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刺遍江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之刺遍江湖- 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裴度笑道:“周香玉,这你可说错了,圣上国库里的银子,就是做这个用的,只要百姓安康,将领效命,打出一个太平鼎盛的天下,圣上就是花再多的银子,他心里也高兴。”

    “哈哈,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裴度又说:“除了敕封将领,对于三军将士,朝廷也将有丰厚犒赏,军官录功升职,士兵饷钱加倍。另外,圣上有口谕,命李愬、李光颜、罗子骞你们三人,带一只精兵,跟我一起,共同押送吴元济,去长安向圣上复命。”

    三个人一起躬身答道:“是。”

    押送吴元济进京师,还用得着三员大将同去吗?

    在座的众将都明白,皇帝这样做的用意,其实是要亲自召见三将,当面进行褒奖。

    胜利之师,凯旋受奖,这……又是一项极高的荣誉。

    何其风光。

第366章 神仙送的贺礼() 
蔡州拿下了,吴元济捉住了,但是战争其实还没结束。

    蔡州外围,还有一些残余据点,还被吴元济的旧部占领,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铁城的董重质。

    但是,蔡州失守,立刻让董重质等残余淮西将领,处于了尴尬之中,吴元济已经就擒,他们还有出路吗?

    现在,李光颜、乌重胤、罗子骞、李愬等各路大军,兵强马壮,团团围困,挟胜利之勇,横扫淮西地界,只是时间问题。

    即便是傻子,也已经能够看清形势了。

    因此,没过几天,残余据点里的吴元济旧部,纷纷投降,包括申州、光州、洄曲……各处兵马加起来,总共二三万人,均就地缴械,等待受降。

    最后,董重质也投降了。

    此时的董重质,已经放弃铁城,率兵逃至洄曲境内,但是他发现,四周全是朝廷大军,四面围堵,再逃……只能逃进鬼门关里去了。

    大势已去。

    李愬的谋略,显出了“高瞻远瞩”的优势,蔡州一陷,其它各据点即刻土崩瓦解,根本就用不着再费时耗力地攻击了,就连头牌大将董重质,也不得不缴械投降。

    很快,淮西全境收复……

    ……

    罗子骞和李愬等人,在蔡州、申州、偃城等地,又忙了几天。

    主要任务是招抚淮西残兵,接收吴氏政权,重建州县机构。这些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异常繁琐,按照裴度的指示,原淮西苛政杂令,一概废除,颁布朝廷新令,教归王化,因此把大家忙得团团转,每天都是做不完的事。

    等得稍稍忙出了头绪,裴度说:“好了,剩下的事,慢慢来,咱们该到京师面圣了,圣上一定等急了。”

    大家商量了一下,由罗家军组建一只两千人的兵马,押送吴元济进长安。

    其实所有人都明白,这只队伍,与其说是押送囚犯,还不如说是享受进京师享受胜利的荣光。因此,能被选中参与“押送”任务,对于士兵们来说,那可是莫大的荣耀。相当于入选了“胜利阅兵式”。

    参与攻打淮西的十几万兵马,从中精选出两千人……

    哇,这简直象是中奖。

    经过大家反复讨论,从钩枪兵、弓弩兵、长刀队、长枪队里各选一部分立过战功的士兵。而且还得模样周正,姿态威武……筛来选去,组成了一只“豪华”阵容。

    被选中的士兵,自然是心花怒放,走路都扬着脖子。

    ……

    跟随裴度入长安的将领,除了李愬、李光颜、罗子骞这三大主将外,裴度又选了郭乐、年勇、萧柔、马少良、周香玉……等十余人。

    立过功的战将太多了,可总不能把所有将领都带去,带了十多人,这已经是最大限度了。虽然还有很多战将表示遗憾,但是这也没办法。

    ……

    押送吴元济的囚车,上路了。

    两千士兵,十几员战将,怀着无比幸福的心情,告别了蔡州,告别了送行的官兵,缓缓踏上奔赴长安的征程,这只队伍盔甲旗帜鲜明,将领太多而士兵太少,几乎是一个“军官团”。

    刚离蔡州不远,骑马走在前队的李愬,忽然看见路旁的原野里,有一个骑毛驴的老头,迎着队伍,缓缓迎面走来。

    这个老头,身材枯瘦,花白胡子,背后背着个唱道情的竹板儿,骑在毛驴背上,神态安闲,半闭着眼睛,一副洋洋自得之状。

    李愬是个见多识广之人,一见这个骑驴老头,登时吃了一惊,赶紧下马,跑着奔到这个老头的面前,躬身施礼,满脸谦恭地说道:“通玄先生在上,后生李愬,这厢有礼。”

    他认出来了,这个老头,正是张果老。

    张果老在唐朝,曾被唐玄宗召见,授“光禄大夫”和“通玄先生”称号,因为他长寿,被尊称为“果老”。李愬博古通今,自然知道。

    旁边的士兵们,见李愬忽然对一个骑驴的乡间老头如此热情,有些纳闷儿,但是李愬本来就是个和善谦恭的人,对谁都是平易温和,大家都习惯了,倒也不以为意。

    张果老睁开眼睛,看了看李愬,乐呵呵地说:“长官,客气了,请问,你们队伍里有个叫罗子骞的小哥儿么?”

