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秦始皇做哥们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恍然之间发现,够一个小民十年生活所需的一金之钱,在管城什么都买不到,钱在这里都不算做钱,堪比黄土,一把剑十万金,一尊鼎一两万金,一辆车高达万金,几百金的都有!就连一匹丝帛都要值个百金,三四百金的!怎么什么到了神通广大的这小子手中,都会这般价值连城呢?

    乱哄哄的场面散去后,有人咀嚼这里面的味道,觉得怎么都觉得怪怪的,哪里不对头?怎么几丈长的破帛就能值这么多钱啊?既然是各位贵人们的庆贺,为何都是一样的字体,一样布帛,一样的笔迹?最后还得用自己掏腰包重金购回,这里面到底哪里不对头啊?

    朱家也学会了动脑筋,他问秦梦:“师父,俺总觉得不经过别人允许,就自顾自的以别人的名义献上贺言条幅,终归有点不要脸啊!”

    秦梦说道:“你师爷所在仙人世界里,小到小商小贩,大到集贸市场,澡堂子,娱乐角斗场它们就是这样子的,所挂条幅的名头更是气冲霄汉,天下无敌,毫不逊色为师所挂!你先忍着,经历多了也就习惯了!”

    朱家有时真是看不懂自家师父是个什么人?有时慈悲矫情的令人发指,有时不要起脸来,那真就不是人!

    一千五百金赈济一个万把多人的城,户均都能分到一金了,这明显不是在救济,而是在造翁!

    秦梦也随即宣布扩大了赈济范围,将范围扩展到了管城三十里内的所有百姓身上,具体细节张榜公示,由管城守将缩壁全权负责。

第433章 中立城() 
管城所在乃是兵家必争之地,所处九州通衢的要道上,秦军占据则可决荥泽之水,水灌大梁,直接就可威胁魏国存亡。一旦战事严峻,此地必将陷入你争我夺,城失城守疯狂割据之中。

    赈济衣食都是权宜之策,如何能避免此地百姓少遭受或不遭受战乱之苦呢?天下城池千千万万,有此心也无力去管,既然和管城结上了缘分,秦梦想着有必要为一方百姓谋些实惠,能尽一份力是一份力。

    若是管城与秦梦不沾边,那也省心了,然而管城名义上就是自己的,作为自己食邑,是韩王亲手奉送的。若此细究下去,秦军占领是自己的城,既然盗匪已被清除干净了,秦军就该退兵了!

    秦梦心生了一个连自己都认为是荒唐绝伦的想法:请秦王退兵。

    “管城早就是秦军眼中之地,得而复还,怎么可能?你还是歇歇吧!”崔广当即否定了秦梦大胆幼稚疯狂天真的想法。

    “不试试,焉知秦王就不同意?”借着忽悠一帮土豪成功的兴奋,秦梦登上了秦王子楚的六驺铁木玉辂。

    秦王今日的气色很差,以至于适才那么热闹的场面,秦王子楚都未前来观赏。

    秦王子楚轻咳两声,颇为欣喜的望着秦梦,说道:“秦子主动拜访寡人,不知有何贵干?”

    秦梦也未客套,开门见山道:“请问大王,管城是不是小子的城邑?”

    秦王子楚抬起了头,惊异的望着秦梦,转而哈哈笑道:“原来是,可惜现在不是了!凡被我秦军占领的城池,那都是我秦国的土地!”

    秦梦抱有的一分侥幸幻想当即熄灭,失望的正了正身上的衣襟,直起了腰,叹了口气。

    “秦子莫不是还想要回你的管城?”秦王面带笑意的又问秦梦。

    没等秦梦回答,子楚接着说道:“韩王若想夺回管城,那得须提十万兵来攻”

    秦王说到这里停顿了,眼角含笑看了秦梦良久,最后吐出后半句话,“秦子若要此城,寡人当即双手奉上!”

    什么?还双手奉上!

    这也是秦梦没想到,心中一下子就明亮了起来,有种受宠若惊的不真实感。

    不过秦梦还是不敢置信的问道:“真的?不知大王有何附加条件?”

    子楚呵呵笑道,亲昵的拍拍秦梦的肩膀,抿着嘴说道:“秦卿放心拿去,寡人别无所求!你等着寡人立即吩咐王龁将军,下发军令,我秦军当即退出管城!”

    秦王子楚雷厉风行,当即招呼车外郎卫向大将军王龁传达王命。

    这一刻,秦梦有些恍惚,也许是自己身上的神人光芒在起作用,让秦王一直另眼相看。不管如何,此城名义上又回到了自己手中。

    “小子,能不能做得管城的主?”秦梦再问秦王。

    “既然以归你,当然你做主啊!”

    “口说无凭立个字据吧?并非小子不相信大王,而是大王日理万机,不知哪日就有秦军大兵压境,我若空口,自然无人信,若是有了秦王的王令,便可省去不少麻烦?”

