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皇孙-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来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竟然是十分深厚的,不然也不会过了这么久还有这么样的反应,按理说是不应该的,他强迫自己听自己冷静下来,都到了这样的时刻了,脑子里乱糟糟的,想太多也并没有什么用处。

    他只能默默地在心里为太子朱标祈祷,祈祷他贵为大明朝的太子殿下,能够吉人自有天相,顺利的度过这次难关,能够一如既往的一个父亲的身份站在自己的身旁,尽管自己内心并不一定的需要。

    所有的一切都开始不平静起来,朱允炆望着外面的天空,明白将会有十分大的事情发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或许他能够做到的也仅仅只是能够保存自己而已,哪里还有别的余力去顾及别人?

    与朱允炆的焦躁不安不一样,在北平府内端坐的燕王朱棣,正饶有兴致的和道衍和尚下着棋,并且十分淡然的听着属下一个一个传来的情报,俨然一副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的模样!

    票票。

    (本章完)

第410章 对弈() 
自从燕王妃去世之后,道衍和尚是越来越看不懂眼前的人了,他尝试着去弄明白到底在京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连燕王妃去世这么大的事件皇帝就那么轻易的揭过去,不相干的人杀了一大堆,真相却越来越远了。

    “王爷,虽然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但我们也是不可掉以轻心,太子的安危涉及的是整个大明,如今更是人心惶惶流言四起,皇上随时都可能怀疑我们,”道衍和尚不无焦虑的继续道:

    “现在我是越来越摸不准当天圣上的脾气了,总觉得事情都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前去,无论如何,不管我们的行事如何缜密,王爷都要小心为主,况且小王爷对于王妃的事情误解很深,私下里的小动作也变的越来越肆无忌惮起来。

    所有的这一切都可能成为被怀疑的对象,到时候我和我们多年的谋划被毁于一旦不说,很可能连东山再起的力量都没有了,王爷您天生皇命,有上天赐予的独特使命,万望您在这样紧张的时节依旧要时刻保持警惕。”

    换做平时道衍和尚绝不会罗里吧嗦,哆嗦这一些有的没的事情,因为他知道以燕王朱棣的性格,这些事情都在他自己的严密控制中,丝毫不会出半点差错,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好像一切都在失控,让他有一种把控不住的恐慌。

    “行了,大局已定,局势已开,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也都在本王的预料之中,并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难得今日我的心情还不错,我们两个就好好的下棋,别的事情就不要再讲了。”

    朱棣挥挥手打断道衍和尚想要继续讲下去的欲望,眉宇之间颇有些不耐烦的继续道:“何时你变得这么婆婆妈妈,优柔寡断呢?当和尚的不是都要五根清净心无杂念的吗?本王不想连你也变得这等的让人不耐烦,关于王妃的事情,”

    说到这儿燕王朱棣顿了一顿,眼中闪过一丝狠绝,虽然十分快速,但还是被精明的道衍和尚捕捉了去,他心里成什么十分恐慌的念头,却又听朱棣漫不经心的道:

    “关于王妃的事情,不过就是一场意外,本王心中也是十分的哀痛,但是本王是大燕的王爷,亦是大明王朝的大将军王,如果长时间的沉迷在失去爱妻的痛苦之中,恐怕都将错失向前进的机会了。

    所以,既便是本王心中再怎么悲痛,也是,一定要将所有的情绪都压制到自己的严肃认真的面目之下的,妙锦她想看到的也是这样的本王,等到本王到了那样的位置之后,她依旧是本王唯一的妻子和王后。”

    说完这一切,朱棣不在言语,而是动作利索的又下一子,大有大杀四方的气势,可是道衍却明显的感觉出来他并没有以前的稳健了,他看着越走越乱的棋局,有心想说些什么,可是看着朱棣的态度,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

    内心焦躁不安的情绪越来越严重,道衍从来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状况,难道真的是天意所在,没有凤凰星的助力,帝王星再怎么闪耀也会失去原本的光彩?不,不,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道衍下棋的水平比朱棣要高,这下由于朱棣的不按常理出牌,看起来几乎上朱棣要以压倒性姿态碾压道衍了,可他心里知道并不是那样,看起来天衣无缝的棋局,其实从一开始就出现了漏洞,只是执子之人没有发现罢了。

    有心逆转棋局给朱棣当头棒喝,可是道衍看着朱棣眼中越来越兴奋的神色,不动声色的输了棋局,然后夸赞道:“王爷棋艺增长非凡,道衍自愧不如!”