    “有,有,你找罗子骞是吧?他就在后队,我马上给您找来。”

    “呵呵,不用了,”张果老笑着摆了摆手,从自己的袍子里,掏出一个红色的小布包来,精致小巧,就象个漂亮的锦囊。

    “你把这个交给他,就说是我送的新婚贺礼。”

    “啊?新婚贺礼?”李愬惊奇地说道:“他……还没成婚啊。”

    “嗨,没成婚,这不眼看着就要成婚了嘛,你这个人啊,难道我还等着他成婚生了娃,我再送贺礼吗?”

    “这个……”

    李愬接过红布包,说道:“果老,您稍等,我去叫罗郎,让他当面向您道谢。”

    “不用了,”张果老又摆了摆手,颤抖着白胡子说道:“你们军备繁忙,不必打扰他……对了,你告诉他,我曾经送给他一张画,让他别丢了。”

    说罢,张果老一催毛驴,拐上旁边一条羊肠小道,驴蹄声响,私自走去。

    李愬见他执意要走,也不好硬去阻拦,只好在后面鞠躬拱手,说道:“果老慢走,一路保重。”

    ……

    眼看着,张果老拐过岔道,扬长而去。

    李愬摇了摇头,望着张果老的身影,慨叹一声。

    ……

    周香玉骑着大青马从后面赶上来,问道:“李将军,你跟一个老头磨蹭什么呢?”

    “呵呵,这个老头可不一般,他是通玄先生啊。”

    “什么通玄先生?”

    “通玄先生受过玄宗的敕封,乃是长寿仙翁,当代活神仙,据说,他是吃了千年的何首乌,这才如此长寿,也有人说,他是炼丹高手,精研内丹之术,这才健康长寿,修炼成不死仙身……当然这都是传说,香玉,咱们赶紧去找罗子骞。”

    “找罗子骞?干吗?李将军,你手里拿着个红布包,干什么啊?真漂亮,给我看看。”

    “呵呵,这可不能给你看,这是果老送给罗子骞的新婚贺礼。”

    “新婚贺礼?哎哟,他们俩要成亲了吗?我怎么不知道?”

第367章 不要喝酒() 
周香玉大惊小怪地嚷嚷道:“怎么回事?罗子骞和萧柔姐要成亲了吗?怎么我不知道?他们都隐瞒着吗?简直是乱弹琴,竟然不告诉我……”

    李愬赶紧制止她,“你先别嚷,这事儿……我也不知道,这不是刚听果老说的嘛。”

    “果老怎么会知道……”

    他们正在这里议论,罗子骞和萧柔并肩骑马,从后队赶上来了。

    周香玉一见,立刻又大叫大嚷起来,“罗大哥,萧柔姐……怎么回事呀,你们要成亲了,为什么不告诉我?瞒得这么严实,真有你们的……”

    一席话,把罗子骞和萧柔都给闹愣了。

    萧柔的脸都红了,瞪了周香玉一眼,“你个死丫头,乱说什么啊,谁要成亲了?”

    “你还不承认,你问问李愬将军,连张果老都知道了……”

    她乱七八糟一番话,更加夹缠不清,把大家都给闹得一头雾水,旁边路上行军的士兵们,都给逗得直笑。

    刚才,罗子骞远远地在后队,仿佛看见前面一个骑驴的老头,跟前队交涉什么,一会便又拐下小路离开了,他心下奇怪,看这个老头的模样,极象是张果老,只是没弄明白,张果老为什么又出现在这里了?

    等他和萧柔匆匆从后队赶上来,张果老的毛驴已经拐过小路走远了,而周香玉大呼小叫地说什么“成亲”,让他和萧柔都是莫明其妙。

    “香玉,”罗子骞说道:“刚才那个老头,到底是不是张果老?”

    “我又不认识,是李愬说的,他连贺礼都送来了……我还没恭喜你们俩呢,新婚大喜……”

    “打住……你别瞎说,”罗子骞赶紧制止住她的话口,扭头问旁边的李愬,“李兄,到底是怎么回事?”

