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吕布之汉末霸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吕布之汉末霸主-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层兵,连环剑,剑走长虹。

    三层兵,三股叉,叉环抖动。

    四层兵,四棱锏,锏铸熟铜。

    五层兵,五勾抓,抓分左右。

    六层兵,六合枪,枪衬红缨。

    七层兵,七宝弓,弯弓挲轪。

    八层兵,八棱棒,棒打英雄。

    九层兵,九环索,索将下马。

    十层兵,十面旗,旗下屯兵。

    十面旌旗飘烈火,

    九重剑戟滚珠英。

    八方站定英雄汉,

    七星旗下秀新功。

    六合长枪似怪蟒,

    五方呐喊不停声。

    四方探马来回报,

    三军司命在当中。

    两杆门旗分左右,

    一杆大纛飘当空。

    今晚,战争才刚刚开始。

    ……

第151章 一场乱战() 
云中郡王楷找杨阿若,本以为茫茫五原,不是那么好找的。

    结果一路打听下来,四处都是西凉豪侠杨阿若任侠之事,两日便找到了杨阿若。

    杨阿若正在五原豪强郭氏做客,闻听此时,立即告别郭氏宗主。郭氏宗主对吕布如雷贯耳,闻听是出塞救支就塞,立即召集田庄门客、徒附百余人,随杨阿若同去。

    五原郡靠近阴山,既有鲜卑犯边,又有阴山匪患。田庄里铸私兵、养私兵,不是什么大事。

    百余人,一路向北,声势不小。有受杨阿若恩典之人,奔走相告。西凉豪侠杨阿若,帮支就塞吕布,打鲜卑人。

    不停的有青壮来投,又有田庄主,送兵、送粮,走满夷谷出塞之时,已有千人不止。

    王楷献策,赶路不及,铸大旗,壮声势,以为上策。

    一支队伍,说不上军队,但这一杆大旗,着实唬人。出满夷谷,一路贴着长城,走到稒阳以北,又有烽燧边军来投。

    如今这支队伍,有豪侠、有家丁、有私兵、有边军,还有耕夫。

    手中持兵不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子流星;带尖儿的、带刃儿的、带钩的、带刺儿的,带蓉绳的、带锁链儿的,带倒铁钩的、带峨眉刺的,十八般兵刃无一不有。

    人人马鞍桥上,还挂着弓一把。

    这队伍能打仗?

    杨阿若觉得没问题,看看吕布那一城二百匪兵,不见操练只见城头貊炙,不也威震塞外了吗?

    王楷觉得不行,没上过战场,不了解战争,这支部队需要藏匿行踪。

    千余人部队,一路隐匿。又有边军斥候,一路刺探。

    眼见三部临车,虎视眈眈的屯在支就塞四周,游骑斥候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尽数报给杨阿若。

    杨阿若对临车没有什么概念,先入支就塞,然后打便是了!

    亏了几个边军烽燧的老兵,不厌其烦的劝杨阿若。这才有了杨阿若天降神兵,救支就塞诸吏卒。

    杨阿若带兵不少,杨彪一见杨阿若,便知此役死不了了。

    慷慨就义悲壮之色退去,杨彪大呼一声:“糊涂!”

    敌军数倍于我,安能如此?

    “诛吏卒听令,随我去刧马厩!”

    杨彪因五十兵马,在杨阿若断后之下,直奔马厩。

    拓跋匹孤这边眼见天降神兵,旌旗招展,四五千人是有的。吕布哪来这支强援?

    匹孤一面收拢部队,一面命人去探。

    同时,灵光一闪!

    拓拔匹孤吃过刧马厩的亏,立即吩咐身边拓跋拔拔:“带人去守马厩。”

    拓跋拔拔,便是曾经的拔拔部首领。拓跋邻七分国人,成就拓跋八部,各自有其姓氏,致使拓跋部茁壮发展。

    如今拓跋本部遭受重创,七部大人再次改回姓氏拓跋,曾经的姓,改做名用。

    月光下,一场血性的救赎保卫战,正在进行。

    支就塞中,又杀出一支人马,不足百人,上至花甲、下至舞勺之年。

    为首的,那是年过花甲的老王密。

    老王密身后,李笃、毛钦、张君游三人,紧跟其后,也不劝说。这是一场生死存亡之战,老王密的目标很明确,趁乱去毁东、西两侧临车。

    夜黑风高,月亮见不得这人间惨剧,躲在了薄云之后。

    漆黑的大地上,一场乱战,让人目不暇接。

    杨阿若这支千余人部队,虽有边军在其中为吏,但缺乏操练,胯下马也并非全部是战马。

    救下杨彪、救下成廉,这支部队损失惨重。

    现在,他们要去救唐琳、金甲、童环。

    此时,老实人唐琳,看着金甲在马上的栽倒在血泊之中,仰天长啸。

    老实人怒了,暴怒之下,但见这唐琳血染羊皮袄,手中长柄大斧上下翻飞,杀入鲜卑阵中,身后仅剩十余骑。

    每个人都浓眉瞪眼,恶狠狠的挥舞着手中长柄大斧。

    “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童环高喝一声,从地上抄起好友金甲,一只手按着他腹部不住流血的部位,单手持斧,对金甲说道:“你他娘的给老子挺住,吕都尉回来,还要给你说一门亲事呢!”