    “哪里哪里?”朱棣面子上掩饰住内心翻滚的欢喜之情,之前道衍次次都不动声色的输棋,刚开始他不知道,时间久了心里也明白,可是这一次他明显感受到对面的人只有招架的料,没有还手的余地,自己赢了也是理所应当,所以摆摆手道:

    “不过是侥幸而已,之前本王可是知道师父你经常让着本王呢,今日堂堂正正赢了一次,也不枉本王苦苦练习,丝毫不敢有半点懈怠,也算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了!”

    道衍垂下头,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这样的局势并不是他乐意看到的,他不能够坐以待毙了,要主动出击,于是,趁着朱棣的兴奋劲儿,赶紧道:“王爷天资聪慧,后天又十分的努力,怕是世间没有任何事情能够难得倒的!

    道衍不过是别的不懂,才对这方面有所擅长,不过是小小技能罢了,王爷今日还有别的事情要处理吧,道衍刚才想到寺内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处理呢,今日就先行告辞了。”

    要是在往常,朱棣一定会问到底是什么事情还需要堂堂的燕王府红人出面处理,可是现在他的精神异常的亢奋,只是有点略微的失望道:“哎,本王还想着再与师父来一局呢,还真是不凑巧。

    既然师父有急事,那还是赶紧处理了好,刚好一会儿本王也有事,就不去送你了,让管家带你出去吧,”说着朱棣对着门外大声喊到:

    “来人,护送师父回去!”

    “是,王爷,”侍卫从外边走进来,朝着道衍拱手道:“师父您请这边来。”

    “有劳了。”道衍表面上没有半点的表情,依旧淡淡的道。

    走到门外,道衍特意扭头望了一眼朱棣,却见他正目不转睛的看着刚才的残局,道衍心里咯噔一下,事情好像真的往着他不能控制的方向走过去了,到底是什么时候一切发生改变的呢?

    道衍想不通,所以他不得不重新了解一下新的时局,他需要赶快回到他自己的地盘,心平气和的查找原因,他绝对不会让这么一小点的事情影响他的大局。

    大明将来只能是朱棣,而辅国功臣一定是他道衍!这一切绝对不会出现任何的差错!他也绝对不会让其发生!

    55555555

    (本章完)

第411章 星盘异动() 
匆忙从燕王府赶到自己的寺庙,道衍和尚直接自己关在了房门之内,并且向随身的侍从和尚嘱咐,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进来耽误他。

    所有的事情离他谋划的方向越来越远,让他不得不警醒,他把一生的赌注都下在了燕王朱棣的身上,到最后势必是不成功便成仁的结果,他辛辛苦苦谋划多年,一步一步的步下棋局,只待有朝一日,改天换地,做那个恒古第一人。

    到了这等关键的时刻,眼睁睁地看着胜利好像就在眼前,只要他们在向前迈一步,所有人的目的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此刻燕王朱棣却出了前所未有的状况,道衍和尚不得不担心起来了,而他自幼学习的便是玄黄之道,明白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有天意所指。

    时局发生了改变,那么天意,自然是也有了变动,多日观测星空,现象却不是不能仔仔细细的探测,现在唯一的办法便是自己亲自布下星阵,以自己的寿元作为抵押冒险探测天意,如果有可能,就以一己之力改动星盘,让局势再次向他们倾斜。

    只见道衍和尚神神秘秘的从房间的暗格里拿出一个小箱子,从贴身的衣物之内拿出一个小钥匙,轻轻的打开箱子上的锁,将里面一张玄黄符纸拿出来,脸上尽是严肃的神色,再次将箱子锁好放妥,他才转身回到桌子旁。

    双手捧着符纸,道衍和尚扑通一声对着屋内的香炉跪下,亮铮铮的扣下三个响头,大声道:“我佛在上,师父在上,今日弟子道衍,愿以自身十年寿元作为抵押,启用偷星换日符,以期改变时局。

    我王乃是天定的帝王之星,今时星辉黯淡,晦气滋生,恐世事多变,天下纷乱,道衍自知自不量力,然此生志向所在,宁死不回!恳求我佛助我一臂之力,纵万死不改我的志向!”

    以一己之力助力一个藩王成为千古流芳的皇帝,自己自然会成为史书上最为浓墨淡彩的一笔,万人敬仰,万事留名,道衍这一生只想做一件事,这件事必然是天大的事,也必然要做成,如果这件事情做不成,活着也必然没有什么乐趣,既然认准了,那就一条道走到黑吧!拼了!

    就在这个时候,从窗户的缝隙里吹过一阵风,将符纸从道衍和尚的手中吹走,恰巧飘落在他早已经布好的星盘之上,看到这样的景象,道衍和尚脸上泛着前所未有的光芒,他狠狠的叩首道:“多谢我佛!”

    符纸乃是道衍的师父赐予,他深知道衍的心思,却从来不点破,而是在驾鹤西去之前将东西交于他,并嘱咐道:“天意难测,切不可轻易的改天逆道,否则轻则减寿,重则丧命!

