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风云之弘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朝风云之弘云录- 第8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准备都是为了现在!可是为什么?他想不明白,他到底是哪里露了破绽?还是说,是有叛徒泄露了机密?

    他已经没有时间思考这些问题了,士兵们的进攻十分猛烈,仅仅在短短的时间内,他身边的黑衣人已经死伤大半,这也是他没能意识到的问题,这些人集合起来容易,让他们获得较高的战斗力却很难。

    高怀仰天长叹了一声,随即表情狰狞的大吼一声,挥刀冲向士兵们,想要死在乱军丛中,可最终事与愿违,士兵们得到命令,一定要将他活捉,等待他的将是什么,他可能想得到、也可能想不到……

    大街的喊杀声逐渐沉寂下来,只有远方的炮声还在轰隆作响,但是人们却能感觉到战事正在平息。

    “快结束了……”望着城中,姬职平静的说道,说完他一口将手中茶杯里的茶饮尽,又递还给端坐在桌边的女子,“再来一杯吧。”

    那女子笑了笑,不禁白了姬职一眼:“喝茶还喝得这么豪爽,你把这当成是酒了?”话是这么说,她还是接过了杯子,端起小桌上的茶壶续上了一杯,然后还给姬职:“给。”

    姬职望着女子,接过茶杯,又呵呵一笑,道:“你泡茶的手艺确实没话说,这燕地再好的美酒又怎么及得上你亲手泡的茶呢?”

    “油嘴滑舌!”女子虽然现在白纱遮面,脸上的一点红晕却还是很清晰的,“总是说些好听的,不就是希望我能多泡点茶给你喝么?我告诉你啊,今晚你已经喝了三壶了,这壶是最后一壶,多的没有。”

    “哎哪有你这样的啊?”姬职无奈的一笑,坐回了小榻上,道:“你以前是我的侍女,现在又是我的夫人,我让你泡点茶怎么了?”

    “呵!”女子冷冷道:“你什么意思啊?当初娶我的时候信誓旦旦的说什么,今后我不用再伺候别人,只要别人伺候我就可以,现在怎么着?又在我面前摆少主的谱了?”

    “呃……这个嘛……”姬职犹豫住了,确实发生过的事他没有办法抵赖,只好打着哈哈道:“当我没说、当我没说可以了吧?”

    “这还差不多。”女子这回得意了。

    “对了,”姬职又道:“在我面前你为什么还要老戴着这个面纱?可以摘下来了吧?你这样,我说话都觉得不习惯。”

    “为什么啊?我不!”女子断然拒绝,她道:“这里来的都是达官显贵,好些人都认识我,我要不带着面纱,万一被他们认出来了怎么办?他们岂不是要在背后议论你?让夫人在外面抛头露面什么的?也会议论我。”

    “他们敢!”姬职脸色一板,“我看哪个敢议论你?活腻了吧!”说完,他又喝下了一口茶。

    ://。。//45/45569/451542249

    

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夫妻·主仆() 
“好了好了,”女子轻声笑道:“也就是些闲话而已,这么认真干什么?”说着,她拿起茶壶给姬职杯中倒满。

    姬职的表情却没有缓和,他看着杯中的茶水有些出神,女子见他神情严肃,就问:“怎么了?”

    “没什么,”姬职摇摇头,道:“就是想起了母亲,如果她老人家还在,该有多好啊?”

    说起这个,女子的脸色也黯淡了下去,她点点头:“是啊,如果夫人还在,看到你如今这样,一定会很欣慰的。”

    姬职笑了笑,看着女子,道:“如果她知道我娶了你,一定更高兴!”

    女子的脸上一红,嗔道:“不是说的好好的么?怎么又扯到我身上?再说,如果……”她犹疑了片刻,头不禁低下去,“如果夫人真的还在,肯定有大把名门闺秀任你挑选,我只是一个小侍女,哪敢有这样的奢望?”

    别看她一直大大方方,实际上她心里一直对自己的身份有种自卑。现在几乎无人提起,姬职的夫人以前是他母亲捡回来的一个小女孩儿,一直作为姬职的贴身侍女养大,姬职母亲为她取名青儿。她与姬职两人自幼相伴,由于姬职的身份,几乎没有同龄的朋友,与他最为亲近的除了母亲以外,就是这个只比他小一岁的侍女了。

    两人朝夕相对,拥有极为深厚的感情基础,那时候他们年纪尚小,对于主仆还没有明显的区分概念,他们是彼此唯一的玩伴,自然不会像其他主仆那样那么分明。而随着年纪的增大,他们心里的感情逐渐成为了相互依恋的情愫。

    抛却侍女的身份不谈,青儿的相貌从小就出众,长大之后更是惊艳,引来许多人的觊觎,而每次把她赶走那些人的就是姬职,这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本能,他忍受不了别人触碰青儿的身体,尤其是那些人,一旦有人这么做了,他会不惜付诸武力。

