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刺遍江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之刺遍江湖-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昏黄的马灯,在风雪下摇晃着,映照出一丈方圆的地面,各路入城的将领,一队队从牌坊下通过,接受了罗子骞的将令,开往各个方向。

    李愬进入城内。

    他在几个身强力壮的亲兵的保护下,也是跌得鼻青脸肿,满身白雪,下巴上都磕破了。

    “李兄,你怎么上来了?”罗子骞冲他嚷道。

    本来,李愬身体弱,是让他留在后面的。

    “没事……”李愬气喘吁吁地说:“罗郎,快派人直接进攻吴元济的将军府。”

    “郭乐已经去了。”

    “好……”

    此时,从理论上来说,罗家军已经攻进了城内,但是,实际情况是战斗还没有发生。这种“奇怪现象”让每个人都觉得心里怪怪的。

    从将领到士兵,全都脚步匆匆,精神紧张……

    ……

    终于,攻城行动被发觉了。

    最初的惊叫与慌乱,是从一个更夫开始的。此刻,城里一片风雪中的沉寂,漆黑的夜色,狂啸的风雪,把所有人都给逼进了暖暖和和的屋内,绝没人出来,就算是兵营里箭楼上的哨兵,也抵不住朔风和暴雪,悄悄躲进房内了。

    唯一在外面遛达的人,就是更夫了。

    更夫要负责定时敲打梆子,以提醒城内的居民,到什么时辰了,因此即便顶风冒雪,也要出来值勤。

    当更夫发现……满城里竟然都是攻进来的官兵时,那份震惊简直是难以形容。这是一个令人直欲昏迷的景象:

    一队队满身白雪的士兵,披着白色斗蓬,持刀拿枪,踩着没膝深的积雪,正在匆匆向城里穿插,指挥官挥着红色的令旗,在茫茫雪花里指挥着队伍疾进。

    眼看着……就要包围兵营了。

    这……

    更夫发出了惊恐的叫喊声,紧接着,惊动了附近兵营哨所里的淮西士兵。

    本来,在城墙沿线,分布着好多淮西兵的哨所,紧紧把守着登城马道,但是在这样严寒的雪夜里,士兵们全都躲进了屋内,并且把门窗都关得严严的,在屋里烤火取暖。

    当士兵们被外面的惊叫声引起警觉的时候,罗家军的刀枪,几乎就已经指向自己的鼻子了……

    战斗,在猝然间爆发……

    ……

    “官军入城啦——官军入城啦——”

    呐喊声陡然间响起来,淮西兵被惊动了,一群群从兵营里、哨所里跑出来。

    战斗,在街头开始了。

    漆黑的夜色,漫天的风雪,使人简直难以分辨敌我,双方就在这个严寒的雪夜里,展开了攻守之战。

    但是罗家军是早有准备,淮西兵是仓促应战,这里边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大多数淮西兵,还来不及穿上铠甲,慌里慌张,从心理到士气上,完全没有做好打仗的准备。

    罗家军却是按照预定步骤,迅速分成数路,完成了对淮西兵的包围,他们挥动着手里的刀枪,恶狠狠地杀向处于惊骇中的淮西士兵。

    “杀——”

    一声声呐喊,瞬间打打破了城里的宁静。

    街头巷尾,全都变成了战场,士兵们冒着大雪混战在一起,呐喊声、惨叫声登时与风雪声搅在一起。

    蔡州,乱了……

    ……

    罗子骞把李愬留在指挥所里。

    “李兄,你在这儿坐镇指挥,我到前面去了。”

    “好。”

    罗子骞每逢作战,总要冲在前面,这几乎已经成了他的习惯,如今有李愬在牌坊下指挥,他就更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前面冲杀了。

    罗子骞带了一队亲兵,跟在弥大通率领的兵马后面,直朝着淮西兵驻扎的兵营奔过去。

    此时,城里已经处处都是喊杀声。

    一处处街巷,都展开了激战,士兵们在风雪里混战,没有队列,没有阵形,完全都是在乱战,积雪过膝,寒风呼啸,这时候双方士兵比的并不是武功与阵法,而是勇气和胆略。

    被砍倒刺倒的士兵,惨叫着扑倒在雪窝里,很快便被白色的雪花覆盖。

    鲜血染红了洁白的积雪,映射着暗淡的诡异的色彩。

第360章 刀枪与风雪() 
弥大通的任务,是率领队伍直逼淮西兵的军营。

    夜色乌黑,白雪皑皑,街巷全被白雪淹没,行军甚是困难,但是罗家军踩着深深的积雪,沿着曲折的街道,一路奋勇向前。

    对于蔡州的地形,事先在练兵的时候,早就经过演练了,即便是不用向导,也不会走错,但是今天的道路……实在是太难了。

    士兵们几乎走几步,便跌在雪窝里,然后爬起来再前进,每个人都变成了雪人。这时候,艰苦的环境,才是真正考验一只军队是否精兵的标准。

    罗家军体现了极高的素质,除了冻伤、跌伤的以外,几乎就没有其它减员,没有人因为风雪严寒而退缩,大家齐心协力,互相鼓励,在积雪里前进。

    一路上,好几处地方,都在发生着战斗,那是寇喜、欧阳湛等人率领的队伍,在同其它敌人激战。

    弥大通命令:“绕过去。”

    每只部队,都有自己的作战任务,大家要各司其职,迅速将蔡州城里的敌人分割包围,撕裂他们的防守体系。

    尽快全歼敌人!

