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保证的事情朱允炆不相信还说得过去,可是朱元璋保证的事情就由不得朱允炆不信了,事情解决的太过顺利,让他觉得不可思议,又不由得仔细想到底什么事情什么东西会和徐达有关,和一个在灵谷禅寺待了十几年的女子有关?
关于他和徐妙锦的相遇和所谓的相爱事件,朱元璋只字不问,显然并不是真的相信他所说的话,而是他要谋划的事情远比杀了一个与朱檀死无关的女子做替罪羊更为重要,所以,他是否说谎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从开口祈求朱元璋成全的那一刻开始,到被他选中,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是他的终究逃不掉也躲不过,只是让他头疼的是他该去怎么和徐妙锦沟通,让她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走,不至于将两个人都推到不可挽回的地步,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本来只不过是想将人要了过来,顺便安一个名分就好,时间久了将人休了出去,神不知鬼不觉,这下子倒好,成了皇帝赐婚,违抗了就算是抗旨,杀头都不为过,还有可能株连九族,他是没问题的,问题是徐妙锦有问题。
朱允炆是一个头两个大,一边想着如何和徐妙芸沟通,让她说服自家妹妹按照事先想好的思路走,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考虑,一边想着如今宫中戒备森严,他要怎么传递消息出去才不被人怀疑,还能够赶在前面。
他不知道就在他前去见朱元璋之前,徐妙锦也已经被蒋献秘密的转送到宫中,而再之前徐妙锦与徐妙芸两姐妹已经见过了面,在一番沟通之下,为了不让自己牵扯到灵谷禅寺的众位僧人和徐家老少,徐妙锦勉强同意了徐妙芸的方案,决定和朱允炆演戏。
然而时局总是千变万化的,徐妙锦要是知道所谓的演戏已经变成了一场惊天的大阴谋,而她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棋子,并且一道旨意已然将她的以往的人生改写,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可是此时的她却是浑然未知。
从此刻开始,历史的序幕开始了大幅度的逆转,时间的经纬度也在不同的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世人浑然未觉,依旧按照自己的方式过着每一天,却不知道未来已经被改写,世界早就不是原来那个世界了,而原来的那个世界或许也存在着,说不定在另一个次元也说不一定!
求打赏…肚子疼…………
(本章完)
第312章 汤和进言1()
黎明悄悄到来,在夜晚飘荡游移的势力各自回归到自己的位置上,早朝一如既往的进行着,只不过今日多是对于朱檀葬礼的处理以及审讯事务的进展,刑部如今群龙无首,太子朱标被拿下了决策权利,朝堂之上一时之间议论纷纷。
一路千里迢迢从老家赶到京城,汤和拼上了老骨头为的也不过是让自家女婿能够顺顺利利的安葬,今后的势力不会受到威胁,女儿能够带领外孙在封地做一个逍遥王。
此时见众人唧唧哇哇,显然早已经把朱元璋的耐性磨完,他终于从角落里站出来跪下高声呼喊道:“草民汤和,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到老朋友,又是自己的的亲家,一副苍老风尘仆仆的样子,朱元璋心情显然回调了不少,赶紧关心的道:“汤先生不必多礼,起来吧,你难得回来一趟,就赶上这样的事情,朝中如今留下的全都是酒囊饭袋,连个小事都处理不了,正好朕也想听听你的意见。”
“回皇上的话,草民这次回来就是为了鲁王殿下而来的,”汤和慢腾腾的从地上爬起来,头发全都成了花白,起来的时候还小小的喘了几口气,但依旧不卑不亢的开口道:“这些本是圣上的家务事,为民的不应该参与进来。
但圣上失去了儿子的同时,草民的女儿与外孙失去了丈夫和父亲,她们喜笑颜开的送殿下进了京都,却如今连个准信都没有,心中的焦灼无人能够体会,只好麻烦我这个无用之人,跑一趟腿儿。
草民私自以为,鲁王殿下暴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尽管一切还没有大白于天下,相信以圣上之神勇,自然很快就能够把事情查的水落石出,但是或许鲁王殿下却是不能再等的。
