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刺遍江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之刺遍江湖-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独孤丘手里挥舞着一把大刀,左杀右砍,勇不可当,连着杀退十余名兵将,冲到黑甲军官旁边,与罗子骞展开两面夹攻。

    罗子骞一剑削断军官的戈,二剑砍伤军官的腿,让旁边正在交战的众人,无不惊恐,有人高声叫道:“剑侠,剑侠,”

    独孤丘如何肯放过这样的机会,他将大刀一晃,直朝军官的身上劈去。

    那军官此时失了长戈,腿又受伤,没有还手之力,催马疾走,同时身子使了个“蹬里藏身”,伏在马鞍上躲避刀锋。

    独孤丘的武功,也是一等一,这一招“劈首刀”只是虚招,刀锋一晃,身子前跃,以刀作矛,直刺过去。

    长刀当作矛来使,也算奇招,独孤丘身高力大,一刀便把军官给挑了起来。

    “啊——”一声惨叫。

    独孤丘大喝一声,手里的长刀抡起,把那军官硬生生从马上挑落,以刀尖戳进腰腹,在空中抡了半圈,甩在地下。

    这一下,勇猛无伦。

    这一下,震惊四周。

    义兵们,个个精神大振,高呼道:“斩了敌酋了,斩了敌酋了——”

    寺外的混战,登时形势反转。

    群龙无首,便无主心骨,士兵们失去了首领,纷纷撤刀后退。

    义兵们则是群情振奋,高呼冲杀。

    单芒从旁边一步窜上来,飞身跨上那军官的黑马,哈哈大笑,举起大刀,左冲右突,肆意砍杀。

    罗子骞倒是从心里佩服这些唐朝兵将。

    看着单芒跃马杀敌,威风凛凛,直如天神一般。

    再看独孤丘勇冠三军,刀挑敌将,一把大刀杀得天昏地暗,血染征袍,敌尸累累。

    一股豪情,从心里油然而生。

    既来大唐,当作英豪。

    他挥起七星剑,冲入敌群,凭着自己的格斗功夫,左冲右突,大抡大砍,也是杀了个一溜胡同。

    敌兵,渐渐撑不住了。

    四散奔逃。

    白枫寺周围,喊杀阵阵,尸横遍地,狼奔豕突……

    ……

    战斗,结束了。

    敌兵被杀散,逃之一空。

    地上,留下横七竖八的尸体。

    一群兵将,纷纷举起手里的武器,欢呼雀跃,庆祝胜利。

    每个人的身上,都溅着鲜血,每个人的兵器上,都染着鲜血。

    几名义兵的首领,连同独孤丘、海大豹、单芒等人,都来齐声称赞罗子骞。

    “罗郎,好武艺,无愧剑侠之誉。”

    “罗郎,你一剑取敌,真是英雄无敌。”

    罗子骞倒是纳闷儿了,“别别,各位,那敌人军官是独孤郎杀死的,你们弄错了。”

    “呵呵,没弄错,”独孤丘笑道:“大家都是征战行家,哪里会看错?若不是你一剑伤敌,我哪里能够挑个便宜,把他挑落马下?”

    原来是这样。

    想一想,也是这个道理,战场上,能够突然接敌,一两招内,削敌兵器,取敌要害,绝非易事。而罗子骞凭着自己的机灵迅捷,反应如电,让敌酋防不胜防,自身武艺还未使出,已经失戈受伤,难怪众人大赞特赞了。

    罗子骞心道:“惭愧,我论真实弓马功夫,比独孤丘等人,差得甚远,只不过靠灵活敏捷与格斗术,占了便宜,类似投机取巧,以后,我要认真练武,力争成为真正的剑侠。”

    ……

    此时,天光大亮,一轮朝阳,明晃晃地照耀大地,众人收拾了战场,商议下一步行动。

    单芒说:“咱们直接杀入城去。”

    独孤丘说:“不妥,李深在城里,必有防备,咱们兵马不足,入城等于自投罗网,不如我和罗郎等人,先行潜入,找到颜刺史,寻机刺杀李深,在城里放火为号,你们再攻入城,必能一举成功。”

    “此计甚妙,又要仰仗罗兄弟剑侠之艺了。”

    计议已定,罗子骞和海大豹、独孤丘、李云一起,继续化装成客商模样,先行入城。

    单芒率义兵屯于城外,等待城内消息。

    ……

    罗子骞问海大豹:“颜刺史藏身在哪里?”

    海大豹说:“颜刺史右腿受伤,不能行走,暂且隐藏在海记染布坊内,我派了两个兵丁,暗中保护刺史。”

    “好,咱们快去。”

    染布坊?罗子骞从来就没听说过这类作坊。

    古代人织布染布,全凭手工,费时费力。罗子骞心想:“老子腾出空来,好好当个科学家,指导指导你们科学知识……对了,我何不发明两件新式武器?”