    “邑中的牛寡妇,不知道嫁人了吗?”

    金甲笑了,回想起那年身负重伤,回家养伤。牛寡妇不顾声名,悉心照料。

    若不是身为马匪,金甲定要娶了那牛寡妇。

    眼前浮现出一张俏脸,金甲伸手想要去摸,那俏脸却越发的模糊。直到俏脸消失,一支冷箭飞来,直奔童环后心。

    金甲暴起,口中高喝:“兄弟,替我多杀几个鲜卑人!”

    “噗!”

    童环再看金甲,他头颅之上,多了一支箭矢。

    “金甲!”

    童环暴怒,后背、手臂鼓起老高,拖离队伍,单骑杀向后方。

    手中阔斧轮起来,直奔那持弓人。

    持弓人微微一笑,在人群中缓退。童环身陷重围之中,手中长柄大斧奋力抡起。

    少许…

    童环不知道自己杀了多少鲜卑人,手中的长柄大斧,灌满了血色。

    双臂,如石头一样僵硬,周身上下不知道中了多少刀,火辣辣的疼。

    “兄弟,我来了!”

    童环回头看向不远处金甲的尸体,落寞的闭上了眼睛。手中长柄大斧,似有千斤之重。

    “童环小心,杨阿若来也!”

    一声破音嘶吼,好似天籁之音。

    童环用尽浑身体力,将手中长柄大斧仍在射杀金甲之人。抄起马鞍桥上环首刀,杀向杨阿若来路方向。

    那西凉豪侠杨阿若,周身赤红,手中一把宝剑,上下翻飞。马鞍桥上闪转腾挪之间,不停挥剑,或刺、或划,剑剑封喉。

    救下金甲,杨阿若继续冲向唐琳方向。

    远处,鲜卑人火把掩映之下。唐琳手中不再是那柄大斧,而是一把赤红的环首刀。

    老实人暴怒,迸发出惊为天人的力量。

    他眼中,只有仇恨的火焰。赤红着双眼,环首刀不停的挥舞。鲜卑人退开了一个圈,紧张的看着唐琳,无一人敢前。

    唐琳应该感谢魏续,练兵之时,猛地追打他。硬逼着不喜打打杀杀的唐琳,练出了一身武艺不说,更练出了敏锐的身法。

    魏续此时,与侯成、宋宪数骑兵马,被李肃带人围得水泄不通。

    那里正是临车的位置!

第152章 豪侠曲终() 
“魏文短,还不受降。”

    李肃伸手点指重围中的魏续、侯成、宋宪三人。

    三人背靠背,随带的五十兵马,早已倒在血泊之中,三人身上伤处不一,虽不致命,却也是强弩之末。

    “那只狗在乱叫,出来让小爷看看!”

    魏续一只手摸向马鞍桥上的硬弓,一手持环首刀,望向躲在两排鲜卑兵之后的李肃。

    “对,出来让小爷们看看。”

    侯成解腰间束带,缓缓的把环首刀缠在手上,心中却有一丝愧疚。

    他想到了五原郡的磨豆女,想到了吕布单人独骑,将他从阴山三十六友处救下,想到了倒在血泊之中的将士们。

    今日之败,与他与杨彪心生嫌隙有关。若不是如此,不会有成廉中伏,不会有杨彪相救,亦不会有这二百吏卒各自为战。

    打这一场乱战,从开始,就注定了这是一场必败之战。

    杨阿若引兵来救,定是吕布授意。若几人齐心合力,周密部署,杨阿若引兵来援,此一役捣毁临车,撤回支就塞。

    损失不会这么惨重。

    降了宇文莫那的陈治,放心不下,夜至支就塞,回来看看。

    如今倒在血泊之中。

    吕布的这点家底,因为几人之间的嫌隙,败坏殆尽。

    然而,身旁的魏续、宋宪二人,未有一句怨言。

    “你我三人,黄泉路上,也算有人陪伴。若上天眷顾,来时投入一门血亲,再续这一世兄弟情分。”

    侯成说完,双手持剑,剑指苍天。

    “宋蛮子,去砸临车!”

    三人之中,只有宋宪手中还有长柄大斧。魏续话说完,迅速收刀挽弓,一只冷箭直奔李肃。

    这一箭,无比迅猛。

    收弓换刀的魏续,比这一箭,更为迅猛。

    魏续、侯成二人,一刀一剑,相得益彰,在鲜卑兵马中冲杀。

    李肃肩头中箭,策马急退,口中不住大吼:“杀,给我杀了他们!”

    北边,一声悲凉的高喝声中,老王密阔斧砸临车。背后中了一支冷箭,张君游抓住老王密的尸体,却见那老王密嘴角挂着微笑:“老了,不顶用了!”

