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祚高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祚高门-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问题在脑海权衡一番后,沈哲子隐有触动,熟悉历史走势并不意味着能对时局人的具体想法了如指掌。郗鉴今次表态出乎他的预料,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但若等到生死攸关时,如果对各方态度判断出错,那要命了。

    略加沉吟后,他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常往建康来,哪怕并不长居在此,也要与时局人常来常往,以保证时局一旦有变,能第一时间做出灵敏的应对。有这样的需求,驸马的身份对他而言便更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被人看重,引为宾,否则根本凑不到大人物面前去。

    他次来建康深受身份不高之苦,进了庾亮家门只被冷漠以对,求见他老师纪瞻更是曲折。若有了驸马的身份,这些当时能让他一筹莫展的事情,根本都不算事儿。

    庾条在席看了沈哲子一眼,见其沉吟少许后神色便又恢复平静,并不因去一强敌而喜形于色。于是对沈哲子的沉着冷静便更高看一眼,他又笑着一甩麈尾,说道:“郗二郎说得对,此事确难称礼。壮势之外,我还要为郎君壮资。”

    “昔日郎君所言资本之论,为我等隐爵加身而受惠者之萌发。虽知郎君家门豪富,但非巨资不足表我谢意。”

    庾条神态极为豪迈,讲到这里便将手一招,旋即便有几名奴仆抬着木案走进来,其最显眼便是一堆码得整整齐齐的金锭,看样子最少有两三百斤察其成色,即便没有达到酎金那种程度,但也相差无几

    果然财之于人,如筋骨志气。眼前的庾条顾盼生辉,豪迈异常,出手便是如此大的手笔,哪还有初次相见时那种落拓寡欢之气。

    虽然沈哲子对于收下庾条的财货并无半点负担,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总要推辞一番。

    庾条却因沈哲子固辞之语而羞恼起来:“昔者郎君不以我时蹇途穷而见疏,如今我方得振奋,愿与郎君共享我有,郎君这般推辞,莫非要弃我?”

    沈哲子听到这话,感到一阵牙酸,忙不迭表示收下,庾条脸色这才转霁,继续说道:“除此之外,我等资友此番入都,当为郎君张目,令时人更知郎君之才具雅量”

    席众人轰然应是,态度极是踊跃。这更让沈哲子感到意外,说到底自己娶媳妇,这些人怎么反倒自己还要热切?

    不过对于这些人的能量,沈哲子倒不怀疑。除了庾条和那郗鉴从子之外,在座这些无一不是侨门世家子弟,其较醒目的有陈郡袁氏、沛国刘氏、南阳刘氏、颍川钟氏等等。看得出这一批人也是庾条特意挑选出来,并没有像徐茂那样的军旅之人。

    沈哲子虽然不知百氏谱,但听庾条讲起这些人家旧誉,也都有所耳闻。一想到自己竟然将这么多世家子弟都给洗脑,不知他们那些各自烜赫一时的祖宗九泉之下会作何想。

    但由此亦可看出来一点,衣冠南渡,这些侨门之弥漫着一股迷惘绝望的情绪。在这异乡之地,过往家族的荣耀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实质性帮助并不甚大,许多人家挺不过这种神州未有之浩劫,没能在江东之地力争游,最终销声匿迹,流于寒庶之。

    隐爵隐俸这样的运作,让他们既得到眼前的实惠,又能对未来抱有幻想,对这群不知家业所托的世家子弟自有极大诱惑。

    一场宴饮持续到将近午夜,除了觥筹交错的喧哗以外,尚有各家携带的乐姬伶人助兴,实在热闹到了极点。

    这群人精力旺盛,沈哲子却没精力陪他们竟夜饮乐,到了以往作息睡眠时间,便起身告辞,途离席。

    回到自家船不久,沈哲子刚换下一套沾满酒气的衣衫,便被告知庾条来到自家船。沈哲子早看出这些人不会无事献殷勤,反正他也早有打算收回隐爵隐俸的运作,洗一把脸消散些许困意,便让人将庾条请过来。

