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风云之弘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朝风云之弘云录- 第4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着,各位,”昭魁转过头平视前方,语气坚定的说道:“我们要打下泞州有其必要,莫非各位已经忘了我们在涂州的时候,澎州夏军劫夺我们粮草的事了么?此刻我们已经拿下渡州,若是此时全军前往潘州,那么泞州夏军难道不会出兵袭击渡州?水师在泞州吃的亏告诉我们,泞州的夏军绝对不是只懂得死守!难道诸位是想在我大军出征之际,在后方还留下一支随时都在窥伺我军的敌军么?”

    听昭魁此言,众将都觉得很有道理,他们已经吃过一次亏了,这次不能再有任何闪失,也就是说从目前看来,只有攻取泞州一条路!

    “只是,蜀军那边我们该怎么交代?”赵棋眯起了眼睛问道。

    “这个我已经想到了,”昭魁说道:“我准备将这次进攻泞州的理由写进一封信中,传给孟良,同时在我们这次所缴获的粮草中分出两天的量给他们送过去。他们有十几万大军,除非夏军也出动十几万大军才有可能将他们歼灭,否则他们又怕什么?”

    “他们不是说,停止攻城是因为粮草不济么?那我们就先给他们一点粮草,那他们还有什么话说?”

    “大将军是要我们将粮草分给他们?”景穹托着下巴,略略思考之后点点头:“这倒是一个办法,可如此一来,我军的粮草恐怕又要紧张了!”

    “紧是紧了点,”昭魁自然是明白的,“可目前的情况紧张是必然的,不过不用担心,要不了几天从国内运来的粮草就会到达,再加上新派的援军,暂时只能先忍耐一段时间,等打下泞州之后如果再缴获粮草不就不用发愁了?”

    一众将领沉默了,昭魁停顿了一下,然后高声下令:“众将听令!”其他将领连忙挺直了身体从椅子上站起,此时他们的脸上只能看到两个字——坚毅。

    “午时之后,全军拔营,目标泞州!”

    “是!”

    五月十九日午时后,楚军主力离开渡州,向青冥江边的泞州进逼,此时这座以往安宁富庶的码头城市即将面临一场战争浩劫,楚军上下因为攻克了渡州这样的战略要地正变得信心满满而又锐气充足,在他们看来,泞州虽然是码头,但要论起战略上的重要性是无法跟渡州相比的,所以连渡州都能攻下来的他们没道理拿不下一个泞州。

    然而,楚军上下怎么都不会想到,泞州的这场战役将成为他们整场战争中时间拖得最长,足以影响他们整个战局的重要转折点,可以说正是昭魁做出的攻打泞州的决定间接酿成了他们最后的败局。

    当然,也不能将责任都推到昭魁身上,毕竟他们之前曾经吃过亏,不想重蹈覆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之所以会导致后来的失败,是因为他们碰上了一个几乎无法战胜的对手,后人只能感叹一句:“时也命也!”

    ://。。//45/45569/23144391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成败的关键() 
“陛下!”皇帝转头,抬手将身旁元福所呈上的一个信封拿过来,撕开口子之后将信纸从里面抽出来,打开之后表情淡淡的看了一眼,嘴角浮现一丝笑容,然后抬起头看着站在不远处的霍云,语气平静的说道:“渡州被攻陷也在你的计算当中么?”

    “自然!”霍云点点头,“那里是安南的大粮仓,是战略要地,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一定会将那里作为目标,楚军又怎么会例外?”

    “既然那里是注定要被攻陷的,你又为什么要让林湛他们留部分粮食在那里?”皇帝眯起了眼睛问道。

    “当然是为了迷惑他们,”霍云毫不犹豫的答道:“涿州、涂州、澎州,三座城池不要说武器了,连一粒粮食都没有留给他们,再加上澎州军又劫夺了他们的粮草,楚军必然一时陷入粮食短缺的境地,所以他们才会放弃了直捣黄龙的计划,转道去攻击澎州,继而又是渡州,虽然楚军的主帅未必是一个运筹帷幄之人,但从这些天他们的动向看来,此人还是有些军事素养的。”

    “正因为如此,在这样的人面前有些事可以做一二三次,却不能一直做下去,比如说粮食的搬空,尤其是渡州这样的大粮仓,其中的储粮太多,绝不是临战前的那点时间可以搬空的,如果我们真的将它们都搬空了,恐怕会引起他的猜疑,他会觉得我们早有准备!”

    “从这场战争一开始,我们就要给他们造成一种幻觉,那就是这场战争的突然性,我们毫无准备,更不会知道他们的下一步行动,基于此,他们才会为了争取好不容易抢得的先机,而不顾一切的攻打城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消耗他们兵力的目的!”

