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皇孙-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要你的命做什么?”从震惊的情绪里走出来,沈卿又恢复了平常精明的模样,这不,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什么,就开始同等的向朱允炆索取,不过这些朱允炆还是乐意去给的。

    他并没有丝毫的不满意,一个女人愿意在这方面算计你,只能说明她的心里全都装满了你,才想你用同等的方式回报,即便不是同等,也要多一点更好,所以他没有任何的犹豫的道:

    “我的女人自然是留着好好被我疼爱的,我舍不得你把命豁出去,别的丢了我还能挣,你的命要是没了,我怎么也是找不回来的。虽然你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但这并没有什么影响,不过看来我需要调整计划了。

    唔,本来也没有打算把你拿下的,可是谁让你那么诱人,那么的秀色可餐,那么的令人心动呢?”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本章完)

第398章 摄魂术() 
不理会朱允炆无赖的姿态,沈卿看了一眼被他扯落在地上的衣物,回忆起来刚才的过程,简直要羞愤欲死,将被单扣到朱允炆的头上,然后命令道:“说着什么胡话呢?感情一切还都怨我?

    哎,你别扯,盖上,我要穿衣服,楼下还有正事呢,今天可是咱们中华第一楼开业的日子,万一出现什么差错可不好,我可是在你手底下工作的,到时候岂不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嘿,瞧你说的,要么两个现在谁跟谁啊?都赤诚相见了还分你我,即便是真的出了什么事情,到时候你一使美人计我不一下子就认怂了,肯定是夫人说什么我就听什么。”

    “呸,油嘴滑舌。”沈卿啐了朱允炆一口,艰难的从地上将两人的衣服分开,因为她女扮男装的缘故,身上穿的自然是男装,奈何今天朱允炆又穿了一身与她同样的浅色衣服,这下可好,十分的难找。

    面红耳赤的套上衣服,沈卿看了一眼将一切都瞧在眼里却偏偏依在床头调笑着看着她的朱允炆,将他的衣服一股脑的丢在他的脸上,在他的笑声中慌不择路的逃了出去。

    笑容挂在脸上,朱允炆一扫之前几天的郁闷之情,终于有点好心情,看来很多名人重欲这件事情定然是真的,不然他怎么会感同身受呢?往日里在这个时代受到的怨气,今日一并消散了。

    当然让朱允炆高兴的不仅仅是拿下沈卿这样的大美人儿,还有就是他一直以来装在心里默默演习的摄魂术有了新的进展,所谓的摄魂术指的并不是能够将人魂魄从身体里剥离出来的巫术,而是与西方的催眠术有很大的关系。

    作为后世的高材生,朱允炆其实对于催眠方面也有一些涉猎,当然并不精确,只是大学的时候因为好奇心的驱使下在图书馆里面阅读的,当时他曾经读到过史书上曾经记载过,在中国古代的一个不知名的朝代里,出现了一种叫做摄魂术的法术。

    施法的人精神力强盛,可以通过某一种物件在与人对话的过程中,将别人的心神吸引过去,进入他人为为他编织的梦境中去,从而做出一些平时里做不出来的事情。

    被摄魂师施过法术的人,一旦真的走进摄魂师为他编织的梦中,轻一点的改变自己的决定,不知不觉中说出来心中隐藏的秘密,或者是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重一点话会一直进入梦中不出来,成为植物人状态。

    而经过时间的推移,真正的摄魂术失传,流传下来的也只是些皮毛,但虽然仅仅是些皮毛还是会被有心人利用,做出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来,所以摄魂术被冠以巫术的名字。

    在看的时候,朱允炆也只是觉得不可思议,却没有想到就在前一段时间,一直沉浸了良久的卫一突然来信,托人给他捎来了一本古籍,朱允炆令人翻译以后,知道上面记载的正是摄魂术的内容。

    记忆重合,一本小小的册子阴差阳错的到了自己的手中,朱允炆并不认为这些东西是巧合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命中注定他会被害死,命中注定他会回到明朝,命中注定他将会来搅动这个时代。

    沈卿虽然对朱允炆有好感,但还真没有到了直接献身的地步,从他看破沈卿的试探开始,他就默默的练习起来摄魂术,在他们一步步的走向这个房间的时候,他就开始了摄魂,慢慢的引诱她,让她心里认同她就是引诱他,想要得到他的主意的想法。

    再到他贴上她的手,将她带入梦境,耳边一直告诉她她是喜欢他的,不但要亲手将自己的衣服脱掉,不要离开,还要彻彻底底的将自己给他,很显然沈卿对于朱允炆没有任何的防备,十分容易的就落入了他的圈套。

    即便是之后她反应过来有哪里不对劲儿,也绝对是想不出来的,因为她的潜意识里讲那些催眠她的画面忘记,脑海里只留下对她影响巨大的话语,并把那当做自己的心声。

    不过是小试牛刀,就已经让朱允炆热血沸腾,心底里对卫一多了一份认同,从一开始他就不曾真正的责怪他,只是想他有更多的磨练,以便应对与将来日渐变化的局势,如今看来,他的做法还真的十分有用了呢!

