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伪装之王-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关于停止内战问题。张学良表示完全同意,并谓红军一旦与日军接触,则全国停战运动将更有力量。

    (五)在张学良未公开表明抗日以前,不能不接受蒋介石命令进占苏区。为此,张准备以王以哲军入肤施,沿路筑堡,双方交通仍旧。如此一个月后,再看形势发展决定。

    (六)关于通商问题。普通货可由红军设店自购,军用品由张学良代办,子弹可由张学良供给。

    (七)双方互派代表常驻。

    (八)张认为红军去河北恐不利,在山西亦难立足,不如经绥远较妥。但如红军决定出河北,张可通知万福麟部不加阻挠。

    会谈相当成功。

    周副主席出发时,中共中央早有指示,不要与张学良就对蒋介石的态度问题上进行争论,首先争取与张学良就一般合作问题达成谅解。

    因此,能够与张学良在对蒋问题上采取这样的迂回妥协,双方达成八项共识,周副主席已经相当满意了。

    谈判结束以后,周副主席一行离开肤施返回川口,于第二天回到瓦窑堡。

    通过这次会谈,周副主席与张学良彼此之间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周副主席与张学良会谈时,在通往日本的客轮上,冯晨和尾崎秀实两人,除了下下围棋,便是在一起交流中日文化。

    通过一日来的交流,冯晨、尾崎秀实二人不仅增加了相互间的了解,而且两人的友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第二天上午,客船已经航行在日本海域。

    客轮的308房间里,冯晨同尾崎秀实下了盘围棋,然后一同相约来到甲板上。

    刚刚登上甲板,一个熟悉的背影,映入冯晨的眼帘。

第0207章 这人复杂() 
那个背影,冯晨在一二八事变时经常见到,太熟悉不过了。

    川岛芳子?

    她怎么也在船上?

    从上海登船时怎么没有看见她?

    这个在冯晨心目中销声匿迹几年的女人,怎么突然又冒了出来?

    迟疑了一下,冯晨低声对尾崎秀实说:“川岛芳子。”

    “噢?在哪儿?”尾崎秀实问。

    “那个穿旗袍的女人。”冯晨指了指穿着紫色旗袍,靠着轮船栏杆,面朝大海的那个女人的背影。

    “走,我们过去打个招呼。”尾崎秀实说。

    冯晨点了点头,大步朝着川岛芳子走去:“这不是金小姐吗?”

    “哦?冯先生,尾崎先生?”川岛芳子听到声音,回过头来。

    旗袍、墨镜,嘴唇微微挂着笑意。

    “听说芳子小姐不是在满洲国任安国军司令吗?怎么在这趟轮船上?”尾崎秀实上下打量着川岛芳子问道。

    “奇怪吗?”川岛芳子摘下墨镜,挑逗性地看了眼尾崎秀实。

    “呵呵,我也就是随便问问,记者嘛,对什么事情都比较好奇。”尾崎秀实笑了笑。

    “冯先生,我也好奇,你到日本干嘛?拜访平冈龙一?”川岛芳子同冯晨打起招呼。

    “留学。”

    “哈哈哈,冯先生还需要留学吗?”川岛芳子大笑着。

    “很可笑吗?金小姐。”冯晨不知道川岛芳子为何大笑。

    “我只是纳闷,像冯先生这样的日本通,还有必要再次留学吗?”川岛芳子收住笑容,妩媚地看了眼冯晨。

    “那金小姐呢?到日本找你养父去?”冯晨有意刺激了一下川岛芳子。

    “冯先生不会也是去日本任干爹的吧!”川岛芳子反唇相讥。

    “金小姐,怎么没见到田中隆吉少佐呀。”冯晨知道,川岛芳子一直同田中隆吉姘居。

    “是谁找我呀?!”

    此时,身后传来了田中隆吉的一声问话声。

    冯晨和尾崎秀实几乎同时转身,发现田中隆吉正同一位身穿灰色西装,留着日本仁丹胡子的四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过来。

    “冯桑,你好啊!”田中隆吉上前,同冯晨打着招呼。

    田中隆吉旁边的那男人,则是上前握着尾崎秀实的手,同尾崎秀实寒暄着。

    大家在甲板上站着,彼此也没什么话聊,寒暄了几句,尾崎秀实说:“冯先生,甲板上风大,我们还是回船舱里吧。”