    “而一旦他们识破了我们已经提前知道了他们的行动的话,那么他们很可能就会知道之前的一切都是我们在做戏,他们的行动早就被我们提前知道了,如果是这样,那我们一定早有准备,他们就是因为不敢正面向我们宣战,才会采取军队秘密集结,然后突袭青冥关的方法,接着又为了不让先机的优势失去而数度强攻城池!”

    “他们很清楚,如果双方在正面战场上打遭遇战,那么他们必输无疑!而既然我们早知道了,青冥关却还是失守了,想必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故意的,我们为什么要故意?当然是要打胜仗,至于如何打他们想不出来,但唯一能够确认的是,他们已经落入了我们的陷阱,岂有落入陷阱的人不想着赶紧逃跑的道理?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场必输的战争,明知必输,那为什么还要打下去?除非他们都是笨蛋!”

    “可是,”皇帝微皱着眉,带着些疑虑道:“你只给他们留了这么些东西,就可以保证他们不起疑心么?”

    “这就得看接下来的发展了,”霍云垂下了头,眼中光芒闪烁,“如果他们按照我的计算,离开已经被攻陷的涿州,前去攻打泞州,但只围而不攻或者战况平静的话,那就说明这支军队是疑兵,他们已经看破了我们的计划。但如果,他们在泞州的战况激烈的话,那么就正好相反,我们的计划没有问题!”

    “也就是说,一切都要看在泞州的情况?”皇帝依旧眯着眼睛,语气中带着点不放心。

    “呵!”霍云笑了笑,“请陛下放心,纵使他们看破了我们的计划,那我也有办法进行应对,只要事情没有恶化到最坏的程度,我们都能够平稳度过!而泞州之后,这场战争的胜负也就可以定下来了!”与皇帝不一样,霍云还是那样的自信。

    “也就是说,泞州是成败的关键!”皇帝注视了霍云一眼,也被他的自信所感染,拍板道:“好!就看泞州的结果了!”

    “杀!”泞州城下,楚军大将景穹高举着手中的战刀对准着城头,督促着身前身后的士兵向城墙冲锋,他声嘶力竭的高喊着:“不许退缩!前进者赏,退后者死!前进!不许退缩!将士们,奋勇杀敌,建功受赏!前进……”

    同样的事情在各处上演着,楚军将领除了昭魁以外,几乎全部都上了前线督战,用着各自的方式鼓励士兵奋力攻城,将领们的声音震得人耳膜生疼,抛出来的一个又一个奖励十分诱人,士兵们强忍着剧痛,坚持不懈的向城头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击。

    其实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三天了,自五月二十日下午抵达泞州城外开始,在原地休息了半个时辰之后,士兵们振奋了精神开始投入在新一轮的攻城战中。

    说来也很奇怪,在第一天的进攻当中,楚军士兵历经了两个时辰的交战明明已经成功攻上了城墙,这是自涿州之战开始,除了澎州以外,楚军第一次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取得进展,只是他们的顺利也到此为止,接着也不知道怎么了,上到城楼的楚军被守军挡了回去。

    这次进攻的失败连楚军士兵自己都不清楚,究竟是他们的攻击力疲乏了还是守军的火力太猛了,虽然他们感觉到好像是守军的防御力加强了,可是他们之前分明感觉到守军已经疲软下去了,怎么会在瞬间又恢复了呢?

    早已经在之前便尝试过无数次失败的楚军士兵并不把这次失败放在心上,也不看看他们之前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样的战斗才过来的?!

    被挡下城池的楚军士兵马上组织起了第二轮进攻,第一次的失败唤醒了他们的斗志,他们士气更加高昂的投入在了攻城当中,守军抵挡不住这次比刚才更强的进攻,又轻易的交出了城墙上的部分阵地,再次取得进展的楚军士兵心头大喜,但为了避免跟刚才同样的失败,他们这次打得更加稳健,他们要在这里建立属于自己的控制范围,然后持续扩大!

    就在楚军士兵以为已经占据优势的时候,莫名的失败却再次降临,守军开始大规模的冲击企图立足于城墙上的楚军士兵,冲击力之强让楚军士兵一下子就招架不住,再次被赶下了城墙!

