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伪装之王-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0323章 胡梅应聘() 
孙静配合着冯晨,终于假装答应了日本人提出来的条件,决定回到复兴社做日本人的卧底,正式成为一名双料间谍。

    晚上,石川正雄在夜色掩护下,偷偷把孙静送到她姑妈家附近,同时给孙静约定了定期的接头的暗号和地点。

    孙静的单线联系人由石川正雄亲自担任。

    处理完孙静的事情,冯晨的《时事周刊》杂志社也打算正式开业了。

    开业前,杂志社又招了一名女编辑,这名编辑叫胡梅,是冯晨曾经的熟人,胡梅曾经同冯晨一道,是爱国文化同盟里的成员,也是个小有名气的女作家。

    胡梅应聘到冯晨的《时事周刊》任编辑,也是事有促巧,那天下午,胡梅到中汇银行办事,看到中汇大楼门口竖了快广告牌,上面写着:

    《时事周刊》,现招聘编辑兼记者一名,男女不限,待遇从优,有做过记者或编辑的人士优先,有意者请到中汇银行大楼三楼《时事周刊》编辑部面谈。

    刚好近段时间赋闲在家的胡梅,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上楼来到了《时事周刊》编辑部,编辑部里只有王铁民在。

    “听说你们这里招聘编辑?”胡梅进门后问道。

    “是呀,小姐是来应聘的?我们社长这会不在,你先请坐,我给你倒杯茶喝。”王铁民客气地让着胡梅坐下,然后给她倒了杯茶水。

    “请问,你们的社长叫什么?”胡梅随便问了句。

    “哦,冯晨,冯先生,从日本留学刚刚回来的。”王铁民回答道。

    “冯晨?他以前是不是在新声通讯社当过记者?”胡梅问道。

    “对呀,小姐认识我们的社长?”王铁民点着头反问了一句。

    “呵呵,何止是认识,既然是冯先生办的杂志社,他回来后你告诉他,就说胡梅来过,已经答应做你们杂志社的编辑兼记者,我这会还有事情,我先走了,告诉冯先生,我明天准时过来上班。”

    说着话,胡梅起身离开了编辑部。

    不一会,冯晨回来了,一进办公室就问:“铁民,今天有人应聘没有?”

    “刚刚有位自称叫胡梅的小姐,好像认识你,她说她愿意来我们杂志社任编辑兼记者,明天就过来上班。”王铁民回答说。

    “胡梅?太好了,她可是个女才子!”冯晨兴奋地拍了一下桌子。

    “那我们还招人吗?”王铁民问。

    “明天胡梅来了,我们商量一下,我觉得有我们三个人,就可以先把杂志办起来,你负责外圈跑腿,联系印刷和发行,我同胡小姐负责编辑就可以。”

    冯晨考虑到,人多负担重,暂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办这个杂志社,本来就是给自己找个事情做,不在乎挣多少钱,但也不能白养一群人。

    事情安排完毕,冯晨离开了中汇银行大楼,到复旦大学去找赵守义,他要把自己筹办《时事周刊》的事情,以及复兴社孙静的事情给马春水汇报。

    冯晨现在唯一能联系上组织的一条线,就是自己的老师赵守义了。

    来到复旦大学图书馆,赵守义一如既往地在整理着书籍,这个时间,图书馆里除了赵守义,没有其他人在。

    “赵老师,我要见马春水同志。”冯晨开门见山说。

    “见马春水同志?”赵守义问。

    “是的,我有事情汇报。”冯晨说。

    “冯晨,是不是还是为你组织关系的事情?”赵守义接着问道。

    “不是,这次是我办的《时事周刊》杂志,已经筹备好,准备开业,这件事情我必须给组织上汇报。”冯晨没有告诉赵守义孙静的事情,他考虑着孙静的事情是绝密,只能单独给马春水同志汇报。

    “那好,你约个见面的地方和时间,我一会就去联系春水同志。”赵守义点头答应着。

    “明天下午三点钟,我在爱多亚路欧陆风情咖啡厅内等他,不见不散。”冯晨把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告诉了赵守义。

