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皇孙-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现在不是太子亲卫,只是商人卫二

    (本章完)

第24章 挑事(二)() 
思及此,他拱了拱手,上前制止道,

    “这位官爷,在下一没骗,二没抢,何来欺诈之说?做生意本就是要出其不意才能做到常人不能所及,况且这是天子脚下,你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行骗,我想在座的都能为我做个见证。”说着他将目光看向众人。

    人群中顿时一阵骚动,立马有人应声道:

    “是啊,官爷,卫老板并没有做那等事情。”

    “卫老板所做之事虽然新颖了些,倒也算不上欺诈吧。”

    。。

    那为首的人见周围的人开始起哄,眸子里并无半点尴尬,反倒是变得怒火重重,他抽出自己的绣春刀对着店里的桌子一刀砍下,那桌子硬生生被劈成两段,原本喧闹的大厅顿时变的鸦雀无声,那人讽刺一笑,道:

    “见证?!谁还想来?”

    。。

    哼了一声,为首的那锦衣大汉手一挥,看着卫二,冷笑道:

    “带走!”

    朱标的脸此时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他眉头紧皱,双手紧紧的握成拳头,身为太子,对于锦衣卫的恶行早就有所耳闻,可奈何父皇朱元璋对于这些人总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满朝文武便无一人敢明面上站出来斥责这些违法乱纪行为,他曾多次提出的整治策略也多被父皇搁置,有甚至还会将他斥责一顿。

    心里本就存着郁气,偏偏这几个人还上赶着往他眼皮子底下赶,便是他性格再怎么随和,也不免想要出手教训一番!

    拉着沈着脸想要发怒的父亲,朱允炆指了指从对面包厢里出来的常升,宽慰道,

    “父亲勿怒,区区小人,不足挂怀,这事还是让舅舅去处理吧,况且今天我们是微服出来,要是被恶人诟病,便得不偿失了。”

    朱标看常升已经大踏步走到大厅,料想到此时应该能够得到圆满解决,脸色也缓和下来,却也是漏出些许疲色,便挥了挥手道:

    “允儿说的对,孤相信开国公定能把事情处理好,出来了这么久,孤也有些累了,便回去吧。”

    朱允炆余光看了一眼被一群锦衣卫围着脸色也未曾改变丝毫的卫二,嘴角轻轻勾了勾,道:

    “允儿听父亲的。”

    对于今天卫二的表现,朱允炆是十分满意的,事情比自己早前预期的还要好上几番,相信中华第一茶馆很快会在这应天府出名,利润必然也是十分乐观的,相信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在京中其他的地方开分店了,这些事情他早就一并同卫二讲了,倒也不用他太过担心。

    对于今天遇到的状况朱允炆也是早就料到的,所以便早早地知会了常升,让他在今天这个重要的时刻可以出现在茶馆,一来为茶馆增添名气,二来便是起到镇压的作用,明眼人一看常升亲自出席,便清楚这茶馆必定大有来头,一般人定不敢招惹。

    锦衣卫偏偏不是这一般人里面的数儿,朱允炆也并不担心,他相信常升能够处理好,并且能够让茶馆得到长期庇护,可他是要将中华第一铺开进整个大明的,单单一个常升是达不到这样的作用的。

    (本章完)

第25章 淮右布衣朱元璋() 
朱标本就是勤政爱民的好太子,这身体才刚刚好了些许,便要主动回皇宫面见朱元璋处理政事,顺便带着朱允炆一块儿学习,朱允炆本就有打算面见那个有这传奇色彩的和尚皇帝,于是很爽快的就应允下来。

    第二天天还未亮,一行人便整理完毕向皇宫出发,途中不免遇到其他大臣上朝,朱允炆一路沉默,眼观鼻鼻观心的默默观察着这群站在大明金字塔顶尖的人物,他想要的东西,与这群人有着直接的关系,自古皇帝都不允许皇子与大臣过从密切,怕的不过也是出现混乱朝堂的结果,所以,处理好与这群人的关系,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害处。

    培养自己的亲信迫在眉睫,光靠四大护卫的经营显得太过单薄,必须从朝堂上不动声色的培养自己的力量,作为暗藏的力量,成为自己成就大业最为锋利的匕首!

