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刺遍江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之刺遍江湖-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阵欢快的叫声,从观外传来。

    一个披着黑色披风的身影,从灵瑶观外跑来,踏着积雪,跑进院里,一边抖落肩上的雪花,一边跺着脚,脸上冻得通红,却是满面欢笑。

    这人却是聂隐娘。

    罗子骞满心高兴,迎上前去,笑呵呵地说:“隐娘,你好。”

    “罗子骞?”聂隐娘惊喜地笑道:“你怎么来了?”

    “我来找你啊,结果被大雪阻住了。”

    “是嘛,我刚从太湖边过来,”聂隐娘在雪里象个小孩子一样兴奋,“你可不知道,太湖里下雪的时候,可有多美,一带碧水,雪花飞舞,比得上王母的瑶池。”

    “呵呵,茅山上的雪景,也很美哦。”

    “没错,罗子骞,你当个军官多没意思,以后就在茅山上当个道士吧。”

    两个人一边说着话,一边进入观里的客厅。

    聂隐娘算是半个主人,给罗子骞倒茶,问道:“你怎么到茅山来了?专门来看我么?”

    罗子骞说了受伤中毒,到火浣宫养伤的事。聂隐娘点点头,“原来是这样,罗子骞,你生擒李锜,有大功于朝廷,以后一定会升官加爵的。”

    “是吗?我对这个倒也不是太在乎。”

    罗子骞说这话,倒并不是谦虚或是清高,而是这两天的真实感受,在茅山,赏美景,享清闲,简直就是神仙一样的生活。

    “我不这么看,”聂隐娘认真地说:“你是男人,就应该志比鸿鹄,征战疆场,一剑笑傲天下,象我这样的女流,不求官禄,躲在灵瑶观里,胸无大志,不问世事……”

    罗子骞笑道:“你也没有不问世事,侠名播于江湖,令人景仰,隐娘,你说得对,人生于世,不能丧志。”

    “罗子骞,等你有空的时候,和我一块儿,去杀几个恶人,如何?”

    “那没问题。”罗子骞一口答应下来。

    和聂隐娘一起走江湖,行侠义,想想也兴奋。

    “不过,罗子骞,你的武功,还得好好练练……我不是说你武功差,而是以你的资质,还有好大的空间,可以雕琢,若是习练得法,一定大有进境。”

    聂隐娘快人快语,和罗子骞说话就象老朋友一样,直言不讳。

    这话说到罗子骞心里去了。

    他其实根本就不会唐朝武功,只不过凭着过人的反应与敏捷,以综合格斗术,来和敌人对战,自己也曾经设想,等腾出空来,好好和独孤丘等人,讨教讨教。

    现在,一代大侠聂隐娘在此,岂不是大好的机会?

    “隐娘,你指点一下,怎么样?”

    “行。”

    两人一拍即合。

    聂隐娘是个痛快直爽的人,当即和罗子骞一起,来到观里后院的空场。

    几个道姑,正在场上扫雪,罗子骞正要去拿墙角的一把扫帚,忽然聂隐娘从旁边一步跨过来,伸手成掌,去劈罗子骞的右手。

    罗子骞一愣,猛然想到,这一定是聂隐娘在伸量自己的武功,当即右臂一抬,急切中拐了个弯,去抓她的大臂。

    这一下反守为攻,使的是摔跤术里的“反抓”,动作迅猛,聂隐娘赞了声:“好。”飞腿向他踢来。

    罗子骞双脚不动,腰身前曲,一招“下冲拳”直捣聂隐娘的脚面。聂隐娘脚到中途,忽然拐弯,一条腿灵活得就象无骨一样随意曲伸,直踏向罗子骞的脚髁。

    罗子骞再也不能原地站立,赶紧错步躲闪,聂隐娘一伸手,便将扫帚抓在自己手里。

    罗子骞登时好胜心大起,两腿刚一退,随即挺身再上,以自己的拿手绝技,敏捷的反应与连接,挥拳再上,左勾拳直砸聂隐娘手臂,同时脚下一勾,使了个摔跤术里的“前勾腿”。

    聂隐娘身子一旋,腾空跃起,一掌劈下罗子骞的头。

    罗子骞发现,唐朝人的腾跃能力,远胜现代人,就象那个草上飞,一纵几尺,毫不费力,独孤丘、裴行立等人也是,他们的肌肉与骨骼结构,是天生的强化。

    也许,是我们现代人退化了。

    罗子骞一腿扫空,毫无阻滞,立刻挺身前扑,两招似乎就是一招,没有征兆间,右肘已经到了聂隐娘的腰际。

    这种反应速度,也是古人所远远不及的。

    聂隐娘侧身躲闪,罗子骞立刻变肘为掌,闪电般切向聂隐娘的手腕。

    聂隐娘的身子就象一朵蒲公英,被风吹着,向后一纵,闪过他的掌锋,但是手里的扫帚却被罗子骞一把抓在手里,夺了过来。

    “哈哈,”罗子骞一笑。

    “噼噼叭叭,”旁边的道姑们,都鼓起掌来。

    聂隐娘赞叹道:“好身手,罗郎,你是一个练武的天才,三式化一式,非常人所能及。”