    庾条弯腰走进舱室,身后还有一名年轻人,打扮稍有些夸张,浑身衣衫绣花,下身似乎更穿了一件女式的衫裙,脸傅粉极厚看不到本来面色,两鬓各贴一片剪花。

    如此夸张偏女性的装扮,沈哲子虽然看不惯,但也知时下却有人嗜好此类装扮。尽管有点不适应,但也不好将人赶出去,世间娘炮何其多,总不好因其脾性异于人,便一概横加鄙视,敬而远之即可。

    庾条进房后先对沈哲子歉然一笑,然后才将身后那人对沈哲子介绍:“这是我的通榻挚友,南风南二郎,先前人多眼杂,未及向郎君引见。”

    一边说着,庾条一边拉着那个南风紧挨他身边坐下,将其手掌握在手心小意摩挲,而那南二郎则回以怯怯一笑,竟有些许妩媚姿态流转而生。

    沈哲子蓦地打一个寒颤,然后不动声色道:“庾君稍待片刻,我去去便回。”

    说罢,不待庾条有所回应,沈哲子疾行走出舱室,召来两名龙溪卒跟在自己身后,然后才又走回舱室。

    他没想到庾条这王八蛋一旦阔了浪到没边儿,连此嗜好都生出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想他也是一个翩翩浊世佳公子,以后身边没有护卫,绝不再与这混蛋接触

    “庾君有何事相请,不妨直言。”

    沈哲子面无表情将自己的座席往后方踢了踢,然后才又坐下来。

    那南二郎似是察觉到沈哲子态度疏离冷漠,略带嗔怨的看了庾条一眼,凑在其耳侧低语,幽怨视线频频望向沈哲子。

    “滚出去”

    沈哲子实在忍不住,手掌一扬杯子甩在那南二郎胸膛,杯茗茶溅其满身。

    那南二郎尖叫一声,做妇人惶恐之状。庾条连忙将人推出舱室,然后才转回来对沈哲子歉然道:“酒后孟浪,一时计差,郎君千万不要介意。”

    沈哲子让人打扫一下舱室,然后才请庾条再入座,说道:“人各有意趣,庾君以后见我,身畔切勿携此伪阴之人。”

    庾条讪讪点头,虽然有些难堪,却也不敢因这种小事而跟沈哲子翻脸,只怪自己近来过于放荡忘形。毕竟他心内对沈哲子颇有佩服和忌惮,而且眼下所面对的困境还需要沈哲子帮忙解决。

    :

0133 膏粱难共事() 
0133 膏粱难共事

    “庾君,莫非是那五级三晋的运作出了问题?”

    夜已经深了,又被恶心一次,沈哲子也没心情再与庾条无意义寒暄,索性直奔主题问道。

    庾条听到沈哲子的话,脸色便有几分不自然,尴尬笑笑:“哲子郎君智计天成,果然明察秋毫之末,确实将要有无以为继之势。”

    庾条心里对沈哲子的佩服,与彼此年龄、家世无关,他是亲自操作推动隐爵隐俸的发展,因而人生际遇有了巨大改变,深刻体会到这一构想当所蕴含的智慧。因而对沈哲子的信重,甚至还要超过对他大兄庾亮,所以在遇到问题后,第一时间想到向沈哲子求助。

    隐爵隐俸会出问题,沈哲子早有预料,不过具体问题出在何方,还需要庾条详述解释。

    见沈哲子作聆听状,庾条叹息一声道:“终究还是我等奔走者计短行错,势头太健难于把控,新入资友泛滥成灾,财货调度甚巨。如今连我在内,二晋者已有十数人,各级资友已达数千,层层返利月出之数已经远超十万绢数……”

    沈哲子听到这话,眉头不禁微微一皱,他虽然没有亲自操作这件事,但从庾条寥寥几句话听出问题确实较严重。新加入者泛滥成灾不是问题,这种构架从来都是从层坍塌。二晋者十数人,下方各级最起码要过万才能支撑起构架来,怎么才止区区数千?

