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秀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陵秀才-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太监从外面走进来,把已经凉了的茶水重新换上,躬身走到皇帝陛下身边,小声提醒道:“陛下,夜深了。”

    想来应该是皇后苦等却见皇上迟迟不回寝宫,这才派人来问,皇帝陛下搓了搓有些发麻的脸,用上力气,直到脸部发红才停下了手,又接过太监递上的热毛巾敷了会,对老太监说道:“你明日出趟宫,去城外的秦家村走一趟。”

    老太监点了点头,殿外又有太监送来了密报,老太监便安安稳稳的站在一旁,不再说话。

    中年男人忽然轻笑了下,惹得皇帝陛下都有些匪夷所思,惊异的表情还未敛去,便渐渐冷漠起来。

    只听那中年男人说道:“你这样护着太子,即便将来灭了西齐,他守得住这个江山吗?”

    御书房内清冷幽暗,皇帝陛下身后的那名老太监佝偻着身子,在烛光下一半隐在黑暗之中,一半露在外面,却好似充耳不闻。

    皇帝陛下没有雷霆暴怒,而是说道:“朕自幼生在宫女住处,如若不是母后与那些宫女们拼死护住,朕如何能安然长大,如何能走到父皇面前,又如何把这大明朝从深渊里拉回来。”

    “朕知道什么叫做恐惧,也知道什么叫人心。”

    “太子年岁尚轻,朕一定要帮他。”

    “朕能为他扫除的障碍,便一定要扫,至于能力今后他坐上龙椅,自然就会有的。”

    中年男人摇头,说道:“太子龙凤之姿,但论才智,不如含山公主。”

    皇帝陛下抬起头,目光之中闪烁着烛火的光芒,语气不紧不慢,听不出丝毫的语气问道:“你的意思是皇后不如晨妃?”

    中年男人面无表情说道:“随随便便一句话就能理解出别的意思来,皇上,您不愧是皇上。”

    御书房内一片幽静,许久之后,皇帝陛下扔下折子,起驾回宫。

    中年男人依然伫立在大殿之内,随后长叹了口气,衣摆轻摇,便越于大殿之上,端着酒壶,埋头喝酒。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九章 阴险君臣() 
“朕还能想起年幼的时候,在浣衣局生活的日子。”

    皇帝陛下回到寝宫后并没有安然入睡,也许是因为被那中年那人随意的一句话刺痛到了哪里,便和皇后来到望星楼,这里可以看见整座皇城,自然也能看见那名在月光下独自饮酒的男人。

    皇帝陛下攥着纪皇后的手,看着自己的皇城,看着自己的天下,轻声说道:“父皇无能,朝中权势尽数在外,不仅仅是晨妃家里,还有很多数之不尽的灾难,如果被人知道深宫里有个皇子,朕一定会被溺死。”

    “从小浣衣局的宫女就跟我说,一定不能让别人看见我,尤其是宫里的人,如果被看到,我就一定会死。”

    “朕,一直记得那年,父皇来接我的时候,浣衣局的宫女为了救朕,被像猪狗一般屠戮。”

    “如果父皇能早到一个时辰,那些宫女都不用死。”

    “我就被母后抱在床底下,透过缝隙看着那些省吃俭用供养朕的恩人们,死在朕的面前。”

    眼前这个低沉着声音,身形显得单薄寂寥的男人,是这个天下最有权势的帝王,他望着宫里的某处,那里是浣衣局的所在。

    “血洗浣衣局的人,朕现在已经不太记得了登上太子之位后,父皇便把皇城守卫的职责交给朕,一天,朕就用了一天,便把那些人全给杀了。”

    纪皇后的神情显得落寞,身旁这个男人,是大明朝的皇帝陛下,是外面人人皆得跪拜的神灵,可只有在她面前,陛下是位丈夫,是倾诉衷肠的对象。

    这座威严无比的皇城,在以往的无数年里,倾覆了多少血与土,又有多少像浣衣局的那些可怜宫女一样的人,死在了权利斗争之下。

    “朕不想让朗儿也经历那些,所以清了后宫,朕理解所有人,为什么却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朕?”

    皇帝陛下望着远处大殿上那个身形寂寥的男人,声音低沉说道:“他们,永远不知道,多少人死,就能有多少活下去,那些活下去的人,作用远比死的人大。”

    皇帝陛下显得有些痛苦,他不能去杀了那个中年男人,因为不能。

    纪皇后抬头看向自己的丈夫,轻声说道:“一切都过去了。”

    是啊,一切都过去了。

    曾经害过你的人都死了,想害你的人也死光了,现在是你大展宏图的时候,北方还有西齐,那是唯一的对手了。

    只要灭了那个国度,天上地下,你便是唯一的至尊。

    大明朝的陛下还很年轻,国内民心皆向,兵力强盛,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了。

    接下里的数日,朝堂之上讨论的话题都是西齐的叛乱,西北道总督梁施已经日夜兼程的回到了总督府,江南的霍明渡,也到了北方,领着三万铁骑马不停蹄的赶往坐镇,算算日子,应该也到了。