    “隐娘,我比你还差得远。”

    “我的功夫,你能练出来,你这些闪电般的手段,我只怕是学不来。”

    当下,聂隐娘和罗子骞扫了空场上的积雪,开始研讨武艺。

    行家与行家交流,最能进步,聂隐娘虽然年轻,却是师出名门,武学深湛,她将唐朝武功的练习诀窍,讲给罗子骞听,很多东西其实一点就透,尤其是罗子骞这样聪明敏捷的人,立刻觉得脑洞大开,融会贯通。

    ……

    罗子骞在灵瑶观里,一住十余天。

    他沉浸在武学的海洋里。

    每天,除了吃饭,便是练武,罗子骞仿佛又当上了学生,练习体育,学习文化,他以现代人的敏锐头脑,学习古代的武学知识,一日千里,进境神速。

    聂隐娘笑道:“你很快就会超过我了。”

    “哈哈,你怕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吗?”

    “那不会,”聂隐娘认真地说:“我教你武功,是希望你效力疆场,平乱除贼,为中兴大唐江山出力,天下定,百姓安,饿死师父之说,不过是小门小户之见罢了。”

    “隐娘,你是女中丈夫。”

    ……

    这些日子,萧柔一直没来。

    到了这天下午,倒是独孤丘到灵瑶观里来了。

    罗子骞一愣,“独孤兄,你不是解送李锜去长安了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是呀,罗郎,圣上紧急召你,去长安面圣,因此,我才急着赶回来了。”

    皇帝召见我?

    罗子骞愣了。

    ……

第50章 皇帝封赏() 
皇帝召见,这在古代来说,是天大的事。

    光宗耀祖的。

    罗子骞虽然是个冒牌的古代人,但是也禁不住一阵兴奋,皇帝居然也知道我罗子骞,并且还要亲自见我,哈哈……有意思,很有意思。

    毫无疑问,这是因为我逮住了李锜。

    “独孤兄,快说说,是怎么回事?”

    独孤丘说:“我们押解李锜,一路不敢少歇,快马加鞭,直奔长安,因为京口一战,全国震动,生怕出现意外。”

    “对,”罗子骞说:“李锜被擒,对其它有异心的藩镇,都是威慑,若有人劫持,那可糟了……没出事吧?”

    “倒是没有。当我们到达长安附近时,皇城里的神策兵出城十几里,到长乐驿迎接,当时鼓乐喧天,彩旗飘舞,出城接我们的,不光是神策兵,还有数千百姓,大家欢天喜地,共庆胜利,蔚为壮观。”

    罗子骞笑道:“可惜,我没能赶上。”

    “是啊,大家也觉得可惜,就连圣上也说,‘京口之战,殊可葆奖,只朕未见到生擒李锜之人,传谕让他旨长安……’亲自点名让你去长安面圣,罗兄弟,这是你的荣耀啊。”

    “哦……独孤兄,李锜当场便腰斩了么?”

    独孤丘一愣,“罗兄弟,你怎么知道判了腰斩?”

    “嗯……这个……我猜测他如此重罪,一定是腰斩。”

    独孤丘点了点头,“没错,当时我们押着李锜,到了兴安门前……兄弟,那大明宫宽广恢弘,连绵数里,有如城池,兴安门气势威武,景象万千,真是让人如登天宫,如览天阙……一言难尽,反正你也要去的,去了便知……”

    他的描述,把罗子骞给吸引住了,不禁一阵神往。

    “……圣上亲自在兴安门前,见到了李锜,兄弟,你可想不到,那李锜是一副什么样子。”

    罗子骞笑道:“一定是吓得面无人色,浑身肥肉乱颤了吧?”

    “不光如此,李锜那厮,恶毒至极,他竟然在圣上面前说道:‘我本来不想造反,完全是张子良他们,反复鼓动,使我迷了心窍,上当受骗……’兄弟,你说他可恶不可恶?”

    “当真是狡诈恶毒。”

    “幸亏圣上英明,不信他的挑唆,当时怒斥他,‘你是京口元帅,既然张子良鼓动你造反,你为何不将他斩首,然后奏报朝廷?’问得李锜哑口无言,然后,圣上亲定李锜腰斩……整个长安城,全都轰动,斩李锜之时,万头攒动,争相围观。”

    罗子骞点了点头。

    宪宗皇帝看起来真是个明白人。

    唐室中兴,就需要有这样明白的皇帝。

    那么,我以后就做个中兴之将,横刀跃刀,维护大唐繁盛吧……

    独孤丘冲罗子骞一笑,“兄弟,你怎么不问问,圣上有什么封赏?”

