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吕布之汉末霸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吕布之汉末霸主-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想到学识之上,比起自己二十出头的年纪,不逊色过多。他有那种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从容,亦有遍寻名师的见识。

    与黄琬请教了许多问题,郎伯当又来到了张俭面前,见过元节公之后,郎伯当深躬一揖。

    未有只言片语,郎伯当潇洒离去。

    未几,黄琬来到张俭这里。张俭开口问道:“刚刚那外族少年,甚是奇怪,到底是何人啊?”

    “此人名唤郎伯当……”

    黄琬话说一半。

    张俭整个身子颤了一下,立即开口喝道:“快,快去追那人!”

    市城是在支就塞外,木制的围栏,扎下堡寨。寨门口,郎伯当的身影,消失在张俭的视线内。

    张俭愤然从高台上跃下,开口高喝道:“抓住那鲜卑少年,快!快!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张俭不停的奔跑,六十花甲,却是健步如飞。路过兵卒,拔其箭、夺其弓,翻身上马。

    “快,随我去抓此人。”

    守卫市城的兵马业已行动,张俭口中还是不停的呼喝。

    老王密、杨阿若、金甲、陈治、李笃、毛钦以及仓中党人的脸庞,一个个的在张俭眼前浮现。郎伯当,拓跋狼!

    拓拔匹孤,居然堂而皇之来到市城出现在自己面前。定要斩之后快,为我支就塞战死的儿郎报仇!

    “元节公,息怒,交给我!”

    成廉翻身上马,一边安抚着张俭,一边策马狂奔。

    “直架,那人竖子匹孤。若不硌杀,提头来见!”

    张俭没有停住战马的脚步,怒不择言,哪有往日一副良师模样。仇恨的怒火,让这个花甲老人,重新燃起十几年前,抄家宦官侯览之时,那股血性。

    他只恨胯下战马太慢,自己老朽之身,全没有当年之力。

    黄琬惊恐的看着张俭,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仇恨,让这波澜不惊的暮年君子,策马狂追,全然不顾形象。

    市城内,问讯前来的几个鲜卑人,还未来得及购买货物,眼见里面兵丁动了,听起来好像在追杀鲜卑人,立即一哄而散!

    未几,缓过神来的黄琬,叹了一口气。刚刚对那郎伯当倾囊相授,毫无保留。还好自己不通《管子》,没有涉及市城这里的运作思想。不然不等市城在鲜卑诸部宣扬开来,恐怕宇文莫那那边就要有所行动了。

    此少年,当真一大患。遍访名师,诸子百家皆有涉及。而且在这访师之时,还对市城造成了影响。

    这影响,也许只会持续几天或者是十几天,毕竟市城有粮,鲜卑人绝不会拒绝这种诱惑。

    大部落当然不会来此铤而走险,但今日所见,鲜卑中有许多食不果腹的小部落,若没有这市城,只能沦为奴隶了。

    成廉、张俭帅军近五十人,冲出了市城。

    眼望视线尽头,一身影策马扬鞭。这郎伯当有备而来,准备的是一匹宝马,追是肯定追不上了。

    “廉有愧,乃自谢罪!”

    说罢,成廉拔刀,双手擎在哽嗓咽喉。

    “成鄣尉!”

    成廉是支就塞鄣尉,诸将皆各自守在各鄣塞。这一吼,是那云中王楷。寻到杨阿若之后,王楷一直留在军中。

    这里虽然很苦,但这些人身上有一种魔力,让人忘记那塞外苦寒,一心留在这里。

    王楷在成廉身侧,自战马上飞身夺刀。夺刀之后,王楷望向张俭,成廉自刎,有一半是自责,因为他今天负责警戒工作。另一半是张俭说过,成廉不杀郎伯当,提头来见。

    张俭整个人呆立马上,眼神空洞的看着郎伯当消失的方向。在他的眼里,整个塞外,仿佛只剩下他和那愁人郎伯当。

    身边,诸吏卒将成廉死死的抱住,等待他开口劝慰成廉。张俭全然不知,只是眼望远方,死死的攥着手中弓。

    未几,张俭双膀较力,狠狠的将手中弓折弯。

    满腔仇恨无从发泄,他将此弓折断发泄心中怒火。

    然而,弓未断。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张俭仰天长叹。

    潸然泪下。

    眼前浮现出老王密,击罄高歌的身影。

第209章 第二〇九章 遵大路() 
远远的回头望去,拓拔匹孤脸上不再有孤傲的笑容。对面不远处,有一支队伍,那是白夫人的队伍。

    “郎,回来了!”

    白夫人下车,远远的迎上郎伯当。

    “嗯!”

    郎伯当,策马走过白夫人,继续向前驰骋。

    白夫人看着郎伯当的背影,透出满满的孤独。他曾经是个孤傲的人,不屑与族人为伍。

    如今接连大败,汉地游学,拓拔匹孤明白了伙伴的重要性。然而,此时早已无人与他为伍了。

    “我在你心就一点位置都没有吗?”

