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刺遍江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之刺遍江湖-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杀啊,杀啊,将士们血流成河。

    可是,罗子骞明明知道,所有这些造反的藩镇节度使们,一个也成功不了的。

    这个李锜将军,过不了一年半载,便是要被生擒活捉,被判处“腰斩”的。

    他悄悄瞄了两眼李将军那肥胖得象猪一样的腰。

    乖乖,唐宪宗一定不知道他的腰这么胖,要不,说什么也不会判他一个“腰折”,这不是折腾刽子手么?

    现在……

    现在自己升了官,加了爵,就要跟着李将军上阵拼杀了。

    呜呼……这怎么办?

    不管心里如何翻腾,罗子骞面上可不敢表现出来。他毕恭毕敬地接受了李锜将军的赏赐,侍立在李锜的身后,一直把校军场的“勇武擢选”进行完毕。

    回到自己的驻地。

    罗子骞升了职,当了官,住进自己的营房里,还没坐下来安静一会,有手下兵丁来报:“张中丞和独孤长官来了。”

    “有请。”

    张中丞,名叫张子良,是李锜将军部下的副将,官职比罗子骞这个“执戟长”大得多。

    他和独孤丘一起来,做什么?

    罗子骞走出门外,把二人迎进来,张子良是个身材瘦高,满身书生气的人,冲着罗子骞拱手说道:“罗郎,好武艺,今日独得挽强营魁首,可喜可贺。”

    “谢中丞夸奖,罗某侥幸罢了,其实,独孤兄就比我强得多,他们容让我罢了。”

    罗子骞脑子聪明,且深谙“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因此丝毫不敢得意忘形,满口谦词。

    更何况,也确实没什么可得意的。

    这个“挽强第一”八成要陪着李锜上断头台。

    想到这里,就禁不住满腹苦涩。

    若是混在小兵队伍里,或许还会有逃跑的希望,现在,升官加爵,全军瞩目,反倒把自己给牢牢捆在李锜这条船上了。

    上贼船易,下贼船难啊。

    张子良坐在罗子骞对面,眼睛凝视着罗子骞的面孔,微微一笑,“罗郎,你对目下时局,有何看法?”

    这倒把罗子骞问住了。

    “这个……”罗子骞犹豫了一下,含含糊糊地说:“我无甚见识,既跟李将军,听从号令罢了。”

    “可惜,可惜。”张子良摇了摇头。

    罗子骞没弄明白。他瞅着张子良的眼睛,“请中丞明示。”

    “罗郎,生逢乱世,当做英豪,你一身武功,旷世罕匹,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当为国家守其操守。”

    嗯?

    张子良这是话里有话啊。

    他什么意思?

    独孤丘接着说道:“中丞所言,句句切害,罗郎,咱们京口兵马,起事谋反在即,这是满城官兵,尽人皆知之事,如今,挽强营已快齐备,箭在弦上,蓄势待发,难道,这等叛国害民之举,罗郎便甘愿为虎作伥么?”

    罗子骞大惊失色。

    原来……他们俩要反李锜!

    他脑子里迅速旋转,反复斟酌。

    这俩人,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他们是不是李锜派来的探子,来试探我的?

    罗子骞凝神着这俩人的目光。

    古人的眼神,比现代人,要纯粹单纯得多,他们没有那么多的信息来源,生活得简洁宁静,从某种意义上说,跟现代人狡诈无常的心眼比起来,几乎是幼稚。

    他们没骗我。

    从眼神中透出来的光芒,便可以很明确地确定。

    罗子骞忽然脑子里灵光一闪,突然醒悟。

    对啊,我为什么要跟着李锜造反?绑在他的贼船上等着被朝廷斩首?

    乱世出英豪。

    我就不能当个英豪,扭转时局,把握命运,来一个惊天大逆转,从而成就英雄大业?

    我若把李锜这个造反作乱的奸贼,给抓起来送到朝里,那时候,我罗子骞岂不是名动天下,笑傲王侯,留名青史?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我既然已知天命,干麻还傻乎乎地为叛军殉葬?哈哈,我要顺应天时,开创一番历史宏图。

    ……

    罗子骞想到这里,不禁热血沸腾。

    他凝视着张子良,“中丞,罗某不是浑浑噩噩之人,将军所作所为,尽人皆知,我只是苦无良策,今得二位教导,始才开悟……”

    他刚刚说到这里,忽然坐在旁边的独孤及大喝一声:“什么人?”

    罗子骞大惊。

    三个人一起站起来。

    难道有人偷听屋里的谈话么?

