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修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修历史-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诩乃无用之人,将军谬赞了!”秦放还没说完,贾诩就开口了。

    “请坐,请坐”秦放做了请的手势,然后命令丫鬟。“倒茶,倒茶!”

    场面很尴尬,谈话成了尬聊。

    “文和兄,这次出征”秦放是要收服贾诩的,一直这么尴尬着,自然是不行的。秦放微微思索,找出了新的理由。

    “诩听调而来,将军尽管吩咐!”贾诩起身,恭敬的又行了一礼。

    秦放无语了,这贾诩根本就不给他把话说完整的机会啊,并且,太过于谨慎。

    秦放挠了挠头,看来,要想让贾诩忠心耿耿的帮他出谋划策,还得需要一些时间啊。

    “文和兄,旨意想必你也接到了,按照圣旨,咱们明日便要启程,出征南阳,先生一路辛苦,今日就在鄙府休息一下如何?”秦放扯开话题。

    晚饭很丰盛,但场面依旧尴尬,贾诩好似心事重重,对秦放,礼敬三分,那叫一个小心谨慎。

    晚饭过后,本想跟贾诩聊聊,但想了又想之后,秦放还是放弃了。

    第二天日上三竿,秦放嘱咐管家陈正好好管理府宅,与德妃乔玲儿辞行,随后带着吴匡,贾诩前往了洛阳城外的兵营。

    在城门口,秦放碰到了一直在这等待的司马懿。

    “秦将军!”司马懿恭敬行礼,没有一丝不悦。

    “仲达,调你跟我出征,你不会怪我吧!”跟贾诩暂时不能交心,司马懿就成了关键,秦放想着,该怎么拉拢这个孩子。

    “将军为国而战,懿义不容辞,必当竭尽全力。”司马懿年轻轻轻,官话说的倒是很溜。

    “走,去兵营看看!”拉过司马懿,一行四人前往了兵营。

    兵营!

    “这他吗是西凉军的精锐?”一入兵营,秦放便怒骂了起来。

    站岗的兵卒晃晃悠悠,腿上还缠着绷带,兵营内巡逻的兵卒,慢慢悠悠,高矮不等,最让他无语的是,兵营内年长的有五十多岁,年轻的只有十三四岁,至于中间的,除了那几个伤兵是之外,一个都没没有了。

    贾诩脸上波澜不惊,摇头不语,好似一切都如预料一般。

    司马懿微微蹙眉,却也没有开口。

    “真行,真行啊,给头给尾抽中间,就算我这个将军是去牵制,不是主力,但南阳袁术,还有很可能赶到南阳与袁术汇合的乌程侯孙坚,拿这些兵马,能牵制的住?”秦放摊开双手,一脸无语的望向了苍天。“老天爷,开玩笑也要有个限度吧!”

第91章 老少争辩() 
对于这种结果,秦放是有预料的,只是,现实比他预料的更加不堪。他认为李儒会做手脚,但却没想到,做的是这般的彻底。

    不就是出个计谋比你的强嘛!你至于这么无耻啊!

    “两位,这次出兵,你们是我的谋事,现在我军如此,二位,是不是也该说说看法啊!”

    秦放不爽,但这也的确是个试探贾诩和司马懿本事的机会,秦放想了想,来了这么一句。

    “自古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贾诩轻叹。“带着这些人出征南阳呵呵”

    贾诩话不多,但意思很明确。皇上叫咱们去送死,咱们就算不想去,也得去。

    “若这是陛下的意思,咱们自当去赴死,但这若不是陛下的意思呢?那咱们死的岂不是很冤!”司马懿摊开双手,耸了耸肩,显得颇为无奈。

    “不是陛下的意思?仲达这话说的老朽可就不爱听的!”贾诩看向司马懿,脸色一沉,本就蜡黄的面皮,更显凝重。“咱们接的都是陛下的圣旨,不是陛下的意思,难道有人胁迫陛下下旨不成?”

    贾诩这话说的,让秦放无语,却又暗暗佩服。

    谁都知道这旨意就是董卓的意思,现在朝堂之上,完全就是董卓说的算,但这话,又谁都不敢说。

    “哈哈哈”司马懿大笑了起来。“都说贾文和足智多谋,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尤其是这装糊涂的本事,让小子是大大的佩服啊!”

    “呵呵”贾诩捋了捋胡须,凝重了神色竟松了下来。“那敢问仲达一言,此时此刻,你有何良策呢?”