    “哦,对了,”罗子骞拍拍脑袋,“什么封赏?你不说我还忘了。”

    “罗兄弟,象你这样视名利为粪土,还真是不多见。”

    “哪里啊,我是马虎了,你快说说。”

    罗子骞心里说:“你可高抬我了,我哪里视名利为粪土了?我还巴不得升大官,发大财呢。”

    独孤丘微微一笑,面色得意地说道:“此次咱们起兵平叛,擒拿李锜,圣上非常满意,封赏甚重,张子良将军起义兵勤王,率部擒拿李锜,功劳最大,擢升为金吾将军,封南阳郡王,裴行立封为泌州刺史,田少卿、李奉仙二人,封为左、右羽林卫将军,你我二人,均为副将。”

    罗子骞站起身来,按照古时规矩,向西方遥拜,谢皇帝封赏。

    这回,是真的当了将军了。

    李锜曾经封过他“厢指挥使”,但是,那基本上不算数。

    独孤丘笑道:“兄弟,你的封赏,其实远远不止这个‘副将’,等见了皇帝,一定还会继续升官赐爵。”

    罗子骞问:“如此一来,江浙已经平定,圣上为什么还要召我入朝呢?难道……就是为了见我一面,看看我长什么模样么?”

    “哈哈,当然不是,圣上怎么会如此轻率?他召你入朝,一定另有重用,罗兄弟,以后你前途无量啊。”

    罗子骞不禁暇想起来。

    独孤丘、张子良等人,加官进爵以后,恪尽职守便行了,唯独自己,还要奉诏入朝,看起来……真的是要另有重用了。

    到底什么命运,在等待着自己呢?

    ……

    独孤丘又说:“圣上甚是英明,他知道李锜造反以前,王澹等人,都是冤死的,因此,特意追封王澹为给事中,追授赵琦为和州刺史,以表彰他们忠君体国之功。”

    罗子骞松了一口气。

    这其实是他的一块心病。

    当时,为了取信于李锜,他杀死了王澹与赵琦,这两人都是忠勇之臣,虽然当时情势,迫不得已,但始终心有愧疚。

    现在,总算能对死去的忠臣能有个交待了。

    …………

    两匹快马,奔驰在冬天的原野上。

    罗子骞领了驿牌(官家公事,可凭此在驿站歇脚、换马),离了茅山,只带了胡安一个随从,骑马直奔长安。

    他没有回京口,从茅山直接奔上官道,驰往西方。胡安问他:“将军,咱们以后还回京口吗?”

    罗子骞在马上扭身向京口的方向望过去,视野茫茫里,白雪尚未化尽,看不见京口的影子,但是自己是从京口“起家”的,一种复杂的情感,忽然涌在心里。

    他有一种感觉,自己只怕不会再回京口了。

    皇帝召见,绝非是和自己闲着聊天,一定有重要军情,需要自己为皇家江山去拼杀,去征战。

    京口……别了。

    他问胡安:“你想再回京口么?”

    “咳,我无所谓,我就盼着,以后跟着将军混出个人模狗样,再回到村里,仰着脖子吹吹牛。”

    “胡安,一定会的。”

    “这我信,罗将军,你年少有为,将来一定会名震天下,封侯拜相,嘿嘿,到那时候,我胡安也就三九天光屁股——抖起来了……”

    马蹄声声。

    快到中午的时候,两人肚子都饿了,可是官道上远近萧索,没有村镇,胡安说道:“将军,前面有座小庙,咱们进去打打尖吧。”

    果然,一座小小的破败庙宇,就在前面不远处的坡岗上。

    催马来到庙外,罗子骞发现这是一座野外的龙王庙,破败荒芜,墙都倒了一半,被荒草淹没着,看来久已无人进入了。

    “什么味道?”

    罗子骞的嗅觉非常灵敏,他闻到从庙里传出一阵香味儿。

    此时他和胡安肚子正饿,对香味儿尤其敏感。

    胡安也抽了抽鼻子,说:“肉食味儿,好香,一定是有叫花子,在庙里烧鸡吃呢,将军,叫花鸡很香的,咱们去跟他们要点儿吃。”

第51章 皇帝与公主() 
“叫花鸡”做法简单,只用黄泥包裹,烤熟便吃,不用锅灶,正适合叫花子在野外操作。

    两个蓬头垢面的乞丐,正在破庙里将一只刚烤熟的叫花鸡,剥去泥皮,一股浓浓的香味儿,四散开来。

    “二哥,真香呀。”

    “再香,也没有那个女娃子香。”

    “我可警告你,不许动那个女娃子,那是公主亲自要的,你敢动了色心,小心吃饭的家伙搬家。”

    “哼,我又没说动,老六,也不知道公主要这个姓萧的女娃子做什么用,她长得可真俊,细皮白肉,那双眼睛呀,水灵得就跟能冒水似的,啧啧,比咱们公主俊多了……”

    ……

    叫花鸡剥开了,肉烂皮酥,香气扑鼻,两个叫花子你争我夺,抢着撕下鸡肉来往嘴里填。

    “老六,这回,公主一定会给奖赏吧?”

    “那是,听说,这姓萧的女娃儿可值钱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