    “呵呵,”李愬笑道:“说起来,我也是稀里糊涂的,刚才这个老头,确实是果老无疑,他对我说,你马上要成亲了,因此送一份贺礼……呶,就是这个红包。”

    李愬将那个精致的红布包交到罗子骞手里。

    红包只有巴掌大小,红布上还用黑墨写了个小小的“喜”字,看上去甚是漂亮,罗子骞心下疑惑,将布包打开,把里面的东西掏出来一看……

    却是一把铜钱,数了数,一共七枚。

    七枚铜钱……

    周香玉哈哈大笑,“哇……哈哈哈,这个老头可真是抠门儿,送贺礼只送七个铜钱,简直是吝啬鬼,哈哈……”

    罗子骞把布包翻过来掉过去检查了一番,确实是只有七枚铜钱,再无他物。

    李愬也摇头微笑,“这个果老,真有意思。”

    罗子骞笑道:“既然是送的礼,不能嫌少,礼轻情义重嘛,老人家大老远送来贺礼,可惜我也没能对人家说一声谢谢……”

    他将红包交给萧柔,“给,你拿着吧。”

    萧柔的脸色通红,“罗子骞,这事儿……是不是张果老在开玩笑啊?大家谁也没……”

    确实,虽然两个人情义早定,但是因为军马生活,总是忙不完的大事,还没有商量过什么时候成婚。

    张果老这一棒槌,有些出人意外。

    李愬说道:“贤妹,罗郎,果老为人,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他或许是出于玩笑心理,不过,你们两人的情分,天下皆知,成婚是早晚的事,他提前送来贺礼,也属正常,七枚铜钱,我猜……也许是谐‘举案齐眉’之意,祝福你们幸福和美,呵呵,我是瞎猜的,不知道对也不对,等将来你们见了果老,再向他道谢,并问个明白吧。”

    “好的。”

    罗子骞向着张果老远去的方向,望空拱了拱手。

    周香玉在旁边又嚷嚷起来,“我看啊,这老头儿说得也不错,这回到了长安,你们俩就把婚事办了……”

    “你闭嘴,”萧柔冲她瞪起眼睛喝道:“你个死丫头,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卖了……”

    ……

    这天,罗子骞一行押送吴元济的队伍,到达东都洛阳,远远看见一只人马,在城外等候。

    这一路,每到一处,几乎都有地方官员,出城迎候,欢迎这只“凯旋队伍”,原因之一是擒住了吴元济,是件举国轰动的大事,值得普天同庆,沿途地方官迎送,属于份内之事。原因之二,这只队伍里有朝廷“大鳄”宰相裴度,地方官岂敢老老实实坐在官衙里装看不见?

    谁敢不把宰相放在眼里?

    因此,队伍受到前所未有的礼遇,一路好吃好喝,远接近送,周香玉说道:“等咱们到了长安,就全都吃成大胖子了。”

    ……

    洛阳城外,迎接的官员中,有刺史秦瑁,兵马指挥使颜悼,还有监军萧免。

    萧免是萧柔的亲哥哥,罗子骞自然恭恭敬敬地下马施礼,和秦瑁等人,也都是熟人,李愬和萧免又是发小,光屁股长大的好朋友,见面自是异常亲热。大家互相问候,一片热闹。

    萧免说道:“这回,我要跟着你们回长安。圣上有谕,召我回长安继原职。”

    李愬说道:“如此甚好,吴元济就擒,天下太平,自然用不着你这个监军了,你回长安翰林院,也算是回归正途。圣上这是知人善任。”

    大家说说笑笑,一同入城。到了洛阳城,秦瑁大宴三军,除了吃喝用度,还给每个士兵都准备了新衣新鞋,他说:“咱们是胜利之师,到了长安若是显得太寒酸,那可不太象话。大家不要急,在此歇息两天,再出发不迟。”

    罗家军曾经在此停留近一年之久,大家都是熟门熟路,此番胜利回归,自然更是高兴。每个士兵都有“回家”之感,一片兴高采烈。

    至于裴度、李愬、罗子骞等人,都在秦瑁的府里受到隆重欢迎,秦瑁大摆宴席,宴请全体将领,洛阳自古繁华,物阜民丰,席上尽是山珍海味,名酒佳肴,再加上乐伎歌舞,丝竹管乐,搞得喜气洋洋,热热闹闹。

    酒席上,秦瑁对裴度悄悄耳语了几句。

    裴度听了,面色凝重,走到罗子骞身旁。

    “罗郎,你今天不要喝酒。”

    “哦,好的。”

    “另外,你再告诉萧柔,和几个重要大将,尤其是那些武功好的人,都尽量别喝酒。”

    罗子骞一愣,“相国,有什么特殊任务吗?”

    “有的。”

第368章 总执腰牌() 
罗子骞一听裴度说有“特殊任务”,当即便悄悄嘱咐萧柔和手下几个大将:“不要喝酒。”

    萧柔和周香玉本来就没喝酒,郭乐平时也不喜饮酒,因此这道命令很容易便得到了贯彻。罗家军这几个将领,全都只吃菜不喝酒。

    别的将领们,却全都开怀畅饮,马少良、李宪等人,俱都酒量甚豪,直喝得昏天黑地,醉意朦胧。席上猜拳行令,歌舞升平,直闹到很晚,尽欢而散。

    ……

    酒宴散后,罗子骞、萧柔、郭乐、周香玉四个人,还有年勇和另外两个李光颜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