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刺遍江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之刺遍江湖-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象是一尊雕像,英姿焕发,凝重如山。

    ……

    “好——”四周一阵震天动地的叫好声。

    将领们、士兵们,全都同声喝彩,罗子骞这一拳一脚,把霹雳天王熊弼打得吐血倒地,眼看是死多生少,众人看得俱是又激动,又痛快。

    丹凤门外大街上,一片群情振奋,成千上万的人,看着罗子骞当街痛打熊弼,都有一种“扬眉吐气”之感。就象观看一场难得的大戏。

    确实是场大戏,也确实难得。

    眼见熊弼中了罗子骞一拳一脚,魁梧的身子变成了一条无力的长虫,口鼻里不断涌出血来,直染得大街上的夯土地面洇红一片。

    ……

    李之明走上前来,哈哈一笑,伸出大姆指,“罗将军,好功夫,好气魄,一拳一脚,格毙霹雳天王,当令天下英雄景仰……剩下的事,交给仵作就好了。”

    “哗——”

    整场上,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尤其是罗家军的兵将们,眼看着自己的主将空手格斗,硬生生打死熊弼,扬威丹凤门,无不兴奋自豪,把巴掌直要拍红了。

    霹雳天王的名头,响彻大河南北,现在,在万人瞩目的丹凤门外大街上,与罗子骞单打较技,血洒街头,高下立判。这一仗,可以想见,很快就会被天下人所津津乐道了。

    罗子骞舒了一口气,朝着四周的将领、官兵、百姓们围圈拱了拱手,然后随着李之明,在满场官兵的掌声和欢呼声中,迈步进宫。

    ……

    罗子骞随着李之明,进入丹凤门,经过望仙桥,到了第一道宫墙外,在昭训门前停下,这里,他发现宪宗皇帝正在“审讯”吴元济。

    四周一圈禁军兵马侍卫,皇帝端坐在一把大黄龙椅上。

    吴元济从囚车里提出来了,浑身绳捆索绑,被两个力士按着,跪倒在宪宗的前面。

    作为罪犯,吴元济需要经过刑部审问,罗列罪名,然后定罪处罚,但是因为他的影响实在太大,因此要在皇帝面前经过一番“初审”。

    实际上就是皇帝想看看他,训斥一番,以示朝廷威严。

第397章 我是小巫见大巫() 
吴元济抬起头来。

    这些日子以来,他坐着囚车进长安,自然是受尽了苦楚,一个被捉住的罪犯,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他自己也明白,到了长安,自己的生命便到头了。皇帝绝不可能饶了他吴元济的性命。

    此刻,他跪到了大明宫内。

    吴元济面色肮脏而枯瘦,披头散发,形容狼狈,但是脸色却是很平静。

    自从被抓捕以来,因为对命运早就了如指掌,害怕也没用,因此倒是平静下来。

    他看着眼前金碧辉煌的大明宫。

    巍峨的宫墙,雄伟的昭训门,平整宽阔的宫内广场……这个地方是如此的美丽恢弘,气象万千。自己曾多次设想过,带兵杀入长安,称王称帝,入主大明宫……

    现在,他来了,作为一名造反不成的罪犯,终于来到大明宫了。

    成王败寇……

    吴元济轻轻叹了一口气。

    ……

    宪宗皇帝盯着眼前这个狼狈肮脏的罪犯,轻轻摇头,他想不到吴元济现在成了这副模样。

    “吴元济……”宪宗张开口,缓缓说道:“你知罪么?”

    吴元济也和眼睛直视着宪宗,忽然哈哈一笑。

    他这是第一次看见宪宗皇帝,眼前这个大唐天子,虚弱无力,面容晦涩……简直就是个饿了三天的痨病鬼嘛。

    这种人也配当皇帝?真特么的,只不过是生在了帝王家,命好罢了。

    宪宗有些恼怒,提高声音说道:“吴元济,你还有何话说?”

    吴元济的神色,平静而淡然,朝着宪宗朗声说道:“罪臣吴元济,自知罪孽深重,不敢求活,但请陛下饶过臣的妻子儿女。”

    宪宗没有吱声。

    吴元济的口气,倒不象是讨饶,而是在讲条件。

    此时罗子骞正和李之明一起,走到昭训门外,站在宪宗的身后,他恰好听见了吴元济的这番话。

    我去……吴元济挺牛逼啊,死到临头,还想跟宪宗皇帝讨价还价吗?

    不过,罗子骞对于他能给妻子儿女求情,倒是颇为佩服,不管怎么说,心系家人,总算有情有义,这个大鼻子能够不给自己讨饶,而是求宪宗放过妻儿,值得同情。

    宪宗能答应吗?

    在古代,可是讲究“连坐”的,一人犯罪,全家遭殃。

    宪宗的面色,一如既往地平静而阴沉,他沉吟了片刻,轻轻用鼻子哼了一声,对吴元济说道:“罚罪治恶,自有论定,吴元济,事到如今,你还死不改悔么?”

