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祚高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祚高门- 第9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更何况,大概就连石宣也想不到,那一路兵力并不算充足的晋军追兵,竟然能给襄国带来如此大的戕害。当然,就算石宣能有预见,他也更加不敢于此多言。

    所以这五千羯国生力军的到来,其主要意图还不在于对襄国的增援,他们所接受到的指令是追剿晋军犯境之师,兼抚南面各个郡县,为之后大军开拔而作铺垫。

    可是当援军抵达襄国后,所见襄国如此凄惨模样,他们一时间也是惊愕有加,在没有了解更多内情之前,对于晋军犯境之兵力判断夸大失真,也不敢贸然进行追击。毕竟此前晋军已经在冀南取得了那么大的胜利,谁能笃言他们真正派往河北腹心的兵力究竟多少?

    当然,若仅仅只是这些原因,这一路援军乃是身领主上石虎遣用南来,在面对襄国人众的抵触与不配合,也绝不会与之虚与委蛇,直接以强硬姿态入而主持襄国局面才最恰当。

    而在这当中,博陵公石遵便发挥出非常关键的作用。援军抵达襄国城外未久,襄国城内那些贵胄耆老包括太子石邃在内,俱都聚集在皇后宫中颇有一筹莫展,唯恐率众来援的将领过于跋扈,会对他们进行羞辱打压。

    此刻的太子石邃是最惊恐的,失魂落魄之余、情绪已经陷入几分癫狂,此前因有晋军于城内的直接威胁,他还无暇考虑更多后事如何,可是随着城内渐渐归于安定,襄国今次所受戕害便也更加清晰的呈现于眼前,石邃自然充满了后怕惊惧。

    “我是监国太子,我是社稷储贰。主上既然不在,我便是国中至高,援军既然抵境,也要受我督统……”

    石邃只是满脸焦躁且不耐烦的念叨着,可是言及如何应待援军,他却全无主见。所谓援军也要受他督统云云,他自己也心知这绝无可能,反而需要担心援军或受主上密令,将要直接废黜、幽禁乃至于直接斩杀他。

    “还是由我出面,先作犒慰罢。”

    石遵眼见这个往年跋扈无比的兄长如今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更生不屑,站起身来主动说道,他又望向同样愁容浓厚的石涉归等人说道:“你等诸公,此刻也勿作私留,还有什么钱粮谷帛可用,实在不宜悭吝自守。若能熬过此际艰难,荣禄尚能存续,无患没有后报。”

    石涉归等人闻言后,神情虽然有几分尴尬,但也明白石遵所言属实,便都纷纷点头,各自张罗起来。

    眼下的襄国,特别是宫苑所在,早已经是残破的不堪入目,幸在夜幕笼罩,才能将这大乱之后的丑态稍作掩盖。

    石遵此刻也不再讲究什么礼仪,他以皇子之尊亲自离城数里之外,命令随员们明火大张,早早便于此等候援军。

    一直到了后半夜将近黎明,援军那雄浑有力的马蹄声才响起在西北方的旷野中,之后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在经过斥候先行探望之后,这一路援军将领才率着百数兵众先行到来。

    石虎今次派来统率援军的将领,也是羯国这几年新进崛起的少壮勇将,名为石闵。石闵之父石瞻,同样是羯国早年一名勇将,曾为乞活军陈午部将,先主石勒打败陈午后,爱惜石瞻少年英壮,遂命将之收为假子。

    之后两赵交攻,石虎于河东败绩,被汉赵刘曜一路追杀,石瞻战死于此役中。之后石虎怜其忠勇,便将其孤子石闵收养府下。

    若非石瞻英年早逝,没有捱到羯国真正成为河北霸主、大肆封赏那一刻,否则凭其与石虎亲密关系并自身之骁勇善战,即便不能比拟乞活大军头石堪等人,绝对也是封王可期。

    石闵幼来便为石虎收养,也继承了其父的骁勇英武,年未及冠便追随主上石虎作战,甚至早年石虎南征晋国便已经入军任事。

    当然这一场战争输得一塌糊涂,石闵一个小将也难有所表现。但是之后石虎归国争统,继而北略诸胡,石闵在其中表现俱都英勇无比,直至如今已经成为羯主麾下名列前茅的大将。像是今次南面大变故之下,石虎能够派遣石闵独领五千精军先行南来,便足见对这个假孙的看重。

    一路行来,石闵所部也遭遇过一些来自襄国方面的溃众,但自这些溃众口中得知的信息终究不全面,所以在见到石遵后,便也并不作更多寒暄,直接询问道:“途中已知国都遭难,未知目下状况如何?贼众几许,又在何处?”

