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皇孙-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简介:
 103957

第1章 市长变皇孙() 
朱建文闭着眼睛躺在床上,他还未从自己被枪毙,之后穿越到年仅十四岁的朱允炆身上的震惊中醒过来,脑袋里撕裂的痛处还在,他好像与人在朱允炆的脑子里打了很长的一架,最后,自己的灵魂取得胜利,原本的朱允炆却因落水后身体不支而死亡。

    作为历史系曾经的高材生,对于明朝的历史朱建文还是十分清楚的,况且这幅身子的记忆还在。

    洪武二十四年,皇太子朱标受命巡视陕西,在途中不慎染病,归来后一病不起,其子朱允炆十分孝顺,昼夜守候在朱标身边,一个月后终于不堪重负昏倒在床前。

    之后却不知为什么迷迷糊糊的落入皇宫的水塘里,导致朱建文侥幸占据这具身子,只是这副身子实在是太弱了,他醒了三天了还不能够下床行走。

    后世朱建文的一生就像一个笑柄,小的时候被父母遗弃在马路上,被送至孤儿院之后一直无人认养,靠着自己的顽强毅力半工半读上了学,好不容易上大学毕业之后考上公务员,娶的媳妇还是别人的二奶,养了几年的儿子也不是自己的种,知道真相后就被儿子的亲爹送到了监狱里,不出几天就被枪毙。

    在未发现一切的时候,朱建文还觉得上天待自己不薄,虽然小的时候吃了很多苦,可自打毕业考上公务员,娶了媳妇之后,他的好运就不断,老婆的亲爹是省里的大官,他借光在市里升职很快,三十多岁就已经是A市副市长,曾让他的一干同事眼红不已,当然他在任职期间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老婆有了,孩子又紧跟着出生,他在市里的职位越做越大,朱建文觉得自己的一生也该是圆满了,再往上混个省部级的职位,之后就可颐养天年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在一次老婆出差儿子生病的时候,做检查出来儿子不是自己的种!他当时就气翻了,等那个贱人回来逼问之下才知道,他那时的一切都是个笑话,贱人与他结婚不过是儿子亲爹为了给儿子找个便意爹而布下的一个大局,怪只怪他太天真,还真以为以那个贱人的家室会找他这么一个无权无势的人做丈夫。

    被抓入狱的时候朱建文真是心死如灰,本来商量好的报复计划也未曾实施就被扼杀在摇篮里,失败的原因自然是他认为是他最好朋友的那个人出卖了他,刚开始他还是很愤怒的,总以为以自己清白的身世和作为,没有人能够定的下他的罪。

    年少的时候他命途多舛,经历了许多的不平事,所以在自己当官的时候就很有自己的原则,贪赃枉法的事他是绝对不会做的,他天真的认为他没做过的事别人再栽赃,也不能够给他定罪。

    事实证明他还是一个笑柄,在监狱里受到‘特殊招待’,他不堪受辱,最后屈打成招,没几天就被执行枪决。

    醒来之后就成了落水之后昏迷不醒的朱允炆。

    (本章完)

第2章 太子朱标() 
过了好几天,朱建文才将这件事情消化掉,在后世不是没有听说过穿越这件事,可作为一个大老爷们总也是不相信,却没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他的身上,一时之间也难免有点不能接受。

    可作为一个已经死去的人,他也好像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虽然是这样,他也是清楚明白的熟知自己的现状。他现在已经不是后世的朱建文,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而这位历史上的明惠宗,此时的处境并不好。

    现在是洪武二十四年,太子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去世,九月朱允炆被封为皇太孙,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发动蓝玉案,将太祖时期的名将杀了个精光,直到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登基之后也未有良将出现,直接导致后来靖难的失败。

    朱允炆的性格说好听点是醇厚,不好听点就是懦弱无能,仅登基四年就被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灭掉,之后不知所踪,据野史说是出家当了和尚,后半生颠沛流离。

    光是想想那样的场景,朱建文心里就越发的凝重,生病以来他什么事情也没干,倒是把自己的现状了然了个一清二楚,可笑他后世那么窝囊,怎么重生了还重生在一个窝囊皇帝身上?这样他怎么能甘心?

    那么,便既来之则安之,以后他就是朱允炆了,既然他知道朱允炆以后会经历的事情,他自然不会让它再发生!反正他朱建文是孤魂野鬼一个,也不怕再死一次,枪子儿都吃过了,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如此!

    想要再让他死一次的人他一个也不会放过!况且这一世他也不再是那个孤苦无依的穷小子,好歹现在他也是未来大明朝的主人,既然占据了这幅身子,就要为自己和他争上一争!

    好在此时的朱允炆还仅有十四岁,离朱元璋去世还有七年的时间,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一切,这次,他不把这大明朝搅个天翻地覆,其不辜负了上天对他的一番美意?!