    为师知道你心志坚定,必不能轻易听进去,特地留下这几个符纸助你,然人算终是不如天算,就算一时得利,终究无法避免大趋势,切不可竭力而行,不然恐难以善终!切记!切记!”

    (本章完)

第412章 命垂一线() 
太子乃是未来储君,关系着大明的未来,稍微有任何的情况势必引来动荡,朱元璋即便是心急如焚,也不敢有半点的表露出来,他现在有点后悔了,迁都之事再大,也大不过他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接班人。

    朱标作为大明王朝的继承人,他当然知道自己对于整个大明王朝的重要性,然而倘若不是真的无力支撑,他也不会任由事情向着他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如果自己的元寿真的到了尽头,又何必牵扯到一大帮无辜的生命。

    一开始只是水土不服,腹泻不止,后来连下饭都成了问题,随行御医办法想了一箩筐,还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眼看体力虚脱,连握笔都成了一件自己难以支持的行为,匆匆忙忙令人将自己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整理完毕,朱标便令人即可带领大部队原路返回。

    可谁知才往回走了没几日,朱标的病症愈发的难以控制,躺在床上虚弱不堪,望着车架外一行一行的人群,他并没有像别人一样觉得自己这辈子也可能与那个位置没有缘分而痛惜,反而有一种平静从内心里升腾起来。

    “罢了吧,各人的命数都由天而定,天意难为,我朱标今生虽然建树不多,所作所为也能对得起大明的百姓,有些事情我改变不了了,就算给再多的时间恐怕也是无能为力,”朱标闭上眼睛对自己默默的说道:

    “或许就这样离开了,再也没有了烦恼,终究他与父亲并不是同一种类型的人,治国的理念不一样,也成为不了父亲所要求的人。只是就这样撒手人寰,依照父亲的性格,随行的上千人恐怕皆是性命不保,总不至于去了去了还遭千万人唾骂,还有,”

    朱标脑子里闪过朱允炆寸步不离的待在自己身边照顾他的身影,眼角不由得浸出一行泪,不由得轻生脱口而出:“我儿,只是苦了你了,生在帝王家,要遵守太多太多的准则,才能享受别人享受不到的地位,现在,为父最后也为你做一件事情吧。”

    “太子爷,你醒了,还有什么不舒服的,我这就传御医,”他的贴身太监听到朱标喃喃的声音,立马起身过去,开口说道:“宫里传来消息,说是皇上派了锦衣卫护送蒋政医师正在这边赶来,您可千万保重御体。”

    “不用了,咳咳,”朱标有气无力的挥挥手,嘱咐道:“我好些了,你去传我命令,再加快些速度,我要尽快回到京都,要快,要快…”

    “太子爷,您的身体太过虚弱,不能舟车劳顿,御医千叮咛万嘱咐过,奴家这可不能听…”太监还没有说完,就被朱标打断。

    “来不及了,你,你只管吩咐,这是我的命令,”朱标急促的喘了几口气,可把那太监吓得不轻,赶忙把人搀扶起来,急切道:“爷,爷您可别急,奴家这就去吩咐,您可是千金之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

    “去,快去,去…”朱标摇摇头,坚持的重复着,太监无奈,只得转身出去。

    (本章完)

第413章 时局难料() 
自从得到朱允炆的重视之后,道志和尚小日子过的很悠闲,在灵谷禅寺被奉为上宾,白天潜心研修佛法,晚上时不时夜观天象,或者将自己心中的建议和想法递送到朱允炆的手中,毕竟所做之事乃是翻天覆地的大事,任何细枝末节的事情都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半分马虎不得。

    这一日晚饭之后他同往常一样盘坐诵经,却没缘由心头慌慌,不得安宁,不出一刻钟,手中的佛珠突然挣脱束缚,如散沙一般散落在地方,在安静的佛堂发出‘咚咚咚’的声音,道志和尚猛的站起来,顾不得捡地上的佛珠,径直向外面走去。

    夜色已经降临,天上星河璀璨,围绕在帝王之星旁边的另一颗明亮的星星突然间光芒尽失,似乎有淡没的迹象,道志和尚看到这样的情景顿时脸色巨变,匆忙又折回到自己的卧房之中。

    从暗箱里取出来占卜用的工具,神色紧张的随意掷上一卦,卦面之意乃是出师不利吉凶难料,道志略加思索,便意识到了此等变故出于何人之身,恐怕是路途遥远,有人行了作奸犯科之事,这一天终是不可避免的来到了。

    师哥啊师哥,你机关算尽,妄图用一己之力改变整个时局,可是千算万算,却唯独遗漏了一点,那便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