    反问,转换话题,还反将了司马懿一军。

    “出兵南阳!”司马懿胸有成竹。

    “这样的兵马出兵,你认为他们能打赢袁术的军队?”贾诩略带不屑。

    “战场上的胜利,并不完全取决于兵马的精良,计谋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运用得当,一句话,便可决定胜负。”司马懿回道。

    “老朽不才,敢问仲达,如何破那袁术?”贾诩咄咄逼人。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况我们还没到战场,先生问这样的问题”司马懿拱手。“恕在下冒昧一言,先生之问,实在是有些不合时宜了。”

    贾诩一愣。司马懿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本来根本没当回事,后来觉得司马懿的见解,有点意思,这才不断询问。

    他的本意是考一下司马懿,不想现在,被司马懿怼了。

    “呵呵呵”虽说心理吃惊,但贾诩面上这回却是平和的很,他不在理会司马懿,而是看向了秦放。“都说将军有识人的本事,今日一看,果然不凡!”

    “先生谬赞了!”贾诩这完全是转移矛盾,秦放可不想接着。“仲达有才,天下皆知!”

    “小子乃是皮毛,都言先生大才,以后还望先生多多赐教才是。”司马懿客客气气,见好就收。

    “两位都是大才,刚才仲达言出兵南阳,不知先生以为如何?”秦放询问贾诩。

    “奉旨出征自是当然,只是这兵”微微摇头,贾诩还是认为出兵就是送死。

    “先生,从太师同意征调您还有仲达哪会开始,咱们三个就是一条船上的三个蚂蚱,有功,自是共同封赏,有罪,也须一起受过,若是不幸被困,我想,咱们三个文人,就算想跑,也跑不掉”秦放想让贾诩好好出力,深度的分析了一番。

    “将军既然如此说了,那老朽就直言了。”贾诩略作思索。“这样的兵马,一点战斗力都没有,就算是拦截袁术,也不可能做到,出征,必是惨败而归,侥幸活着,回来也必受重罚”

    说到这,贾诩盯住了秦放。“反贼中,袁绍、曹操、鲍信,还有咱们要拦截的袁术,都跟将军有些关系,不如”

    “你让我投靠叛贼?”秦放脸色寒了下来。

    “将军若是觉得不妥,还可上奏朝廷,把这事推脱掉。”秦放脸寒,贾诩却是平静如常。

    推脱,秦放好不容易真正掌握了一直军队,就说都是老弱残兵吧,但也总比没有强吧,在说,这事是能让任务推进的,推脱任务,不久开倒车了嘛!

    还有,也是最主要的,秦放现在就算想推脱,也得能推脱掉啊!

    “先生,出征南阳,可有胜算?”秦放询问。

    “以将军的人脉,若是利用的好,也许能有一条生机。”贾诩回道。

    “先生刚才可是说,这一去,必死无疑!”秦放看向贾诩。

    “力战,自是必死无疑,但仲达也说了,战场上,瞬息万变,利用好了,也不是不能活下去!”

    贾诩的回答让秦放暗暗点头,随后,他又看向了司马懿。“仲达也认为出兵南阳为好?”

    司马懿躬身,轻笑。“将军主意已定,小子奉命而为。”

    “出征南阳?”贾诩认可了,司马懿也认可了,秦放却摇起了头。“笑话,咱们这点兵,还多是老弱病残,出兵南阳就是找死,我作为一军统帅,岂能不顾手下兵士的生死。”

    贾诩懵了,司马懿也懵了,二人都认为秦放要出兵南阳了,秦放这话,明显否定了他们的这个想法。

    这哈情况?

    贾诩、司马懿不解的望着秦放。

    “十八路诸侯反叛,现在各据一方,依我看,他们是有汇合趋势的,让他们都汇合起来,自是难以对付,所以我才向朝廷献计,各个击破。”秦放自古自的说了起来。

    “朝廷让我出兵,为了大汉,我责不旁贷,不想兵马却是这样,这么一来,我们出兵南阳,阻止袁术,便成了空谈,是不可能实现。”

    “介于此,为了完成太师的征伐大业,我决定出兵汝南。”

    “汝南?”贾诩一愣。“那里可是还有黄巾军出没呢?”

    “将军,这可是抗旨啊!”司马懿开口。

    秦放呵呵一笑,摆了摆手。“两位,就算我跟袁术有些交情,但我们现在可是带着董卓的兵马围剿他,还有,这里的人,你们觉得都可靠吗?说实话,除了二位,我可是一个都不敢相信,他们是老弱残兵,对付袁术不行,弄咱们三个,却是手到擒来,我这么一说,你们应该都明白了吧!”