    听到石闵直接略过其余只言军事,对于他如此身份亲自出迎则视而不见,石遵难免有几分尴尬并失落。

    不过他倒也不敢因此而有什么不忿之想,主上本就子嗣众多,当然此后倒是未必,但哪怕石遵身为嫡少子,早前却被兄长石邃压制的全无存在感。如他这种只有虚荣却无权柄的皇子,还真的比不上石闵此类深得主上信赖的统军大将。

    “终究还是主上天威可恃,贼众未敢久作盘桓,早在援军抵临之前便已仓皇南走。眼下城内各军仍在追剿,已经无有大患。”

    石遵轻描淡写的说了几句,继而便上前一步拉住石闵,状似亲昵道:“无论怎么说,国都遭受敌扰都是屈辱,我等留守之众难辞其咎。我还忐忑主上会遣何人归援,恐于遭人折辱,得知竟是我家壮子棘奴率部,心里才算松了一口气。今秋多事,此际终究还是自家人更可倚仗几分。”

    石闵幼来生长于主上府下,对于主上诸子自然也不陌生,只是他对石遵印象却并不怎么深刻,只觉得对方有些孤僻怯懦,也并不太为主上看重。

    只是今次相见,却见对方沉静许多,明明年纪比自己还要小一些,眼下以长辈亲昵姿态相见却并不让人觉得突兀。他虽然内心里并不怎么在意这位皇子,但也没必要完全无顾对方善意流露,趁着石遵上前扶缰之际这才下马,抱拳见礼。

    。

1348 虎狼际会() 
襄国城北这座单于台,本就是太子石邃为了抗衡主上禁令而建,因此格局构造颇为宏伟,远胜于建德宫中那一座旧台。当然因为石邃大权被夺,阁台修筑的很不顺利,且按照目下的状况来看,之后能够复建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

    但就算如此,单单已经修筑好的这一部分,容纳入驻信都来的这五千援军也绰绰有余。石遵亲自将石闵等一众人引至此处,而这里早有襄国各家部曲们提前一步备好了餐食入宿事宜。这些贵胄耆老们俱都不乏心虚,这会儿为了免于被刁难,也都不敢吝啬。

    石闵等人一路奔波,也确是辛苦,这会儿自然不会客气,后续将士次第抵临入宿,等到五千将士全都抵达入驻此中,天色已经大亮。

    因为石遵言是襄国危机已经解除,而襄国留守兵力也在对晋军进行追剿,石闵便也不再急于用兵,索性命令将士们暂作休整。毕竟从信都一路日夜兼程奔波至此,也确是人马劳顿,于襄国小作休整本就是应有之义。

    在这个过程中,石遵则一直在此作陪,态度多有殷勤。石闵对此虽然也有感觉,但也懒得费心思去深思,小作交代之后,自己便也卸甲解衣入宿。

    一觉睡到日中,虽然仅仅只是两三个时辰的光景,但是对于经验丰富、久在戎旅的武将而言,已经足够回养体力、一扫疲惫。

    当石闵行入临时的居舍,却看到石遵居然还留在这里,而且丝毫没有因于出身的倨傲,居然在亲自指挥役卒为战马备料。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石闵哪怕再怎么不以为然,这会儿自然也不能完全无视石遵如此示好。他行上前去,拱手示意道:“此等杂务,军中自有庶职担当,殿下实在不必亲自繁劳。”

    “生在世道第一豪壮门户,我却素来少知军务,讲起来也真是惭愧。”

    听到石闵的话,石遵便转过头来叹息说道:“往常父兄俱为英壮,我自可安养禁苑,无顾世事纷杂。但今次却是祸发庭门之内,眼见南贼种种骄横,我才知往年所享诸多寻常是多么难得,也更因往年的无有作为而愧疚。”

    石遵这一番话,倒也确有几分发于肺腑。襄国这一场动乱时间虽然持续不长,但却给他整个人带来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在看到往年于他面前不可一世的兄长石邃丑态种种,但就算如此,石邃仍敢动辄拔刀恫吓乃至于真正对他显露杀意。

    桩桩种种,让石遵深刻认识到生人在世,绝对不可没有权势,否则无论再怎样的虚荣尊崇,当真正祸难临头时,也只能任人鱼肉。

    正因有了这样的认知,他才在这段时期表现如此积极,开始真正重视经营从属于自己的势力。而此前襄城公石涉归等人也都通过种种暗示,向他表露依附心迹。

    老实说,石遵是不怎么看得上石涉归等人,无论是之前他们被主上冷落闲置,还是之后在襄国动乱中拙劣表现。

    但石遵也明白,作为一个不怎么引人瞩目的皇子,唯一可恃的这个嫡子身份也已经摇摇欲坠,凭他是很难拉拢到真正有实力的重臣帮扶他,寻常甚至连接触到那些实权大人物的机会都无。

    至于这一次,石闵率众奔援归国,于石遵而言就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虽然严格说起来,石闵这个自幼收养于家门中的假亲,其实也算不上是什么实力派,不过是主上麾下一个正值眷隆的少壮战将罢了。这样的人物,其实在主上麾下还有很多。