    但是,还没等他们确认彼此的心意,家中就遭横祸,母亲带着他们离开了家中,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青儿也跟着他们吃尽了苦头,但无论如何艰苦,她却紧紧跟随着母子俩身旁,因为日子贫苦,而青儿以前又学过琴技,茶艺和厨艺都不错,在茶楼、酒楼和街边,养活自己不成问题。

    不过,她时刻都不曾忘记夫人和少主,这时候她已经长大了,明白了主仆之分,纵使跟姬职很亲近,却时刻提醒自己要牢记身份,所以她将赚回来的钱都给了姬职母子俩,让母子俩十分感动。

    当时的燕国,权贵不法,对底层百姓的压迫极为严重,主仆三人显然没有办法在燕国生活下去,他们听说,有大量不甘受燕国权贵奴役的百姓都逃往了夏朝,虽然夏朝当时的吏治也说不上好,但他们向来欢迎别国子民入境居住,相比之下社会压力比燕国宽松。

    于是,主仆三人便去了夏朝,果然,在夏朝的土地上生活确实比较容易,夏朝当时的制度是,凡有燕国百姓入境,便要赠与田地和居所,因此,他们很快就得到了落脚之处,虽然简陋,但总比没有好。

    只是,姬职不愿耕地,他有更大的理想——参军。

    当时,夏朝的边军正在征兵,而姬职武艺不错、又受过不少教育,当然就入选了,走运的是,负责考核的夏军军官是一个惜才之人,他十分认可姬职的才能,将他带在了身边进行培养。

    在姬职参军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家里的生计主要靠青儿在当地的一家饭店做工来维持,而姬职的母亲则在家中帮人织布,从此之后,他们就在这里稳定了下来。

    不久之后,姬职在边境与燕军的几次摩擦中立下了不少战功,获得了晋升,得到了俸禄也就越来越多了,那夏军军官也很是器重他。

    进入夏军仅仅两年的时间,姬职就从一个士兵晋升为了千户,这在战争规模都不大的夏燕边境军队中实属罕见。

    他们的家也从原来简陋的居所移到了更大的院子,母亲和青儿都不需要再为家里的生计担心了,除了青儿以外,家里也多了好几个丫鬟小厮,这么做实际上是姬职想要将青儿的地位往上提。

    虽然过去两年姬职忙于军务,长时间在军营,两人很少有时间见面,但却经常有书信往来,互相说些生活中碰到的趣事,却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对方的思念。

    可能是之前的生活太过艰辛,让他们都忘记了主仆的身份隔阂,让他们看起来像是一家三口,姬职的母亲曾无意中说过,要把青儿当做女儿看待,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姬职和青儿的表情多少有些不自然,他们当时也不太清楚,到底把对方当做什么。

    直到姬职在军营里,一接到青儿的信就什么也不管的样子被同僚看到后,他们就取笑道:“哟!谁的信啊?这么着急?媳妇儿吧?”

    正是这一句笑谈让姬职豁然开朗,他才渐渐确定了自己的感情,他本想马上告诉青儿,但那时候他还在前进的路上,他必须有所成就才能回去见她。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几乎废寝忘食,一心扑在了军务上,可以说,他能有后来的成功,这个激励是少不了的。

    可是,当他晋升千户,终于到了可以对青儿倾诉衷肠的时候,青儿却有意回避了他的感情。

    原因无他,因为这个时候,青儿重新意识到,今时不同往日,他们的身份还是主仆,姬职本意抬高她身份的举动却提醒了她,让她产生了误会。

    再加上,姬职母亲看到儿子有出息了,就想着为他张罗一门婚事,她并非是没有看到,姬职和青儿之间的亲近,或许是她故意为之,又或许是她把这份感情仅仅当做是兄妹之情,没有往男女上想过。

    对青儿的回避,姬职显得有些苦恼,对母亲的话也是心不在焉,几次借故托辞。又过了两年,他已经做到了万户的位子上,正式接了原本那位上司的班,那上司还写信给了朝廷推荐他,希望他可以进入中央禁军深造。

    只是,当时的朝廷内部党争已经到了高潮,这种时候的推荐不会有多少人理睬,不过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不久之后,就有人到了当地以奉命阅军为名,考察姬职,这一行人之中就有霍云。也是那时候,霍云看中了姬职的才能,但他当时也是位卑言轻,又把全部心思放在党争上,没有能力提拔姬职,可只要记住他,今后定会有机会的。

    ://。。//45/45569/451540508

    

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三年……() 
过了不长时间,江刘之乱迎来结束,霍云上表,正式组建龙骧军开始了征伐唐、秦、燕三国的路途,他趁机将姬职收入麾下,但南唐和西秦的战事并非姬职所长,北燕才是他的战场。