    冯晨点了点头,随着尾崎秀实回到了308房间。

    “尾崎先生,刚才同田中隆吉一起的那男人使谁?”在房间床上坐下,冯晨好奇地问了一句。

    “怎么?冯先生不认识那人?”尾崎秀实也在自己的床铺上坐下。

    “不认识。”冯晨说。

    “这个人叫里里见甫,满洲国通社记者。”尾崎秀实介绍说。

    “国通社记者?”冯晨知道这个“国通社”是受日本人掌控的,伪满洲国的宣传机构。

    “是的,这个里见甫还有一个中文名字,叫李鸣。”尾崎秀实回答道。

    “看来这人背景有点复杂。”冯晨说。

    “是的,这个人同军方关系密切。”尾崎秀实点了点头。

    “看得出来,他既然同田中隆吉和川岛芳子混迹在一起,肯定同日本军方关系不一般。”冯晨分析道。

    “呵呵,我是在佩服冯先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尾崎秀实微微笑着,接下来,给冯晨详细讲述了里见甫这个人的一些事情。

    里见甫一八九六年生于日本福冈县。

    一九一三年二月孙中山访问福冈时,里见甫曾为他表演过柔道,这是里见甫跟中国发生关系之始。

    一九一三年秋,里见甫到上海,就读于东亚同文书院。

    四年后毕业,里见甫通过东亚同文书院院长根津一的介绍,赴四川省特种贸易会社的新利洋行供职。

    然而,此时恰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萧条期,商品滞销、经济萎缩,里见甫实在经营不下去,他干脆辞职,离开了新利洋行。

    辞职后回到日本的里见甫,无法找到合适工作,他便身着短衫浪迹于打工者行列。

    为了生存,里见甫甚至一度还干过,给饭馆送餐的差事。

    在这段时间内,里见甫亲身体验了,社会底层的那种贫民窟式的生活,恰在此时,里见甫与同期学友宇治直藏不期而遇。

    在宇治直藏的帮助下,里见甫再次重返中国,来到了北平发展。

    只身来到北平的里见甫,无事可做,他在东亚同文书院第8期毕业生,时任朝日新闻社驻北平记者的大西斋处,暂时当了一段食客。

    后来,里见甫又在东亚同文书院第9期毕业生,时任每日新闻社驻北平记者,波多野乾一等人的帮助下,进入了天津的京津日日新闻社。

    虽然这个日日新闻社,只是一个连同社长在内仅为三人的小报社,但里见甫总算是迈出了新闻记者生涯的第一步。

    当时,日日新闻报社的中野江汉、橘朴等都是被称之为老北平的日方资深记者。

    在这些人的熏陶下,里见甫很快便在“中国社会世论形成方式”的研究上,具有了独树一帜的见解。

    两年后,里见甫辞去了京津日日新闻社的事务,移居北平独自创立了北京新闻社。

    在此期间内,里见甫通过采访,感受到了中国动荡的现实。

    1923年5月临城火车大劫案,土匪孙美瑶劫了票车,最早赶到现场去采访的外国记者就是里见甫。

    当时年轻的里见甫,还是一个有着自由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甚至可以说对军国主义和军方很反感。

    里见甫到那时为止和日本军方没有任何交集。

    里见甫家里几代都是日本海军军人,按理说,里见甫应该去海军学校学习才对,可是里见天生对数理化不感兴趣。

    在几次海军学校招生中,里见甫的数理化都无法通过,对数理化要求极高的日本海军学校拒绝招录他,这样他才来到了东亚同文书院学习。

    里见甫第一次和日本军人打交道,应该是在1922年5月份,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后,他在军粮城采访张作霖,见到了张作霖的顾问本庄繁中佐。

    里见甫同本庄繁一见如故,彼此印象都很不错。

    同时,里见甫还采访了直奉战争中的吴佩孚,还同郭沫若成了朋友。

    二十年代中期,在中国的日本记者中,身穿长衫,能说一口流畅的中国话的人,就只有里见甫一个。

    那时期,日本陆军有关中国军阀们的情报,几乎都是来自于里见甫的报道。

    1928年五三济南惨案发生以后,里见甫经过杉山元介绍,给日本军部当翻译,认识了处理后事的建川美次少将,原田熊吉少佐,田中隆吉大尉。

    1928年6月,里见甫又成功地采访了北伐胜利,身穿军装进北京的蒋介石。

    期间,里见甫还出席了,中山先生的灵柩从北平西郊碧云寺移送南京的仪式。

    随后,他又只身前往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并且以满铁驻南京事务所代办的身份,兼任起了,向南京政府推销铁道车辆器材的工作。

    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武汉政变,里见甫赶赴武汉采访之中,竟收集了两大柳条箱的武汉政府及中国工农红军张帖的布告和传单。

    1931年9月18日,中国东北发生了满铁线路爆炸事件,也就是九一八事变,里见甫奉满铁大连总部之命,迅速北上奉天。

    从此,里见甫的人生轨迹,也由此发生了重大转折。

    尾崎秀实讲道这里戛然而止,望了眼听得入神的冯晨,笑着说:“呵呵,冯先生,你赶紧给我泡杯茶水,我上个卫生间,回来接着给你讲。”

    “好,好,你赶紧去。”冯晨答应着起身开始给尾崎秀实泡茶。

第0208章 笔名李鸣() 
冯晨为何如此关注里见甫的事情呢?

