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昭武大帝-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股清凉的风拂过,马腾心里却有一股热火在烧,抱着那些竹简,口中囔囔自语道:“陛下放心,臣必效先祖马援,为大汉马革裹尸还~~~”。

    ps:  估计是系统出现问题了,第六、第七章对调了。。。

第八章:阎忠的“末日”(一)() 
被天子刘协收编的十数万西凉大军中,有三万西凉军并没有入选为天子六军,而是剩了下来。

    可是这三万大军,已经不能再唤为西凉军,不过总还是得要有个响亮的名称。

    虎豹骑

    这称号,本是日后曹操麾下最精锐的骑兵名称,如今却被刘协用在一群兵痞身上,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很有恶趣味的事情。

    而这效果,非常之好

    被淘汰之后,这三万大军虽然蒙受天子大恩,得以军浴华清池,洗去一身的污垢,洗去昔日的罪孽,但是他们心中还是有些不服气,甚至是不知所措。

    因为这三万的落选者,几乎都是上了三十五岁以上的老兵,而且手下都有一些命案,有很大一部分人,挖过帝陵,掘过帝尸,过妇女,屠杀过平民。

    用罪恶滔天来形容他们,也不为过

    如今他们被剩下,很多人心知肚明,都有些提心吊胆。之后便传来消息,天子将他们编为“虎豹骑”,甚至还下令,要在凉州给他们授田。

    这才让三万的淘汰者,舒缓了一口气,天子对他们并没有厌弃之心

    当徐荣和姜武两将,压着三万虎豹骑,以及两万神武军,踏渭水而上,过陈仓,收广魏郡南部;而后挥兵西进,踏入天水郡时。

    在金城郡的韩遂,早已经获得讯息。

    金城郡,治所为允吾县,领七县,分别为允吾、金城、允街、枝阳、浩门、令居、榆中等县。在郡内,无论是汉人,还是胡人,精神都无比紧绷。因为自从中平元年,湟中义从胡反叛,立北宫伯玉为将军以来,凉州西北部等七郡。便已经脱离朝廷的控制,成为事实上的割裂之地。

    当年皇甫嵩、董卓、张温等人,率领大军征讨,都不曾克之。

    如今天子亲自率领大军。好像要往西凉而来,其用意不明,让所有人都迷惑不已。

    在允吾县的一处巨大的宅子中,宅内和宅外都有精锐把守,加起来估计都有数千。这无疑这是凉州一狐韩遂的住宅。

    当年的韩遂,还不叫做韩遂,而是唤为韩约;昔年的边章,也不是边章,是叫边允。

    当时北宫伯玉叛汉自立为将军,同时又将他们两个劫为人质。而他们原先,一个是凉州督军从事边允,一个是凉州从事韩约。

    被夹裹后,韩约和边允,便不约而同的将名字改变。

    昔日的韩约。今日的韩遂,眉头紧皱地坐在主位上,眼光扫下去,只见坐在右方的第一人,一身雪白的锦袍,和屋内刀剑盔甲随身的众人格格不入,这便是他的谋主,当今凉州名士阎忠。

    “中直先生,韩某人听说,朝廷中郎将张既率兵数万在新平郡已经五日有余。车骑将军徐荣也带着五万大军也进入了天水郡,韩某还听说少年天子带着六万大军在扶风郡狩猎,动向不明~~~”

    “哈哈~~~狩猎”

    洁白如雪的锦袍被屋外的狂风吹得呼呼作响,连同右位上阎忠的哈哈大笑之声。也被吹得灌满屋内。

    “主公说的也不错,汉家天子领军十数万,是为了狩猎,猎的便是主公这头狐狸~~~”

    “哼”位于阎忠下方的成公英,听到此人语气中的一丝狂妄,不由得冷哼一声。

    “呵呵~~~”

    能够从皇甫嵩、董卓等大军围剿下。活得有滋有润的韩遂,岂能没有容人之心,讪笑一下,便挥手示意想要拔刀的成公英,然后请教道:“韩某心中有惑,还望中直先生一解”

    “在年前,董卓命韩某为凉州刺史,马腾为威武郡太守,旨在与我二人合谋,共同策划进攻关东诸将。”

    “可是如今,董卓被天子诛杀,原先的十数万西凉大军又被朝廷招降,而今正在返回凉州。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我等该何去何从呢”

    以前成公英一直是为韩遂的贴身谋士,可是阎忠一到之后,他便被忽略,如今主公有惑,他正好一展身手,于是抢先而道:“回禀主公,在下认为,可以不必有过多地忧心~~~”

    “天子身在扶风郡狩猎,离金城千里之隔,应该不是要御驾亲征”

    看着主公韩遂渐渐舒缓的眉头,成公英愈发自信起来,轻瞥阎忠一眼后,朗声道:“所以在下以为,徐荣、张既等人,是奉命压着那些西凉军回到老家,并无恶意。”

