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皇孙-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外没有其他的装饰之物,脸上依旧挂着冷冷清清的表情,却恰到好处的将禁欲之美显示的淋漓尽致。

    即便是便阅无数美人儿的朱檀,也一下子就被她的身影吸引过去,不再心心念念济南府还有一个苏穆娇,眼睛直愣愣的盯着不远处一墙之隔的徐妙锦,他嘿嘿一笑,得意的摸摸自己的下巴,扬了一下头对着王亮吩咐道:

    “你去查一查这个小居士是什么来头?竟然生的这样精致迷人,要是真的在这灵谷禅寺待久了,心里执意放下美好的俗世,了结了尘缘岂不是非常可惜?本王收了她也算是救人了。”

    王亮十分会意的点点头,坏笑着看了一眼徐妙锦,心道京都还真是好地方,连这灵谷禅寺里的居士都是这般可人的模样,也难怪朱檀被迷的路都走不了了,虽然心里这般想,但是王亮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本分工作。

    他不再多话,而是退到一边,将隐藏在暗中的侍卫叫出来,这样那样的吩咐了一番,又再次回了朱檀的身边,不动声色的跟着他穿过门洞走到院内,开始上下打量四周的环境。

    徐妙锦怎么也没想到才她转身进屋一会儿的功夫,自己的院子里就突然多出两个人,她的隐蔽工作已经做得很好,十几年内鲜少有外人来别苑打扰她,她不知道的是别的人来灵谷禅寺,为了就是祈福上香、修禅诵经这样纯粹的目的,而偏偏朱檀这厮不走寻常路,而是为了沾花惹草。

    徐妙锦在灵谷禅寺生活的十几年,许多人间的世俗之物和人情世故她都不懂,还不太明白世事险恶这个道理,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就表露了出来,只见她皱了皱眉头,不等朱檀谗着脸说话,就冷声冷语的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不经允许就进了我的院子?”

    朱檀的脸皮多厚啊,把妹的功夫已经练到了炉火纯青,压根就没有听出来她语气中的厌恶,非但没有丝毫的歉意,反而嬉皮笑脸的道:“这位姑娘,在下姓朱,单字一个檀。

    今日来灵谷禅寺上香敬佛,结束以后便在这寺庙之中闲逛,十分有缘分的来到了姑娘的院子前,见姑娘有几分眼熟,于是想来问一下姑娘是京中哪个府上的小姐,我们是否曾经见过?”

    “不曾!”徐妙锦脸上的拒绝之意越来越明显,她不明白为什么她都说的那么明显了这人还没有一点的意识,于是更加直接了当的拒绝道:“我确定我们不曾见过,这位公子还是请回吧,我还有经文要诵读。”

    言下之意是你打扰到我了,我并不吃你这一套,赶紧回去吧,即便如此,朱檀却是因为她的回答心里一亮,京都大大小小的官员以及有头有脸的人物家中的小姐们,有谁不知道堂堂的鲁王朱檀?

    求打赏,昨天晚上加班到十二点,没有及时更新,抱歉~

    (本章完)

第227章 搭讪2() 
就是因为所有有头有脸的人都知道他十皇子鲁王叫朱檀,所以眼前的美人儿才显得更加的触手可得起来,因为这样就能排除她的身份问题,一般的平头老百姓的女儿,他即便是直接将人霸王硬上弓,事后只要处理妥当,便一点后遗症都不会有。

    “姑娘真的不认识我吗?”朱檀似笑非笑的盯着徐妙锦,想从她的脸上看出来伪装的痕迹,故而再三确认道:“本公子姓朱,单字一个檀,姑娘真的不知道我是谁?”

    朱檀都说得如此直白了,就差大声嚷嚷着老子就是鲁王了,可怜徐妙锦并不是真心不知道朱檀是谁,只是对于鲁王并没有过多的了解,几个王爷皇子之中,她最了解的也只有燕王朱棣,平日里的爱好是博览群书,最熟记于心的是那些历史名人。

    说白了就是,徐妙锦对活人的了解远远不及于对那些死人的研究,也就难怪她不知道朱檀是谁了,可她的不了解这下造就了很大的误会,让朱檀一下子就觉得有机可乘,言语和行动也都没有那么多顾虑,反而十分轻佻起来。

    徐妙锦并没有意识到之前朱檀的话是对她的试探,而是觉得这个人怎么那么讨厌,她都说了她不认识他不曾见过他,他还这么一而再再而三的说自己的名字干什么?他不就是叫朱檀吗?叫朱檀的很多吗?她难道就应该认识?简直是不可理喻嘛!

