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吕布之汉末霸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吕布之汉末霸主-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纥骨南下,眼中的五原郡,因为吕布的离去,暗潮汹涌。被吕布打压的地方豪强,向杨彪施压。

    杨彪无奈,重新重用地方豪强,其兄弟子侄,皆任县吏。

    一场腥风血雨之中,杨彪夜不能寐。终于有一天,杨彪找到贾诩,眉头深锁,开口说道:“五原态势失控,先生是否修书那匹夫,将他与塞外伏兵尽数召回?”

    “再等等。”

    贾诩气定神闲,开口说道:“如今魏氏、侯氏失势,让其南迁司州。”

    “听你的!”

    杨彪虽觉不妥,但吕布将边关大事,尽数交与贾诩。杨彪自觉眼界、学识不如贾诩,决定听贾诩的。

    眼见着魏氏、侯氏举族南迁,纥骨并未离开五原郡。而是策马美稷,夜会匈奴须卜骨都侯。与须卜骨都侯定下大计,里应外合,拿下汉朝整个并北四郡。

    过了两日,臧旻上书朝廷,匈奴异动,速掉吕布会五原。

    三日后,赵庶到了杨赐手中,立即择人传给杨彪。这就是五日了,杨彪接到书信与孙坚商议。

    第七日,须卜部兵马,沿阴山秘密行军。

    杨彪、薛兰、孙坚、李颙四人,找到贾诩,开口说道:“南匈奴异动,我边关岌岌可危,速召吕布归返。”

    “仅须卜一部,掀不起风浪。”

    贾诩仍是气定神闲,开口说道:“边关关事,谨候望、备烽火。”

    “不可!”

    杨彪大吼一声,随即发觉自己有些过激了,放缓语气:“如今那匹夫隐于塞外,书信不通。如果五原破了,如何向他交代?”

    “放心,一切尽在掌握。敌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贾诩眉头深锁,开口说道:“我猜须卜部兵马,早已隐于阴山。李黑、陈卫、下山虎,与那阴山杨敢当和兵,准备伏击。”

    ……

    七月中旬,鲜卑诸部,五万大军集结塞外。宇文莫那一如既往的屯于最后,置鞬、拓跋各将万骑,等待须卜骨的消息。

    ……

    一个半月,童环暗中盯着拓拔匹孤,由塞外入五原。

    五原乱得可以,世家豪强压抑已久,疯狂招募私兵。一听之下,这才知晓。吕布不在,所有人都在危险之下,加固坞堡,以防鲜卑人突破长城。

    匹孤不信,南下五原。身后的小尾巴,也该处理了。

    想着,拓跋匹孤佯装饮酒大醉,在阴山南麓,席地而睡。童环终于等到机会了,手持环首刀,悄悄来到拓跋匹孤身边。

    拓拔匹孤,马刀就在身下压着。随时准备,攻童环一个措手不及。

    恰在此时,西方马蹄声鼎沸。放眼望去,那是匈奴人连夜行军。童环见拓跋匹孤未醒,猛地一激灵。

    恐怕他是诱敌之计,一路一个半月,有几次杀拓拔匹孤的机会。总是在两可之间,童环就觉得这匹孤小儿是在戏耍他。

    今日一见,果然如此,登阴山而上,童环见到了阴山伏兵。

    拓拔匹孤失手,笑盈盈的离去。跳梁小丑而已,不成气候。

    夜深人静,拓拔匹孤寻一处草木茂盛之所,席地而睡。耳听得北方喊杀声震天,放眼望去,火光冲天。

    “这些匈奴人,真是无趣。靠阴山行军,看似稳妥,实则大为不妥。也许他们不知道,阴山匪首杨敢,那是吕布亲近之人。”

    匹孤笑笑,嘴角上扬,向匈奴部队方向走去。暗处看明处,最为清楚。眼见火把将这处照得亮如白昼,匈奴人不下两千,倒在地上的尸体,衣衫尽去。

    这死得也太蹊跷了,拓拔匹孤眼见匈奴人这尸首,恐怕汉人要扮作匈奴人。

    究竟是为何呢?

    拓拔匹孤恨不能早几天返回五原,一路上闻听鲜卑大军压境,并未闻听汉人有何对策。

    吕布入司州,匹孤是死都不信的。恐怕吕布,这是引宇文莫那在汉地决战。

    拓跋匹孤知道,宇文莫那好大喜功,必会中吕布这种计策。一番西行,拓跋匹孤无比的思念自己的部族。

    他们在宇文莫那的手中,恐怕要大败一场。看这阵势,五原乱得可以,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吕布这应该是一场决战。

    “到底为何拔去这两千匈奴人衣物呢?”

