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修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修历史-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勋啊,这是一个铁质的圆球,里边是空的,这东西要相当的薄,还有,这里呢,要有一个眼,对了,圆球可以打两个半圆,然后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圆,这个你要切记,千万不能打成死球或者不能合成一个圆的”

    说完这些,秦放又拿过一张图纸。“这个,也多打造一些,越是精细、锋利,越好!”

    第二张图纸相当简单,就是一根根钢针,并且很细,跟线一样,并且,因为秦放太过于焦急的原因,很多线还画歪了。

    “主公,这个又是什么?是针吗?”张勋询问。

    秦放点了点头,但脸色相当诧异。

    两张图纸,怎么想都是第一张更复杂,更难懂,结果,张勋问的却是第二张的问题,这实在出乎了秦放的意料。

    “那个,张勋,这张”秦放指着第一张的图纸。“你听懂了?”

    面对秦放的质疑,张勋无比肯定的道。“主公,这不就是一个可以合到一起的空心铁球吗!哪有那么难理解的!”

    张勋这么一说,秦放倒有些无语了,的确,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空心的可以喝合到一起的铁球。

    秦放想过这么说,但这种说法,又担心张勋听不懂,所以才换了一个自认为简单的说法,结果,似乎他想的有点多了。

    “呵呵”

    秦放笑了笑,缓解了一下尴尬的状态,道。“既然如此,那就去召集全城所有的铁匠,马上制作一批。”

    张勋点头,行礼。“主公,一批的数量是多少?”

    “越多越好!”秦放给出了简单的回答。

    弋阳城随即展开了小铁球和钢针的制作,秦放则是憋在府内,调配火药,一切都在有条不絮的进行着。

    江夏!

    经过了长途跋涉之后,魏延的大军终于到达了江夏,为了更大限度的给江夏守军压力,魏延大军所有人都握着火焰长枪,但只有魏延手里的那根是真的。

    “城墙的敌将听着,马上开城投降,我家主公仁慈,还可以饶尔等不死,若是说半个不字,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喊话的事韩暹,中气十足,声如洪钟!

    魏延的大军刚到,根本就没安营扎寨,直接就来挑衅,这让守城的兵卒摸不着头脑。

    很多兵卒对于这种挑衅,都是愤怒的,都有出城迎战的勇气。

    但好巧不巧的,守卫东城门的,竟然是蔡瑁和蔡中。

    二人在攻打弋阳的时候,受到了火焰长枪的伏击,要不是部下拼死,再加上有点小幸运,他们可能就挂了。

    黄祖缴获的火焰长枪是假的,但他们见识到的可是真的,现在魏延大军手中握着的,就是火焰长枪,他们可不想冒着生命危险去试探这东西的真假。

    蔡瑁、蔡中在经过一番商议之后,选择上报问文聘。

    太守府,文聘正在思索,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魏延大军。

    “将军,魏延率军杀到,正在城下挑衅,我军该如何是好?”蔡瑁行礼。

    现在的江夏有大军十万,兵精将足,魏延区区一万大军,就敢在城下挑衅,这简直就是耻辱。

    为了应对魏延,东门守军,文聘调集了三万多人,交给蔡瑁和蔡中,三万兵马,面对一万来敌,来询问他这个主将该怎么办?

    “两位,我已经说过了,大的布局,由我来做,一些小事,你们可以自主决定,没必要什么事都来问我,这很容易但我大事。”

    面对文聘的托辞,蔡瑁、蔡中在心理咒骂不断。

    魏延来袭,这是小事?

    魏延何等人物,以前他们不知道,但现在还能不知道?

    这可是跟随秦放南征北战的猛将,万军之中,取敌头颅入探囊取物,这还不算,魏延握着的可是火焰长枪,上次几百人就把他们打残了,现在可是一万人,一万根火焰长枪,威力如何,蔡瑁和蔡中根本不敢想象。

    让他们做决定,万一出了什么事,江夏城丢失了,这责任谁来担当?

第309章 江夏对峙() 
蔡瑁和蔡中受过伤,流过血,捡回来的小命,哪敢冒险,让他们做决定,就跟让他们死守不出没啥区别。

    魏延挑衅,想着的事速战速决,蔡瑁、蔡中闭门不出,让他着实无奈。

    城内大军好几万,他手上只有一万,拉出来吓唬一下,还有机会获胜,若是猛攻江夏,对方必然拼死防守,手上的唯一一根火焰长枪报废时候,可就没有唬人的资本了。

    所以说,不到万不得已,手中这跟唯一的真正的火焰长枪,是万万不能用使的。

    对方不开城门,也不开口答话,喊话的韩暹嗓子都要冒烟了。

    “你么你这些胆小鬼,缩头乌龟,乌龟王八蛋”