    吴元济面不改色,仰头一笑,“元济之罪,败军之辱而已,臣再问陛下一句,可否放过吴某的妻子儿女?”

    糟糕……罗子骞心道:“你这可太放肆了,求人家放过妻儿,应该好言相求的才对,如此咄咄逼人,岂不是要惹恼了皇帝,反而更加不妙?你……太不会说话了。”

    也许,吴元济是习惯了颐指气使,从来也没学会过低声下气吧?

    唉……

    果然,宪宗面有怒色,本来就阴沉的脸,更加“老阴天”了。

    “吴元济,事到如今,你尚不知罪,朕甚是为你惋惜。”

    “陛下,臣也替你惋惜。”

    啊?

    在场诸人,均大吃一惊,吴元济这是怎么说话呢?

    他是患了失心疯了吧?抑或是自知难逃一死,反正豁出去了,索性胡说八道,说些臭话来泄愤?

    宪宗果然怒了,提高了声音喝斥道:“吴元济,你无父无君,弑父叛逆,乃人中败类,天下共讨,罪行昭昭,人神共愤,死到临头犹自逞狂,当天诛地灭,祸及九族。”

    坏了坏了……皇帝连“祸及九族”的话都说了,这回,不但吴元济的妻子儿女保不住了,就连亲戚朋友,也都要成刀下鬼了。

    谁知道,吴元济面无惧色,挺着头,嘿嘿一笑,对着宪宗说道:“陛下,说到无父无君,弑父叛逆,吴某只怕排不上号,在陛下面前,只是小巫见大巫吧?”

    我草……

    罗子骞惊得瞪大了眼睛,吴元济真敢说啊。

    听吴元济话里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说,论杀父谋反,你宪宗皇帝才是领头羊,这……我的天,你这话要挨千刀万剐的呀。

    你是眼看就要被杀头了,豁出去了吗?

    不过,罗子骞心里明白,吴元济的这番话,可是正中宪宗的要害。

    本来,宪宗这个皇帝,就是靠着篡位得来的,尤其是在偷听了宫里陈弘志等人的谈话后,罗子骞更进一步弄明白了,宪宗的确是杀了父兄,夺取了皇位。

    也就是说,人家吴元济,可并没胡说八道。

    ……

    这一刻,罗子骞偷眼观察宪宗皇帝,发现他的脸不但是“阴沉”,而且慢慢涨成了紫猪肝色。

    他这是彻底被激怒了。

    想想也是,杀父杀兄,这是什么样的行为?被吴元济当众捅破,如何下得来台?作为一国之君,岂能受此污辱?

    然而,吴元济还在继续说个不停:

    “陛下,臣知罪不可免,因此月前已经派人快马奔赴岭南,送去了一封信,那里有一位前朝的双儿公主,是吴某的朋友,她那里保留着数件舒王旧物,以及绝密信札……”

    “住口。”宪宗大喝一声,打断了吴元济的话。

    皇帝的目光中,几乎要喷出火来,怒视吴元济。

    显然,吴元济的这番话,真是捅到了宪宗的心窝子里。

    所谓“双儿公主”、“舒王”之类的话,是宪宗这一辈子最不想听到的字眼儿,以前那些弑父、夺权之类的秘事,他愿意永远成为秘密,不为世人所知。

    可是现在,却被吴元济在昭训门前公然提起,如果不怒?

    ……

    吴元济停下话头,竟然……冲着宪宗微微一笑。

    这个家伙,真是让人不可理喻。

    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宪宗皇帝的脸,由青变黄,沉吟了一阵,竟然没有大发雷霆之怒,而是慢慢放平了语气说道:“吴元济,你须知罪认罪,悔过伏法。”

    这倒是出乎罗子骞的意料。

    本来,他以为,皇帝一定瞪起眼睛发火,“来呀,将吴元济千刀万剐,诛九族。”或是:“将吴元济腰斩于市……”

    没有,什么都没有。

第398章 装傻() 
皇帝怎么这么好的涵养?

    吴元济就差指着鼻子跟他对骂了,结果……皇帝反而把语气给放缓了,神态退缩了。

    这事……有点意思。

    只见宪宗轻轻呼了一口气,对吴元济说道:“休要多言,你认罪伏法就是。”

    “是,罪臣自知难活,只求陛下给吴某一个痛快的,另外,饶了罪臣的妻子儿女。”

    嘿……这个吴元济,不但没收敛,反而把条件又加码了,不但要求皇帝饶了妻儿,而且还要求给自己来个“痛快”的。

    所谓“痛快的”,其实就是一刀斩首。

    这种刑法,“咔嚓”一下砍了脑袋,其实人能少受痛苦,比起“剐刑”或是“腰斩”来,要好得多了。

    当年的李锜,就是判的“腰斩”,受尽了苦楚。想想也是,从腰上来一刀,把人断成两截,其实当时是死不了的,心肺脑袋都在上半截,得等腹腔里的器官都衰竭了以后,这才慢慢死去。

    如果吴元济能判“斩首”,自然是“痛快”多了。

    可是……吴元济在皇帝面前直言顶撞,而且还把条件加码,他能得逞吗?