    白夫人喃喃自语,一样孤独的身影返回安车之上。曾几何时,她如拓跋匹孤一样,孤身入汉地,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一直在向自己的目标前进。直到那个男人的出现,那个生有七杀格的男人,让她的苦心经营付诸流水。

    郎伯当根本不知道,自己孤寂的心情,有何人能够理解。不可一世的鲜卑拓跋部继承人,如今在这茫茫草原上,孤立无援。

    引以为傲的智谋,在汉地游学之时,赫然发现。比起汉家谋士、大儒,自己不过尔尔。

    这一路游学,越是成长,匹孤就越是发现。大汉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如烟波瀚渺,越是想要了解,便越觉得其中深不可测。

    本以为与那智勇双全的吕奉先,连翻智斗,只是棋差半招。没想到,吕布之智,在这汉家良谋之中,不过尔尔。

    单是这边关开市,匹孤就想不通,汉人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冒险与黄琬一番交流,受益匪浅之余,也未将这边关开市了解透彻。

    与鲜卑互市,无非是换得鲜卑牛羊。然牛羊之数,部族不会换至伤筋动骨的地步,还得到了赖以生存的粮食。

    也许还会有一些价值较高的奢侈品,但鲜卑族中,珠宝玉器也是无数。亦可拿出与汉人互市。

    作为汉人,一定不会不允。不然那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鲜卑各部首领也都不是傻子。

    塞外草原,是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地方。鲜卑人虽没有汉人狡猾,但也不是傻子。

    与鲜卑互市,定还有其他缘由。

    策马奔驰,拓跋匹孤不知不觉的,驰到了一片赤色的大地。这里是第一次与吕布交战的地方,父亲、大夫都死在这里。

    还有那弟弟拓跋力微,不知怎么样了,族人说没发现弟弟的尸体。

    孤独、寂寞侵袭之下,拓拔匹孤忽然回忆起了儿时,与父亲策马打猎,与大父共读汉家典籍。

    翻身下马,拓拔匹孤双膝跪地,拜向这片赤色的大地。

    白夫人的人马远远的跟着,眼见拓拔匹孤膜拜大地,心中知道,拓跋部的孤狼长大了,心中有了敬畏之心。

    命令部队驻足,白夫人走过去,轻拍匹孤肩头:“没有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匹孤不语。

    白夫人轻抚他的头,眼神中充满了慈爱:“答案也许不在这里,而在远方。西凉与鲜卑互市之地,多如牛毛,为何不去那里去找答案?”

    “你……”

    拓拔匹孤猛地一抬头,死死的盯着白夫人。第一次发现,这个自己瞧不起的老女人,也有那么些许睿智。

    “去吧!我给你三百护卫,路途上护你周全。”

    白夫人第一次见匹孤这么脆弱,恨不得把自己的全部都交给他。

    “不用了,我会找到答案。”

    拓拔匹孤倔强的一摆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白夫人的馈赠,他都会下意识的拒绝。

    看着白夫人一脸悲色,匹孤开口说道:“给我备一些钱财吧。”

    “好!”

    白夫人笑了,像是个得到玩具的孩子。命人准备好钱财,交给拓跋匹孤之后,对他说道:“记住,你不是孤军奋战。我国人之兵,可以助你打最后一场翻盘仗!”

    “不用了,你有你自己的使命。”

    匹孤摆了摆手,他接近白夫人,就是为了她国人之兵。但如今,他拒绝了。面前的老女人,其实也没有那么老。

    举手投足之间,自有风韵在。她若动国人之兵,便是诓骗举国之力,为匹孤所用,曾经的梦寐以求,拓拔匹孤心中难舍。

    “你长大了!”

    白夫人缓缓将拓跋匹孤揽入怀中,心中竟有莫名的悲伤。悲这匹孤小小年纪承受得太多了,亦悲自己苦心经营十数年,落得一败涂地。

    “从现在起,你的使命,就是我的使命。”

    白夫人轻抚匹孤脸颊:“不如今晚随我回帐中,明日一早再启程。”

    “不了……有些事,我不说,你也懂。”

    匹孤说完,翻身上马,策马离去。

    白夫人看着匹孤消失在地平线上,潸然泪下。拓跋匹孤长大了,懂得廉耻了。然而我却是他最为不耻之处。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袪兮,无我恶兮,不寁故也!”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簦猓粚v好也!”