    ://。。//45/45569/23145653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进退两难() 
同样的失败上演了第二次,连参战的士兵自己都说不清楚究竟是怎么败退下来的,他们只知道前面的士兵先是僵持了一会儿,听着喊杀声倒是很激烈,可没持续多长时间,前面便呼啦啦的溃退了,谁也摸不着头脑。

    在前线督战的赵棋看到两次原本可以扩大优势的进攻最后竟都以失败告终,不明就里的他大为恼火,立刻下令继续动进攻,这次用上两倍的兵力!不在其中的他以为失败是因为后续兵力的不足所导致的,所以才要增添兵力。

    得到兵力增援的进攻部队只能抱着这种稀里糊涂的疑问投身于第三轮进攻当中,然后是第四轮、第五轮……攻城战从下午一直打到晚上,楚军虽然有很多次都杀上了城墙,可却没有一次能在上面成功立足的,无一不是被打退了,不信邪的楚军靠着意志力的支撑,不停歇的动进攻,城墙上的守军却总是慢了半拍,直到楚军踏上了城墙防御力才上来。

    第一天下来,同样的戏码上演了无数次,楚军原本占据了优势的进攻却屡次无功而返,而守军看似战力薄弱,总是被楚军攻上城墙,但根据这些时候的情况来看,楚军除了每次都能杀上城墙以外,基本上并没有其他的进展。

    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先占据优势又莫名的失败,不仅让楚军士兵的力气逐渐耗尽,还让他们的耐性都磨光了,打到最后他们不顾阵型、不顾形势,一味的想要保住优势,这样鲁莽无谋的打法没有让他们占得半分便宜,还将好不容易得来的优势又给交还了回去,兵力的损失也增大了,可谓得不偿失!

    昭魁等人也看出了这次进攻的杂乱无章,觉得再这样下去只会增加伤亡,事实证明此时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都处在极为不稳定状态下的士兵再也无法打出有序流畅的进攻了,因此他们决定暂时收兵,为第二天的进攻积蓄力量。

    趁着收兵的时候,昭魁等将领再次召开军事会议,商议第二天的打法,他们认为,虽然第一天的打法并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但就士兵们能屡屡攻上城墙这一点来看,这种打法还是很有效的,所以他们一致决定,第二天还是沿用这样的打法。

    当时他们也都是以为第一天的进攻之所以没有进展,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进攻的兵力可能还不够,继续增强兵力投入进攻,第二个原因应该是泞州的守军兵力也尚在充足,才可以一次一次的成功防守,但现在看来,他们的防守明显吃力,所以第二天只要加强进攻便可以了。

    可他们谁也没有想到,泞州的守军兵力并不是他们一直以为的两万,而是加上后来秘密调入的三万,所以一共是五万,这样的话,楚军进行围攻的兵力也要大大增加,只是对现在的楚军而言,兵力的逐渐枯竭是他们最大的隐患,而不知道泞州守军的真实兵力则是他们最终失败的开始。

    大大出乎昭魁等人意料的是,第二天的进攻同样也没有效果,跟第一天一样的情况又上演了很多遍,明明已经占据优势的楚军却总是在那之后很快便战力疲乏,而守军则在那之后清醒了过来,战力重振,双方就在城墙上你争我夺陷入了往复循环的争夺战。

    眼看着第二天即将结束,城墙上依然没有占得半分优势,昭魁只得再次下令收兵,心中也不禁烦躁了起来,而这种情绪则在每一个楚军心中蔓延着。

    这一天,不仅是久攻不下让昭魁等人烦躁,入夜之后一条消息的传来让他们烦躁上加了个更字,渡州来信,称他们派去给蜀军送粮食的队伍路上遭到了夏军袭击,原本要提供给蜀军的粮食全部被劫走了!

    这个消息的到来,让昭魁等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粮食再次被劫走让他们始料未及,他们忽略了,之前孟良在信中提及,他们的营地正是被一支四处流动的夏军给袭击的,可是昭魁认为,他们派了三千士兵护送粮食,走的道路夏军怎么会知道,除非是有人将情报泄露了,可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应该很小吧?

    的确,想要知道运粮队走的是哪条路确实很难,但昭魁不知道,其实那支夏军自从渡州被攻陷的那天晚上便已经秘密的抵达了渡州附近,他们接到命令,等待一支从渡州城中出来的运粮队,跟上他们在即将抵达潘州的时候下手,因此即便运粮队中并没有泄露消息的人,夏军也能知道他们走的是哪条路。

    如果要问,为什么在楚军的占领区,夏军可以如此毫无顾忌的进行流窜的话,那么原因便是,这片地区名义上是楚军的占领地,但实际上现在正以主力部队向前推进的楚军,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来有效的控制这一片广大的地区,他们能够控制的,也就只有那几座被他们占领的城池而已。

    那支由澎州大都督孔襄所率领的军队是安南地区土生土长的,他们能够准确的避开城市,在乡野之间自由的流动,给楚蜀联军的后方造成了相当不稳定的情况。

    昭魁的进退两难正在于这里,蜀军是他们的盟友,盟友有难,如果他们不帮就会让盟友离心,到时候失去了他们的帮助还在其次,来自楚国国内和蜀国的压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