第92章 汝南剿贼() 
秦放一番介绍,让贾诩对他还真是另眼先看了,但另眼相看之后,贾诩问出了一个大问题。“将军,咱们出兵南阳,征讨袁术,可是奉旨而为,将军转攻汝南,这抗旨的罪名,可是不小。”

    “先生,难道你没听说吗?”秦放看向贾诩。

    “将军指的是?”贾诩有些迷惑,不知道秦放要问啥。

    “袁术得知我大军将至,提前出兵,北上鲁阳,摆出了一副守株待兔的架势,我军若是这般南下,老弱病残加上疲惫之师,到时候,全军覆灭是必然的结果,所以,我军逼不得已,经过商议之后,决定绕过鲁阳,进入颍川郡,直逼汝南,待南下汝南之后,在携大军绕路攻打南阳。”秦放淡淡的开口给出了解释。

    贾诩无语,但想了想,却竖起了大拇指。

    很明显,秦放所说的这个袁术提兵北上鲁阳的事,完全是鬼扯,但有了这个鬼扯的先决条件,南下鲁阳,收编黄巾军,便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了。

    毕竟,要想拿下袁术,但靠这两万老弱残兵,是绝无可能的,这一点,董卓和李儒应该都是清楚的。

    “将军高论,小子也是佩服之至!”司马懿这个时候一拱手,同样认可了秦放的谋略。

    “既然两位都没意见,那我可就下令了啊!”秦放松了口气,终于把这两个家伙说服了。

    “吴匡!”叫来吴匡,这才是他最信任的那个人。“传我军令,起兵南下,一定要袁术拦在南阳,完成太师的将领,为此,就算有再大的牺牲,也在所不惜。”

    虽然有了计策,但明面上的事,还是要做一下的。

    有了秦放的将令,大军开始南下。

    一开始,大军还真是按照前往南阳的路线行进的,只是这速度,实在慢的可以,半个多月之后,才从洛阳磨到了新城。

    因为都是老弱病残,在新城,打着休整的旗号,一呆就是小半个月,直到董卓下旨严令出兵之后,秦放拿着董卓的旨意,在全军面前宣读了一番,然后表达了自己的无奈,最后大军才继续开拔。

    又是半个月,大军到达了梁县,秦放让吴匡放出风去,说袁术的大军已经到达了鲁阳,正等着与秦放决战呢。

    秦放过断下令,再次休整,理由也是无比充分,远征的疲惫之师,对付守株待兔的虎狼之师,毫无胜算,休整过火,必须一鼓作气,拿下鲁阳。

    结果,没过几天,董卓的旨意又下来了,并且,比上一次更加严厉,把秦放批了个体无完肤。

    这还不算,在最后,董卓还指出,若是限期内拿不下南阳,大军上下,全部已抗命论处。

    秦放在一次在众兵士面前念了这封旨意,念完之后,秦放哀叹连连,最后做出了一个决定,大军上下,不管是将领,还是兵卒,只要是想离开的,都可以提出来。秦放不仅一律放行,还发放盘缠。

    跟秦放想的一样,没有一个人离开。

    秦放见收买人心的办法奏效之后,将自己早就预谋好的策略说了出来。

    大军南下鲁阳攻打袁术,必是死路一条,太师严令,为了朝廷,又不得不战,但送死这种事,秦放不想走。

    死是要死的有价值的,这种傻乎乎的送死,连傻子都不如。

    秦放决定,绕过鲁阳,经颍川郡进入汝南郡。

    汝南现在被黄巾贼刘辟和龚都占领,手下兵卒十数万,但秦放认为,他们都是乌合之众,天兵所致,必然望风而降。

    若是能够收编这些人,拿下南阳的可能性就大的多了。

    最后,秦放再次重申,他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完全是因为手上兵马不多,在董卓的限期之内,根本难以南下南阳,不得以,才决定先绕路汝南征刘辟、龚都,然后在回兵,攻打南阳。

    秦放一番操作,已经让征讨汝南成了众人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再加上,秦放如此坦诚相待,众兵将异口同声,均是愿意跟随。

    就这样,大军在荆州边上绕了一圈,没有进入荆州,而是绕到了豫州。

    颍川郡,并没有太大的事情发生,大军行军缓慢,一步步直逼汝南郡。

    这是秦放第一次带兵出征,且带的还是老弱残兵,并且人数只有两万。

    刘辟、龚都盘踞汝南多年,从黄巾贼起义到现在,一直坚挺的立在这里,没有被剿灭,足见其战斗力,并不像秦放说的那么弱。

    “将军这几日似有心事啊!”贾诩来到营帐,见秦放眉头深锁,在联想一下这几日慢的跟蜗牛爬一样的行军速度,轻笑了起来。

    “先生来的正好!”秦放起身,来到贾诩身前,拉住了他的手。“实不相瞒,这几日,我正在思索攻打汝南的谋略。”

    “看将军这样,应该是遇到了难题!”贾诩问道。

    “是呀,汝南黄巾贼,人多势众,硬拼的话,咱们实无胜算,现在唯一能仰仗的,就是咱们是朝廷的军队,我在想,咱么是不是能假意朝廷的名义,招抚他们!”秦放说出了自己的打断,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可是,我又有所担心,我们是擅自征讨汝南的,招抚成功了,朝廷不认,咱们可就是两头受气,必死无疑,可若是朝廷认了,那咱们最多就是跑了跑腿,这十几万的大军很可能跟咱就没啥关系了”

    “将军,有没有想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