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刺遍江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之刺遍江湖-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立国家意识,去除地方观念,维护朝廷尊严。”

    “好,”罗子骞点了点头,心道:“说起这个,我在你们二位面前,只能算是个小学生了。”

    ……

    三位大将,一起携亲兵出城,敲锣打鼓,旌旗招展,出城迎接裴度。

    和他们一起出城的,还有数千老百姓。

    百姓们扶老携幼。就象迎接喜事一般,欢欢笑笑,涌出城外,去瞻仰“大唐宰相”风采,观看“迎接宰相入城”的场面,那情景,就象是去赶一场巨大的盛会。

    说来也真让人感慨,几十年来,这块地盘上的最高统治者,便是吴氏父子。朝廷官员,从来都没涉足过蔡州,如今朝廷派大兵取了淮西,擒了吴元济,又有宰相亲临蔡州,官军又摆出了盛大的迎接仪式,百姓们怎么会不新奇?

    熙熙攘攘,城外人头攒动。

    罗子骞这才明白了李愬为什么要“隆重迎接”裴度了……

    ……

    裴度的队伍接近了。

    一只百人上下的卫队,护送着裴度。队伍虽小,但是旄旗节杖林立,各项装备齐全,前面五对马匹开道,后面曲柄伞盖分为蓝、白两色,枪十杆,刀十口,铜杖两对……

    嘿,威风气势十足。

    但是整个队伍都走得极慢。

    这没办法,雪后的道路,还没清理出来,裴度只能沿着被士兵们踩出来的道路,艰难前行,而且马匹不断打滑。

    队伍缓缓走向蔡州城。

    城外,李愬、李光颜、罗子骞都下马站在道旁,恭恭敬敬地等候迎接。他们的身后,是排列整齐的士兵队伍,由郭乐、马少良等人统率,一行行,一列列,整整齐齐地排在白皑皑的雪地里。

    两旁,站满了蔡州城里出来“看热闹”的老百姓,拥拥挤挤,笑语喧哗。

    整个一大片雪地,都被踏平了。

第364章 万众拥入城() 
裴度的队伍,顶着刺骨的寒风,缓缓走到城外。

    他看见的,是一幅令人惊讶而兴奋的景象。

    城外黑压压的一片,军民人众,夹道欢迎,军队行列整齐,旗甲鲜明,民众拥拥挤挤,热热闹闹,虽然天气寒冷,但让人心里却是热血沸腾。

    人山人海,好壮观啊。

    蔡州,几十年来都是吴氏父子当权,民众只知吴家,不知朝廷,如今,他作为一国宰相,来到蔡州了,这不但是淮西盛事,更是国家的盛事。

    ……

    裴度骑马昂然前行。

    马队,到了城下,李愬、李光颜、罗子骞三个人,前趋数步,在路旁跪倒。

    紧接着,他们身后的军队,由郭乐率领,一齐跪倒在雪地上。

    “恭迎相国……”

    千余人马,跪倒一片,那是一副让人动容的场面。

    接着,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也纷纷随着军队一起,乱哄哄地跪倒在地上。

    “恭迎相国……”

    ……

    这一刻,裴度心里象大海一样起波澜。

    他是个见过大场面的人,但是此时此刻,也难免激动变色,这样的场面,万人一起跪倒迎接,这几乎是天下最高礼仪了。

    按理说,李愬等人,鞠个躬来迎接自己,就已经很好了,毕竟,自己是宰相,而不是皇帝。

    但是裴度心里明白,李愬是个老谋深算的人,他既然摆出这么一副“大礼”来迎接自己,是做给天下百姓看的,他要让人们看看,大国礼仪,应该怎么做,尊卑长幼之序,应该怎么守。

    大唐宰相,就应该享受这样的礼遇。

    他拜的不是自己,而是一国重臣应有的尊严……

    ……

    裴度跳下马来。

    他朝着跪满一地的军民人众,缓缓转头,看了一眼。

    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裴度,站在风寒雪冷的积雪地面上,面色平静,不露喜怒,神情一片洋洋大气。

    他现在代表的是朝廷。

    这一种沉稳大气之色,登时便气压全场。

    人的气场,是由内在素质决定的,裴度是个胸有丘壑之人,矮小的身材往起一站,自有一种镇定威武之气。

    全场军民,登时一片鸦雀无声……

    ……

    这一刻,令跪倒在地上的罗子骞,不禁心潮澎湃,眼眶竟然有些湿润了。

    他想起了武元衡……

    为了平定叛乱,为了国家一统,为了大唐江山,献出了生命的一代贤明宰相武元衡……他没有见到今天这样的场面。

    当初武元衡一手策划了对淮西的讨伐计划,却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歹徒给刺杀身亡。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啊。