    “这位公子,你叫朱檀也好,刘檀也好,总之我不认识你,也不曾和你见过,”徐妙锦明显的已经非常的不耐烦,但她还是耐着性子道:“请你不要再做无谓的纠缠了,我还有正事要做,请你赶紧出去。”

    她说完,转身向屋内走去,并十分利落的关上门,不再去听朱檀的胡搅蛮缠,而这边朱檀到口的话硬生生的被压了下去,他十分不爽的狠狠的低语道:“不知道我是谁?没有关系,你只要知道我是你男人就好!”

    只一会儿的功夫就被人拒之门外,朱檀即便是脸皮再厚也有些挂不住,他现在只想推开门将徐妙锦搂在怀里慢慢的蹂躏,看看她冰冷的皮囊下面是一副怎样的好风光,到底是她的性子硬还是他的手段硬?

    对待女人,压迫和使用武力是最好的办法!当然了,征服拒绝他的女人的过程本身对于朱檀来说就是一种十分舒畅的体验,有时候甚至比得到一个非常对他的胃口,却主动投怀送抱的女人还要更加吸引人!

    朱檀踢了一脚正在幸灾乐祸的王亮,怒斥道:“还不快去打听情况?给我仔细点,不要出半点差池!半个时辰要是还搞不定,你以后就留在这里不用回去了,剃了头做一个和尚,生活自然是惬意无比!”

    “别呀!爷!我已经派人去打听了,相信很快就有结果反馈过来,”王亮见朱檀还是不满意,连忙求饶道:“爷!爷!您放心,我这就去!我亲自去!”

    (本章完)

第228章 宗教也是工具() 
道志和尚颇为满意的将朱权送走,大体上来说他们的这次谈话非常成功,解决了一些实质上的东西,从他的状态上也可以看出来朱权来了灵谷禅寺之后是有很大的改变的,刚开始皇孙说朱权天性热爱平淡宁静,他还有些不太相信。

    因为毕竟十七皇子常年生活在宫中,尔虞我诈儿勾心斗角的事情经历多了,也就习惯了那个高高在上的世界,并不会生出多余的其他想法,然而一切命数或许都已经是上天注定的,只要外力稍加改变,便能够试探出所有的天性使然。

    朱权即将前来灵谷禅寺的事情,早就通过飞鸽传书传到了道志的手中,而且早在之前他就使了一些手段,使自己以得道高僧的盛名传播出去,以便接触到更多的人,也有机会光明正大的和朱允炆派来的人或者是他本人接头。

    得到满意的结果,道志心里自然自在无比,他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在暗中默默的帮助朱允炆筹划一切,做一些他不方便出面他道志却十分擅长的事情,比如说笼络人心。

    宗教信仰在某一方面对于人的统治可以胜过一切,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很好的验证了这个道理,道志对这一点是深信不疑的,也必将好不保留地贯彻实施,运用特殊的手段蛊惑人心,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人的思想里或多或少都渗透着这方面的意识,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大明朝,有神论一直贯彻至今并且被人们深信不疑,历史上不乏有人借助这个工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大多数都是用来统一思想,要么一起揭竿而起推翻旧的王朝,要么自上而下控制老百姓的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也从侧面印证了它无与伦比的作用,不过其最有代表性的是:

    各朝各代的开国皇帝在功成名就之后,每当在对自己做出解释的时候,总是免不了加上一些真真假假的神话故事,用来佐证他的皇位来的名正言顺,正如传国玉玺上所写八个字‘受命于天,即寿永昌’一样。

    道志自幼出家,寖淫佛教几十载,对于佛教的教义思想已经达到可以学以致用的程度,而佛教对他而言并不仅仅是一门信仰,还是他可以利用和借助的工具以及助手。

    单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道志这个人绝非普通的人,一个知道利用自己和别人的信仰来达成自己的目的的人,心机和思维绝非一般人可以比得上的,而他却会是做军师的不二人选,朱允炆也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觉得此人可堪大用。

    作为候选‘御用军师’的道志目送朱权离开,还未等他想干些别的,门内就又走进一人,对着他轻声细语的道:“奴家宁萍儿,今日有幸前来拜会圣僧,心中有一心事难解,求圣僧为奴破解!”

    听到声音传来,道志就下意识的抬头看人,只一眼就让向来不形于色的他脸色巨变!

    求打赏~谢了

    (本章完)

第229章 痴儿1() 
进来的人看起来神色匆匆,眉宇之间还带一点慌乱,最重要的是她浑身散发着令道志十分反感的味道,这并不是说她身上有什么特殊的体味,而是因为这个人即将迎来生死劫,人十之八九要不行。

    当然,道志并没有妄下结论,虽然根据以往的经验他自己的判断向来是八九不离十,可是他并没有权利去轻易评判一个人的生死,而作为人们心中的圣僧,他有义务也有责任提醒众人他们即将到来的灾害。

    所以他并没有直接回答来人的话,反而立马提醒道:“夫人从哪里来,就赶紧回哪里去最好,此处对于夫人来讲,并不是什么好的地方,而且近段时间夫人不宜出行,安心待在家中方为上策,不然恐有不详之事将要发生。”

    宁萍儿闻言脸色突变,赶忙上前一步问道:“圣僧何出此言?!奴家平日里烧香敬佛,未曾懈怠,初一十五便更加勤勉,私下乐善好施,宽于待人,从来没有做过伤天害理之事,怎么可能会有不祥之事降临于我?圣僧莫不是在开玩笑吧?”