    这是因为,冯晨自从加入组织,接触情报工作后,对在中国活动的日本人特别敏感,冯晨始终认为,做新闻的人同搞情报的人是永远密不可分的。

    在冯晨看来,中日全面战争一触即发,多深入了解一些,这些多年来活跃于中国大江南北的日本记者们,对掌握日本的战略动向非常有用。

    冯晨刚刚把茶水给尾崎秀实泡好,尾崎秀实上卫生间转了回来。

    尾崎秀实端起茶杯子,坐到床上喝了两口,继续开始给冯晨讲着里见甫的事情。

    奉天的关东军,给里见甫在关东军第4课里,设了个办公桌,让里见甫与另外三位同僚共同承担起了军中的宣传工作。

    而此前,里见甫当记者时,完成的那份“中国社会世论形成方式”的研究报告,也获得了军部高层的首肯,由此他博得了日本军方的信任。

    里见甫在关东军第4课里干得非常卖力!

    在此期间,他不但结识了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等,众多出身于日本旧知识分子的军人。

    此外他还结识了第4课课长松井太久郎、以及该课的少佐参谋臼田宽三、矢崎勘十、平田正判、池田纯久等人,4课上尉参谋横山、井八津次等人也时常光顾他的办公室。

    里见甫一边工作,一边同这些军人们侃侃而谈,心情十分惬意。

    当时,关东军第4课的主要任务,就是亲手创建满州国通讯社,也就是国通。

    三十年代初,“一国一社制”正成为引领世界通讯界的潮流,为此,日本陆军省次长小矶国昭也提交了,改革日本通讯体制的议案。

    可是,官方的联合通讯社和民办的电报通讯社却认为:统一之举为时尚早,切勿冒然行事;又因两社在组织结构及办社立场上意见相佐,故而致使日本国内两社统一受阻。

    九一八事变后,日方决定首先统一满州国的通讯体制。

    为此,日本联合通讯社的岩永裕吉建议,取满州国的“国”字为头、简称“国通”,这个建议,经时任关东军参谋长的板垣征四郎裁决后,开始筹建“国通社”。

    一开始,这个“国通”社的社长,是准备让高柳保太郎预备役中将担任的。

    这位高柳保太郎是何许人?

    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次臭名昭著的“西伯利亚出兵”时的日本派遣军参谋长,日本陆军大学第13期毕业生。

    这时,同里见甫关系密切的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想了想,认为:“干吗还要另外找人呢,里见甫不挺好吗”。

    本庄繁知道,里见甫有个不像日本人的毛病,散漫,坐不住,隔一阵就得挪地方,他就把里见甫找来问道:“我让你负责国通社,你不会突然撂挑子走人吧?”

    “司令官安排的事情,我怎么能撂挑子走人?”

    这次里见甫居然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本庄繁就定下来让里见甫来干。

    但是,里见甫当时只有36岁,按日本人的习惯,好像当社长太年轻了点,于是本庄繁就让社长位置空缺着,由里见甫担任“国通”的“主干事”,实际上行使的是社长的职权。

    另外,时任日本外务省情报部长的白鸟敏夫,曾经就满洲国通社成立,与日本陆军省军务局中国班的班长铃木贞一中佐进行了磋商。

    在情报部长白鸟敏夫的授意下,该部的须磨弥吉郎书记官,奉命赶赴奉天,就满洲国通社的设置、其他通讯社的合并等,同关东军协商。

    其实,当年在北平时期,里见甫与须磨弥吉郎就是故友,所以在他们会面时,彼此毫无拘束,双方坦诚地亮出了观点,一拍即合。

    其后,里见甫向关东军总部汇报了会谈结果,为了顺利合并其他通讯社,本庄繁司令官指示,由关东军第4课重新拟定统一草案。

    拟定出的新的统一草案,贯彻的仍是日本军方的意志。

    因为关东军第4课的任务,就是亲手创建并掌控‘国通’,所以只按军方的命令行事,根本不采纳外界的任何意见。

    也就是说,一旦该方案获准后,全部交给关东军去实施。

    然而,要真正实施统一这个方案,阻力非常大,关键问题是。这个方案要获得日本国内联合与电通两大通讯社的承认。

    只要其中的一方不予以配合,此统一方案也就无法实施。

    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