    “行,我一会抽时间去通知马春水同志。”赵守义点了点头。

    离开复旦大学,冯晨考虑着,杂志社开办起来,应该给杜月笙回个话,于是伸手拦了辆黄包车,直接来到了华格臬路上杜月笙的公馆里。

    一进大门,冯晨发现,杜月笙正陪着复兴社香港区区长王新衡,站在院子里一边聊着天,一边欣赏着院子中开得正艳的月季花。

    “哈哈,真实说曹操,曹操到!”看到冯晨王新衡笑着同他打着招呼。

    “王大哥好,杜先生好!”冯晨快步走上前去。

    “刚才我还在同杜先生谈论老弟,没想到你这就过来了。”王新衡说。

    “大哥没在杜先生面前说我坏话吧。”冯晨同王新衡开着玩笑。

    “哪能,杜先生正在夸你呢。”王新衡说。

    “冯师叔,杂志社筹办的怎么样了?”杜月笙脸上挂着微笑,望了眼冯晨问道。

    “我过来就是给杜先生报告一下,一切准备就绪,明天准备正式开业。”冯晨回答说。

    “招了几个人?”杜月笙问。

    “就招了一名编辑兼记者,还有一名负责打杂的。”冯晨说。

    “呵呵,人是不是有点少了?”杜月笙微微笑着问了句。

    “刚开始,人数多了也用不上,这是周刊,每周只办理一期,由我和招聘来的胡梅负责采编,打杂的王铁民负责跑印刷和发行,三个人完全可以。”

    冯晨不想给杜月笙过多添加负担,人家是好意给你找个事情做,养着你,说白了自己就是杜月笙门上的食客,自己在招一大群人吃闲饭不好。

    “胡梅?小有名气的女作家?怎么跑到你这个小期刊里来了?”王新衡也认识胡梅。

    “可能是看着杂志社是我开办的缘故吧,刚好她最近没什么事情做,就到我这里来混日子吧。”冯晨回答说。

    “冯老弟办的这个杂志,主要宣传什么?”王新衡接着问道。

    “中日之间老百姓关心的那些事情。”冯晨说

    “走吧,我们到客厅里谈。”一旁的杜月笙让着两人进入客厅。

    在客厅坐下,冯晨这才抽空问王新衡道:“王大哥什么时间从香港回到上海来的?”

    “今天上午刚刚到,下船后,我就直接来杜先生这里了。”王新衡回答说。

    几句闲话聊过,冯晨感觉到王新衡似乎同杜月笙有什么秘密事情商量,自己在这里不太好,便起身道:“王大哥,杜先生,你们还要商量事情,我不在这里打扰。”