    由于朱元璋的偏爱,朱允炆没有任何阻拦的进入御书房等待正在上早朝的朱标和朱元璋。

    御书房他自从记事起就不知道来过多少次,对房间里的布置也是极为清楚,百无聊赖的扫视了一下,正想找本孙子兵法看看,却突然眼前一亮,快步走到书桌旁边,桌子上不无意外地摆放着文房四宝,但最显眼的确是宣纸上未完成的诗句,作为和尚出身的朱元璋并没有那么大的学问,虽然自学成才,文采却是一般,然而让朱允炆感到惊喜的是那字确实端的大气磅礴,气势迫人。

    心中有了打算,朱允炆心情也放轻松了起来,耐心的坐等自家皇爷爷的到来。

    朱元璋今天的心情很好,不仅是太子朱标的身体看起来好了许多,更让他惊喜的是他觉得自己这个他最为在意的儿子有些变化了,好像开始体谅他的用心了。

    隔着老远朱允炆就听到朱元璋和朱标两人相谈甚欢的声音,他放下手中的书本,大步向外跑去,高声喊道:

    “皇爷爷!皇爷爷!孙儿拜见皇爷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身穿龙袍的老人闻言脸上的笑容更甚,快步走过去扶住朱允炆交握的手,道,

    “允儿快快起身,爷爷昨儿听王太医说你的身子好些了,还说要召你进宫,今天你便来了。”

    朱允炆抬头看着这个慈祥的老人,脑子里想的却是这样几句话:

    皇觉寺里,明月相伴,孤灯一盏,

    濠州城中,谨小慎微,奋发图强,

    鄱阳湖畔,碧波千里,火光冲天,

    茫茫大漠,金戈铁马,剑舞黄沙!

    开创帝国,保世宏规,光耀后代!

    这是后人对朱元璋的评价,也许也是这位创奇帝皇对自己的评价,但不管怎么样,眼前的老人只是自己的爷爷,一个为了自己和父亲以后能够坐稳江山扫荡一切隐患的皇爷爷。

    朱允炆脸上第一次露出他这个年龄最为纯真和可爱的一面,撒娇的起身凑到朱元璋身边道:

    “皇爷爷,孙儿的身子已经好利索了,以后就能常来宫里陪您了。”

    (本章完)

第26章 求字() 
自洪武十五年马皇后去世之后,朱元璋未再立后,诸位皇子成年之后也相继封王被分派出去,再加上这几年胡惟庸案将洪武年间的名将大臣都除去的一干二净,当初与朱元璋共同打天下的老伙伴们所剩无几,在这偌大的皇宫里剩下的也只有站在金字塔顶尖的孤寂,也只有朱允炆相伴的日子显得不是那么单调。

    看着朱允炆灿烂的笑脸,原本心情就大好的朱元璋更是喜不自胜,大笑道:

    “哈哈,允儿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刚才听你父亲说他身体好转你功不可没,今天皇爷爷高兴,你有什么想要的可以向皇爷爷提。”

    立在一边的朱标闻言一愣,脑子里浮现出前几天朱允炆向他提到的‘换位思考’理论,看着朱元璋两鬓斑白的头发,以及爷孙两个谈话时他满足的笑容,心头一酸,好像有些一直固执的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开始松动了。

    另一边朱允炆听到朱元璋的话不由得喜上眉头,他心里正想着该想个什么法子让他许诺自己一个东西,这就赶巧皇爷爷今天心情高涨平白给他了个大便宜,要知道在皇权高于一切的大明朝,皇帝的一个承诺足以决定一个庞大家族的生死,况且为朱标开解心情,寻医问药,解决病患,本来就是他这个做儿子应该做的事情。

    朱允炆嘻嘻一笑,待三个人进入御书房之后,才收了笑容,正色道:

    “皇爷爷,孙儿确实有个请求,不过还要请皇爷爷莫怪孙儿鲁莽!”

    “哦,”朱元璋眯了眯眼,扫了一眼这个自己最中意的孙子,继续道:“你且说来。”

    “是这样的,皇爷爷,前几天我偶然从民间得到一副疏解心神的方子,隐姓埋名的认识了那商人卫二,他见了我的字迹,询问我由谁指导,一来二去便对皇爷爷产生了敬意,他以为皇爷爷是普通人家的爷爷,于是便,”

    朱允炆抬头看了眼朱元璋,见他并没有一丝不高兴的意味,便继续道:

    “于是便托我向皇爷爷讨一副字。”

    朱标对于朱允炆和卫二相识虽有些差异,但毕竟是大明太子,眼中丝毫未有任何波澜,脑子却是显现出卫二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那卫二看起来十分熟悉,却怎么也和周围的人对不上号。

    虽是自学成才,朱元璋对于自己的书法还是很自信的,朱允炆虽说有专门的老师教导,说到底也是自己亲自带出来的,听到别人这么识货也是相当高兴。

    “是吗?”朱元璋道:“他所求的是什么字?”

    朱允炆眼神一亮,赶紧接道:“便是中华第一铺五个字。”唯恐朱元璋误解,便又解释道:“我与那人约定字匾只能悬挂于大厅。”

    皇帝的字迹是不能轻易世人的,许多人对于朱元璋的字向来是求而不能得,朱允炆也知道这一点,但终究是要试一试的。

    朱允炆话音刚落,御书房一阵寂静,朱元璋探寻的目光在他的身上扫视了一番,并未看出他有任何别的企图,才松口道:

    “允儿即是应了人家,皇爷爷便允了你。”

    朱允炆一愣,狂喜道:“谢谢皇爷爷!”

