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风云之弘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朝风云之弘云录- 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姓有目共睹,如果朝廷在此时依然对他表信任,还让他继续出掌光禄寺,那百姓们会怎么说?他们会说官官相护,吾皇不明,那才是对朝廷和陛下最大的侮辱!”

    田忌激情昂扬,伏尧遵在气场上输了三分,一旁的段天德看不过去了,他站出来对田忌道:“田中丞,伏尧尚书也只是担心陛下德名而已!再者,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们是清者自清,可谁知道那些百姓在背地里会怎么说?”

    田忌昂首朝皇帝做了个揖:“吾皇英明,纵然一时被小人蒙蔽,也能及时辨清忠奸,悬崖勒马、知错就改。段大人,你我都是朝廷命官,当为百姓谋福祉,为陛下尽忠,我们皆无愧于心,既然如此,又何惧他人说些什么?”

    “古语有云,名不正而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等所为皆照朝廷法度行事,俱名正言顺,就算面对那些质疑的百姓,下官也敢直言不讳。至于大人方才所说的,若非有些暗怀鬼胎的宵小之徒从中作梗,百姓们又怎么会不明真相!”

    “段大人,须知黎民百姓谁都有眼睛,谁都会看,朝廷与陛下所为到底是对是错,百姓们的心中一定会有公平的定论,你我只需要做好分内之事即可!”

    “好!”皇帝一拍板,正在说话的两人和站在一旁的伏尧遵身体都不禁微微的一颤,立刻回过头来看向皇帝。

    “朕意已决,”皇帝十分认真的点头道:“既然百姓们信任朝廷,那朕必不辜负他们的信任。传朕旨意,光禄寺卿一应事务继续由光禄寺丞代掌,寺卿印鉴暂缓下发,将赵君用禁足于府,没有朕的命令,谁也不能进出。另,将此事与朕的命令拟一张布告,公诸天下!朕定会给百姓一个公道!”

    眼见皇帝主意已定,伏尧遵和段天德心里都万分焦急,可又实在想不到理由反驳,只能和另一边正微笑着的田忌一起跪下身:“谨遵君命!”

    而在这时候,外面一个内侍匆匆忙忙跑进来,跪在地上禀道:“启禀陛下,司空李大人,中书令张大人在外求见!”

    伏尧遵和段天德微微抬头对望了一眼,都能看到彼此眼中轻松的神色,皇帝的脸色只有一丝微妙的变化,和趴在地上抬眼的田忌对视了一眼。

    “哦,请他们进来吧!”皇帝微微拂袖,又对面前三人道:“你们也平身吧!”

    “谢陛下!”

    三人才刚从地上站起,一名内侍便领着两名重臣从外面走了进来,殿中几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越过了内侍,集中在了后面两个人身上。

    司空李起和中书令张诉,这两个人一个是在江刘之乱后被皇帝提拔起来的,另一个则是“前”江充党羽,曾经是教导皇帝读书识字、为人之道的老师,深得皇帝信任和敬重。江刘之乱时,他反正,帮助皇帝一党击破江充,立下了从龙之功,之后被皇帝提拔为中书令,自此掌控中书省。

    这两个人都在霍云名单之上,他上次也已经将自己的猜测告诉皇帝了,自那以后,皇帝就有意无意的屏蔽这两位的耳目,还让锦衣卫将这几年和他们关系、来往比较密切的人和事都整理成册,以便让霍云更好的采取行动。

    ://。。//45/45569/21190357

    

第三百五十八章 双方对立() 
“臣李起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两人一起跪下身,伏在地上,齐声高呼。

    “嗯,”皇帝微笑着点点头:“两位爱卿,请起吧!”

    “谢陛下!”

    两人站起身之后,皇帝就开门见山的问道:“两位爱卿前来,所为的就是赵君用的事情吧!”

    “是!”张诉做了个揖,答道:“不瞒陛下,臣等前来正是因为听说了赵君用之事,所以来向陛下请罪!”

    “请罪?”皇帝皱了皱眉,“你们何罪之有?”张诉的态度,皇帝倒是没有想到。

    “陛下,”这回是由李起回答:“虽说赵君用的罪行依然没有定论,但不管怎么样,此事已经闹得洛京尽人皆知,百姓们都在谈论,对陛下和朝廷来说势必有所殃及。而赵君用是臣等主张任用的,虽说不知者无罪,但总归是臣等让陛下威严受损,理当请罪!”说着,他便首先跪了下来,一边的张诉也同时下跪,两人齐声道:“臣等识人不明,有损天威,还请陛下降罪!”

    听他们话里的意思,竟像是要后退一步,刚刚段天德和伏尧遵还在为赵君用辩护,现在张诉和李起又来这么一出,不仅是田忌和皇帝,连段天德和伏尧遵都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这跟之前说好的不一样啊!