    天是老大,王是老二,尤其在秦国,法令如山。王令更是大于法令,比法令还要好使。

    秦王苦笑不得,一副宽容随和之态,答应了秦梦这个难缠小少年的要求,找来一张书帛写上了赠与秦梦管城之事,盖上了秦王印玺。

    趁着韩王还未开拔回都城,秦梦又去拜访了韩王。

    “管城是否真为小子所有?”秦梦问道。

    韩王手捻这短须髯,似笑非笑道:“当然,户薄地契不是都已归了秦子?”

    “那就好,小子适才也已和秦王商量妥当,管城从此成为了中立之城。不驻秦军,也希望日后大王也不要驻守韩军,”

    韩王不解的问道:“中立城?”

    秦梦解释道:“中立,顾名思义,不为敌,不为友,两不帮。若有战事,紧守门户,不参与任何一方的结盟。”

    以韩王的聪明智慧,怎不知道管城中立意味着什么?从此以后国都郑城的北大门就没有了刀兵的威胁。

    韩王当即同意,按照秦梦的意义,也写下了韩军不得攻夺管城的承诺。

    不过秦王和韩王也说明了一点,管城不得利用这个便利,藏污纳垢。若有大军压境,必须交出大军所要之人,否则中立之城不算数。

    这是自然,秦梦满意的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日头快上中午的时候,秦梦将管城一切事宜处理妥当。秦梦再次来到秦王的玉辂车里向秦王告辞。

    秦王子楚不再前去嵩高学宫,而是直接折返回咸阳国都。

    秦梦见到了秦王子楚时,他正在呛咳,脸色紫红,想也知道秦王身体的突然不适,多半是被邹衍忽悠晨跑所致。

    秦梦于心不忍提醒秦王道:“大王本属水命,自然与土相克,大王当少去尘土飞扬之地,多亲近优雅芳草之处,这样才能缓解大王身体不适。”

    秦王子楚对秦梦的关怀并不为意,而是正色询问道:“秦子真的无法为寡人寻找不死之药吗?”

    秦梦再次摇头否认了此事,秦王眨了眨黯淡失神的眼睛,却又很快恢复了生气,对秦梦微笑着说道:“寡人也是不相信世上有长生不死药的,其实寡人亲近与你,只想让秦子为我所用。可惜,秦子总是拒绝本王!”

    车厢里是密闭空间,若久待秦梦唯恐被秦王传染,秦梦借口外面车马等候多时向秦王告辞。

    秦王子楚也未在挽留,神情淡然的呵呵笑着说道:“秦子,希望我们还能再见!”

    今日一别,他回他的咸阳,秦梦上过嵩高山后,再回大梁,那就相距越来越远,他若下年驾崩,可能也就后会无期了。

    秦梦告辞秦王后便启程上路了。

    秦梦和左襄翁婿二人同乘一辆车。

    在车上,老丈人左襄拍着秦梦的肩头,忧心忡忡的说道:“小子,你这些日子,风头很盛!魏王哪里的弹劾奏疏,都等身高了!小子行事还需谨慎啊!

    管城一闹,你什么都未落下,相反还将轩辕神剑丢了!你说此事是否得不偿失?如今秦军大将军,捧着神剑到处逐贼捕盗。

    听闻我魏国斥候来报,秦军已经扫荡了大河之南所有的小城,接下来就要过河追逐群盗,秦国为此又夺取了不少地盘。

    若你不是我的女婿,我都怀疑,这一切都是你和秦人之间的密谋!”

    秦梦听闻老丈人的一番肺腑之言,倒吸了几口凉气。

    可不是?秦人借口抓贼为魏国大宗伯追回金子,到处夺城掠地,真就如荀子所言因小失大了。

    为救几千流民,硬生生将数万数十万百姓牵涉了其中,被人说成和秦人串通合谋也不为过。

    为此秦梦后悔不迭,越来觉得做事之前思虑不周了!

第434章 华夏文明之光() 
世间之事怎能完美?凡事做到问心无愧于天地皆可。

    简短的郁闷过后,秦梦又想开了。

    “多谢岳父大人为小子操碎了心”

    左襄打断了秦梦的话语,不解的问道:“等会儿,你叫我什么?岳父大人?”

    秦梦这才注意到一时口误竟将老丈人叫成了唐朝以后才流行起来的老泰山称谓。

    秦梦当即改口道:“外父大人对小子恩重如山,堪比四岳大山,尊崇之情无以言表,在小子心中您堪比山岳,皆是有感流露而已,这才称之谓岳父大人的!”

    左襄哦了一声,嘟囔了一句:“就你小子新鲜怪词层出不穷,在家中,清儿都已不再称呼我为父亲,而改成什么爸爸,称你外母什么妈妈,真是荒唐绝伦,不成体统!即便你有通神才能,也当低调行事!”