    现在,讨伐淮西的战役,经过千万将士的浴血奋战,终于……胜利了。

    蔡州收复了,百姓在欢呼,在庆祝,在欢迎宰相的到来……

    罗子骞想起了武元衡那高大的躯体,威武的身姿,他若是能够出现今天的欢迎盛会上,那该有多好啊,那将是怎样的一种壮观气势啊……可惜,长眠于地下的武元衡,他再也见不到了……

    ……

    裴度朝着四周拱手。

    “诸位请起。”

    这一拱手,既对着军,又对着民,不疾不徐,泰然自若。他举手投足间,身如凝岳,声如洪钟,让全场充满着一种庄严大气。

    身材矮小,貌不惊人的裴度,让全场军民见识到的,是一个大国宰相的气度风范。

    罗子骞、李愬、李光颜等人,都禁不住心如潮涌。

    这是在蔡州久违了的大唐威仪啊。

    这是一个象征,这是一个开始,从此以后,中原腹地将彻底恢复朝廷统治,大唐中兴,正式拉开序幕。

    从安史之乱以来,唐朝实际上经历了一个“混乱割据”时代,虽然表面上是统一的帝国,但是叛乱不断,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动辄造反作乱,使朝廷政令难以真正贯彻。

    现在,国家最重要的中原地区,终于恢复正统了。

    一国之相莅临蔡州,军民万众以“正规大礼”相迎……这个场面将作为一个标志,记入史册……

    ……

    裴度和李愬、罗子骞、李光颜一起,步行入城。

    两旁边,是热热闹闹的军民百姓,大家拥拥挤挤,纷纷涌上前来,观看“一相三将”共同入城的场面。

    军队的行列也乱了,大家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流的旋涡,簇拥着裴度等人,向城门流动。

    “裴相国,李将军,罗将军……”老百姓们乱纷纷地嚷着,挤上前去,争相近距离“观察”他们。

    一片欢腾。

    此时,礼仪之后,便是“万众迎入城”的情景了,这是“亲民”的时刻,用不着再摆架子,裴度面露微笑,不时向着四周的百姓,挥手致意。

    李光颜、李愬、罗子骞等人,也和裴度一起,一路向前走,一路向四周的军民百姓,挥手致意……

    这是一个欢庆胜利的时刻,这是一个军民同庆的时刻,大家都尽情享受胜利的喜悦……

    ……

    城内的各处街道上,还残留着战斗的痕迹,雪地上偶尔可以看见凌乱的血迹,折断的刀枪。

    人流,一直簇拥着裴度等人,象是一片“人潮”,缓缓向前流动。满城都是喧哗声,人们还在从大街小巷,向着这边涌过来,人头攒动,直挤得水泄不通。

    人流缓缓走到吴元济的将军府前。

    将军府高大的围墙,被烟火熏得黧黑,四周的雪被火烤化后,后来又冻结起来,成为冰碴,看上去满眼凌乱而肮脏,大门全给烧没了,石狮、台阶全都是漆黑一片。

    李愬指着一片雪地,笑着对裴度说道:“就是这儿,吴元济化装成士兵,妄想逃出去,被罗子骞认出来,当场抓获。”

    “哦……好样的。”

    罗子骞笑道:“这个不难,吴元济鼻子太大,老远一看便知……相国里边请。”

    大家昂然而入吴府。

    因为府里并未发生大的战斗,因此得以保持原貌,雕梁画栋依旧,走入吴元济宽大的客厅,陈设豪华,明亮宽敞,裴度笑道:“把众将都召到这里来吧。”

    一声令下,郭乐、萧柔、弥大通、马少良、年勇、李宪、寇喜、周香玉……三十余员将领,全都聚集到吴元济将军府的客厅里。

    这客厅可真够宽大的,这么多人一起来到厅里,却还显得甚是宽绰。

第365章 位列公侯() 
三十余员将领,分属于忠武军、罗家军、唐州军。大家协同作战,攻克蔡州,此时每个将领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众将进入客厅,纷纷向裴度施礼。但这时候裴度可就不摆“宰相”的架子了,他笑呵呵地跟众将说笑。

    “马少良,你的膀子怎么了,被吴元济给咬了一口吗?”