    拓跋匹孤忽然眼前一亮:“定是要扮作匈奴人,与我大鲜卑里应外合,来一招请君入瓮。”

第233章 张俭手稿() 
“拓拔匹孤回来了,无论你们在做什么,应该立即禀报吕布。”

    童环声嘶力竭的咆哮,望着下山虎、杨敢的背影远去。

    二人没有理会童环,只是遣一亲信之人,火速通报贾诩。所有人都知道,无论五原这边有什么变故,计划都不会停止。

    吕布在塞外伺机待发,没有人知道他在哪。但只要是边关烽火起,他便会率领两千骑,夜袭宇文莫那的部队。

    “你们是在玩火!”

    骨都侯须卜昌,就在杨敢军中。没有五花大绑,也没有刀兵相向。他知道,只要自己敢跑,立刻会被箭矢射成筛子。

    “鲜卑人,连年寇边,杀我汉人无数,难道没杀你匈奴人吗?”

    杨敢厉声喝道:“胡汉相安百年,年赐岁币。尔胡人就是养不熟的狼。”

    “凡有寇边之事,必征发我胡人部队。我胡人为何为你汉人卖命?”

    骨都侯须卜昌恶狠狠的瞪着杨敢,区区阴山匪盗,居然在这里指指点点。

    “因为在你们最艰难的时候,我汉人保护了你们南匈奴,不受北匈奴吞并。”

    杨敢义正言辞,厉声大喝:“你以为鲜卑人来了,你们的日子会更好过吗?数以万计的牧民,将要失去家园,被鲜卑人驱赶着走上战场。这和我大汉征发匈奴部队不同,他们不会问尔等诸部意见。”

    “和他说那么多干嘛?他以为鲜卑人是来了,他胡人可以与鲜卑人平分五原,乃至平分我大汉江山。他可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鲜卑源自东胡,胡人源自西戎,乃非同类。”

    下山虎摇着头,忽然笑了。

    “你笑什么?”

    同是游牧民族,须卜昌当然与匈奴更为亲近。闻听那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满脑子都是汉人。

    “笑你是可笑之人。如果这片土地上,只有你们和鲜卑人。那么必然是血腥的杀戮,直到一方完全奴役一方。你以为鲜卑人,会如我大汉一般,给你匈奴王以王爵?尔等二十四长,都视同侯爵?”

    下山虎说完,别过头去。偷偷去看衣襟里衬的文字。那是薛兰、贾诩请张俭参详的,为的就是动摇须卜昌,与鲜卑联合的信心。

    太长。下山虎背不下来,只好写在衣着里衬。

    说道哪了?

    对了,在这呢!

    下山虎继续说道:“建武二十四年48年,匈奴内部为争王位发生动乱,五单于自立,相互攻伐。尔匈奴分裂成南北二部,南部匈奴人立日逐王比为醢落尸逐鞮单于,势微向汉称臣。”

    “须卜昌,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我大汉救了你南单于一支。年赐岁币、丝帛、粮食,如今北匈奴覆灭。你以为你匈奴人再没有了威胁,不甘于我大汉边关。那塞外鲜卑人,与北匈奴何意?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北匈奴遗部。”

    杨敢得意的看了下山虎一眼,他说这些话,不是完全按照张俭的稿子,大部分是肺腑之言。

    阴山落草,杨敢有许多匈奴部族中的好友。那些豪爽的汉子,有时候比起汉人,更讲义气。

    然而,胡人中的主叛派,就是须卜昌为首的这些人,无时无刻不在破坏着两族的关系。

    “汉若不存,胡何言胡?”

    下山虎又看了一眼稿子,开口说道:“难道你匈奴是要将汉人赶出五原,然后与鲜卑人争夺五原?”

    “你别忘了,这里现在就是你胡人的土地。与我汉人,共同生活了百年的土地。”

    李黑就一句词,插了一句,策马远走。

    “胡人养牛马,不会耕田。冬日里,尔等贵族,酒池肉林。族中庶人,以乳酪为生。是我汉人,每年冬日,赠你稷米,助你们过冬。”

    陈卫策马过来,继续说道:“知道鲜卑贵族,在塞外吃什么吗?”

    “乳酪!”

    下山虎接过话来,对须卜昌说道:“我汉人若不在五原耕种,你胡人贵族,冬日里也是以乳络为生。天寒地冻,没有冲满丝絮的复袍……”

    “够了!”

    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须卜昌摆手大吼一声:“纥骨就在九原城内,尔等要我引鲜卑过石门鄣,某便依你。但我不是因为你们的鬼话,而是你们必须保证,不能把我交给吕布。”

    须卜昌至今难忘,自己的族人惨死的吕布刀下。还有那塞外放牧的牛羊,被吕布尽数扣下。

    “你真的要好好和吕使君证明一下了,你胡人是我汉人的朋友。与我、下山虎、乃至五原百姓一样,都是大汉子民。”

    这话杨敢发自肺腑,而不是张俭的稿子:“不然的话,弹汗山灭。五原吕使君,会如何对待匈奴?”

    杨敢这话说完,下山虎向他猛打眼色。本来须卜离就是嘴硬,心里已经认可了胡汉之间,唇亡齿寒。

    如今这话一说,他会不会因此宁死不与汉人为谋。若无须卜离站在石门鄣城头之上,鲜卑人又怎会相信,匈奴人赶走了汉人,请他们入汉地?

