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伪装之王-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要真正实施统一这个方案,阻力非常大,关键问题是。这个方案要获得日本国内联合与电通两大通讯社的承认。

    只要其中的一方不予以配合,此统一方案也就无法实施。

    虽说仅在满州实行“一国一社制”,但日本国内的联合与电通两社是否赞成?尤其是电通能否理解?当时都存在着很大的悬念。

    满州事变爆发后,日本国内各个新闻社,均将重点集中到了满州,联合与电通两大通讯社,也都为此逐步扩大了各自的机构及人员。

    果不其然,里见甫制订的草案,提交上去后,便产生了由谁来加以归纳、整理及最终定稿的一系列问题。

    当时的日本陆军省和外务省,忙于筹建满洲国,都无暇顾及此事。而关东军司令部的第4课更是处于人手不足的紧张状态。

    突然有一天,主抓“一国一社制”工作的臼田少佐突然对里见甫说:“你也来参加这项工作吧!”

    “臼田君,我一直是记者,让我参加这项工作不好吧。”里见甫推脱着。

    “里见君,你虽然是记者,在我们看来,你同国内的两大通讯社之间素无瓜葛,很适合公正地抓这项工作。”臼田少佐坚持着自己的意见。

    “臼田君既然这样说,那我就勉为其难吧。”里见甫心里想,草案既己提交了,还是顺其自然吧。

    在关东军的支持下,满洲“国通通讯社”的创立,竟顺利得意乎寻常,与此同时,里见甫也开始在新闻界中名声鹊起。

    不仅如此,日本国内的“联合”与“电通”两大通讯社,也借“国通通讯社”发展之机,展开了积极的合作。

    在1935年,“联合”与“电通”两大通讯社,最终合并成了“同盟通讯社”。

    从根本上来说,满洲的“国通”只是一个地方通讯社,国际上没人承认“满洲国”,按说“国通”不应该有什么大的国际影响。

    但是,早在1933年5月“国通”和路透社签订了一个合作协定,一下子让“国通”成了有国际知名度的通讯社。

    里见甫创立“国通”之举,更加深了日本军方对他的赏识。

    日本军方开始把一些隐蔽的特殊任务交给他处理,例如满州国成立伊始,军方让他搞的哈尔滨大观园的宣抚工作便是其中之一。

    当时,中共地下党组织、马占山的便衣队、民党的CC团、朝鲜人的鸦片贩卖者等,都混居在大观园内,使得那里的治安极度恶化,简直变成了反满抗日活动的根据地。

    在关东军司令部第4课的指示下,里见甫携同军方,开始对哈尔滨大观园这条娱乐街展开了宣抚工作。

    里见甫不仅亲自坐镇“大观园”,而且还充当了整个行动的总指挥。

    尽管此次宣抚工作,最终并未取得辉煌成就,但里见甫的指挥才能却受到了军方的高度评价,这也为后来军方重用他奠定了基础。

    此外“国通”成立后,里见甫先请大矢信彦担当了该社的首任总编局长,当“国通”走入正轨后,他又把该职位转给了松方三郎。

    里见甫本人,转移到了天津,并在天津创办起了华文报纸《庸报》。

    其实《庸报》也是受控于关东军第4课,是一份面向中国读者的刊物,其目的是为了对抗上海的《大公报》,里见甫在《庸报》上用的笔名为李呜。

    也就是在天津期间,里见甫结识了田中隆吉和川岛芳子。

第0209章 餐馆就餐() 
尾崎秀实对里见甫的底细了解得如此详细,让冯晨感到很是吃惊。

    “尾崎先生,你对里见甫怎么这么熟悉?”

    “呵呵,冯先生,里见甫现在毕竟是活跃在新闻界的名人,我当然要了解他了,中国有句古话,知己知彼嘛。”尾崎秀实微微笑了笑。

    “唉,看来如今的记者们,真的都同情报工作脱不了干系啊!”冯晨感叹道。

    “是呀,就看是为谁服务了,冯先生曾经不也是新声通讯社记者吗?”尾崎秀实说。

    “呵呵,那尾崎先生是为谁服务呢?”冯晨问。

    “为我的良心服务,为我的信仰服务!”尾崎秀实回答道。

    “为良心服务,为信仰服务,回答的好啊!”冯晨赞成地点了点头。

    此时,轮船拉了一声长笛,冯晨掏出怀表看了看,说:“轮船马上就靠岸了。”