    呼呼呼

    气势汹汹,顶盔戴甲的韩暹,此刻已经下马,杵着长枪,半眯着眼睛,满脸汗水,气喘吁吁。

    累,这种喊话没人搭理的状态,不仅身体劳累,心里也劳累。

    “仲达,怎么办?如此下去,可不行啊!”将一切尽收眼底的魏延,看向了一旁的司马懿。

    杀人越货,冲锋陷阵,战场对敌,偶尔十点小计谋,这些魏延是擅长的,但定计夺城这种事,明显还是司马懿更擅长。

    想想当初找秦放的时候,夸下的海口,说什么拿下江夏,易如反掌,现在还真是切切实实的打脸了。

    这也不能全怪魏延,他哪知道,弋阳的火焰长枪,只剩下一根了。

    司马懿此刻同样内心郁闷,他当初也是极力支持攻打江夏的,现在想想,可能秦放让他跟着魏延,就是一块过来长教训的。

    再看看喊话喊得嗓子都要冒烟的韩暹,这家伙,似乎也是一个战争的狂热分子。

    “唉!”

    司马懿叹了口气。

    “文长,我觉得,主公派咱们过来,或许并不是为了拿下江夏城”

    “什么,不是为了拿下江夏?那这这”

    魏延有些无语,对于司马懿这个想法,完全没有做好接受的准备。

    发兵一万,虽说比起江夏守军来,不算太多,但一万大军千里奔袭江夏,粮草辎重消耗的可也不少。

    不攻江夏,至于如此劳师动众?

    在说,秦放是什么样的主公,魏延还是有所了解的,那是调兵多少,攻打那座城池,算计了又算计,一点都不能吃亏的主。

    发兵这么多,杀奔江夏,不是攻打,这不是秦放能的出来的,因为,太浪费了。

    “哎呀,文长,你先别激动,听我说”

    对于魏延这个急脾气,司马懿也是无语了。

    “你想想,主公已经知道了刘表在朝江夏调集大军,他们集结重兵的目的就是为了攻打弋阳,弋阳现在只有两万大军,火焰长枪一根,就凭这,能守住弋阳?”

    司马懿这话说的相当有道理,容不得魏延反驳,他盯着司马懿,压低了声音。

    “这么说,主公是我们送来当炮灰的?”

    这话一说,魏延突然觉得很是伤害,对于秦放,他从最开始的想要表现立功,证明自己,到后来的敬佩,效忠,愿意为了秦放征战到死。

    但死总要死个明白,如果秦放告知他,让他率兵前来送死,当炮灰,牵制住江夏守军,他义不容辞,但稀里糊涂的过来,这让他有些接受不了。

    看着魏延脸色变换,司马懿知道魏延可能想多了。

    “文长,你脑子有问题啊,主公啥时候派出过炮灰!”

    “你刚才不是说”魏延眼睛圆睁,感觉司马懿这是故意在消遣他。

    “弋阳现在没法守,也守不住,而我们呢,偏偏找到主公,说什么能拿下江夏,结果主公就给了我们这个机会,他这是让我们亲身体会一下自己的无知和浅薄,当然了,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给主公争取到制作火焰长枪的时间,我这么说,你明白了吧!”

    司马懿知道,再跟魏延墨迹,只会让他更糊涂,所以,直接说出了自己所想。

    司马懿这么一说,魏延想想,似乎还真是那么回事。

    说秦放让他们当炮灰,这或许还真是错怪秦放了,想想跟随秦放这么久,秦放还真没丢下过一个兵卒,当然了,战死的除外,但尸体,秦放也是尽最大努力抢回,运回老家安葬。

    “看样子,我是错怪主公了!”

    魏延有些尴尬,脸上的笑怎么看都不自然。

    的确入司马懿所言,出战,是他主公找到秦放的,并且,信誓旦旦。

    自信,盲目的自信,他的确在挫败黄祖大军之后,膨胀过头了。

    “现在怎么办?”

    尴尬过后,魏延问到了重点。

    “主公的目的既然是让我们过来拖住江夏守军,那自然是时间越长越好,既然对方不出击,咱们在这安营扎寨,跟他们耗着便是,反正咱们也不吃亏,等哪天主公布置好了,咱们自然也就调回去了。”

    想通之后,司马懿马上有了应对之法。

    魏延点头,当即下令,大军后撤一里,安营扎寨。

    魏延的大军撤了,蔡瑁和蔡中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随后,二人经过商议,马上向文聘汇报,他们逼退了魏延的大军。

    听闻魏延撤退,文聘蹙眉,如果魏延手中握着的真是黄祖他们所说的那种实力强悍的武器,那么,他为什么没有选择强攻呢?

    是担心攻不下来?还是担心损失过重?亦或者,他们手里的东西,也跟黄祖他们缴获的一样,是假的?

