么还会产生‘诛连’之类的愚蠢念头?”

    “想起来,我既对不起朝廷,又对不起先父,也对不起家庭……”

    “大哥,你错了,”萧柔凑上来,“你留下遗书以后,嫂子痛不欲生,急得不行,忙不迭地找到我求救,你若是真去了,让她们老小怎么办?这才真正是对不起家人呢。”

    “这个……”王承元又哑口无言了。

    罗子骞接着说:“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上报国家,下持小家,大哥,你现在既不思报国,又不思养家,莫明其妙,钻牛角尖,跑到这里来自杀,你算个什么男人?”

    这句话,说得挺狠,王承元不禁低下头来。

    罗子骞这人说话就是干脆,一针见血,虽然话并不好听,却是句句说到点子上,给了王承元以“醍醐灌顶”般的感觉,一下子把他的心结给打开了。

    本来,王承元是个内向之人,性格宽厚,屈己待人,遇事瞻前顾后,这回哥哥被杀,他并没有“报仇”的快感,反而是心生悲苦,觉得哥哥的死,与自己有很大关系,愧对早亡的父母,而王承宗是天下罪人,自己也难脱干系……这么一钻牛角尖,喝了点闷酒,便想不开了。

    如今经罗子骞劈头盖脸训了一顿,反而思想清醒了许多。

第579章 饭吃完了就不香了() 
罗子骞一番“冷语浇头”,稀里哗啦,一下子把王承宗的阴郁心理,给冲散了。

    他面露愧色,有些手足无措地说道:“三弟,你说得对,是愚兄糊涂……我确实上没报国家,下没持小家……”

    “这个好办,现在就有一个报国持家的好机会。”

    “啊?是吗?”

    “大哥,我准备上奏朝廷,建议由你充任冀州成德节度使。”

    王承元一听,赶紧摇手,“使不得,使不得,三弟,这如何能行……我德才平庸,怎么当此大任?绝对不行。”

    “你看看,你这个人,既觉得没有报国,有愧,现在有报国的机会了,又往后缩,这还叫个大男人么?”

    “三弟,这可不是我退缩,节度使,需要主政一方,乃封疆大吏,起码要德才兼备……对了,三弟,你来担任此职,最为合适,你刚毅果敢,比愚兄强多了……”

    “这个不用你操心,我另有作用,朝廷有其他安排。”

    “那……你另推别人吧,反正我不干。”

    看着王承元这副窝窝囊囊的样子,罗子骞恨不得踢他一脚,“大哥,你什么意思?”

    “我没别的意思,我不是那块料。眼下,冀州局势很乱……”

    “就是因为局势很乱,所以,才需要有个人来团结大家,收拾残局,说实在话,我是看着你人缘儿不错,大家都服你,我才向朝廷推荐……大哥,眼下钟克用他们,都眼巴巴地盼着你能出山,抚慰众心,号令军民,把冀州尽快稳定下来,步入正轨,这件事确实挺费事,挺挠头,但眼下除了你,没有人有此威望,怎么着,你又怕费事了?又要退缩了?,大哥,你让我说什么好呢……”

    罗子骞一番抢白,又把王承元给逼到旮旯里,没话可说了。

    论争辩,十个王承元,也不是罗子骞的对手。

    钟克用也在旁边劝道:“王大哥,别犹豫了,你就是这个婆婆妈妈的性子不好,你自己掂量掂量,眼下有谁能担起冀州的大任?”

    这倒是实话。

    冀州的混乱,一是因为王承宗的胡搞,二是因为大家不团结,除了王承元,还有谁能服众?

    罗子骞说:“大哥,你别再推辞了,现在一是任务重,二是任务急,把冀州残局拾起来,你责无旁贷,我告诉你,等局势稳定了,一切步入正轨了,那时候如果你想卸任,随便,怎么样?我说话算话。”

    “那……好吧。”

    ……

    王承元终于被罗子骞给劝回头了。

    他立刻和其它人一起,投入紧张的善后工作里,清点仓库,安排民政,抚慰民众,救济灾民,整顿军队,安排军务……事情多得忙不完。

    真投入工作,王承元其实是一把好手,他处事得体,待人宽宏,深得大家拥戴。

    罗子骞派的快马奏报,驰往长安,还须过些日子,才能带回皇帝的回复,他忽然心里冲动,对萧柔说道:“我想……去幽州一趟。”

    “做什么?”