    修炼剑法不过是防身健体,没有什么别的用处,但摄魂术就不一样了,它可以让他在某些方面游刃有余,当然不仅仅是去当采花大盗呢,所以从拿到手里之后,朱允炆就爱不释手,不管白天黑夜都琢磨。

    当然最痛苦的莫过于江诗云了莫名其妙的被朱允炆催眠,潜意识的去做一些事情,可走到地方时又突然忘记的事情太多了,无功而返,以为自己得了健忘症,其实不过是朱允炆的实验而已。

    回味着刚才的蚀骨销魂,朱允炆满足的咂咂嘴巴,刚才他又忍不住想要施展,但又恐怕稍有不慎对沈卿的身体不好,所以才忍了下来,不过这是对了,对于一个女人,下三烂的功夫永远是上不了台面的,弄巧成拙了可不行。

    不过,或许有一个人将会是他最好的试验品和对象,那便是被自己救下来却失去一切记忆的徐妙芸,给她建造一个属于他们两个的梦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她从一开始防备心里就很重,这样的人是很不容易摄魂的。

    但是,就算是如此,朱允炆还是想要试一试,这也是他一直刻骨练习的原因,既然做出了选择,就彻彻底底的将她改头换面,阴差阳错也好,命运多舛也好,从此以后,世间不再有徐妙芸!

    下定了决心,朱允炆又暗暗了骂了自己一声,怎么这么好的东西他全部都用来泡女人了啊,这样下去可不是很好啊,违背了他的初衷,将来一定要好好发挥,能做到真正的摄魂才是最好的呢。

    墙角数枝梅。

    (本章完)

第399章 祸乱之始1() 
对于之前还信誓旦旦说出来让别人去找一个比他更好的人的话,然后还没有过多久就把人吃干抹净的行为,朱允炆并没有觉得有任何的不妥之处,冲动是冲动了一些,可终究结果是好的不是吗?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不就是随心所欲吗?

    有了这么一档子事儿,朱允炆在心底彻彻底底对苏穆青不再抱有任何的希望,酒楼的事情不能自己太过关心,沈卿就能够很顺利的解决一切,倒是训练的事朱允炆一直不能放下心来,要知道打造出来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更何况朱允炆还不能暴露太多的实力出来。

    其实赤焰军成军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张辅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只不过还需要时间的磨砺和经验的打磨,操之过急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这也是朱允炆特意让他们回炉从造的最重要原因。

    然而令朱允炆最为担心的还是再次出发南巡的朱标,明知道前路坎坷,自己却被俗事缠身不能有正当的理由阻止,他的内心是十分纠结与不安的,纵然人终究都会有一死,按照之前历史的走向来说,早就已经到了那一刻。

    可朱允炆终究不是冷血无情之人,即便是短时间的接触,他也是深刻的体会到朱标给与他强烈的父爱,孤家寡人并不是他要的结果,然而世事无常,许多事情并不是他可以控制的了的。

    太子出巡,队伍异常的庞大,既有朝廷的大军跟随护佑,又有太子亲卫的众多高手守护,一路上也算是十分顺畅,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情报如雪花一般飞一样的向京城发来。

    不论是人文景象,还是风俗人情,各项事务一应俱全,与朱标谨慎仔细的性格如出一辙,朱元璋看完之后自然是龙颜大悦,一连几天上边心情都好的很,期间朱允炆也借机进宫了几次。

    心情大好的朱元璋并没有再次询问有关于徐妙锦的事情,反而兴致勃勃的拷问了他一些家国大事,就比如今日正在批奏疏的朱元璋看了一眼恭顺的坐在一边看书的朱允炆,开口道:

    “朕分封藩王,为的就是让朕的骨肉亲人与朕一起守候朕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除了你的父亲,所有的叔叔都不曾例外,当初送走你二叔的时候曾告诫:

    ‘关内百姓,自元朝失政以来,不胜疲惫。今日我平定天下,又有运粮纳税之劳,百姓仍未休养生息。你到藩地之后,如果宫殿已完工,就暂且将其他不重要的事务全部停止吧。

    之后为了关西兵事,专门设置了赏罚制度。每年也会亲自巡边,大将皆听节制,御军整肃,所过秋毫无犯,未尝妄戮一人,故戎狄威畏朕的大军,朕倚以为重,心中越发安定。

    然而不出几年,流言四起,有关于秦王诸多恶行之事经过悠悠众口传到朕的耳朵里,让朕不得不注意,秦地乃是大明西北要塞,故而朕才将它交到朕信赖的次子手中,便也不能让污水泼向皇族。