    ……

    弥大通率军涉雪前行,还未接近敌人的兵营,看见敌军已经迎头冲上来了。

    前面,白雪映衬下,一片黑压压的人影,乱糟糟地象是羊群一般,沿着街道跑过来,同时发出乱哄哄的叫喊声。

    这是淮西兵,不必辨认军服,从他们慌乱的身影,凌乱的阵形上,一眼便可以分辨出来。

    弥大通将大刀一举,“杀——”

    “杀——”罗家军士兵们早就按捺不住了,大家冒着严寒风雪,闯入城内,等待的就是这场战斗,此刻一见敌人迎头上来,当即呐喊一声,各举兵器,向前冲杀过去。

    前面那只人马,发出乱哄哄的喊叫声,有人举着刀枪迎战,也有人,扭头往回就跑,显得阵形无比混乱。

    而且……更可笑的的,冲到跟前才发现,有些士兵手里没拿武器,还有的连衣服也没穿好。

    这哪象一只迎战的队伍?

    ……

    原来,对面冲过来的淮西兵,确实是从兵营里出来的,但是,并不是来准备打仗的,他们是在逃跑。

    这里有个缘故。

    一直以来,蔡州城内,都把东面的李光颜大军,作为主要对物,因此防守的重点,一直也在东城,在他们看来,李光颜的十万大军,是最大的威胁。而西面的罗家军,虽然英勇善战,但是充其量不过两三万人,并不足虑。

    何况,还有大将董重质,率领数万人马,挡住了罗家军的脚步。

    至于李愬的部队,在吴元济等人看来,根本就不够成威胁,一个书生,几千士卒,癣疥之患罢了。

    因此,东城才是他们重点关注的。

    今天对于蔡州城的攻击,是东西两面,同时夹攻,李光颜的大军,在罗家军开始“挖城”的时候,从东面也同时开始了强攻。

    他们并没有“挖城”,而是采取的“驾梯登城”方式,十几架云梯,铺在城墙上,士兵们爬梯而入。

    这种方法可是苦了士兵们了,这样的雪天,这样的严寒,光是把云梯运到城墙脚下,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每一架云梯,几乎都付出了冻伤数名士兵的代价,这才运抵城墙下。

    幸运的是,同城西的罗家军一样,李光颜大军,直逼蔡州城下,一直没被城里的守军发现。

    等到士兵们沿着云梯爬上墙头了,还没看见一个守军的影子。

    士兵们一个跟着一个,沿着云梯直冲入城。

    但是,风雪呼啸,不断有士兵在滑溜溜的云梯上,掉下去,摔到城下。这天气,太恶劣了。

    到后来,负责指挥攻城的马少良,干脆在每架云梯下,都设置一只救护队,专门负责抢救摔下来的士兵。

    城头上的积雪,被冻住了,光滑无比,战战兢兢爬上来的士兵,手脚并用,小心翼翼地走上城墙,不断地跌着跟头,一直冲到城墙下的哨所。

    直到李光颜的忠武军人马破门而入,哨兵里的哨兵这才从睡梦中醒过来,惊慌中迎战,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便被忠武军士兵乱刀砍死。

    大军涌入城内。

    应该说,城东的防守,还是比较严密的,忠武军入城,还是很快引起了注意,两座兵营里的士兵,同时发觉情况有异,赶紧奋起反击。

    但是,这时候组织反击,已经晚了。

    忠武军几万士兵,蜂拥而入,源源不断如不可阻挡的海潮,冲下城墙,分数路入城,很快便冲到兵营跟前,漆黑的夜色里,密如蚂蚁般的士兵们呐喊着冲杀起来,让城里的淮西士兵登时便头皮发麻。

    因此,淮西兵的反击,就象淹没在大海里的船,很快便被风浪打翻,被忠武军杀得七零八落,落荒而逃……

    ……

    弥大通遇到的这一只人马,其实正是从城东败退下来的。

    罗家军遇到这样的败兵,直如虎趟羊群一般,一片呐喊声,举着刀枪冲杀过去,如同砍瓜切菜一般,登时便杀了个人仰马翻。

    “杀——”士兵们不顾风雪,向前猛攻冲,只一个冲锋,便把淮西兵给赶了回去。

    尸体,乱七八糟地扑倒在地上,被赶上来的人踏倒在雪窝里。

    弥大通举着大刀,高声怒喝:“杀过去,不投降的,杀无赦。”