    若是这些谈话泄露出去,立刻便会招来杀身之祸。

    独孤丘已经飞身一跃,往门外窜去。

    罗子骞也跳起来,一伸手摘下墙上挂着的那把“七星剑”,急三火四,窜出门外。

    “叮叮当当——”

    院子里,传来一阵金铁交鸣声。

    等罗子骞窜到屋外,看见院子里一株芙蓉树下,独孤丘正和一个蒙面人打斗在一起。

    那蒙面人身材苗条,发髻高挽,穿一件素黄半臂裙,脸上蒙着一块黑布,竟然是一个年轻女人。

    那女人身法步态,轻盈敏捷至极,一窜一跳,捷如猿猱,手里拿着一柄一尺来长的短剑,朝着独孤丘横戳竖刺,招招进攻。

    独孤丘左躲右闪,被逼得步步后退,只好围着芙蓉树转圈。

    罗子骞又吃一惊,独孤丘虽然在今天的比武中,输给了自己,但是,那是因为他没有罗子骞反应快,输给了现代人的头脑。

    论真实武功,独孤丘比罗子骞强得多。

    而在这个女子的短剑之下,他却被逼得手忙脚乱,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看剑,”罗子骞大喝一声。

    七星剑闪过一道寒光,劈向那个蒙面女刺客。

    果然这是一把宝剑,刚一出手,便是满院精光,一片蔼蔼的宝气剑影,把芙蓉树下笼罩起来,寒气森森。

    “七星剑!”

    那女刺客惊叫一声。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听起来年纪不大,甚至应该比罗子骞年龄还小。

    罗子骞“唰唰唰”连刺三剑。

    他本不会剑术,但是,罗子骞脑子里很清楚,根本就不能跟唐朝人比真实武功,只能凭着快捷过人的反应,以速取胜,以智取胜。

    因此这三剑尽是虚招,不待剑势用老,立刻转成下一剑。

    这倒造成了一种震憾性的效果,剑气纵横,剑影条条,把女刺客登时罩在剑光之下。

    “好剑法,”后面传来一声喝彩,是张子良的声音。

    罗子骞得势不饶人,挥剑横劈,剑光闪烁中,一剑削在芙蓉树的树干上,“嗤”的一声轻响,剑尖直切入树身,如切豆腐一般,手腕上几乎感觉不到有何阻滞。

    这一下,罗子骞自己也吃了一惊,原来,这把七星剑,竟然如此锋利。

    怪不得连这名女刺客,也认识这把剑。

    传世名剑!

    (注:古代十大名剑,全出自唐朝及以前,唐代冶铁铸剑技艺,为世界巅峰,直至唐宋以后,造剑之道凋零失传,日本学自唐朝的铸刀技术,始超越中国)

    那女刺客提腿倒纵,连撤两步,方才躲开罗子骞的剑击,忽然一转身,身子一纵,窜上围墙。

    她的动作轻盈如意,整个身体就如一股轻烟,倏地便跳上墙去,紧跑几步,越上房顶。

    这一下,罗子骞傻了眼。

    他平生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功夫,这不是幻觉么?

    这个女刺客……女侠客……

    她是谁?

第3章 翩若惊鸿,一飞冥冥() 
独孤丘也窜上了围墙。

    罗子骞瞅了瞅眼前这道围墙,不算高,刚过脖颈,但是自己要上,得扳着墙头爬上去。

    要象女刺客和独孤丘这样,一窜而上,万万做不到。

    看起来,自己的真实武功,比起他们来,差得远了。

    腰力、腿力、肌肉的强壮程度,自己在现代人中,算是佼佼者,可是比起这些天生健硕的唐朝人,尤其是独孤丘这样的武功高手,差距很大。

    独孤丘窜上了房顶,向远处张望,失望地摇了摇头,说道:“好快的身手,翩若惊鸿,一飞冥冥,已经逃远了。”

    张子良站在芙蓉树下说道:“不用追赶。”

    罗子骞有些担心,说:“张中丞,咱们在屋里的谈话,已经被她偷听去了……”

    “没关系,我认识这个刺客。”

    “啊?”

    张子良认识她?难道,这个女刺客是奔着张子良来的么?

    “进屋去,听说慢慢跟你们说。”

    三个人重新回到屋内,张子良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问道:“你们俩,听说过‘聂隐娘’这个名字么?”

    “我听说过,”罗子骞脱口而出。

    说完了,他笑了笑。其实,他是上学的时候,从电影里看到过的,那是一个武功绝顶的女侠。

    没想到,自己竟然真的要和聂隐娘打交道了。

    而且,刚才自己竟然拿着七星剑,把聂隐娘给逼退了。

    罗子骞不禁一阵热血沸腾之感,我……我岂不是也成了盖世豪侠?

    没错!