    对于魏延撤退的目的,文聘拿捏不准,在深思熟虑一番之后,选择暂时不予理会,并且,下令江夏全军,谨守城池,防止魏延偷袭。

    一方选择死守不出,一方选择远远眺望,偶尔过去挑衅一下,双方内心中都没有开战的打算,看起来气势汹汹,实则安全的很。

    就这样,双方以江夏城墙为目标,变成了大对峙,谁也不出兵,谁也不开战。

    刘表调集的大军不断进驻江夏,秦放调集的硫磺、硝石不断运入弋阳,铁匠打造的空心钢球不断汇聚到了弋阳城主府,也就是秦放的住处,看起平静的战场,却在进行着,远距离的博弈。

第310章 要不要试一试() 
除了第一天的疯狂挑衅之外,魏延大军驻扎之后,韩暹偶尔才会带着几个散兵游勇来到江夏城下,对着江夏城骂骂咧咧一通,然后便撤回大营。

    第一天都忍过来了,这种没几分钟的骂骂咧咧,蔡瑁和蔡中自然更不当回事了。

    不仅不如,多次在不出一兵一卒的情况下,便让韩暹带着的人马兴冲冲的来,郁闷不已的走,让蔡瑁和蔡中开始莫名的兴奋。

    曾几何时,就是魏延和韩暹,埋伏两侧,使他们的一万大军,损失惨重,他们两个,也是侥幸逃得性命。

    现在倚靠江夏城,靠着兵精将广,让魏延和韩暹那他们没辙,这在他们心中就是胜利,就是立功,就是雪耻。

    蔡瑁和蔡中是这样的想法,文聘可不是这样的想法。

    他是这次征讨弋阳的主将,大军已经在几天前就集中完毕了,但魏延大军就在城外,不打败魏延,讨伐弋阳,根本无从说起。

    这里的情况,他已经派人搞政治了襄阳的刘表。

    对方一万大军,拦在江夏城下,阻碍了襄阳八万大军的出征,这看起来是相当讽刺的一件事情。

    但听说过秦放的新式武器,但却没见识过的刘表,选择了忍,选择了小心谨慎,他清楚这次讨伐弋阳的重要性。

    这不仅仅是一次挣回面子的征讨,也是一次正名的征讨,当然,这次征讨也是有风险的。

    南部四郡的所有可调动兵马,都集中在了江夏,一旦这次征讨大败,损失惨重,秦放趁机来攻,南部四郡是没有援军的,只有靠各郡的守军抵抗。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对刘表的打击,便是致命的。

    但讨伐弋阳,又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因为上一次的征讨,名字丢的太大了。

    深思熟虑之后的刘表,给了文聘一个自行决议的权利,如何打,怎么打,都在文聘自己,但刘表也给出了要求,那就是最终必须拿下弋阳。

    如此一来,讨伐弋阳便没有了时间的限制,但此刻的文聘,却在为时间的流逝,苦恼着。

    江夏太守府,这里原本是黄祖处理事务的地方,现在是文聘的临时住宅。

    文聘召集了所有要参与讨伐弋阳的将领、谋士,还有黄祖征讨期间,代理江夏事务的刘琦。

    “诸位,魏延大军驻扎城外,已有半月有余,我军讨伐弋阳,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如此消耗下去,迟早江夏的存粮会告吹,若是从再周边各郡调集粮草,那对于我们来说,便是大大的浪费,不仅浪费的是粮草辎重,还有我们的兵卒和时间,魏延只有一万人,我们可是八万之中,八万啊!”

    将现实情况说了一遍之后,文聘扫视了一圈在座众人。

    “诸位都是要参与讨伐弋阳的,当然了,大公子除外,但大公子总领江夏事务,与讨伐魏延大军也是息息相关的,都说说,当前这个问题,我们如何解决是好!”

    “将军,这事吧,要我说,这样的也挺好,魏延他们手中有火焰长枪,但是我们靠着坚固的长枪,众多的兵马,迫使他们不敢攻城,屡屡挑衅失败而归,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胜利,只要坚持下去,早晚能把他们耗走!”

    蔡瑁最先开口,对于当前情况,他是很满意的,站在城墙之上啥也不干,就能迫使对方无功而返,何必还要想办法冒险去跟对方开战呢!

    “将军,我也觉得耗着,是当前最合适的办法,魏延远道而来,他们的粮草补给不足,只要我们稳下来,早晚能耗退他们!”蔡中附和。

    对于蔡瑁和蔡中的短浅见识,文聘根本不想表态,他没有给出回答,而是看向了其他人。

    “还有别的说法吗?”

    蔡瑁、蔡中、张允都是支持刘琮的人,在蔡瑁和蔡中的不断示意之下,张允开口了。

    “将军,虽说对耗不是什么明智的办法,但地方武器强悍,我军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暂时避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