    (本章完)

第27章 王国用上书讼善长之冤() 
“善长与陛下同心,出万死以取天下,勋臣第一,生封公,死封王,男尚公主,亲戚拜官。人臣之分极矣。借令自图不轨,尚未可知……今善长已死,言之无益,所愿陛下作戒将来耳。王国用奏。”

    啪的一声朱元璋将手中的奏疏摔在地上,复有拿起一本,亦是如此,勃然大怒的对着右手边的朱标道:

    “太子,你看看朕的好臣子,李善长欲图谋反,朕诛其九族,严令王公大臣不许为其求情,否则以死罪论处,可这才不到一年,户部郎中王国用、大理寺卿陈辉便上书为其求情,好个借令自图不轨,尚未可知!”

    朱标匆忙捡起地上的奏疏,急急得扫了一眼,脸色顿时苍白起来,自己的老师宋濂便是因为那些莫须有的罪名丧命,况且李善长虽然有罪但罪不至死,父皇为何要赶尽杀绝?!今天恐怕又要以这样的借口大开杀戒了。

    “父皇,王国用所言不虚,韩国公虽然有罪,但罪不至死,父皇何必斤斤计较非要赶尽杀绝?!”朱标一脸心痛的道。

    朱元璋本来难看的脸色顿时黑入锅底,朱允炆无奈的对着朱标摇了摇头,连忙赶在朱元璋发飙前道:

    “禀皇爷爷,孙儿认为胡惟庸有罪,李善长亦有罪,并且罪不可赦,其罪有二,”顶着朱标心痛和不解的眼神,朱允炆继续道:

    “其罪一,李善长与胡惟庸有染,虽没有与其同流合污,却也是知情不报,置皇爷爷天威与兄弟情感不顾;

    其罪二,自不量力意图谋反,却不知皇爷爷乃命定天子,不可更改,知不可为而为之,实为愚昧;

    但皇爷爷贵为天子,大明百姓之天,自当以天下百姓为己任,然皇爷爷念及昔日兄弟之情,不计较其罪一,却不能不追究其罪二,因为皇爷爷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也代表着整个大明!”

    “好!允儿说的好!”朱元璋赞赏的望着朱允炆,脸色早已恢复如初,又转头看向朱标,道:

    “标儿,允儿都比你清楚为父的用心良苦,自古天威不可触犯,为皇者必须要狠的下心,既然你下不来手,为父就先为你肃清障碍!”

    说完不等朱标再做解释,复又向朱允炆问道:“那以允儿之见,皇爷爷该如何处置这些折子。”

    “很简单,”朱允炆老实答道:

    “王郎中并不是不能理解皇爷爷的所作所为,因为皇爷爷是君,他是臣,所以为臣者自当是为君分忧,他们无外乎担忧世人会以狭隘之心看待此间种种,将皇爷爷形象恶化,并无维护李家之意,心之所系亦是皇爷爷的威望。

    李善长有罪即是事实,李家满族被诛亦是事实,皇爷爷若是此时能够淡化此事,善待王郎中等人,众臣必会心存感激,世人亦赞扬天子仁惠,实乃天家之福,百官之福,万民之福!”

    一番话说的朱元璋心花怒放,接过朱允炆顺势递过来的奏疏朱笔一批,大笑道:

    “准奏!”

    (本章完)

第28章 见证者() 
奏折的事情解决之后,朱允炆有意无意的开始隐藏自己的锋芒,前两件事情做的都有些出格,说不定朱元璋心里已经起疑,他万不能再出什么差错。

    朱元璋做了几十年的皇帝,察言观色能力比他只强不弱,原本的朱允炆是什么样子的他可是一清二楚,幸亏他之前讲话的时候用过好多朱允炆经常说过的词语和说话方式,才不至于让人轻易起疑。

    而他的父亲朱标虽然开始全身心投入到政事的处理中,但眉宇间的忧色始终没有下去半点,穿越过来这几天,再加上原本的记忆,朱允炆清楚的知道他从小收到的全是孔孟教育,以仁至上,心底里对于朱元璋这种堪称残忍的做法怎么样也认同不了,即便是朱允炆还为他做过思想工作,也抵挡不了三十几年根深蒂固的思维。

    朱允炆心里清楚自己的做法根本是治标不治本,怕是今天回去朱标又会将今天的事情郁结于心,尽管事情已经圆满解决,他心里充满忧虑,历史上朱标在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今年病倒之后,第二年就去世了,虽然他尽可能的想改变这个固有的事实,却还是一直忐忑不安,朱标心病由来已久,除去何其困难!

    尽管朱允炆忧虑不堪,却还是达到了这一趟进宫的目的,让自己的挣钱计划又进了一步。

    御赐的东西是拿到手了,接下来就是找一个有能力见证人‘不经意’的在茶馆见上那么一回,那么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敢在他的商铺里找麻烦,或许有心人会有所怀疑,但是也绝对不会傻到跑到当今皇帝那里求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