    大家一路向前掩杀。

    ……

    这时候,全城已经乱了。

    守在蔡州城内的淮西兵,尚有三四万人马,但是分散在好几个兵营里,当他们从梦中惊醒的时候,已经陷入东西两面夹击的天罗地网。

    冲出兵营的士兵,立刻陷入混战。

    一条条街道,一个个空场,全都变成了战场。

    漆黑的夜色下,士兵们凭着本能,辨认着自己的敌方的队伍,进行混战。其实这也好认,那些满身白雪,衣着整齐,盔甲鲜明的,一定是罗家军或是忠武军,衣衫不整,仓促应战的,一定就是淮西守军。

    风,还在刮,雪,还在下。

    风雪下的蔡州城,整个陷入混战里,忠武军进城的人马,已经达到了五六万,罗家军三万大军,也已经全部进城,十多万兵马,铺天盖地,如同海潮。

    数万支冰冷的刀枪,和漫天风雪一起,已经把蔡州淹没在刺骨寒冷的汪洋里

第361章 人缘真差劲() 
郭乐率领一只“钩枪兵”,径直奔向吴元济的将军府。

    钩枪兵,这是罗家军里“精锐的精锐”,士兵们个个都是训练有素的棒小伙子。

    钩枪兵是两人一组,一个使钩索,一个使长枪,战斗的时候互相配合。

    如今在没膝的积雪中前进,他们也采取“两人配合”的方式,互相扶持,互相鼓励,一个人摔倒了,另一个人赶紧拽起来。行军速度,比别的部队都要快。

    对于沿路的小股淮西兵,或是发生的其它战斗,他们一概不理,径直奔向将军府,任务是明确的:活捉吴元济。

    ……

    拐过一条宽阔的大街,郭乐发现前面有一个人。

    这人身材矮小,站在积雪里,正艰难的向前迈步,浑身滚得象个雪猴儿一样,前头的士兵一眼就认了出来,向郭乐报告:“郭将军,那是无阳子道长。”

    郭乐走到前面一看,果然是无阳子,他不禁哈哈一笑,“这种天气,可苦了老道了。”

    无阳子气喘吁吁地奔过来,几个身强体壮的士兵赶紧过去扶住他。

    “道长,辛苦了。”

    “郭乐……快,吴元济还在府里,快……”

    “太好了。”

    “郭乐,前天吴元济在将军府的东北角开了个小侧门,注意别让他从侧门跑了。”

    “哦……好的。”郭乐把手一挥,下达命令:“立刻包围将军府,注意东北角的小侧门。”

    士兵们迅速分成两路,直朝着将军府包抄过去……

    ……

    且说吴元济的将军府,建造得非常宽阔,就象一座小城一般,院墙高达两丈,上面可以通行人马,四角都有敌楼,大门高一丈,厚一尺,用圆木之类的重器都撞不开。

    当城内战斗打响之后,将军府里并不知道。

    因为吴元济怕部下叛乱,所以把将军府修得高墙深垒,防守严密,但这也有个缺点,就是隔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再加上今天夜里风雪呼啸,因此,直到罗家军都包围了府衙,府里的防守士兵这才惊觉。

    呀……敢情敌兵打进蔡州了。

    赶紧报告吴将军……

    ……

    吴元济听到士兵报告说,官军打进到府衙门口了,他开始并未相信,后来听到外面呐喊之声,这才吓出了一身冷汗。

    我艹……怎么这么快?

    应该说,这些日子以来,吴元济一直在担心自己的老巢蔡州被拿下,李光颜的十万大军,节节进逼,最近又拿下了偃城,打通了直达蔡州的通道,让他寝食难安。

    因此,他一边调兵包抄李光颜,一边做着防守蔡州的准备,还把府衙东北角开了个小侧门,以备情况紧急时逃命之需。

    但是,这一场暴风雪,让他放了心。

    风雪严寒,是不能打仗的,而且雪后道路冻结,更没办法进兵,李光颜就算是再厉害,也得暂时休兵了。

    等到来年春暖花开,那时形势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吴某人就可以再招兵买马,东山再起了。

    ……

    谁知道,美梦一朝破灭。

    就在这个“不能用兵,不能打仗”的风雪夜,官兵竟然……打入城里了。

    老天啊……坏了菜了。

    吴元济心惊肉跳,匆匆穿起皮裘,跟着亲兵出了卧房,他听到,满城已经全是呐喊冲杀声了。

    整个蔡州,就象一个淹没在滔天巨浪里的破船,风雪飘摇……

    吴元济和李锜不同,他本身也是一员战将,自己也会武功,当年跟着父亲、伯父也曾打过仗,因此熟知兵法战策,此刻,他却是闹不明白,如此大的风雪,官军是怎么行军打仗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