    此时,朱建文对于他后世的满腔愤懑之情全都灌输在那些阻挡朱允炆的人身上,他还不知道,就是因为他这样的举动,彻底改变了大明王朝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中华名族的命运。

    才刚能下地,朱允炆就迫不及待的去看望重病的父亲朱标,虽然他的灵魂改变,性格什么的也因之改变,可为了不让人起疑,他现在也只能和以前一样照常在朱标身边照看着,而以朱元璋对于朱标的喜爱,这样也能够吸引朱元璋的注意。

    由他的贴身太监搀扶,好一会儿,朱允炆才穿过道道走廊和花园,来到太子朱标的寝宫,那半躺在大红檀木床上,面黄肌瘦,双眼无神的人,就是他现在的父亲大明太子朱标。

    朱允炆鼻头一酸,强烈的情绪好像不受自身的控制,眼角也微微湿润,只见他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高呼:

    “父亲!”

    (本章完)

第3章 太子亲卫() 
朱标颤颤巍巍的转头,猛咳了几声,想挣扎着坐起来,却被地上的朱允炆制止住,

    “父亲,您快躺着吧,孩儿不孝,不能在您跟前随侍。”

    “咳咳,允儿,为父听说你前段时间病了,现在可还好些了?”朱标拉着朱允炆的手关切的问道,尽管此时的他已经病的不成样子。

    “回父亲的话,孩子身体好着呢,只是父亲要好好养身体,皇爷爷和大明都需要您呢。”朱允炆知道,留给朱标的时间没有多少了,很多史学家都说朱标的死改变了整个大名以后的命运,可现在他并不想去想以后的事,只希望他这个父亲能够活得久一点。

    听了朱允炆的话,朱标的眼神更加黯淡了,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生的是心病,怕是无药可医,时日无多了,可看着眼前的朱允炆,他又觉得自己这么去了对不起眼前孝顺的孩子,想着在最后的日子里一定要为他的儿子留下些东西。

    “允儿,”朱标强撑着身体,开口道:“为父的身体自己清楚得很,你以后不要一直守在我身边,要好好跟着你皇爷爷学习治国之道,千万不要和你皇爷爷发生争执。”

    后世的朱允炆大学本科学习的历史,对于各朝各代的史料是十分熟悉,他心里清楚朱标的病根不在与身体,而是在于他与朱元璋的一次谈话,朱标生性聪颖、忠厚,常与朱元璋意见相左,却总不能施展抱负,落到这种地步也是在所难免。

    虽然朱允炆对于自己父亲的遭遇很是同情,却不认可他的做法,处于政治的核心阶层,朱标太过仁慈,就连自己身体的前身也是如此,这对于以后的生存极为不利,但他这时不会傻乎乎的表现出来,他现在还是那个心慈仁厚的朱允炆。

    “孩儿谨记父亲教诲,孩儿一定不负父亲所托。”朱允炆老老实实的回道。

    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期间朱允炆亲自喂了朱标汤药,才将自己此行的真正目的说出来,

    “父亲,孩儿有个小小的请求不知当讲不当讲。”朱允炆跪在地上,面色诚恳。

    “咳咳,你这孩子,对为父还有什么当讲不当讲,只管讲来,为父能为你办到的一定为你办到。”朱标道。

    “父亲,自父亲被封为太子,皇爷爷就为父亲建立了太子亲卫,亲卫里面大多武艺高超,只为保护父亲安全,前几日孩儿只是感了风寒,就昏迷不醒,就想着问父亲讨要几个人手,教孩儿一些强身健体功夫,只是这不合于礼法,孩儿不想让皇爷爷知道。”朱允炆越说声音越小,真像个受人约束过狠的孩子。

    朱标想到朱元璋对于他的猜忌与约束,越发觉得对不住自己的儿子,也没有多想,慢吐吐的从腰间取下一个金黄色令牌,递给朱允炆,开口道:

    “这是我的令牌,你好生保管,只要拿了它去找你舅舅,让他带你去见卫队的人,你皇爷爷必不能发现,不过,你行事要小心谨慎,不要让别人拿了话柄去。”

    (本章完)

第4章 常遇春之子常升() 
朱标虽然觉得朱允炆此举不似他平时作为,可身体的病痛加上心理的郁闷,让他不想多想,只想做一个能让儿子有求必应的父亲,他能为朱允炆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朱允炆岂能不懂朱标的意思,他从未尝过亲人的滋味,这具身体的主人本就与朱标感情笃厚,看朱标为他连自己的贴身令牌都送了出来,自己焉能不感动。

    看着朱标越发瘦弱的身体,朱允炆眼中泪水又开始打转,轻啜道:“孩儿一定小心谨慎,万望父亲保重身体,孩儿还离不开父亲。”

    一句话引得朱标也险些落泪,他摆了摆手,赶人道:“为父累了,你走吧。”