    清唱一曲《遵大路》,寄托送别情郎的思绪。白夫人眼见匹孤策马,没有一丝留恋,轻抚肚腩,颔首低语:“孩儿啊,你注定没有父亲了。”

    ……

    次日,郎伯当出现在市城,破坏了开市首日的书信,传到了吕布那里。

    贾诩看着书信一筹莫展,对吕布说道:“不知此子看破多少,若是知晓市城周边,鲜卑部落自然向此处靠拢,将此事说与宇文莫那。宇文莫那必有对策,将部落远迁,多备车马来市城互市。”

    “如此一来,市城的作用减少起码六成。秋收之后北伐,还是要在茫茫草原之上,寻找鲜卑人的踪影。”

    “也许不止六成!”

    薛兰真不想在这个时候泼冷水,但在他看来,贾诩过于乐观了:“若鲜卑诸部远走,各部贵族、大人自不会亲赴市城。那么他们只会采买应用之物……”

    “拓拔匹孤!”

    吕布咬着牙,心中有怒火在燃烧。这一世,拓拔匹孤如鬼魅一般,不离左右。每一次,觉得他掀不起什么风浪的时候,他就会出现,给吕布造成一个很大的麻烦。

第210章 第二一〇章 童环辞官()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这边才拟好,郡内海捕郎伯当的文书,苓儿就慌慌张张的跑进来了:“吕…吕使君,东部都尉营传来消息,童环辞官挂印,给您留下一封文书。”

    说完,苓儿才觉得自己失态,低下头,抿着嘴,将书信交给吕布。

    “这厮究竟意欲何为?某还留不住他了!”

    吕布皱着眉头,恨不得撕碎手中书信,大吼道:“薛兰,再拟文书,海捕童环!”

    手中书信恶狠狠的拍在桌子上,吕布大吼一声:“孬种!支就塞一败,像丢了魂似的。本官就是扛,也要把这不成器的给扛起来!”

    薛兰、贾诩互相看了一眼,从没见过吕布如此动怒。二人都知道,吕布是一个很克制的人,很显然,这才是他本来的样子。

    面面相觑之下,二人相帮童环说句话,却无人敢开口。目光又一齐看向苓儿,日前吕布待苓儿出九原,在各县微服出巡,归来之后,二人的感情急剧升温。

    吕布脸上的笑容多了,苓儿也多了些许小女儿的娇羞。这时候,能劝劝吕布,也就是苓儿了。

    苓儿也是第一次见吕布对自己人动怒,对象还是童环。

    “明府!”

    苓儿轻声唤了吕布一声,开口劝说:“先看看书信,再做决断不迟啊!“

    “不用了!”

    吕布厉声高喝,书信在手中,想要撕得粉碎,想一想没舍得下手。书信仍在那里,吕布对薛兰一声厉喝:“拟文书啊,难道你也要辞官出走?”

    “奉先!”

    苓儿高声对吕布称字,小眼睛狠狠的盯着吕布:“岂可对先生如此无礼?且不论先生名扬海内,便是为我五原殚精竭虑,也不是你能直呼名讳的!“

    苓儿这一喝,吕布冷静下来了。确实刚刚有些犯浑了,童环出走的气,不能撒在薛兰身上啊!

    遥想前世,薛兰战死,乃吾不能救。

    千言万语,在喉咙里打转,吕布径直走出正堂。苓儿拿着书信,快步追了上去,边跑边对薛兰说道:“先生见谅,吕使君哀愤交加,口不择言,容后祥秉。”

    “子兰兄,我怎么有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贾诩说完就后悔了,怎么鬼使神差的说出这么句话?他知道,自己是有些嫉妒薛兰,吕布对他和薛兰,完全是两种感觉。

    对于薛兰,吕布的信任,完全是不能言表的。对于贾诩自己,吕布虽然也信任,但不是对于薛兰那种理所当然的信任。

    明明二人投吕布,相差不过数日。贾诩心里明白,这不是因为薛兰名声在外,却也总忍不住向那个方向去想。

    “文和兄,此言差矣。为一世豪杰,自当不拘小节。莫说今日明府一番无名火,哪怕是一番责罚,兰亦无怨。”

    薛兰笑笑,都一把年纪的人了,贾诩还总在意这些。口出这种挑唆之言,无外乎他自觉才过薛兰,却屈居别架之位。

    薛兰其实和吕布提过,让贾诩为郡丞。吕布却是笑而不语,这种莫名的信任,曾经令薛兰不安,如今却是极为受用。

    “某失言了。”

    贾诩老脸一红,话出口就已后悔了。五原官场和大汉官场不禁相同,最为难能可贵的就是,每个人都在做自己擅长的事。

    就连吕布,这个看起来行霸道之术,一直在加强对各县的控制,打压豪强,穷兵黩武。

    他也只做自己擅长的事,行军打仗,定下整体方略。开市之事,他不懂索性就不参与了,这样贾诩自己也能施展开手脚,一展抱负。

    ……

    东厢。

    苓儿拿着童环书信,跟在吕布后面,一言不发。

    吕布箕坐在榻上,摸出玉韘,有规律的敲击着几案。眼神空洞,苓儿知道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