    “哎!两位爱卿快快请起!”皇帝急忙抬手:“赵君用所为,朕相信,两位也都被蒙在鼓里,两位爱卿均是朝廷柱石,朕之仰仗,想必定是被小人蒙蔽。如今幡然醒悟,为时不晚,再者,此事还未有定论,爱卿又何必急于请罪呢?快快请起吧!朕不怪罪你们!”

    “是!臣谢陛下!”两人再度朝皇帝跪拜,然后就起身了。

    “两位爱卿来的正是时候,方才朕已经决定,定要彻查此事!不知两位爱卿可有人选推荐啊?”皇帝故意将这个问题抛出来,想要试探试探这两人的想法。

    两人相互看了一眼,便由张诉发言,道:“启禀陛下,臣以为,现今此事已经公诸天下,若处置失当,定会再次损及陛下与朝廷颜面。故必须选择一位能吏尽快赶往建州,将此事查清楚!”接着,他又看似无意的看了李起一眼,后者向他使了个眼色,张诉继续道:“臣认为刑部尚书齐止穰大人为最佳人选!”

    “哎!张卿怕是糊涂了,”皇帝不禁皱起了眉:“齐卿现在掌管着刑部,手上事务繁杂,恐怕不能长时间离京,张卿,再为朕举荐一位吧!”

    “陛下,”张诉还未说话,李起便出言道:“臣有一人举荐,不知陛下认为,御史中丞伏尧锉大人如何?”

    “伏尧卿深谋远虑、心思缜密,自是上佳的人选,”皇帝眼神一动,一个转折道:“可是,现今御史大夫之位还在空缺,御史台需要伏尧中丞,再者陈宽一案还有许多细节要他主持处理,只怕他脱不开身哪!怎么,两位爱卿没有其他人了么?”

    “那不知陛下以为,大理寺卿欧阳政如何?”李起和张诉像是说好了轮换一样,这次又轮到张诉了。

    “欧阳卿能力出众、体察入微,朕也十分信任,”皇帝眼神又动,还是一个转折道:“只是,大理寺人员稀少,且手头上还有多件官员贪墨案没有审结,恐怕欧阳卿有心无力呀!”

    张诉、李起再度对视一眼,然后李起才道:“陛下,那不知刑部左侍郎,叶航平,您以为如何?”

    “叶航平?”皇帝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开始在脑中搜索了起来,他没什么印象,又是从李起嘴里说出来的,那多半可能是他们那边的人。

    皇帝正要开口,却又听张诉禀道:“陛下,臣以为御史刘安可以担此重任!”这倒是奇了,这两个同一阵营的人现在居然说出了两个名字,一旁的伏尧遵和段天德也是二丈摸不着头脑,心道:今天这是怎么了?

    皇帝垂下眼脸微微思索了一会儿,又抬眼看着众人,道:“两位爱卿的意思朕明白了,这样,朕刚刚已经召齐尚书、欧阳寺卿还有张廷尉前来一起商讨,不如等他们到来之后,我们再……”

    他话还没说完,便有内侍快步走进来,伏在地上禀道:“陛下,刑部尚书齐大人、大理寺卿欧阳大人和廷尉张大人奉命前来觐见!”

    “嗯,让他们进来!”说曹操曹操到,这三个人来了,他们这边就不会显得势单力孤,他也好向齐止穰求证。

    三人鱼贯而入,向皇帝一齐行礼之后,便站在了众臣的队列中,八位重臣分为左右两列站立在皇帝面前,这种分类方式阵营分明,左列以刑部尚书齐止穰打头,廷尉张汤紧随其后,大理寺卿欧阳政和御史中丞田忌分列三、四位。

    而右列,则以司空李起居首,中书令张诉,礼部尚书伏尧遵以及太府寺卿段天德列在之后三位。这样的阵营中间虽然只隔着三步,但两边的距离却像是隔着天堑鸿沟。

    “方才,朕听了李司空和张中书的意见,李司空认为,刑部侍郎叶航平为调查此案的不二人选,而张中书则认为,御史刘安可当此任,不知三位爱卿以为如何?”说着,他把头偏向了左边。

    刑部尚书齐止穰出列,禀道:“陛下,微臣无意冒犯李司空。但臣认为,叶航平年龄尚轻,迄今为止还没有独立办案的经验,此案如此重大,影响甚广,若是将此案交给他怕是不妥!”

    “齐尚书此言差矣!”李起果然站出来为叶航平辩护:“正是因为过去没有经验,所以才要多给他一些机会历练,年轻人,不经历些风雨怎能成材?”

    皇帝关心的却是别的,他有些疑惑的问道:“齐卿,他的官位在刑部仅次于你,可为什么至今仍没有过独立办案的经验,刑部一直都是这样子的么?”

    齐止穰想了想,然后禀道:“陛下容禀,臣还未进入刑部时,叶航平便以二十一岁的年纪在李司空的举荐之下,成为了刑部左侍郎,陛下的这个问题,李司空应该更清楚!”