    朝堂内的文武大臣们正在激烈的讨论,一方说要趁此机会,拿下西齐叛乱的两个藩镇之地,这样便可遏制西齐东进的天然通道,今后伐齐,也有优势,更有甚者直接向陛下请战,大有攻进西齐京都的势头。

    说这话的,当然是武勋阶层。

    而文官们的意思是现在并不是对西齐开战的最佳机会,两位节度使的叛乱,从现如今的局势看来,很快便会平定,到时西齐调转枪头,区区两镇之地,如何守得住?

    殿中愈演愈烈,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指着一名大学士的鼻子破口大骂,说他胆小如鼠,不配为官。

    那名大学士丝毫不怯,嘲讽那名老将军年老体弱,别到时候上了战场,还没走几步路就嗝屁了。

    这话一出,老将军顿时勃然大怒,随意抄起殿中物件便砸向那位大学士。

    瞬间文武两边已经开始了全武行,你来我往,还不热闹。

    正在殿外守值得秦钟腰跨铁剑,笔直身子站立,听着大殿里的动静,不禁啧啧称奇,这大明朝这些年的文治工作简直是一塌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毫无作为,这眼瞅着人数占优势的文官们已经快要把武官压着打,就这帮心狠手辣的人,还成天嚷嚷要让大明朝今后文明起来,能吵吵绝对不动手?

    胡扯呢吧。

    除了几位年纪实在太大,如户部尚书李庭儒般不宜上场之外,但凡还动的起来的人们全都进入了群战,文官体系的大臣们打起架来可没有那么多规矩,抄起殿上香炉便肆意砸人,就是看不惯这帮粗人,一听有仗打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打仗不要钱啊?

    虽说大明朝二十年来无大战事,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盈但西齐那样的强国,真要攻打,动用的人力物力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好不容易才攒下的家业,怎么能让这帮粗人肆意而为。

    还打进西齐京都,老子现在就把你打回娘胎!

    皇帝陛下坐在龙椅上看着自己的臣子们大作一团,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昨夜本就睡得不踏实,早早的便上朝,却没想到这些精力旺盛的老东西,一言不合就在自己面前上演全武行。

    陛下看了眼身旁的老太监,无力的挥了挥手。

    老太监显然已经是习以为常,尖着嗓子叫道:“殿外持刀官,入殿!”

    秦钟这些天已经彻底融入了京卫指挥使司,早在第一天当值是便被前辈教导,如果哪天被分到奉天殿当值,又恰逢文武大臣开打时该如何应对。

    听到老太监的呼声,秦钟与左侧同僚率先入内,随即便又更多的持刀官涌入殿中,用血肉之躯穿过正在混战的人群,构成了一道人墙。

    立刻有小太监出来,把倒地不起的官员抬走,大殿内依然充斥着骂娘的不良话语,但好歹架是劝住了。

    秦钟看着眼前一位鼻青脸肿的御史大夫,原本挺文绉绉的一个人,怎么就敢对人使断子绝孙的招数呢?

    刚刚那位对抬下去的大将军,可不就是着了这位御史大夫的道。

    皇帝陛下见朝堂终于稳定了下来,便这才从太监手捧着的案台拾起一份密函,说道:“这是西齐太后派人送到宫里来的亲笔信。”

    原本还骂骂咧咧的文武大臣们纷纷安静了来,但持刀官们依然不敢松懈,紧紧靠在一起,不让任何的暴动发生。

    皇帝陛下把密函扔到一边,看着底下狼狈不堪的臣子们缓缓说道:“两千万两白银,三千匹战马很快便会过西北道入京,这是西齐太后的礼物。”

    “条件便是,让我大明不要插手两镇叛乱之事。”

    大臣们面面相觑,虽然陛下从来不提,但谁不知道,这西齐藩镇割据,锦衣卫各处探子从中作梗,如果说这回朔博节度使举兵造反,其中没有锦衣卫的影子,那才有了鬼。

    朝中文武心中肚明,自己在这里闹得欢腾,可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陛下那。

    陛下说打,那就得打,陛下说怎么打,那就得怎么打。

    可很显然西齐的那位皇后,如今的皇太后已经察觉到此次叛乱不同于以往,说不定大明朝还在暗中支持,便赶在大明彻底干预之前,给出了条件。

    “千万两银子,三千匹战马”皇帝陛下轻笑了声,看着朝下百官说道,“那位皇太后如此阔气,倒是让朕犯了难。”

    一位大将军揉了揉脸上淤青,喊道:“陛下,怎么能被这等小恩小惠眯了眼睛,臣恳求陛下,赐我三万精兵”

    还没等那名大将军把话说完,一位文臣手中的香炉便砸向了他的脑袋大吼道:“赐你大爷,河北道的干旱才刚过去,江南的水患过阵子就又得花钱,有能耐,你别问我们户部来要钱,你自己变去!”