    “周香玉,你的女兵队组建得怎么样了……”

    很快,满屋里都充满了欢笑声。

    ……

    裴度在主位上坐定。

    罗子骞、李愬、李光颜都陪坐在旁边,其余众将,都在客厅里围成一圈,并肩而坐。

    罗子骞此时只能和大家一样,采取“跪坐”姿势。虽然他很不喜欢这种姿势,但是,没办法,现在只能这样,毕竟宰相在前,在这样的正式场合,不能太特殊了。

    李愬拍拍桌子,“大家静一静。请裴相国训示。”

    厅里,安静下来。大家都正襟危坐,目光瞅着裴度。

    裴度向众将环顾一周,这些人高矮胖瘦,黑白丑俊,但个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裴度满地点了点头,每一张面孔,让令他感到欣慰。这些人,全都是战场上冲杀出来的,正是他们的浴血奋战,杀敌破城,自己如今才能大摇大摆地坐在吴元济的将军府里。

    这些人,才是真正国家的栋梁啊。

    他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各位将军,各位挟勇一战而定蔡州,普天同贺,殊堪嘉奖。圣上对淮西之战,甚为欣慰,特命兵部统录三军功绩,颁布表彰。”

    全场战将,一个个都挺直了身子。

    哈哈……皇帝颁奖了,大家都要升官进爵了。

    这是最令人兴奋的事情,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家从军入伍,谁不盼着步步高升,光宗耀祖啊。

    裴度却玩了个“欲扬先抑”,笑着对大家说:“不过,圣上的敕令,还没到,我只是先听说了消息,来给大家透一声。”

    啊?

    众人都是心痒难熬,这个……你还卖起关子来了。周香玉最先忍不住,说道:“裴相国,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你就先说说吧。”

    “对,”马少良说:“相国,既然透个信,那就多告诉我们一点,好让大家心安。”

    “相国,先说说吧,”“相国,大家都等着哪……”

    裴度笑道:“别急别急……大家安静,圣上犒赏三军、颁布圣恩的队伍,须得过些天才能到,我今天此来,便是来作个信使,提前报告消息的,让大家先高兴高兴……此次蔡州大捷,圣上龙心大悦,特命对有功将领,擢升褒奖。”

    大家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授李愬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赐爵凉国公。李光颜授武威开国公,校检司空。罗子骞授颖州郡玉国公,兼御史大夫。”

    哇……

    三员大将,全都敕封“国公”。

    这可是既高又重的职位和荣耀。“国公”之爵,位极显赫,可谓“官盖举国”了。

    大家不约而同,全都鼓起掌来,“哗……”整个诺大的客厅里,掌声雷动。

    罗子骞和李愬、李光颜三人,对望一眼,每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掩饰的笑,脸色全都变得通红。这三人,都是胸襟豁达,眼光广阔之人,谁也不是为了官爵才打仗的,但是,毕竟皇帝的封赏,是国家对自己功劳的肯定。

    功名,不仅是荣誉,而且更是承认。

    对杀敌报国的忠臣良将的奖赏,不仅仅是个人荣誉,更是对整个军队的鼓舞。

    ……

    李愬和李光颜、罗子骞三个人,同时站起来,走到客厅正中,朝着西方遥拜。

    “谢圣上恩典。”

    这一刻,虽然正式荣誉还没颁发下来,但是大家欢乐和激动的心情,却已经是抑制不住,对三员大将的封赏,那就是对所有参战部队的肯定。

    裴度说道:“乌重胤被敕授邠国公,不过他没能来这儿……暂且不提了,下面我说说其他各位战将的封赏。马少良授明威将军,郭乐授宣威将军,萧柔授宁远将军,周香玉授游骑将军……”

    几乎所有参战的将领,都晋升了官职爵位,只是草上飞刚刚赐的官爵,没有重新再封。

    满屋欢腾。

    一片击掌庆贺,一片欢声笑语。

    大家互相道贺,并纷纷象李愬等三人一样,站起身来,朝西方遥拜,感谢朝廷封赏,大家又向裴度纷纷鞠躬致谢,左一拨,右一拨,裴度一次又一次起身还礼……

    心直口快的周香玉说道:“裴相国,其实我们知道,大家升官,都是你举荐的功劳,若不是你向圣上保奏,我们哪有这样升官的命?”

    “呵呵,若不是你们战场上杀敌,我保奏又有何用?”

    “裴相国,咱们大家都升官了,朝廷又要破费一大笔银子了。”

    她的话说得不错,唐朝国富民强,官员薪俸,给予优厚,象周香玉这样的武将,按规定就应该是每年俸银40两,禄米200石,职田5顷,另外还每日供应米酒、羊肉、细米、精面……当然,在外作战期间,这些可以折合累计。

    一年40两银子,是不是太少了?您若这么想,可就错了,有些演义故事里,动辄就是:我今天请客,花上十两银子……其实这是胡说八道呢。

    在唐朝,银子的购买力非常强,1两银子的购买力,约相当于4000…5000元如今的人民币。

    因此,普通市面上,若非购买大宗珍贵货物,你是看不到银子的,大家花的都是铜钱。所谓老百姓平常出门都带银子……纯属胡乱臆造。

    ……

    裴度笑道:“周香玉,这你可说错了,圣上国库里的银子,就是做这个用的,只要百姓安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