    想到这里,他脑洞大开,心说我要是有一把枪,不就真的天下无敌了么?

    不行,不行,枪,肯定是造不出来的。

    火药呢?

    火药不是唐朝的“药王”孙思邈发明的么?怎么没看见他们用火药?

    他问独孤丘:“老兄,打仗的时候,有人用过火药,或者炸药么?”

    “什么是炸药?”

    糟糕,他都没听说过。

    “就是……嗯……一点就着,冒出浓烟烈火……”罗子骞努力形容火药的模样。

    独孤丘奇怪地看着他,摇了摇头,“没有,了因大师他们这样的炼丹家,有时候炼出来的丹砂,就能着火,你说的是这些东西么?”

    “对对,就是这个,了因大师就会炼丹么,太好了。”

    罗子骞高兴起来。

    没错,古代的火药,就是炼丹家发明的,他们在炼制“仙丹”的过程中,配错了比例,结果误打误撞,发明了可以燃烧,可以爆炸的丹砂。

    这就是火药的起源。

    我要指导了因和尚,尽快搞出火药来。

第18章 炼丹秘术() 
独孤丘和罗子骞等人,依旧化装成客商模样,每人背一条黑布褡裢,进入常州城。

    进城,颇为容易。

    但是入城以后,大家发现,城里却是一片紧张,鸡飞狗跳。一队队兵丁,持着刀枪,来回巡逻检查,稍有可疑迹象,既便抓走。

    海大豹说:“这是李深的兵马,在搜捕颜刺史。”

    四个人心里惴惴,火速奔向“海记染布坊”。

    临近染坊,青砖高墙外面的道路上,有一些鲜红色,淋漓滴洒,罗子骞说道:“糟糕,有血迹,颜刺史多半出事了。”

    “这是染坊用的颜料。”

    “颜料?”罗子骞疑惑地说:“不是吧,我听着是血腥味儿。”

    罗子骞的嗅觉,异常灵敏,他瞅着墙角滴洒的几滴红颜色,怎么闻,怎么象是血。

    大家推开染坊的大门。

    院里,空空荡荡,几排高高的木架子上,挂着一块块各色布料,随风飘摆。坊前几口染缸,敞着盖子,一股浓浓的颜料味道,散在院内。

    空无一人。

    “糟了,”海大豹叫了一声。

    大家飞步进屋寻找,染坊的大屋小屋、住室工坊,柴棚茅厕,都搜了个遍,只是不见一人。

    一座空坊。

    内室墙外,滴着几滴血迹。

    罗子骞说:“我敢肯定,这几滴绝不是颜料,就是人血。颜刺史一定是出事了。”

    海大豹着急地一跺脚,“嘿,还是来晚了,让李深贼子得手了,颜刺史……一定凶多吉少。”

    这一下,大家都慌了。

    颜刺史若是出了事,那么就更加难办了。

    大家都把目光瞅着独孤丘。

    独孤丘沉着老辣,有勇有谋,是一员难得的将才,遇事最有主张。他稍一思索,果断说道:“眼下情势,甚为危急,颜刺史生死不明,咱们不能等,必须立刻击杀李深,夺回全城控制权。”

    “好。”

    几条血性汉子,全都同声应和。

    海大豹说:“李深逐走颜刺史以后,便占了刺史府邸,我对府里地形熟悉,咱们翻墙而入,直捣敌巢。”

    “不行,”独孤丘首先反对,“李深既然占了刺史府,必然严加守卫,先不说咱们翻墙是否进得去,就算进去了,也会陷入众寡悬殊之境地,胜面不大。我看……咱们来一场火攻。”

    “火攻?”

    “对,傍晚时分,趁李深防备松懈,把柴火投入府内,引发混乱,那李深不明底细,可能会出府躲避,咱们再乘乱刺杀,乱中取胜。”

    独孤丘一边说,一边指着染坊院落里的柴垛,“你们看,这些柴堆,都可利用,咱们捆绑成一个个柴捆,点着以后投入刺史府,烟熏火燎,李深必不敢耽在府内,只要他出来,咱们就可突袭过去,取其项上人头。”

    染坊,用来染布的颜料,全都是以植物榨取汁水,提取天然色料。所用的茜草、茈草、红花、黄栀……各种植物茎干,全都一堆堆一垛垛,堆在墙角,正可利用。

    罗子骞脑子一转:“独孤兄,我出城一趟,取样东西。”

    “好。”

    罗子骞匆匆出城,返回到白枫寺里。

    白枫寺的了因和尚,因为受了惊吓,正在卧床休息,见到罗子骞返回,问道:“罗施主,城里的事,办妥了么?”

    “没有,我有一事,想求大师帮忙。”

    “请讲。”

    “大师,听说你雅擅丹药之术,可否让我见识一下您炼丹神技?”