    我要走进历史,书写历史,成为惊天动地的人物。

    ……

    独孤丘说道:“中丞,我没听说过这个人,请您详述。”

    “是这样,”张子良手捻胡须,慢条斯理地说道:“聂隐娘,是魏博将军聂锋之女,那聂锋素有大志,曾写下‘不思平天下,枉为男儿身’的诗句,他命女儿自小拜桃花圣母为师,修习剑术……”

    罗子骞张了张嘴,涌上一丝惭愧。

    原来自己从电影里看到的聂隐娘,与实际上的不是一回事。

    “……那聂隐娘聪明伶俐,胜过乃父,几年功夫,剑术武功,都已经练得臻于化境,更为难得的是,这个女孩子头脑机敏,善察是非,她本属魏博之人,但主帅命她去杀陈许刘昌裔,她甚有主见,知刘昌裔是忠臣良将,拒不从命,反而暗归刘昌裔,助他镇守地方,保境安民……”

    “中丞,”独孤丘问道:“那么聂隐娘此来,为了刺杀您么?”

    “对,我估计,她一定是闻听了李锜要反的信息,因此前来除叛讨逆,呵呵,只是她没搞明白,咱们正在商议的,却是即将讨伐奸贼李锜……稀里糊涂,闹了一场误会。”

    “中丞,这个误会,应该尽快消除。”

    张子良摇头一笑,“这个,得看天命了,聂隐娘武功之高,天下难匹,就象你说的一样,翩若惊鸿,一飞冥冥,哪里能够寻得到她的踪影?只能听天由命罢了……好罢,此事暂且不提,咱们继续商议大计为上。”

    “好。”

    张子良的面色,凝重而激昂起来。

    “想我大唐,自高祖创业以来,国力强于寰宇,开疆拓土,万国来朝,诸蕃见而俯首,国民安居乐业,百业兴盛,物阜民丰,如此太平盛世,古来绝无……”

    罗子骞听着不住点头,心道:“这话说得没错,大唐盛世,不但古来绝无,以后也没有,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

    张子良越说,越是激愤,提高了声音说道:“自安史之乱,藩镇妄自托大,争相谋逆,以致四分五裂,国力衰竭,民生困苦,仔细想来,都是一个个浑浑噩噩之徒,以掌中兵权,作晋身之器,图一己之私,罔顾江山社稷安危,如李锜之辈,实则祸国殃民,千古罪人。”

    独孤丘击掌叫道:“中丞说得是,我辈一介武夫,正当挺身报国,扫奸除恶,方不愧这顶天立地的五尺之躯。”

    罗子骞听二人说得慷慨激昂,也不禁浑身发热,血脉贲张,爱国,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理念,无论今人古人,都同一理,如今自己身处危亡之世,能舍身许国,才算得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张中丞,独孤郎,罗某愿追随二位,尽忠报国。”

    这句话,发自罗子骞的肺腑,说得也是语气铿锵,掷地有声。

    “击掌为誓。”

    张子良、独孤丘、罗子骞三人俱都豪情勃发,互相击掌,相视大笑。

    “罗郎,你勇冠三军,必为李锜奸贼重用,此为最佳时机,宜不动声色,暂且隐身军中,待皇家大兵来伐,我等再竖旗举义,手擒李贼,为国除害。”

    “好,张中丞,就是这样。”

    “不光如此。”

    罗子骞一愣,不光如此?还要干吗?难道……要推翻李朝皇帝,自己登上龙椅做皇帝么?

    这……可从来没敢想过。

    张子良正色说道:“罗郎,男儿生当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值此国家离乱,我辈自当尽展所长,伐诸侯,平叛乱,打出它一个清清明明的盛世江山。当今圣上,英明勤勉,有志中兴,正是我辈展鸿图、创伟业的大好机缘,当金戈铁马,挥师勤王,扫平天下,忠君报国,续大唐万世基业。”

    罗子骞明白了。

    张子良是个忠臣,他要扫平叛乱,效忠大唐,辅佐唐朝皇帝重开盛世。

    这人……是那种具有中华民族忠诚勇敢优秀品质的人,识大体,辩忠奸,在古人当中,算得民族砥柱,世之英豪。

    值得尊敬,值得敬仰。

    正是有了这样的忠臣良将,宪宗皇帝,才可以实现大唐中兴。

    如今,在这个历史的节骨眼儿上,恰逢自己赶上了。

    若不是张子良和独孤丘一番开导,尚且还在浑浑噩噩,不知所以。

    罗子骞如梦初醒。

    开创历史,将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和功绩,我穿越来此,也许就是历史的安排。

    跟随张子良,讨逆平叛,维护大唐中兴。

    做一个盛唐之末的大将,尽忠华夏,为国而战。

    做一个象岳飞、戚继光、李存孝、秦叔宝、尉迟恭……那样的英雄,叱咤风云,血沃疆场,为国而战,名留青史。

    天下任,为己任。

    逢乱世,当英豪。

第4章 箭在弦上() 
长江,浩浩荡荡,奔流如海。

    江岸上,冷风飒飒,落叶萧萧,罗子骞领着几个手下士兵,巡视自己的防地。

    远望江面,波涛翻涌,水声连绵,气势一片雄浑,江浪里,不时有一群群的黑色动物,露出头来,继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