    “也说不清怎么回事,忽然就想去刘济的坟上,拜一拜。”

    萧柔明白,刘济,是罗子骞心里的一块忧伤,这个侠肝义胆,忠厚传递的长者,对罗子骞恩重如山,当年,若不是他的扶持,根本就没有罗家军的发迹。

    如今,天下大定,罗子骞想起恩人来了。

    冀州离幽州紧邻,他想去祭拜刘济,去坟前告慰恩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萧柔欣然同意,“好的,罗子骞,不忘恩德是做人的本分,无论如何,咱们都应该去刘济的坟上拜一拜,咱们马上就走。”

    两个人收拾收拾,马上上路。

    这一回,他们谁也没带,连胡安和亲兵什么的,都没带,就只两个人,骑了马背了包袱,轻装上路。

    此时夏末秋初,驰马上路,一路草长莺飞,景色秀丽,只是罗子骞的心绪,却是怎么也兴奋不起来,老是觉得心里有一股莫名的惆怅。

    他对萧柔说:“你说奇怪不奇怪,从郓州奔真定的时候,前途未卜,凶险随时都有,可那时候满心都是高兴,一路只觉得兴奋,甚至想唱歌,现在……和那时候完全不同,我怎么这么低落?”

    萧柔笑道:“也许是因为刘济吧,咱们去给刘济上坟,心里自然不舒服。”

    罗子骞却摇摇头,“不是,与刘济无关,他已经去世多时,悲伤早就淡了,这回上坟,也不过是了结一番心事罢了,不至于如此……我也说不上来。”

    萧柔想了想,说:“罗子骞,这大概叫做‘吃完了饭,就不香了。’”

    “什么意思?”

    “就是说,香喷喷的饭菜,什么时候最吸引人?是在还没做熟悉的时候,香气飘出来,哎哟,那个诱人啊,眼巴巴地望着,恨不得立刻抢两口吃……可是吃完了以后呢,心满意足,便不会再觉得饭香了。”

    “嗯……你说的虽然不太贴切,可也有道理。”

    细想想,确实也是这样。

    如今,天下平定,以后,除了小打小闹,暂时再也没有战事,大唐江山一统,四海升平,罗子骞和他的罗家军,只怕是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

    从此过一个安稳小日子么?

    似乎……有一种“再也没追求”的感觉,让心里变得空落落的了。

    就象爬山,未登顶之前,总是满心是劲,奋力攀登,到了山顶之后,再没了目标,那股“奋斗”劲便陡然消失。

    罗子骞是个战场上杀出来的将领,每当提矛上马,便热血沸腾,精神百倍,如今,蔡州平定了,郓州平定了,冀州平定了……他的两刃矛,只怕是再也没有用武之地了……

    也正因为如此,一股淡淡的失落感,没着没落的感觉,便自然而然,涌上心头了吧……

    ……

    萧柔劝他,“罗子骞,平下无战事,咱们也该歇歇了,好好过几天日子,不好吗?无论是在长安,还是回茅山,只要大家心里坦然,便就快活。”

    “你说得对,”罗子骞望着妻子笑,“你陪着我,咱们俩做个闲散百姓,不再冲冲杀杀,好几天安定日子。”

第580章 十万火急() 
刘济的墓,在幽州城外一处高高的松柏树林里。

    罗子骞提着一兜纸钱,萧柔拿着一束鲜花,缓缓登上高地,踏着满地青草落叶,来到墓前。

    坟墓建得甚为高大,青砖垒砌的祭台前,树着高高的墓碑,祭台上还放着几个酒杯,杯中有酒。

    罗子骞说:“刚刚有人祭拜过,可不知道是谁。”

    “不论是谁,肯定不是他儿子,”萧柔恨恨地说道:“刘总这个逆子,杀父谋位,早晚会有报应……我猜一定是他原来的手下部将。”

    “嗯。”

    俩人将鲜花摆在祭台上,对着坟墓拜了几拜。

    “刘将军,”罗子骞嘴里喃喃说道:“兄弟来看你了……”他说着,眼睛从眼眶里流下来。

    “刘兄,当年一别,谁知道再也没能相见,想起你我并肩作战的日子,何其豪迈,何其快活,兄弟永远也忘不了你的恩情,若不是你倾囊相赠,哪有我罗子骞的今天……”

    罗子骞一边说着,声音哽咽。

    “……人生最重,乃是知己,刘兄,当年对我恩德深重,兄弟自愧无能,没能救得你性命,成为一生之憾,老兄,你走了以后,兄弟不敢忘了你的嘱托,带兵东征西杀,以继兄遗志,如今,天下太平,反贼授首,当年你我兄弟立下的大唐一统,中兴报国之志,豪气冲霄,如在眼前,刘兄,咱们当年的宏伟志向,兄弟已经……替你实现了……”

    泪水纵横,泣不成声。

    “刘兄,你泉下有知,自当欣慰……兄弟给你磕头了……”

    萧柔在旁边点燃纸钱,一缕清烟在坟前升起,在阴森森的松柏树林里,涌起一阵孤寂苍凉的感觉。

    望着缕缕轻烟,片片纸灰,坟头摇曳的青草……罗子骞的眼前,不禁又想起当年的战场豪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