    “够了!”

    皇帝陛下猛地一拍龙骑,指着大臣们怒斥道:“看你们一个个都像什么样子,哪还有朝廷命官的仪态!”

    见陛下发怒,朝堂中的大臣们这才纷纷彻底安静了下来,眼巴巴的看着龙椅上的天子。

    皇帝陛下摸了摸下颚,说道:“西齐的银子和战马,已经绕过朔博,承德二镇到了梁施的总督府,天下人都看见了,收与不收,都不是什么好主意。”

    “既然如此,那便先收着。”

    皇帝陛下龙袍一挥,朗声说道:“派旨西北道总督梁施,霍明渡,在边境伺机而动,候战而观,助西齐平叛战乱,夺回朔博二镇。”

    秉笔太监拟好圣旨,印下大印后,便有快马飞奔出城,八百里加急送往西北道。

    大臣们听后纷纷反应过来,随即拍案叫绝,陛下真是好谋略,好图谋。

    让霍明渡领兵在旁,无论是西齐的朝廷大军还是叛军,都会心有忌惮,两方既然都不敢拼个你死我活,那战争便会延绵。

    从目前的局势看来,西齐的大司马亲自领兵出征,求得便是速战速决,打出西齐朝廷的威严来震慑其余蠢蠢欲动的藩镇节度使。

    如果一旦战争时间被刻意延长,对于西齐朝廷来说,百害无一利。

    西齐皇太后能为了让大明朝不介入自己平叛,就能给出两千万两白银和三千匹战马的昂贵价格,如果他们要求大明帮助他们平叛呢。

    或者说,干脆让霍明渡打下朔博,承德二镇,让西齐朝廷拿钱来赎。

    只要以上任何一种企图成真,那么这个游戏怎么玩,主动权就已经全部被握在了大明帝国手中。

    不愧是皇上,这等怎么着都占便宜的办法,想都不用想就说出来了。

    群臣顿时跪下,高呼万岁。

    一桩事了,皇帝陛下朗声道:“过几天便是宫里游园大会的日子,到时帖子便会送到各位大人们府上,让家中公子小姐们都好好打扮一番,说不得还能让皇后成全几段姻缘。”

    散朝后,秦钟站立在殿外,目送一群灰头土脸的大臣们离开,见陇国公走出,秦钟刚想打声招呼,便看着那老头二话不说拽起自己的衣领,瞪着他说道:“臭小子,你老实说到底给淇淇灌了什么**汤!”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章 锦袖挥舞() 
当朝国公竟然威逼堂堂八品御前带刀官?

    秦钟有些不可置信,但又在心中仔细比较了番自己与陇国公之间的品级,顿时心虚的把握在剑柄上的手松开。

    然后开始仔细回想自己最近有没有得罪御大小姐。

    冥思苦想,秦钟这才无比悲愤的抬起头看着陇国公说道:“国公大人,我冤枉啊。”

    “你冤枉?”

    陇国公把秦钟拽到大殿的拐角处,理了理先前因为参加混战而褶皱的官服,负手背对着秦钟说道:“本国公即将大婚,这事你可知道?”

    “卑职听说了。”

    秦钟也在打理自己的衣裳,这么好看的飞鱼服,这陇国公的手脏不拉几的,可不能让他给糟蹋了,秦钟下意识的回答道:“卑职祝国公大人新婚快乐,百年好合,早生贵子,最好多生几个。”

    陇国公回头,眼神之中杀气毕露。

    秦钟顿时打了个寒颤,急忙站好说道:“卑职的意思就是恭喜国公大人。”

    见陇国公面色没有缓和的征兆,秦钟小心翼翼的问道:“国公爷,先前您问我御大小姐这难不成是御大小姐不同意您和大管事的婚事?”

    “她敢!”

    陇国公怒目圆睁,霸气无比说道:“我是她爹,老子成个亲还要一个当女儿的同意,这说出去还有没有人伦孝道了?”

    秦钟在一旁止不住的点头,陇国公快意的扯了扯外服,早已把当初在陛下面前的怂样抛之脑后。

    接着,陇国公便说道:“但令人疑惑的是,淇淇知道后非但没有大哭大闹,反而显得十分平静本国公去问她,她说,是你在从中作梗。”

    秦钟鄙夷的看了眼陇国公,心想真不愧是个粗人,不会用词还非得滥用,这明明就是开解,心里虽然不爽,秦钟依然谄媚笑道:“大小姐这么善解人意,国公爷应该高兴才对。”

    “哼。”

    陇国公看了眼秦钟,忽然大笑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小子,这事干得不错,等去了北方前线,有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