    “冯先生,你下船后直接到东京去?”尾崎秀实问。

    “是的,尾崎先生呢?准备到哪儿?”冯晨起身开始收拾着行李。

    “我准备在大阪住几天,然后再去东京。”尾崎秀实也开始整理着自己的东西。

    收拾好行李,两人一前一后走出了房间,准备下船。

    “冯桑,你下船后直接到东京?”刚刚走到过道上,只见田中隆吉邻着个旅行箱,后面跟着里见甫和川岛芳子也准备下船。

    “是呀,田中君,你们呢?”冯晨问道。

    “我们也去东京,看来我们又要同行了。”田中隆吉说。

    “呵呵,好事呀,有田中君同行,旅途不会寂寞了嘛。”冯晨笑了笑。

    其实冯晨说的一点没错,田中隆吉这个人虽然从事间谍工作,但特别喜欢自吹自擂,话特别多,同这样的人一道,当然不会寂寞了。

    下船后,冯晨同尾崎秀实作别后,便随同田中隆吉一行几人,来到了火车站。

    冯晨购到的火车票,果然同田中隆吉三人在一节车厢中。

    看看发车时间,是下午2点钟,时间还长,冯晨打算在附近找家餐馆吃中午饭。

    “冯桑,中午我请客。”田中隆吉见冯晨购完票,准备离开,热情地上前邀请道。

    “那先谢谢田中君了。”

    冯晨也没有推辞,随着田中隆吉三人,朝着火车站对面一家餐馆走去。

    其实冯晨心里不愿意同田中隆吉等人搅合在一起,并且还有个川岛芳子在,这两个人在128事变中上蹿下跳,他们做的那些事情,冯晨太了解了。

    因而,冯晨对田中隆吉和川岛芳子两人,始终抱着警惕心理。

    至于里见甫这个人,冯晨之前不认识,也就是从尾崎秀实口中了解了些,对这人没什么好感也没什么厌恶。

    四个人来到餐馆里,餐馆里的服务人员,全体叫着“四米嘛塞”,叫声此起彼伏,热情地招呼着四个人找座位。

    “有没有包厢?”田中隆吉用日语大声问道。

    “有,这里请!”一位服务生带着大家朝雅间里走去。

    在一间小雅间里坐下,川岛芳子拿起菜单,开始点菜,田中隆吉掏出香烟,递给冯晨一支,说:“冯桑,抽一支,这是大前门香烟。”

    “呵呵,对不起,田中君,你知道我不抽烟的。”冯晨微微笑着拒绝了。

    “冯桑,你这次来我们大日本,是不是参加早稻田大学的特别新闻班培训?”

    田中隆吉把香烟噙到嘴里,掏出火机点着,抽了口,吐出浓浓的烟雾,眯缝着双眼,望着冯晨问了句。

    “哦,田中君的消息挺灵通嘛。”冯晨不置可否。

    “冯桑,看来平冈长官非常看重你。”田中隆吉说。

    “冯先生,你知道这个特别新闻班是做什么的吗?”川岛芳子丢下手中的菜单,瞟了眼冯晨问道。

    “新闻班当然是学新闻了。”冯晨揣着明白装糊涂。

    “哈哈哈,学新闻?你冯先生还用大老远跑到早稻田来学新闻?”川岛芳子大笑着,露出满口的白牙。

    “新闻班不学新闻,那干嘛?”冯晨装出一副的确不明白的样子。

    “冯桑,你真的不知道?”田中隆吉把手中的烟屁股,在桌上烟灰缸里拧了拧问道。

    “真的不清楚,平冈老师也没告诉我,他只说让我参加这个新闻班学习。”冯晨装出一副诚恳的模样说。

    “这个新闻班是为大日本外务省,培养高级情报人员的。”半天没有说话的里见甫,突然开口说道。

    “什么?培养高级情报人员?”冯晨做出一副吃惊的样子。

    “是的。”里见甫回答道。

    “可我是中国人呀。”冯晨说。

    “哈哈,中国人怎么了?你同芳子小姐都是我们大日本的朋友。”里见甫笑着指了指冯晨旁边的川岛芳子。

    冯晨心里暗骂了句,妈滴,谁跟你们这些人是朋友啊!

    “外务省这次就是要吸收友好的韩国人和中国人,加入我们大日本外务省的情报组织,为大东亚共荣服务。”田中隆吉大咧咧地说。

    “哦,那田中君知道这个班一共多少人吗?”冯晨想了解一下这里面的底细。

    “不是一个班,是两个班,共88人,每个班44人。”田中隆吉回答道。

    “原来是这样,可我就是个文人,根本不适合做情报工作。”冯晨恍然大悟的样子。

    “哈哈,冯先生,你以为做情报工作就一定要打打杀杀吗?”川岛芳子娇笑着问了句。

    “不是吗?”冯晨望了眼川岛芳子。

    “没想到冯先生挺会装的,128上海事变的时候,你不是已经帮过平冈龙一搜集过情报吗?怎么你倒忘了?”

    川岛芳子用怀疑的眼神,望着冯晨,她根本不相信冯晨的胡言乱语。

    “呵呵,打打杀杀那是低级的谍报人员,高级谍报人员还用打杀吗?”川岛芳子阴笑着,拿起菜单,起身走出了雅间。

    冯晨的确是假装糊涂,冯晨内心里始终认为,在这三个人的面前,一定要装傻,特别是川岛芳子这个女人,太他妈滴精了!