    “出家人不打诳语,从你面相来看,印堂发黑,肤色暗黄,有隐隐加重的征兆,”道志摇了摇头,依旧神色严峻的说道:“贫僧虽然能够侥幸看出来其中征兆,但却无有破解之法,唯有劝解夫人能避则避,能躲则躲,待在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方是正策!”

    “圣僧这样说难道不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吗?既然看出奴家有灾祸,却不能提供破解之法,难道是要任由奴家自生自灭不成?”宁萍儿有些气恼的反问道:“你这样一说还真不如不说,不能知晓其中细节,只能回家避难,终究是化解不了也逃脱不了,还真不如迎难而上,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任谁都逃不脱宿命的安排!”

    “夫人切莫任性而为,这世上大多事情吉凶莫测真假难辨,即便是得道高僧也不能够轻易化解,更何况贫僧不过区区一介修行小僧侣,”道志颇为不赞同的说道:

    “贫僧劝诫夫人还是听从我的建议,早早的回到家中才是稳妥之法,至于与天做斗争,能够成功的微乎其微,其余的全都做了炮灰,并不被天下人熟知,沦为笑谈罢了。”

    “奴家此次前来灵谷禅寺,为的是求我佛赐予我圣灵,让我早日为我家夫君怀上子嗣,本就是诚心而来,却得到了圣僧这样的答案,心里自然是十分不甘心的,”

    宁萍儿忍下心中不安,不再谈福祸之事,反而径直问道:“圣僧既然能够一眼看出凶吉,那就请圣僧为我测算一次,看看我什么时候能够为我夫君怀上子嗣,身体上是否需要调整?”

    “痴儿,”道志不赞同的摇摇头,叹息的低声道:“你真是痴儿一个,贫僧都说你自己已经自身难保,稍有不慎就跌入深渊,你心中仍旧心心念念何时能够为家中诞下娇儿,这又是何必?”

    求打赏~求推荐票~

    (本章完)

第230章 痴儿2() 
可是即便是到了这般田地,道志和尚依旧没有什么别的办法,来借此改变宁萍儿的处境,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他无法预测,也有太多的事情,即使他能够预测的到,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无法改变,唯有很少一部分是他能够预测的到也能够解决的。

    然而越是能够看得透彻,越是消耗他的心神,更甚至有的时候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却无能为力,这也是他为什么有的时候不愿意为他人测算的原因,就像此刻一样,他很想为这个执着的女子做些什么,却事实上什么也做不了。

    谁能够想象对待的敌人一向杀伐决断的道志和尚,在遇到不同人的时候是时常动了恻隐之心,当然,这些情绪变化道志从来不会轻易的暴露在外人面前,即便是一时松懈,也很快恢复如初。

    有些话道志不想说出口,此时也由不得他,于是他只能保持冷漠继续道:“即便是有,也只能是孽子!尘世间大多的事都不能够强求,顺其自然才是正道,太过强求只能误入歧途,到最后悔之晚矣!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宁萍儿怎么看这番话也不能从一个和尚口中说出来,刚开始的时候心里只是半信半疑,现在越来越觉得荒谬无比,超凡脱俗的人怎么能够与生活在尘世之中的人相比,又怎么能理解他们这些凡夫俗子的苦痛与无奈?

    是的,她的生活现在十分顺心,夫君宠爱有加,婆母也对她这个儿媳妇儿非常满意,在府中的地位可以与大夫人平起平坐,可这并不代表她能够顺心如意一辈子。

    古人常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没有一个男孩子作为支柱,很可能她的晚年生活会十分凄惨,看到过太多的妇人不堪的老年生活,她不得不慎重的考虑这个问题,为自己的将来做一个打算。

    宁萍儿为人十分倔强,她认定的事情向来很难更改,不然也不会当初在重重阻挠的情况下,执意的要坚持和叶琛在一起,才有了后来的拨云见日,所以现在仅仅凭借道志的一家之言她是不会轻易的更改自己的初衷的。

    “那先多谢圣僧的提醒了,”宁萍儿不愿多言,对着道志道了声谢,就直接对等待在外面的丫鬟桂花吩咐道:“桂花你进来,将我们带来的银两赠送一些捐赠给圣僧,然后与我一起去拜访一下弘智主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