    老王密眼见李笃、毛钦,继续砸着那该死的临车,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张君游一声悲凉的嘶吼,眼见临车毁,李笃、毛钦手持阔斧断后。挥泪帅军退去,策马绕路向西。

    乱军之中,这一支党人力量,只有张君游有统兵之能。能够在乱军中,洞察出一条进军路线,接近临车。

    北向临车,宋宪跃马高高挑起,掷劈临车支脚。落地之时,眼见一支冷箭飞来,避无可避,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奉先兄长,有负所托!

    “宋蛮子,干嘛呢?”

    闻声睁开眼,宋宪笑了。

    成廉带三十余骑骁勇之师,策马杀来,手中抓住了那支冷箭。

    宋宪这才知道,吕布为何让成廉主城防之事。同时支就塞兵,一番鏖战之下,唯有成廉挥师策马冲杀,有那么一股求胜的气势。

    其余人,都是为了杀敌。

    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而成廉,是为了胜利。

    骁勇之姿,不似吕布那种,傲视天地的气势。白袍染血,敌阵乱军之中,杀敌如砍瓜切菜。身后众人,俨然看客一般。

    成廉之骁勇,感动着身后每一个士兵。人人皆豁出命来的同时,相互之间亦有配合。

    这一役,诛吏卒皆勇。却只有成廉,当得起骁勇二字。

    宋宪跨马而上,捣毁临车之后,跟着成廉杀向魏续、侯成的位置。

    这,宋宪才知道,为何成廉这五十吏卒,余下半数有余。

    统帅,那是军魂。

    带兵越少,表率作用便越凸显。

    成廉之勇,奋勇杀敌,更勇为戍卒挡刀。表率之下,这一支部队,那是真正的部队,杀敌之余,照顾着身边的战友。

    不像他与侯成、魏续那里,三人仰仗奋勇,只管一路斩杀。身后戍卒有死伤者,除了心头的悲凉,便是那满腔的仇恨。

    耳听得支就塞中,鼓打四更。

    就连党人都倾巢而出,居然还有人打更。

    放眼望去,火把的掩映之下,张俭立在北门之上。身旁一个个手持强弩,皆是军中、仓中女眷。

    这些女眷,一个个眼含热泪。

    外面乱军之中,看不到自己夫婿、父亲,却知道,他们多半命不久矣。

    三面临车尽毁,伤兵、残将,纷纷聚拢在一起,奔向支就塞。

    第一个回来的是西面的张君游,手捧老王密尸体,带着三个人,看着张俭满眼泪水。

    西门关,西向转射箭如雨下。

    其中,还有一白裘小女,手持白鹇弓。

    苓儿,拉不开弩。

    北门处,第一支兵马回来了。

    成廉、魏续、侯成、宋宪,身后仍有三十余骑。

    张俭一眼就看出了,敌军想要生擒这几人,尤其是成廉。策马奔逃之下,身后无人开弓放箭。

    “直架!”

    张俭城头之上,喊向成廉:“回身挽弓,为杨阿若断后。”

    杨阿若,救下了唐琳、童环,千余人折损过半。单骑为剩下的将士断后,手中一把剑,长三尺,三尺之内,无一敌生。

    三尺之外,敌军胆寒。

    五百将士从容缓撤,在城门处散开,持弓等杨阿若归来。

    杨阿若还在杀敌。

    “杨阿若回来!”

    成廉一声嘶吼,却见到劫马厩不成的杨彪,引五十吏卒从侧翼撤回。

    杨彪在外围寻到马厩之时,拓拔拔拔引兵守在那里,他帅军迂回,一直在黑暗之中寻找着擒贼擒王的战机。

    无奈那拓拔匹孤一直身处高台之上,直至三架临车捣毁,杨彪决定为吕布留下这五十吏卒,没有参战。

    哪怕是吏卒们求战,骂他孬种,他也坚决不参战,如今从容而退,杨彪知道等待他的便是众人的责骂。

    孬种也好,鼠辈也罢,留下这五十吏卒,那是吕布的家底。

    杨彪如众人一般,在城外列阵,准备又部署了一番,准备迎杨阿若回城。

    杨阿若笑了,单骑策马,杀向鲜卑乱军之中。

    “杨阿若,回来!”

    成廉声嘶力竭的嘶吼,这一役,若不是杨阿若,支就塞无一人生。

    却见杨阿若充耳不闻。

    杨阿若若回,北门之处,又是一场鏖战。索性今日,至死方休!

    杨阿若的身影,淹没在无边无涯的鲜卑兵中。直到鲜卑人的惨叫声,不再响起。

    整个塞外草原之上,飘荡起杨阿若经常吟唱的那首《游侠曲》:

    雄兒任气侠,声盖少年场。

    借友行报怨,杀人租市旁。

    吴刀鸣手中,利剑严秋霜。

    腰间叉素戟,手持白头镶。

    腾超如激电,回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