    “你在威胁我?”

    须卜离冷冷的笑了:“我胡人从不畏战。”

    “会有人让你们怕的!漠北草原,土地贫瘠、多有风沙。尔等还要什么?挺入汉地,为一世汉家帝王?你须卜离会耕田吗?还是你要在河南地山林间牧羊?”

    “汉家土地,你匈奴要来何用?在这里生活了一百年,你须卜部都不明白,大汉已经把最适合你们生存的土地,给了你们。我大汉幅员万万顷,人口五千万不止。并北四郡,乃至整个并州,人口不足百万。”

    “没有并州,又有何妨?我可在河北、一线再筑长城。你以为我大汉征发匈奴部队,为我大汉戍边。其实我大汉是在戍卫你匈奴人的边疆。”

    杨敢这一席话,不是张俭的手稿,却是张俭与他说得。九原城见张俭一面,受益匪浅。

    “或者说,是我胡汉共同的边疆。”

    下山虎听杨敢一眼,眼见须卜昌嗤之以鼻,开口说道。

    须卜离默然点了点头,他知道杨敢和下山虎说得对。他眼界比杨敢和下山虎高很多,当然知道,阴山破,黄河以北再无屏障。

    然而下山虎有句话,须卜离听进去了。哪怕是入了繁华富庶的洛阳,匈奴人能做什么,耕田吗?

    汉人五千万,胡人只有百余万。这江山哪是那么容易坐的?

    ……

    吕布此时,在塞外。虎视眈眈的盯着宇文莫那部族,他不知道,张俭手稿。令上一世叛反的匈奴人,那个被拥立为单于的须卜骨都侯,改变了。

    从今以后,他变成了亲汉派。一个人的重生,改变得不止是自己轨迹。也通过自己影响着身边人。

    没有人知道,张俭、黄琬、荀爽,乃至无数天下名士。在这个党锢提前解除七年多的大汉,会改变多少事情。

第234章 八俊薛兰() 
匈奴皮,汉人骨。

    杨敢、下山虎,率领着大汉的绿林的英雄,策马奔赴美稷。

    小六,那个机灵的孩子,将纥骨就在九原城中的消息,带到了薛兰处。

    贾诩身在稒阳,统筹全盘战事。孙坚在石门鄣,置伏兵,摆下了请君入瓮的计策。

    张俭近日操劳过度,抱恙卧床。薛兰,第一次感觉,自己的一个决定,决定着整个五原,乃至整个大汉的命运。

    他不知道,上一世,诸侯争霸,他屯驻钜野,替吕布守重镇。当然,也不知道,那时他也是主民政,安抚民心,身边有猛将李封。

    他也不知道,吕布战死之后,他投了吕布,想着有朝一日,手刃曹操。更不知道,他战死之后,其子薛永,现在还是一孩童的薛永,那时为蜀郡太守。为蜀后主鞠躬尽瘁。

    更不知道,其孙薛齐,蜀后主降汉之后,官拜光禄大夫。还有那后世薛安都,那是刘宋、北魏名将,官至北魏河东王。后有过数代,又有初唐名将薛仁贵。

    薛氏的荣光,上一世不是从他这里开始。这一世,有可能因为他一个决定,开始。也有可能因为这个决定而覆灭。

    此时擒纥骨,也许那鲜卑人得不到纥骨的消息,放弃这次寇边。或者小规模试探攻击。

    无论如何,结果将是吕布在草原上,帅两千军与西部鲜卑全部兵力决战。

    哪怕战至吕布一人,他绝不会退却。薛兰真不敢想,会发生什么。

    任纥骨归去,那么贾诩之计,十有八九败露。结果还是吕布这一支奇兵,面对塞外全部主力。

    面对一盘死局,薛兰迷茫了。

    他是个读书人,有着一整套治国思想。也是一个懒人,学黄老之学,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恢复汉文景之治的荣光。

    懒人治国,大汉官吏,不插手民间事,所谓道法自然。

    直至整个大汉,恢复文景之治荣光: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也就是:国库里串钱的绳都朽坏了,钱数无法数清,国库里的粟米都流了出来,甚至好多粟米腐烂得不能食用。

    为此,他习了诸子百家,博众家所长。在党锢之前,还有八俊的虚名。可他单单,不习兵事。

    如今如何盘活这一场死局?

    也许,应该去找纥骨谈谈。张俭那一份稿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绝对能够打动那支依阴山而行的匈奴部队。

    无论那支是谁的人马。

    张俭用得乃是鬼谷纵横之术,鬼谷子的门生,苏秦、张仪、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蔡泽、邹忌、毛遂、丽食其、蒯通无人不凭借着红齿白牙,改变着一个时代。

    《鬼谷子》十三篇、《战国策》三十三篇、《苏子》三十一篇、《张子》十篇。这是游说辞总集,几乎所有纵横家谋士的言行都在其中。有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