早在几年前,鲁王殿下封王,有了自己的封地,他终身的职责就是为大明守好自己的封地,如今即便是去世了,也是应该按照生前的一切安排,所以,草民认为,圣上或许应该派人护送鲁王殿下回到济南府,将他安葬在自己铸造的葬墓之中。
虽然济南府各方面事务都不齐全,但鲁王既然已经分封,就没有了留在京都的意义,其余的事务可以等到鲁王安葬之后慢慢的改善也还来的及,草民愿向圣上请愿,亲自送殿下回家。”
“那怎么可以?”傅有德及时的站出来,纠正道:“护送之事与礼不和,老汤你再怎么说也算得上鲁王殿下的长辈,即便是要送,也不是你送,我们大明有几十万的将士,自然能安安稳稳的将殿下送回去。”
“说的不错,”朱元璋没有在意傅有德的插嘴,他只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然后缓缓的开口道:“汤和说的不错,朕也正有此意,当年朕把诸位皇子各自分封,为的就是让他们站好自己的岗位,现在即便是不在了,也是要守护好最后一班岗的,至于护送任务…”
求打赏…
(本章完)
第313章 汤和进言2()
“至于护送之事就由高煦扶灵,锦衣卫同知宋飞洪带领一千锦衣卫送他叔父回济南府吧,”朱元璋顿了顿开口道:“也算他戴罪立功了,朕不在追究他之前所犯得错误,事情办成之后就直接让人送回北平。”
朱棣在下面听的是心中一紧,他几乎认为自家父亲自己查到了灵谷禅寺中他做的手脚,所以才借此机会拿他的儿子说事,但是他的眼神触碰到朱元璋深邃的目光之时,却是连他的半点含义都看不出来,或许是他想的太多了。
如今众位王爷之中,除了太子的儿子朱允炆之外,只有他的两个儿子尚在京都,朱允炆作为大明的皇太孙,根本不可能去做这样一个礼仪大事,朱高炽是他的长子,也是不可能的,唯一的选择就是他的二儿子如今在皇宫之中闭门思过的朱高煦。
叔父叔父,虽然是叔叔,但是也可以被尊为父亲,侄子为叔叔扶灵护送是在正常不过的规律罢了,可是心虚的朱棣总觉得事实上还不仅仅只是这么简单的,他的父皇心思一向难以猜测,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就在朱棣纠结的同时,汤和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朱元璋打断道:“此时就暂且如此,他人休要再议,汤先生好不容易回一趟京都,如今看着气色还算可以,就多留在应天府几日,为朕分忧吧。”
汤和叹了口气,明白朱元璋话中的深意,来之前就知道她自己没有那么容易脱身,所以此时也并没有任何的惊讶,依旧淡淡的回道:“草民老了,记性和脑力都不如从前了,圣上要是看的起,自然是要全力以赴的,就怕草民想为圣上做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像是印证自己的身子不好似的,他的话音刚落就底底的掩袖咳嗽了一番,原本苍白的脸就更加苍白了,他的近况朱元璋清楚的很,知道他的身子骨这两年一年不如一年,今次跑来京都怕是也费了不少力。
心里对这个老部下还是疼惜的,于是开口道:“无妨,这些年不见,朕有很多话要和你说呢,有些事情不管怎样朕都想听听你的意见,这一次你来便来了,就只能再一次与朕并肩作战了。
嗯,朕也累了,没有什么别的事情了就退朝吧,因为今天有些特殊,来上早朝的诸位官员都留在宫中处理事务,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踏出皇宫一步,朕还要亲自去提审犯人,就先行一步了,汤先生,你随朕一起来,朕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你说。”
所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当今皇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能目送朱元璋离开以后才小声议论起来,却终是没有什么结果。
而另一边,汤和晃晃悠悠紧跟上朱元璋的步伐,等待着他的开场,果不其然,刚一进入御书房,朱元璋就将一个重大的消息暴露出来道:“汤先生,朕怀疑,明教又卷土重来了!”
(本章完)
第314章 君臣叙话1()
饶是汤和一直尽心尽力的扮演好自己仅仅是一个无用老人的角色,此时也不由的精神紧张起来,刚才还一直浑浊的双眼慢慢的溢出精明的神采来,既然朱元璋直接点明,肯定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和发现,于是,他颇有些不可置信的开口问道:
“什么?这怎么可能呢?明教所有与我们相关的教众不是都在那场清理活动中被消灭的一干二净了吗?即便是有一些漏网之鱼,也都是些不足为惧的小虾米,再说这些年锦衣卫一直盯着江湖朝堂,要是有什么蛛丝马迹,不是应该第一时间汇报上来的吗?”