    在这三个人面前,一定要装得比他们还要热爱日本,赞赏日本。

    “冯先生,听说你之前在新声通讯社也是记者?”正在冯晨脑海里胡思乱想的时候,里见甫突然问了句。

    “是的,里见君,不过同里见君这样的名记者比起来,我简直就是小儿科。”冯晨谦虚着说。

    “呵呵,冯先生谦虚了,我也是从小记者做起的。”里见甫笑了笑。

    “冯先生,我在德华时,怎么听说你同怪西人的案子有牵连,说说是怎么回事?”田中隆吉提起了一个冯晨不想谈论的话题。

    “哦,我欠瓦尔莎西菜馆那个服务生的钱,那小子想泄私愤,胡说八道诬陷我,他不是还诬陷了几个你们日本人吗?”冯晨随口胡扯着。

    “开饭了!”一名餐馆服务生,端着菜进来了。

    服务生刚刚把菜放下,川岛芳子拿着两瓶日本清酒,也从外面进来了。

    “大家中午还是喝一杯吧。”川岛芳子把酒放到餐桌上说。

    “吆西!”

    田中隆吉竖了竖大拇指,接过酒瓶,开始给大家斟酒。

    其实冯晨也比较喜欢喝日本的清酒,在第一次来日本留学时,每逢周末,便喜欢约上几位同学,在小餐馆里点几样海鲜,要几瓶清酒,在一起热闹热闹。

    日本的清酒,是用秋季收获的大米,在冬季经发酵后酿成的,相当于中国的米酒,但喝起来比中国的米酒劲道要稍大一些。

    日本菜以鱼类海鲜为主,吃日本菜喝烈性酒的话,破坏了日本菜的鲜美,喝啤酒又觉得“味”不足,还是香醇爽口的清酒配上日本菜才有滋有味,再合适不过了。

第0210章 警察盯上() 
因为中午喝了几杯清酒的缘故,冯晨头脑昏昏沉沉的,一上火车,便趴在座位面前的茶几上开始睡觉。

    冯晨同田中隆吉几人,虽然在一节车厢内,但座位却隔着几排,不在一起。

    火车刚刚行驶不久,冯晨刚刚进入梦乡,有两名日本警察,走到冯晨的座位跟前,其中一位警察,上前拍了拍冯晨的肩膀说:“先生,醒一醒。”

    “你们……,干什么?”冯晨抬起头,看到是两名警察站在自己面前,迟疑着问道。

    “我们有事情,需要找你核实一下。”叫醒冯晨的那名警察说。

    冯晨感觉很纳闷,无缘无故地,刚一上车就有警察找自己,这里面透着些蹊跷。

    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让警察盯上,总不是什么好事情。

    冯晨很不情愿地站了起来,下意识地朝着田中隆吉三人坐着的地方望去,发现只有里见甫一人还在那里,田中隆吉和川岛芳子不知道去哪儿了。

    没办法,冯晨只有跟着两名警察,来到一间乘务室,其中一名警察把门反锁上,另一名警察拿过纸笔,便开始审问起冯晨来。

    “中国人?”

    “是的。”

    “叫什么?”

    “冯晨。”

    “来日本做什么?”

    “留学?”

    “受哪个大学邀请的?”

    “受你们大日本外务省邀请的。”

    “外务省邀请的?证件在哪儿?”那名警察用不相信的眼光质疑着冯晨问。

    “证件都在我的旅行箱中放着。”冯晨回答说。

    “你去把他的旅行箱拿过来。”审问冯晨的这名警察,吩咐着旁边的那名警察。

    “有人举报说,你是中国派来的间谍,我们要进行核实。”去拿行李的那名警察离开后,审问冯晨的这名警察,上下打量着冯晨说。

    “先生,你看我像间谍吗?”冯晨问道。

    “哈哈,间谍难道还写在脸上不成?”警察大笑了一声。

    “那也不能凭空说我是间谍啊!”

    冯晨也不知道,这名警察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我真的是来你们大日本留学的,先生要是不相信,可以问问你们大日本外务省,我的身份在你们外务省有备案。”

    “问外务省?”那警察反问了一句。

    “是的,先生问后不就清楚了。”

    冯晨隐隐感觉到,这名警察还有点想敲自己竹杠的意思。

    “我是你们大日本驻上海领馆总领事平冈龙一的学生,我的留学手续,是平冈老师帮我办理的。”冯晨抬出了平冈龙一。

    “对不起,我们受警视厅领导,不归外务省管辖。”这名警察似乎并不知道平冈龙一这个人。

    “先生,一会你看到大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的邀请函就明白了。”冯晨说。

    “听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