    “坐下吧,也没什么,我让王先生在香港回水湾一带,帮我买了一处宅院,王先生今天顺道过来,就是告诉我这件事情的。”杜月笙挽留着冯晨。

    “几天不见见外了不是?!”王新衡说。

    “恭敬不如从命!”冯晨只有得再次坐下。

    “冯老弟,你就没考虑过到我们复兴社来?戴长官可是盼着你到复兴社来,尤其现在中日关系紧张的时期,复兴社特别缺少对日本国情了解的人员。”王新衡诚恳地说道。

    “我现在考虑的是,先把杜先生扶持我办的这个杂志社办好,能够养家糊口就好。”冯晨说的也是心里话。

    “冯师叔,你要是觉得人数太少了,还可以再招聘几名,前次家荣支取的钱周转不过来的话,我让墨林给你们再送过去500大洋。”杜月笙说。

    “不必了,杜先生,上次的钱能够周转过来,万一需要时候,我再来找你。”冯晨推辞道。

    “总之,在我面前,你不要客气,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杜月笙确实善解人意。

第0324章 想去延安() 
在杜公馆吃过晚饭后,王新衡开着车子送冯晨回家。

    车子路过百乐门歌厅的时候,王新衡“呃”了声,缓缓把车子刹住。

    “他怎么会在这里?”王新衡问了句。

    “怎么了?王大哥。”正在副驾位置上闭目养神的冯晨,睁开眼问道。

    “你看,那不是行政院机要秘书黄浚吗?他在上海干嘛?”王新衡隔着车窗,用手朝着百乐门大门口指了指。

    在百乐门大门口,明亮的灯光下,国民政府行政院机要秘书黄浚,站在那里正同一位漂亮的妙龄女郎说笑着,两人显得很亲密。

    这个黄浚冯晨听说过,据说四岁识字,七岁能作诗,自幼就有神童之称,学成后曾经任过梁启超的秘书,北洋政府垮台后,黄浚通过旧相识的介绍,来到南京国民政府工作。

    凭着他的才气,以及溜须拍马的手段,黄浚很快赢得国民政府中的党政要人的赏识和信任,后来经行政院院长汪精卫提拔,成为行政院的机要秘书。

    行政院的机要秘书,地位仅次于行政院的秘书长,因此,黄浚能够参加国民政府最高级别的军事会议,手中掌握着各种最机密的文件。

    “那个女人是谁?”王新衡接着问了句。

    “晚上,看不太清楚。”其实冯晨看得清清楚楚,同黄浚说话的那个女郎,就是化名廖雅权的南造云子,代号相思豆。

    “这个黄浚,随随便便出入这种场合,实在危险啊!”王新衡说。

    “走吧,大哥,你真是杞人忧天。”冯晨催促着王新衡。

    “有相机就好了。”王新衡说。

    “怎么?你们在监视黄浚?”冯晨问。

    “不是监视,现在中日大战一触即发,这个人身上掌握着很多党国的重要机密,一旦泄密,后果不堪设想。”王新衡一副非常担忧的神态。

    “大哥,走吧,我瞌睡来了,再说你的工作范围在香港,这里的事情,你一会打电话交给沈醉他们处理不就行了。”冯晨再次催促着王新衡。

    王新衡没有说话,默默地启动车子,朝前驶去。

    “老弟,你说中日之间真能打起来吗?要是真打起来,会从哪里开始?”王新衡一边开着车子,一边问道。

    “看现在的局势,肯定要打起来,至于说先从哪儿开打,我认为还是华北,因为华北一带我们部署的兵力薄弱,又都是些杂牌军。”冯晨分析道。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是我还有个建议,已经上报戴笠戴长官了。”王新衡偏过头看了眼冯晨。

    “什么建议?”冯晨问。

    “平津那边一旦打起来,我们应该立即调集精锐军队,把驻扎在上海这里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干掉,他们驻扎在这里的海军陆战队士兵虽然才3000多人,可上海毕竟距离首都太近了啊!”王新衡感叹着说道。

    “王大哥的这个建议非常好,不知道戴长官能否上报到委员长那里。”

    冯晨觉得王新衡的这个想法,非常的切合实际,可是这样一来,很有可能把战火直接烧到上海来。

    “就是看委员长下得了这个决心吧,一味地退让不是个办法啊!”王新衡说道。

    “国共只要真诚合作,打败小日本应该不是问题。”冯晨想从王新衡这里探听一下国共合作的进展情况,便把话题扯到了这上面来。

    “呵呵,指望共党那几杆破枪?冯老弟,你太天真了吧。”王新衡轻视地笑了笑说。

    “大哥,就是你眼中的这几杆破枪,当年不是照样打得蒋委员长焦头烂额?”冯晨反驳着王新衡。

    “我说老弟,你现在是不是还在同共党有来往?”王新衡偏过头,狡黠地望了眼。

    “我倒是想啊!可是被你和沈醉弄的那个狗屁什么声明,人家还敢要我?我只是认为国共就像兄弟两人,团结起来了,外人才不敢欺负咱们。”冯晨朝着副驾位置靠了靠说。

    “兄弟,给你说实话,这次只给共党三个师的编制,按委员长最初的意思,只给一个师的编制,共党不同意,反复争取,这才又增加了两个师,你说说,三个拿着破装备的师,能做什么?同日本人干起来,还不是当炮灰吗?”

    王新衡始终对红军有着偏见。

    “大哥,当不当炮灰,抗不抗日,还是要靠实事说话,这不是你我操心的事情。”说着话,王新衡慢慢把车子停下。

    “到了,明天你杂志社开业我去给你祝贺祝贺!”王新衡偏过头说。

    “明天不正式开业,我想选个日子,让杜月笙杜先生给剪个裁。”冯晨一边下车一边说道。

    “那你正式开业时候,我不一定在上海,我后天回南京述职后,直接回香港去,明天我还是把沈醉喊上,提前给祝贺祝贺。”王新衡一脸真诚。

    “既然这样说,那我明天就在编辑部里等着你们。”冯晨点头答应了。

    王新衡把车子调了头,一脚油门,很快出了仁爱弄堂。

    冯晨转身回到家中,见妹妹冯晚一脸兴奋地坐在客厅里,似乎正在等着自己回来。

    “哥,回来了?”

    “你嫂子了?”

    “她睡觉了。”

    “你这么不睡?”

    “我等你回来,有几个问题请教你。”

    “请教我?你可是堂堂复旦大学的高材生,还有问题请教我?”冯晨瞪着眼睛上下审视着自己的这个妹妹。

    “别这样看着我,我问你,你知道延安吗?”冯晚偏着头,一双大眼睛望着冯晨问道。

    冯晨心里一惊,他不知道自己的妹妹为什么突然问了个这样的问题。

    “延安?你问这个地方干什么?”冯晨反问道。

    “哎呀,我问你知道不知道这地方?”冯晚撒起娇来。

    “延安地处陕北,原来叫肤施县,今年一月中共中央进驻肤施县城,随即以城区设立延安市,也就是说,这个地方现在是共党中央所在地。”冯晨耐心地给冯晚解答着。

    “那肯定是个好地方!”冯晚说。

    “冯晚,你今天怎么突然问起这个地方来?”冯晨疑惑地问道。

    “今天校长邀请了一位共党的和谈代表,到我们学校演讲,他说,中国的前途和未来的希望在延安,他说,那里物质虽然贫穷,精神却很富有。”冯晚充满向往地说道。

    “共党和谈代表?”冯晨问了句。

    “嗯,嗯。”冯晚点了点头。

    “知道他叫什么吗?”冯晨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