    从南方回到北方,姬职如鱼得水,成为了龙骧军灭亡北燕的最大功臣,战后论功行赏被封为席国公,紧接着又被授燕州大都督之职,赴燕州上任。考虑到燕地还没有完全平定,姬职就没有把母亲和青儿接到燕州。

    但姬职身为国公,一座更大的府邸和更多的仆役是必不可少的,转眼间,他们家已经成为了当地的名门。

    作为当时备受皇帝信任的少壮派,姬职可谓炙手可热,虽然他在地位上不及留在京中的轩辕纪等人,可在遥远的边地却已是少见的权贵,无数人趋之若鹜,逢年过节,奉承巴结不断,而听闻姬职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想跟他攀亲家的自然也是络绎不绝。

    幸好他长时间都在燕州,否则这些人情烦都能把他烦死,而留在府中的母亲则替他处理这些事情,但她也深知各种道理,礼要收都不能全收、话也不能说得太满,做出承诺的时候要慎之又慎,否则会给姬职惹麻烦,碰到处理不了的事情就能写信告诉姬职。

    只有关于迎亲的事情,姬母觉得可以自己做主,她也在心里跟姬职提了好几次,姬职却没有那个心思,都以军务繁忙为借口搪塞了过去。不明真相的姬母还让青儿写信去劝说,青儿不想写却碍于姬母只好写了一封。

    就是这封信让姬职气得把事务都搁下,飞马赶了回去,逼问青儿为什么要这么做。

    就是这一次,两人第一次真正的敞开了心扉,将所有的话都说清楚了,姬职本想跟母亲也说个明白,可青儿却告诉他,姬母已经得了重病,病情持续了很长时间,以前是没有发现,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是过去艰难的生活所导致的,如果告诉她,那是一种极大的刺激,可能会让病情恶化,所以不能说。

    不告诉姬职,也是姬母的意思,她一直隐瞒自己的病情就是不想让姬职放下手里的一切,这是他用无数汗水和满身伤痕换来的。

    这个消息迫使姬职放弃了早就打算好的计划,他本想先回燕州安排好一些事情之后就回家,陪伴在母亲身边。

    但,一切都来不及了,姬母病情恶化得太快,没能撑过太长时间就撒手人寰,姬职只来得及见了母亲最后一面,母亲给他留下的遗言只有:“你……一定要好好的……好好的……”

    按照礼法,父母去世,孩子必须为他们守孝三年,期间不能举行任何喜事,成亲是必然不行的。

    不过,燕州还需要他坐镇,青儿便主动提出,由她代为守孝,这实际上也说明,她已经接受了姬职的心意,真正以姬母的晚辈自居,这样一来,从礼法上还是能说得过去的,更为重要的是,皇帝听说了这件事,他既不能阻止姬职尽孝,又找不到能够代替的人,便发出密信询问霍云的意思,霍云建议,皇帝可以下旨夺情,这也符合姬职所想。

    于是,皇帝下旨,姬职正式免去三年守孝,专心投入到治理燕州、平定燕地的工作中,这几年里,他几乎废寝忘食、昼夜不停的工作,因为他担心自己一旦停下来就会陷入到丧母的悲痛之中,他只能用连续的工作来麻痹自己,正所谓时间是治愈伤痛的灵药。

    对青儿自请去守孝,姬职很是感动,他也知道,青儿的意思,这不仅仅是承认,她也是希望可以通过这三年的孝期,让她淡出他人的视线,为将来最好准备。如果她一直以姬职身边的侍女身份出现,突然有一天成为了姬职的新娘,那别人不说闲话才怪呢!

    姬母虽死,但她毕竟曾经是燕国人,因此,姬职索性将母亲葬在了燕州城外,将家也搬到了燕州来,母亲走了,他不放心青儿一个人在远方守孝。

    距离近了,姬职有时候也会去母亲的墓前,尽管他竭力避免悲伤,却还是忍不住要去看看,一个月平均一次。

    每到这个时候,青儿都会独自离开,过去她在守孝的时候时常都会抚琴,这地方虽然不太常有人来,可又一次一个中年人去却循着琴声而来,听完一曲之后便走出来赞赏不已,他就是千月楼现在的主人。

    他诚心邀请青儿前往千月楼表演琴技,但青儿却以守孝为理由婉拒了,不料这中年人竟屡次前来,一再的恳请青儿前往。

    说实话,守墓的生活十分孤寂,青儿心动,却强行抑制住了这种渴望,后来这件事传到了姬职的耳中,本来同意让青儿代替他守孝,他就已经很过意不去了,好几次想将青儿接回城里却都被她拒绝。现在既然有这样一个机会,那为什么不去?

    姬职提出来,每当他过来的时候,青儿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