“没有,自从那一次朕与常遇春徐达等人听从先生的指导,在明教之中发动政变,将主要势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后,慢慢的瓦解了明教的根基,直至洪武初年的清理活动,基本上没有第二个人能够与朝廷抗衡,”朱元璋摇摇头,对于自己的无端猜测却很是笃定,他自信的开口道:
“虽然这些年朕一直有暗中留意有没有残余势力再次崛起,也组织过好多次围剿活动,却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指出这些势力与明教有关,近几年来百姓安居乐业,更是没有半点这方面的消息传来,朕也就渐渐放下了。
可是,自从老四北征回来之后,朕下召召诸王回京都,事情就变得不可控制起来,先是小红山围猎比赛发生了意外,显着闹出人命,再是灵谷禅寺宁萍儿自杀死于非命,紧接着檀儿惨死在狱中,这一系列事情的发生让朕不得不怀疑。
起初的时候朕还以为是那个皇子不长眼睛,为了日后争躲权势,胆敢在朕生辰的时候闹出这么多事端,后来越想越不对劲儿,直到昨天晚上朕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以前的场景,才猛然发现好像有一点头绪了,此事,先生怎么看?”
原来是心中生疑,又有梦作祟,才让朱元璋这个堂堂的九五之尊这么有危机感,汤和了解他,此时内心反倒平静不少,当初那样的决策确实是他提出来的,若不是那样或许大明帝国的建立还要晚几年,可是汤和却不愿居功。
功高震主,总有一天会被除掉,这也是他甘愿回到自己的故乡做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头,也不愿意留在这诡异叵测的朝堂上的原因,就仅仅是一个莫须有的猜测,或许明教真的卷土重来,可与他没有关系,他都不知道能不能活着等到他们真正卷土重来的时候。
垂下眼帘,汤和笑了,他看着神色凝重的朱元璋,开口道:“草民这把老骨头,还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度过明天,又怎么敢去议论明天的事情?明教青翼堂光明左右使什么的草民也不在乎了,草民也相信即便他们再强大,也是逃脱不了圣上的手掌心呢。
草民不是往日的草民了,已经没有精力帮皇上这么事情了,还是要靠那些小辈们帮皇上排忧解难啊。”
求打赏…
(本章完)
第315章 君臣叙话2()
“说到这个事情更是让朕头疼,小辈之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堪当大任的,自从汤先生走了之后这些年,朕很是疲惫,”朱元璋收回探究的目光,即便是知道汤和不可能与这次的明教卷土重来有关,但是他还是忍不住去怀疑,去用言语试探。
也是,当年与明教有关的人,常遇春死了,徐达死了,胡惟庸死了,李善长也死了,所有的人都死了,剩下的关联最为密切的也只有他汤和一个人,他怎么可能不去怀疑?他隐退了那么久,难道仅仅只是为了老十的死回来的?与此次的明教没有半点关系?
与一个人相处久了,他眼神到底撒谎没有撒谎,朱元璋一眼就看的出来,更别说是他曾经信任的肱骨之臣,几句话下来就释怀了许多,自然也跟着放松道:“朕也老了,将来这江山是要交给年轻人的,可惜现在却没有一个能够如先生当初辅佐朕一样的贤臣出现。”
“圣上说笑了,如今朝堂之中有志之士不在少数,只是少些阅历罢了,况且太子有圣上亲自辅导长大,如今早已经能够担当一面,与群臣配合也相当有默契,相信即便是圣生百年之后,大明也会依旧按照圣上规划的路线一直走下去,”
汤和眼神十分认真的继续道:“不止是太子,诸位王爷都很优秀,秦王和燕王都是带兵领将的高手,比之当年的徐达常遇春也是有过之而不及,相信在他们的辅助之下,太子能够更好的把心思放到时政方面,更好的造福于民,让大明永远昌盛下去。”
自己的儿子们被夸,作为父亲的脸上自然有光,朱元璋不自觉的翘了翘嘴唇,知道说太多的话也无法留下汤和,其实在他内心里也是不愿意他真的留下来说些什么,做一个闲人对于两个人来说都是最好的模式。
于是,各退一步,大明江山最高的掌权者早就布置好了一切,此时镇定自若的看着汤和,开口道:“希望如此吧,希望他们不辜负朕这么多年的一片苦心,将朕的江山好好的传承下去,也算对朕,对你们这些老家伙们一个好的交代。
不过今日我们不谈这些了,朕之前的猜测并不是无稽之谈,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或许今日就能够揭晓了,朕清楚的很,明教的人自始至终都一样,从来不会做缩头乌龟,也学的会大丈夫能屈能伸,那么,今日,就让我们两个老的教徒去会一会现在的掌教人吧。”
龙乾很忐忑,他从洪武初年潜伏到应天府至今二十四年,终于在过程等到了使者的传唤,并在多年谋划之后成为明教新一任青翼堂堂主,现在,为了明教的再一次崛起,他要做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来。
继往开来,终有新的篇章等待着他去书写,这些年他等着这一刻等的太辛苦,太着急,于是就有些迫不及待了,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当年朱元璋施加在明教身上的东西一一的还给他!
求打赏,求推荐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