    “毕竟这些西凉军,手里血迹斑斑,朝廷是不可能会收编他们的是故朝廷才会让徐荣等将,将他们遣回”

    下方的梁兴,侯选,李堪,张横,马玩,杨秋等人,都在轻点着头,甚至两阎行,都有些认同成公英的观点。

    “荒谬荒谬啊”

    不屑的看了众人一眼后,阎忠缓缓而道:“汉家天子只有一心,便是覆灭主公,望主公不要再被庸人所蔽”

    “庸人~~~”

    阎忠话语刚落,底下的武将们都哗然起来,不要讲是成公英了,就连阎行心头都有些气恼。

    阎忠此言,不仅骂了成公英,更是狠狠地讽刺了他们一顿,毕竟他们刚才可是很认同成公英的想法

    不管庸人们充满敌视的目光,一身雪白的阎忠向着韩遂拱手而道:“既然朝廷无义,那么主公就不必多情”

    “关中现在正在大度田,凉州世家多有愤恨者。如此一来,主公就可以将他们收为己用,进而纳凉州为自家属地;之后再联合威武郡的马腾,河首平汉王宋健,一道反汉,带领数十万大军南下,攻下长安城自立为王”

    “哄~~~”

    这一次,不仅仅底下的众将,连同主位上的韩遂,都惊呼起来

    “主公~~~”

    成公英再也坐待不住,立马出席拜道:“在下请主公立斩阎忠”

    “此人妖言惑众,当斩”

    梁兴,侯选,李堪,张横,马玩,杨秋等人,也都纷纷出席,请求韩遂斩杀叛贼阎忠。

    “呃~~~”

    主位上的韩遂,对于眼前的这一幕,并没有疑惑。他的文武手下,之所以能够对他不离不弃,和他是凉州刺史有很大关系,虽然这个刺史是董卓封的,可是无论如何,他都获得汉庭的认可,不再是蛮兵贼寇,而是朝廷的一方官员,否者他怎么可能将金城、西平、安定等郡,纳为已有呢。

第九章:阎忠的“末日”(二)() 
“咳~~~”

    韩遂轻轻的咳嗽一声,压下屋内冲天的“斩阎忠”之请,再双目扫视一周后,发现被众人抬着火堆上的阎忠,竟然还是一副不屑的模样。

    深深望了那名高士一眼,韩遂从他眼中读到了无比的自信。

    的确,阎忠身为当时大谋,其声名几乎是与昔日董卓的谋士李儒比肩,他们一同被誉为凉州双壁。

    而阎忠成名于黄巾之乱时,论时间还早已李儒

    当年董卓得到了李儒,便成为大汉相国,天子尚父,昔日凉州一豪强,竟然能够口衔天宪,执掌天下,真乃是堪称举世无双

    同样,要是能够获得阎忠的真心投靠,那么韩遂相信,他的成就不会弱于已经身亡的董卓。

    在谋主阎忠冷傲的目光中,在手下众将的高呼杀喊声中,韩遂看了下方一眼,然后道:“众位将士且勿多心,中直先生号曰凉州一柱,那可是当今世上一等一的名士,哪是随随意意就可以打杀的”

    压下众将齐声致阎忠于死地的声音后,韩遂偏过头,面对阎忠希冀的眼神,继续说道:“但是中直先生,韩某好不容易再度成为汉室的官员,怎么可能还会够生出反叛之心。所以马踏长安城,叛汉自立之类的话,先生还是不要再说了~~~”

    “想当年,韩某还是凉州从事的时候,羌贼北宫伯玉攻破金城郡,将韩某和边章挟裹而起兵,一道围攻州治冀县。后来京兆尹盖勋率援军抵达了冀县,斥责我等背叛朝廷之罪。”

    “哎~~~那时候,韩某和边章都伤心不已地言道:左昌当初要是早听您的话,派兵来救援金城郡,或许我们还能改过自新,如今罪孽深重,不能再投降了。于是,韩某等人都哭泣而去。冀县城的围困也得以解除。”

    “到了中平四年,韩某人为了巩固凉州局势,遂杀边章及北宫伯玉、李文侯等,助朝廷灭贼。可是朝廷似乎不太领情。依旧派皇甫嵩领大军来袭,韩某不得已唯有率兵抵御之。后来董卓临朝,才接受了我等的投诚。”

    “日后,除非是天子被奸贼宦党蒙蔽,或者是朝廷视我等凉州人为大敌。我等皆不可反之”

    “呼~~~谨遵主公之命”