    但这对石遵这个不怎么得势的皇子而言,倒也算是一个恰当的选择,因为若是石闵势位再显赫一些,石遵也根本就拿不出足够打动对方的东西。

    待到石闵上前,石遵便行过去挽着他手笑道:“其实算起来,我与棘奴也是总角旧识,即便亲谊不论,咱们也称得上是布衣之交了。如今你追从主上,英名早已震荡河朔,我却还只是苑中一个懒散闲人,往常纵有心攀交,也恐行迹惹厌……”

    石闵不太习惯石遵如此亲昵的姿态,虽然谈不上受宠若惊,但还是抱拳垂首道:“末将不过一介伧武,幸得主上垂爱提拔,实在难当殿下如此礼遇。”

    “礼之过恭则就是伪了,更何况旁人还道罢了,棘奴你是我家调教养育出的英壮,咱们之间,又何必拘礼。”

    石遵又笑眯眯说道,往年的他,只是因为兄长石邃在前太醒目,他也难有什么小动作,但并不意味着他就完全不喑世事、不明白待人接物的道理。因为能够笃静自守,他反倒显得比其他兄弟们要更加恭良可亲。

    果然在受到石遵屡番示好之后,石闵姿态也渐渐缓和下来,但也不敢就此忘记此行事务,正色道:“君命殷重,不敢怠慢,还请殿下指引末将入苑敬拜皇后陛下,并听告贼情种种,从速讨贼。”

    石遵出面接待援军,拉拢石闵还在其次,阻止其人太早入宫面见皇后才是主要意图。因此在听到石闵这么说后,他脸色微微一变,继而叹息道:“母后本就体弱妇流,受此惊扰后,已是疾病卧榻,不能即刻召见,却不是礼慢于你啊。”

    “既然如此,那请皇后陛下恕末将不能持敬拜之礼了。”

    顿了一顿之后,石闵又说道:“只是军情如火,不容贻误。请问太子殿下并王领军此际可是有暇接见?”

    “都邑大乱,太子殿下留守监国,目下也是忙于追讨镇抚,我已经遣使传告,至于太子殿下何时得暇,却非我能决啊。”

    石遵又一脸苦涩道:“至于领军王朗,嘿,若非其人昏聩累国,国都今次不至于横祸至斯……”

    石闵听到这里,哪怕再怎么迟钝,也意识到襄国形势的古怪了。皇后不愿见他,太子也不愿见他,至于主上安排在襄国的心腹王朗,既然石遵这么说,想必处境也是不妙。

    “末将率部归国,唯奉主上所命定乱讨贼,既然襄国危患已经解除,久留无益,还是追讨贼军当先。”

    石闵上前一步,手掌隐隐搭在胯间战刀,沉声说道:“还请殿下速遣信使将此君命稍作传达,再请城内为大军稍备给用资械,并详告贼况种种,末将即刻率部出击。”

    石遵神态从容,仿佛没有察觉到石闵那隐有威胁的态度,反而上前一步拍拍石闵肩膀笑道:“果然风雨之际,唯自家柱石更可倚重。若之前主上所任内外臣僚俱如将军如此忠勇,则社稷又有什么忧患!至于将军所请种种,这都是应当,清晨时我已经派人归城启奏。但筹措调度也要时间,这段时间里,我这恶客还要在此叨扰停留啊,还望棘奴不要生厌。”

    石遵言辞态度都让石闵找不到继续发难的机会,他也只能暂将种种狐疑烦躁按捺下来,借口巡视营伍告辞离开,却是安排人入城调查,同时又安排快马,准备随时向信都回报襄国妖异种种。

    待到石闵再次返回时,便见石遵安坐席中,神态从容镇静,并没有作为人质的局促惶恐,这倒让石闵有些疑惑,不知是自己过于敏感,还是这位博陵公有不为人知的雅静禀赋。

    此前于城外匆匆一览,石闵已经亲眼见到襄国特别是宫苑方向之破败,绝不是石遵口中所言那么简单。他这会儿也不耐烦继续兜圈子,索性直接开口道:“幸得殿下以家人亲视,末将斗胆请问,王领军此际是否还健在人世?”

    这话问的有些冲,但也直指要害。须知整个襄国城内,领军王朗才算是主上石虎真正信重的人,石闵作为石虎派来的援军首领,首先需要接触的自然也该是王朗。如果王朗有了什么闪失,不论原因是什么,最起码说明目下的襄国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不再受主上所控制。

    “王朗死了。”

    石遵对此也并不隐瞒,石涉归那老家伙直接在众目睽睽下斩杀王朗,直接引发了禁卫的崩溃,也让之后力量不足,被晋军区区两百骑胁从数千乱民堵着建德宫门羞辱一番,如此大的风波,根本无从隐瞒。

    如果不是石闵归来太迅速,哪怕晚上一天的时间,也能通过道听途说得知此事,所以也根本没有隐瞒的必要。

    石闵听到这话,眸子闪了一闪,已经隐有凶光流转,他不乏森然道:“既然如此,那就请殿下暂留军中,也请再告太子殿下,请于入夜前筹措交付给养。军令急催,无暇久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