    按说,古时人们炼丹,属于“秘术”,不会轻易示人。尤其是他们所炼的“仙丹”,被迷信传说,包裹了浓厚的神秘色彩,就更加视为秘密。

    但是,李云和了因是至交好友,了因不好拒绝。

    “好吧,罗施主请跟我去炼丹房。”

    罗子骞一边跟着了因往后院走,一边问:“大师,您平常炼丹,所用原料,都是什么?”

    “一般丹家,都用金石、三黄、乒石,我多年潜心秘制,加了雄黄、明帆、硝石……效用颇妙。”

    罗子骞点了点头。

    看样子,他们就快接近于造出火药了。

    这事……似乎是有点重大。我正在亲自接触,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曲折复杂的发明过程。

    这让罗子骞有点莫名的兴奋。

    四大发明,是否还应该有我的功劳呢?

    ……

    两个人走进寺院角落里的一处“炼丹房”。

    屋内宽敞,中央放了一个半人高的硕大“丹炉”,通体黄黑,看样子象是铜制,呈葫芦状,外刻有精美云形纹饰,内分三层,最上一层象个脸盆,盛有液体。

    了因介绍道:“罗施主,此为‘水火鼎’,上水下丹。”

    罗子骞点了点头,原来,最上面那层液体是水。他明白了,水是用来降温的,并不参与下层丹药的化学反应。

    看起来,古人的炼丹炉,还是挺有科学讲究的。

    也许是他们千百次试制,逐渐总结摸索出来的吧。

    靠墙,放着一个高大的木橱,打开来,有数个抽屉,盛放着石英、雄黄、火硝、去母、石碱……等物,这看来就是原料盒了。

    “仙丹”,就是由这些东西炼制出来的

    木橱旁边,还放着石榴罐、竹抽子、研磨盂、绢筛、马尾罗等奇形怪状的物品。

    “罗施主,请看,”

    了因和尚从一个抽屉里,拿出一个缎子包裹,一层层打开,里面是一个小小的檀木盒子,把盒子再打开,只见几粒黑灰色的药丸,躺在盒底。

    “这便是老僧所炼成的丹药。”

    罗子骞凑近看了看,用鼻子闻了闻,心里暗自好笑。

    他心说:“你们就拿着这个,想长生不老吗?只怕,吃多了你这仙丹,就得立刻奔向极乐世界报到了。”

    但是,看着了因得意洋洋的表情,他又不能不恭维。

    “恭喜大师,果然不凡,此丹一定效用如神。”

    “呵呵。”了因抚着胡须,更加得意,说道:“不瞒罗施主,炼出这几丸金丹,煞费心力,历经数载周折,还曾经引爆失火,功败垂成。”

    那就对了。

    我就是要的这个“引爆失火”。

    “大师,”罗子骞说道:“我想借您这丹炉,炼一炉另类丹药,可否?”

    了因一愣,“当然可以,罗施主,您也会炼丹?”

第19章 火攻刺史府() 
罗子骞笑道:“大师,我想炼一炉特别的丹药,就是您说的那种‘引爆失火’的东西。”

    “啊?”

    了因不明白了,摇了摇头,“罗施主,先师曾经跟药王孙思邈,学习丹药之术,他们穷尽精力,方始创出‘伏火’之法,以硫磺、火硝各二两,研粉入鼎,以生熟木炭一斤,拌炒炼制,以求去火怯毒,只是配比不当,便会引燃……”

    妙,妙,我要的,就是这个“配比不当”。

    你们这些炼丹家,包括药王孙思邈在内,可能都没想到,这些“配比不当”,却正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啊。

    比西方人早了千年。

    “大师,您照我的配方,帮我炼出药来,不为给人服用,而是用作战事……当然,您是出家人,不喜打斗杀生……”

    “非也,非也,”了因正色说道:“罗施主,了因虽是佛门中人,却并不迂腐,眼下有贼人作乱,祸乱朝纲,不杀贼,不足于安民,就象昨天夜里,敝寺僧众,被贼人绑架,若不杀贼,贼必杀我,又何能退避苟且?”

    “好,大师说得对极了,真是明白人。”

    罗子骞心里一阵兴奋。

    原来,和尚也可以通达事务。

    他忽然想起来,唐朝,不光民众开明,佛教道教,也均不死守迂腐,而是开放善学,睿智达观。就象唐初开国时,秦王李世民,就曾经得到过少林寺僧的帮助。

    电影《少林寺》,不就讲的是那个故事嘛。

    说干就干。

    罗子骞和了因和尚,开始合作“炼丹”。

    其实就是炒炸药。

    罗子骞回忆了一下,他是体育特长生,化学这门课,学得并不算好,但是,黑火药的配比,依稀还是记得的。

    他让了因按照15:2:3的比例,将火硝、硫磺和木炭,分别加工炒制。

    这三种原料,了因的炼丹房里,都有。

    罗子骞对了因说:“大师,这几样原料,您还能设法再多搞一些吗?”

    “那当然行。”

    两个人围着炼丹炉,小心翼翼地炒原料,称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