    阎行等将,听到主公韩遂忠心耿耿的话,方才虚了一口气,便收起杀气腾腾的凶狠,死盯了阎忠一眼后,才回到座位上。

    右方第一位的阎忠,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不由得心中一堵,久久无语凝噎。

    在他看来,汉室主中原已有四百多年。是到了改朝换代的时机了。虽然少年天子将董卓诛杀,掌控住了朝廷,但是关东十几路诸侯依旧在虎视眈眈,随时都会将汉庭咬死。

    当年先帝在位时,他就劝手握重兵的皇甫嵩,叛汉自立而建立新朝;如今汉庭经过了董卓的霍乱后,权威散失,阎忠心里更加坚信,汉室的覆灭乃是大势所趋。

    而他,便要在这大势中推波助澜。建立张良、萧何那般的千古事业

    摇头大叹世上庸才太多后,阎忠随后便双眼一眯,望向主位上的韩遂,发现他刚才的一番话漏洞百出。什么叫做“除非天子被奸贼宦党蒙蔽,方会起兵~~~”

    这句话,看似铿锵有力,实则根本禁不起推敲

    当年的韩遂,便是打着“诛杀宦官清君侧”的旗号,率领十数万骑兵入寇三辅。甚至一度侵逼汉室园陵。

    “呵呵~~~”

    两人不约而同相互一望,都从对方眼中获得了想要的信息。

    随着韩遂和阎忠俩人眼中火热的目光迸出,屋内的气氛一时间诡异起来。

    在这让阎行等将都感到迷惑不已的时候,屋外的禀报声传来。

    “报主公,车骑将军徐荣有信传来~~~”

    传令兵说完后,在主公韩遂的示意下,将手中的竹简递了上去。

    “哗啦啦~~~”

    韩遂先是紧皱着眉看了看,最后忍不住读了出来:“昔日高祖扫荡群雄,鼎定中原,开大汉之丕基,造亿万姓之厚福。至光武皇帝,兴于匹庶,荡涤天下,诛锄暴乱,兴继祖宗,号曰中兴。大汉屹立四百年来,震慑四方,巍巍汉风,响彻寰宇~~~”

    “而今凉州,有一大贼,名为阎忠,其世代受汉室庇护,前身为信都县令,却不思忠君报国,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竟然数度蛊惑忠臣政变,四处污蔑王室,欲鼓动天下良民,行叛乱之举。”

    “此人以虺蜴为心,且豺狼成性,实是神人之所共愤恨,天地之所不容也。望韩刺史以仁义为范,诛此贼子,以告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哈哈~~~”

    徐荣送来的竹简,简直可以说是一封讨贼檄文,阎忠听完后,没有自辩什么,反而是哈哈大笑不已,将自身的狂士之气尽现无疑

    好机会真是好机会

    下方的成公英,又再一次碰到击杀对手的好时机,而这次,他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否则他的地位,将会难保

    一甩袖子,成公英出列,气势如虹地道:“阎中直不思君恩,反而卑侮王室,败法乱纪,有不臣之心,真乃是暴逆不臣也”

    “请主公斩阎忠以扬天下正气”

    成公英再次的杀气腾腾,让阎行等将有些认同,又有些疑惑。

    不过刚才主公韩遂已经明言,阎忠乃是天下名士,不是可以任凭他人打杀的,所以他们这次便不再都说,俱都看向主位上的韩遂,看看主公说法。

    “中直先生有何话可言”

    韩遂没有为阎忠开脱,而是想要听听他的看法。

    “呜呼~~~天地间有多一位晁错矣~~~”

    阎忠一反常态,悲呼一声,,满脸愁苦地仰望天花板:“昔日晁错进言景帝削藩,削减封地,收回旁郡,以固朝廷权,本是利国之壮举。可是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却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

    “而景帝,听从袁盎之计,想要晁错以换取诸侯退兵,遂腰斩晁错于东市。可是七国之乱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反而愈发壮大。”

    “景帝自废一臂,斩杀良谋,断大汉柱石,真乃是乱国之举也”

    “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其父睹之,经于沟渎,亡益救败,不如赵母指括,以全其宗。悲夫错虽不终,世哀其忠。”

    “莫非今日,阎某要步入晁错后

    尘~~~~”。

第十章:阎忠的“末日”(三)()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晁错于为国远虑,而不顾身害。其虽不得善终,然世哀其忠。”成公英满脸鄙夷地看着阎忠道:“而你阎中直,不思忧国忧民,反而四处搅风搅雨,欲扰的天下不宁,怎配于晁错比肩~~~”

    “呵呵~~~”

    面对成公英玩命地撕咬,阎忠只是冷冷地笑一声,而没有多言。

    刚才他自比为晁错,根本不是为自己辩解,而是想要用“景帝斩晁错”的典故来提醒韩遂。

    汉庭的车骑将军徐荣,送来这封讨阎檄文目的是非常明确,就是要逼得韩遂自断一臂,将深谋善断的他斩杀,以去除朝廷的心头大患,方便此后进攻凉州

    阎忠嘴角扬起一个弧度,脑中灵光一现,突然想到了如何激励坐在高位上的韩遂与汉庭的必战之心。

    笑眯眯地向上望去,阎忠眼中所饱含着自信的风采,让屋内大部分人都佩服不已。

    屠刀悬于头顶,随时都有可能落下,可是名士阎忠仍旧信心满满。

    单单这份胆量和气魄,便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