    朕有心当做是流言,却又不能心无杂物,随一直令锦衣卫秘密探查,可得到的结果终是令朕大为失望,明里暗里也曾警告,却还是屡教不改,研究了如今境地,倒令朕无以言表,心生冷意。

    堂堂皇天,朗朗白日,秦王竟口出狂言,太子所行之处,各地官员百姓皆是爱戴有加,倒是他这个亲弟弟,却巴不得他哥哥早日去了,为他空出来地方,由他做这个太子之位,真是太令朕失望了。

    此奏疏乃是西安府府尹宋思明所报,上面清清楚楚的罗列了秦王在封地里所有的恶行,纵是太子之前再怎么为他开拓,也是堵不住悠悠众口,有时候太子还是太过于仁慈了,就此事,你怎么看?”

    朱允炆掩下吃惊的表情,对于底下藩王的小动作,朱元璋知道的一清二楚本来就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奇怪的是朱元璋竟然将这样的事情说给他听,明摆着是让他表态的问题。

    “此事着实难办的紧,这些年二叔为了西北秦地的安宁,定然是下过不少苦功夫,没有功劳苦劳还是有的,但是呢,这也并不是肆意妄为的理由,有道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定然是该罚的。”

    朱允炆不慌不忙的放下手中的书,尽量表现出一丝的慌张,继续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皇爷爷定然是教给二叔听过,只是时间久了,有些忘了,也是在所难免的。

    可毕竟秦地不同其他的封地,贸然的惩罚一个藩王势必影响到其他的人,也会把二叔逼急了做出不恰当的事情,允儿人为皇爷爷不妨下谕旨告知父王和二叔,待南巡结束之后,一同回到京都听从皇爷爷教诲。

    父亲宅心仁厚,最擅长说服,二叔回到京都之后,身份就不再是在秦时候山高皇帝远的霸王,性格自然收敛许多,这时候只要多加的引导,必然不会在做一些蠢事。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二叔依旧性情不改,仍是胡作非为,到时候皇爷爷就将此等证据公布于世,按照当朝立法处置,一来可以震慑其他王爷,二来也能笼络天下人心,最重要的是让二叔吃点苦头之后变乖。

    允儿认为任何的惩戒从来都不是目的,目的不过在于能够迫使不守规矩的人知道规矩的重要性,让整个社会都依照一个既定的规矩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这才是惩戒想要的结果。”

    朱元璋看着朱允炆,这样强烈的感觉又附上心头,这个孩子的变化太大,以至于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朱元璋也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重新开始思考一些事情的可能性。

    自己从小最疼爱的孙子一下子从柔柔弱弱变成了条理分明,进退有据的样子,还真让他有些惊喜呢,朱元璋嘴角挂起一丝笑意,再次打量了一番朱允炆,开口道:“那就如你所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本章完)

第400章 祸乱之始2() 
说完如你所言的话,朱允炆就亲自大手一挥亲自写下两封密函,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到朱标的手中,一封同样八百里加急送到秦王朱樉的头上,事情倘若是照着这个进度走下去,相信很快就会解决,然而总是有人会跳起来犯事。

    这些也都是后来之事,现在暂且不提,只道朱元璋听了朱允炆的提议之后默默了写好密旨封好下发,这才拉着朱允炆去了御花园,并且在经过一颗树之时,意味深长的道:

    “此树是朕亲自从紫金山移出种下的,刚开始只是见它形状奇特甚是喜人,才动了心思,未曾料到进入御花园没有多长时间,枝叶竟然全部干死,朕深深的为之惋惜,便不再理会。

    然而又一年春天,朕无意中再次来到这里,却发现此树再次发出生机勃勃的枝条,日益旺盛,只是形状不再奇特,倒是有异香散出,随从人员见朕好奇,立马解释道这是一颗很难遇到的药材树,价值绝对今非昔比。

    朕听了这番解释之后只能是越发的不解,为什么原本奇奇特特的景观树变成了千古难遇的药材树,两者之间本来就没有任何的关键之处,可明明是同一颗树,为什么能够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纵是隐藏的再好,朱允炆的脸色还是变了又变,朱元璋借助树的说辞来求证朱允炆的变化,让朱允炆简直是措手不及,虽然也设想过被拆穿的结局,却没想到朱元璋会说的这么隐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