    秦梦吐了吐舌头,恭敬施礼,低眉顺眼表示受教,“外父大人,莫要为孩儿挂心!孩儿一日一封奏章送往大梁,事无巨细一切都请示大王,估计大王殿中等身高的奏章一半都是孩儿上奏的吧!魏王万不会猜忌孩儿心怀不轨之意。”

    左襄听闻,惊讶瞪大了眼,恨恨得说道:“小子,早不说,让老夫空为你担心害怕!几次偷看弹劾你的奏章都差点为大王发现,真是有损我秉笔直书太史公的名节!”

    秦梦会意一笑,对于太史公老丈人的关心倍感温暖,投其所好试探道:“小子如今有了些积蓄,很想在繁阳之地上开上一所大大的学校,教授顽童认识些字,读上几本书,不知外父大人,支持不支持!”

    “建学校?”左襄兴奋的无言以表,“小子真有此打算?那简直太好了!太平天下不是靠征伐而出的,更是需要诗书礼乐训教出来的!外父当然支持你了!”

    似乎读书人都有一个通病:好为人师!

    每当左襄遇上不顺心的事情,总会发牢骚,“不干了,不干了,隐入田舍收一二子,教以诗书,了此一生,岂不逍遥!”

    今日秦梦只不过一说而已,逗逗老丈人开心而已,对于所建学校心中一点规划都没有。

    就在中途下车休息的间隙,让秦梦苦笑不得的是建学校的事情竟然人尽皆知了。

    昨日留宿管城的贵宾,今日大多都要出发前去嵩高学宫。宾客分成了三股。

    荀子先生西来,参与完嵩高学宫讲学之后,还会随秦相前去咸阳讲学,因此他这一支就跟随秦人向西去了,准备先在京城休整一下,第二日同吕不韦再前去嵩高学宫。

    而以魏赵使团为首的一支,聚集了须卿,邹衍,甘公,石公等一众天下名儒,秦梦领着他们向西南行,经新密邑,前去嵩高山。

    第三股乃是韩王和楚人,宋玉本想跟着秦梦这支先行出发,可是春申君追贼的大军还未归来,他自然不能失礼离去,韩王迟迟不动身就是再等申君回来,好好巴结一番,日后他韩国遇上危难的时候,也好方便求助楚王。

    秦梦一行都是名儒大家,自然有共同话语,对于秦梦的大计甚感兴趣。

    就连平原君也惊呼道:“秦子莫非打算用重金打造一座可以与稷下学宫和嵩高学宫比肩的新学宫?”

    秦梦惊讶于平原君赵端的好大口气,说实话自己从未有过这般大的志向,真没想着在教育事业上有所作为。

    秦梦怎不知贫苦百姓寄予了儿孙们鲤鱼跃龙门的美好期望,都想着日后能立于庙堂,作为人上人,乱世能学上几个字,对于永世耕作的低贱百姓,那已经是不可奢望的天大梦想。

    根本不需建与稷下学宫以及嵩高学宫比肩的学校,只需让蒙童认几个字,方便生活而已,

    听完秦梦如实的答复,平原君颇感失望道:“秦子大才,人称文昌星君下凡,不说揽天下英才教之,却只想着自家封地上的几个蒙童,真是让我赵端大失所望啊!”

    没想到平日里放荡不羁的赵端,还真大发起了牢骚来。

    虞卿公允表示,赵人自从学习了胡服骑射,在武功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文化礼教上面一直是个短板。燕赵民风彪悍,同时处于赵魏边界之地也沾染这种风气,整日抱着一颗功名马上取的志向,然而人活着总不能打仗,适当的教化很有必要,他甚是赞同秦梦所言,办教育得符合民情。

    虞卿是从赵相的位置上退下来了,在赵魏两国政学两界依然有着巨大的声誉。他此话一出,立即被众人奉为了领袖,一致推荐他为能与稷下学宫以及嵩高学宫比肩的繁阳学校——校长。

    虞卿一直推辞,坚决不就此重任。

    虽都是玩笑之言,但秦梦也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虞卿心思压根就不在教授几个蒙童识字上,他是想着著书立说,传学问于后世。

    百花齐放的文化盛世都会因为天下一统而被禁锢,建造学宫传授高深学问倒不如著书立说能让此时的文化传于后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虞卿所作功在千秋。

    既然虞卿的志向在于著述,何不建一所学校?将天下有志于著书立说者聚集起来,供给他们饭食,让他们专心著书。劳累之时,闲暇功夫,顺便教授孩童们识几个字,既缓解了疲乏,还为人师表,岂不两全其美?

    今日一早秦梦就已得到了子南真的消息,一切顺利的到达了大梁,他准备休整半日后,就会快马轻骑赶回濮阳,到时轩辕剑这桩大生意,所得的一万金就到手了!

    这么多钱怎么花!秦梦也为此发愁不已,一万金能买净天下所有粮食了。

    一想到几十年后,华夏文化史上将要遭受一次次巨大的文化灾难,毁尽了天下经典,多少文化断绝,秦梦就为此心痛不已!

    建一所为方便学者著书的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