    朱允炆服侍朱标躺下,又为他掖好被子,才轻声告别,“父亲,孩儿告退。”

    朱允炆知道朱标嘴里的舅舅指的是开平王常遇春之子常升,常升因其兄无后,继承常遇春爵位,改为开国公,曾是朱标亲卫的队的一员,史书记载,常升在建文四年和****祖于浦子口抵挡燕王朱棣进攻,战死。

    他虽然没有常遇春的名将风范,却是朱标的死忠臣子之一,也是他组建亲卫队最好的人选之一,况且常升现在是太子太保,羽林右卫指挥使。

    明朝京卫有二十六上亲军卫和三十三亲卫军,羽林右卫为二十六卫上亲卫军的一卫,司职守卫皇城,指挥使负责训练亲卫,与其他的亲卫军指挥使一起统筹皇城保卫工作。

    朱允炆心里清楚,要想彻底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他一定要把这些亲卫军掌握在手里,但是他的实力现在还很弱小,能信任的人太少,只能先行训练一只亲卫来,正好拿太子亲卫入手。

    锦衣卫在此时已经被搁置,却不代表不会发挥作用,如果他能够建立出一个像锦衣卫一样的亲卫军,那么在以后的夺权道路上也会轻松不少。

    回去后,朱允炆叫了自己的贴身太监丁宁,嘱咐几句,便躺在床上歇息,没办法,这具身子太弱,后世的自己小的时候吃的苦多,什么活都干过,身体一直壮得像头牛,这些天可真把他憋坏了。

    不出一个时辰(古代一个时辰指的是现代两个小时),常升就在丁宁的带领下来到朱允炆的寝宫,正要跪拜,朱允炆连忙起身扶住他,

    “舅舅不必多礼,这里只有孩儿一人。”说着他使个眼色,丁宁识趣的退下。

    常升一愣,直觉上觉得今天的朱允炆不太一样,却也想不通那里一样,只得一躬身道:“皇孙,礼不可废。”

    朱允炆也没和他再进行争执,轻咳一声,将自己手中龙形金牌掏出,常升瞥见太子令牌,正要再拜,却被朱允炆呵斥住,

    “舅舅是要和我一直这样行礼下去?”

    常升见他执意如此,只好作罢,恭声道:“常升不敢,今日皇孙招常升来,可是有要事吩咐?”他并不笨,朱允炆一开始就亮出太子龙令,自然是有重大的事情相托,只是他并不清楚一向老实本分的朱允炆会找他做什么。

    (本章完)

第5章 一梦十年() 
朱允炆见常升已经明白,便直接开口道:“舅舅知道我前两天病了,却不知道我是为何病了吧。”他这句话说完,目光直直的盯着常升。

    常升闻言一惊,心里暗道‘都说皇孙是因为服侍太子不小心感染风寒,才昏迷不醒,难道其中另有隐情?’这样的事情他自然不敢怠慢,于是连忙问道:

    “皇孙,你这是什么意思?”

    朱允炆表情凝重,眉头紧锁,半天才沉声说道:“舅舅,我是被人推下池塘才以至于生病的。”

    “什么?”常升惊呼出口,“怎么会这样?”太子一向仁厚待人,并不曾得罪任何人,更况论如今才十四岁的朱允炆,这其中的隐情。

    “舅舅,”朱允炆低低的唤了常升一声,叮嘱道:“我不希望这件事被别人知道,这也是今天我找舅舅来的原因之一,我的身子本身就薄弱,经不起这样的折腾,所以问父亲讨要了这令牌,想从太子亲卫中抽调四个人过来教我一些防身功夫,以备不时之需,当然,皇爷爷对这件事也不知情。”

    言下之意,这是他自己的意思,不能让朱元璋知道。

    虽然朱元璋对于朱姓子孙很是庇护,甚至大加封赏,可是他生性多疑,朱允炆做的事情又是和那个位置相关,自然不能不小心。

    常升心里咯噔一下,却瞬间表明立场道:“皇孙放心,此事我一定办妥。”

    听了常升承诺的话,朱允炆非但没有高兴半分,却面露难色,忧恐不已,开始低低的饮泣起来,让常升心痛不已,身为皇孙,非但不能坐享这天下富贵,却被人逼迫致斯,他若不能为他做点什么,这大明朝还有谁能够为他出力?

    “皇孙,”常升哽咽出声,“有常升一日在,必然竭尽全力护得皇孙周全,我父亲乃开平王常遇春,所谓虎父无犬子,常升再不济,也还是皇上的羽林卫指挥使。”明将常遇春虽死去多年,他的儿子却不能给他丢脸!

    “舅舅,”此时的朱允炆就像一个父亲重病,遭受迫害却不能自保,需要他人保护的孩子,他扑到常升的怀里,呢喃道:“允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