    ://。。//45/45569/21190358

    

第三百五十九章 人选之争() 
“呵呵!”齐止穰话音刚落,李起便笑着走出来道:“齐大人说错了,叶航平是刑部侍郎,就算当初是我举荐的,那也没什么,难道齐大人便没有举荐过什么人么?”

    “李司空,”齐止穰淡淡的道:“你我所谈的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听闻昔日,李司空发妻丧礼不满一年,便纳了一个小妾,至今李司空对其宠爱有加,不过,这朝中之事,还请李司空不要犯下爱屋及乌的糊涂事,否则必会让陛下失望!”

    “齐尚书,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李起眼中射出两道寒芒,直刺齐止穰:“叶航平的确是我的内弟,但他不至于借用我的权势假公济私、亵渎职权,齐大人,凡事都要讲证据,不要含沙射影!你不同意让叶航平参与此事,理由何在?还是说你有更好的贤才向陛下举荐?”

    齐止穰不去看李起,转而向皇帝禀道:“方才,理由臣已经向陛下禀明,李司空难道听不到么?至于贤才,张中书不是还有一位贤才要向陛下举荐么?”

    “你……”李起刚要说什么,却被皇帝打断:“好了好了,两位爱卿都是同僚,不要因为些许小事而伤了和气,你们就不要再争了,让我们听听张中书推举的这位刘御史,田卿,你身在御史台,对这位你怎么看?”

    “是!”田忌闻言出列,朝皇帝做了个揖,禀道:“陛下,刘安为人勤奋、人品尚可,官风口碑也不差,故臣认为可以担当此任!”田忌这是据实而论,当中并没有掺杂其他的因素。

    皇帝垂下眼脸,想了想,他信任田忌是真的,只是在看人上面还有待商榷,不管这个刘安是不是真像田忌所说的那样,就光凭举荐他的人是张诉,皇帝就觉得有些悬,他想着是不是将这件事告诉霍云,征求他的意见。

    见皇帝长时间不说话,几位众臣均心知肚明,皇帝肯定在暗地里纠结,这时候齐止穰禀道:“陛下,臣有一人举荐,恳请陛下垂听!”

    “哦!”听齐止穰有人,皇帝便不由得一喜,道:“齐卿,你有何人选,快快道来!”

    “不瞒陛下,”齐止穰谦恭的低了低头:“此人前些日子才得陛下提拔,官居大理寺少卿,不知陛下觉得钟致如何?”

    “钟致?”对这个名字,皇帝也不是很耳熟,虽然是他提拔的,但说实话要不是霍云提起,他根本不会想到这样一个人,在听霍云举荐之后,他又将钟致召进宫考察了一番,确认的确像霍云所说的那样才正式提拔了他。

    “陛下,”既然是齐止穰提的,那李起自然要出言反对,他道:“钟少卿固然为陛下所提拔,但他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大理寺少卿,人微言轻,怎能堪当此大任?再者,臣听闻钟少卿也是洛京士族,同样未曾办过案,为何齐大人有前恭后倨之别!”

    “呵呵!”齐止穰笑了:“未曾办过案?怕是你李司空还未听闻,不如就让欧阳寺卿讲给李司空听吧!”

    “齐大人何意?”李起并非不明白,齐止穰能那么有信心,其中的深意值得深究,这让他顿感不好。

    大理寺卿欧阳政出列,朝皇帝和李司空各做了个揖,道:“陛下,司空大人,方才听司空如此说话,下官深觉不妥!李司空岂不知,前阵子,原大理寺少卿张文友协助倒卖火药一案,臣虽然是主审,但搜集证据,梳理线索的,皆是钟致。另外,原工部水部司郎中杨刚贪墨之案,证据的审查同样是钟致负责的。此人做事勤勉,一丝不苟,又熟知刑律,有他在自可事半功倍!”

    “事半功倍”这四个字从欧阳政的嘴里说出来当真是极高的赞扬了,同样是上司,齐止穰对叶航平就是颇有微词,这两者相比较就知道谁胜谁负了。

    “再者,”欧阳政又道:“方才李司空所言,钟致只是一个小小的大理寺少卿,说他人微言轻。此话,臣看来却是不知我朝律法所致,按律,刑部、大理寺、廷尉府以及御史台所派之员,无论官阶几品,均有审讯调查之责,且凡我大夏臣民,下至普通百姓,上至王公亲贵一律必须予以配合,否则便是犯了冲撞国法之罪,不知齐大人、张大人和田大人,可知这条律法?”

    三人同时一点头,也许是十分凑巧,现在夏朝四个最主要司法部门的长官都聚集在一处,且站在了同一战线,恐怕夏朝再也没有人比他们四个更懂法的了,相反,对面的四个人中,虽然品级职位,司空和中书令都在四人之上,可要论起对法的了解,他们自是远远不如,岂能不落于下风!

    李起显然没想到,自己竟然会犯下这两个错误,实在是无地自容,他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说不出一句话来。

    张诉见现在气氛有些僵,便灵机一动,对皇帝禀道:“陛下,现在既然两边各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