    ……

    这事儿,有意思了。

    只见皇帝冷冷地瞅着吴元济,问道:“你刚才说的岭南,是什么地方?”

    ……

    罗子骞忽然恍然大悟。

    他忽然明白了,“哇,我怎么这么笨,吴元济以‘前朝故事’来威胁宪宗,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他知道宪宗最怕人提起‘舒王’之类的事,因此这才以秘相胁,求得达到自己的要求,这是一个完整的计划。说白了说是:你若不答应我,我就揭你的老底,让当年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如今看来,吴元济的计划,眼见要成功了。

    只见吴元济抬头冲着宪宗皇帝,微微一笑,没有吱声。

    没吱声,便是包含了无数的言语。

    很显然,宪宗问他“岭南什么地方”,是在掏口供,想把这些不愿意让人知道的秘密,彻底铲草除根。

    而吴元济不说话,也是用眼神和微笑回答了宪宗,“我会那么傻吗?会告诉你具体地址吗?”

    两个人的目光相对。

    只是短短几秒钟,但是目光中交流的内容,却是相当丰富,宪宗在威胁并逼问,吴元济却是胸有成竹,以无言代替有言……

    ……

    在一旁“看热闹”的罗子骞,却是觉得蛮有趣。

    这一场君臣之间的“斗智斗勇”,虽然一个高高在上,端坐龙椅,另一个跪倒尘埃,狼狈不堪,看起来地位与形势完全不对等,但是……胜利似乎是属于跪倒在地下的卑微者的。

    哈哈……有意思。

    ……

    宪宗和吴元济的“眼神对恃”持续了几秒钟。

    终于,宪宗轻舒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吴元济,你老实认罪,朕自会秉公处置。”

    “谢陛下。”

    吴元济跪在地上,俯下身去,磕了个头。

    看表面形势,宪宗高高在上,吴元济磕头认罪,是一个很自然的“御审”场面,但是罗子骞心里明白,这一场较量,其实是吴元济完胜。

    他的脑袋反正是保不住的,能够闹个“痛快的”,再保住妻儿,已经是莫大的便宜了。

    这其实……是个让人没想到的局面,也是个有趣的结果。

    吴元济被抓了,跪在皇帝面前,本来是极度劣势,但是,情况就是这样,吴元济铁嘴钢牙,大放厥词,哪壶不开提哪壶,然后……他居然……达到目的了。

    大鼻子啊大鼻子,也真有你的。

    ……

    罗子骞无意之中,看了一场“吴元济智斗皇帝”的热闹,觉得颇为过瘾,这场较量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是颇为耐人寻味。

    比起自己刚才在丹凤门外大战熊弼,别有一番意味儿……

    ……

    不过,罗子骞心里非常明白,对于这种“宫廷秘事”,最好还是装傻,你得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没看懂。

    皇帝那些不欲让别人知道的秘密,你若是知道了,那离着掉脑袋,也就不远了……

    ……

    李之明走上前去,对宪宗躬身施礼,“禀陛下,刚才在丹凤门外,罗子骞力战刺客,殊为英勇,已经将刺客熊弼,格毙于街头。”

    “哦,很好。”宪宗的脸上,这才露出一丝愉悦的神色。朝着罗子骞轻轻点了点头,“罗子骞,那个刺客是什么来历?”

    “回禀陛下,”罗子骞上前两步,“刺客名叫熊弼,绰号霹雳天王,是平卢节度使李师道的手下。”

    “哼,又是李师道。”

    宪宗的脸上,涌上一丝愤懑,但随即又一闪而逝,他对罗子骞说道:“此事先不必声张,现在,大家都去麟德殿。”

    “尊旨。”

    罗子骞明白宪宗的意思,他说“此事先不必声张”,是为了不刺激李师道,反正李师道本来就不是什么好鸟儿,暗中准备对付他就是了,没必要先大吵大嚷。

    现在,把别的事先放放,去麟德殿参加盛宴。

    噢……国宴。

    宪宗皇帝要在麟德殿宴请所有来到长安的罗家军官兵,一下子宴请两千多人。

    哇……好大气魄。

    那麟德殿盛得下吗?这您可就少见多怪了,大明宫里地域广阔,别说宴请两千人,便是宴请两万人,也绝无问题。

    虽然遇到了刺客,并且还受到了吴元济的“要挟”,让宪宗都觉得意外,也有些不高兴,但是这毕竟都是些小插曲,从大局来说,今天还是个值得高兴的日子。

    在数万老百姓的注目下,胜利之师押解着敌首凯旋,大壮了国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