    他示意庾条先不要抱怨,然后仔细询问那十几个二晋者都是怎么来的。级别越高,分利越大,所谓每月十多万绢数的返利,这些二晋者最起码要拿走一半。

    庾条整理思路,缓缓道来。于是沈哲子便渐渐明白问题所在,庾条这家伙很有变通思维,初时运作艰难便想到干股赠送,将晋陵一些民望不弱的世家子弟直接提拔起来,坐而分利,以求扩大影响。如今那些二晋者,有数人都是由此而攫升起来。

    这个问题开始不算大,但是随着裹挟人数越来越多,则越发致命。这样的金字塔构架,最大依靠是底部要扎实才能支撑越久。开始两三个人的空缺,发展到最后甚至能扩大到数百千人的亏空漏洞

    除了这个问题,还有是那些流民帅掌兵者的加入,似徐茂那种人,甚至不需要怎么奔走拉拢资友,直接将其部曲拉入进来,很快能达到一晋乃至更高,大大缩短了返利周期。

    庾条这混蛋该死不死,为了省事,对那些大批人员加入的流民帅还有优待,直接扣除他们该得的例,然后才将入股的财货集起来。这样看似省时省力,但却没有了一个财货升下流的循环过程

    原本还可以坚持一段时间的构架,因为这两个大的漏洞,已经行将崩溃。如果不是近来加入者越来越多,几乎即刻要崩盘

    “那么,庾君希望我要如何相助?”

    让庾条他们愁眉不展的问题,在沈哲子看来并不难解决,他最担心这种模式被人借鉴利用,另立山头,快速糜烂开。但是现在看来,凝聚力还不错,参与人员粘合度颇高。

    这是因为有庾条这一类的高门子弟作为核心,加入者并非只是单纯牟利,那些占据人员大头的流民帅主要还是想获得一个与高门联谊的机会。

    只要框架还能维持住,有可以修补的机会。但因为具体的运作账目沈哲子还没有看到,所以眼下也拿不出具体解决方案,想要听听庾条有何看法。

    见沈哲子表态愿意帮忙而非袖手旁观,庾条不禁大喜,笑道:“浮财如流水,实在难聚合,家业立足传承之根本,终究还要落在田亩。”

    沈哲子微微颔首,对庾条有此认识倒不意外。任何脱离了实体的金融活动,或多或少都有欺诈的成分存在。尤其在这工商业并不发达的古代农耕社会,田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生产力达不到,一切所谓的资本都是虚妄。

    所以他明知隐爵隐俸敛财之能,自己也绝不劳心费力的去推动,而是扎根乡土,一点点的夯实基础。

    像庾条他们这些膏粱子弟有此认识,大概是奢靡享受之后,渐渐有了一点返璞归真的觉悟。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对于庾条他们的目的,沈哲子也依稀有了一点判断。

    “令尊沈使君善治会稽,提兵北向破贼,武齐备,江东豪首名不虚传我们一干资友相聚,论及时事,对此都是钦佩有加,沈使君可谓江左武库”

    沈哲子听到庾条对老爹毫不吝啬的赞誉之词,会心一笑。西晋杜预,武兼备,既有保境安民之善政,又有南下平吴之军功,世称杜武库。庾条将老爹与之相,确是过誉甚多。

    但好话谁不愿听,沈哲子自然不会跟庾条争辩他老爹跟杜预相差甚远。正如王导也不会见人讲,其不如管仲管夷吾远甚。

    “会稽净土善治,可为安家之所,我这一群资友颇有家庙迁此之念,不知哲子郎君能否襄助一二?”

    一番吹捧预热,庾条才终于讲起这个话题。

    果然这群既得利益的家伙们玩不起,怕引火烧身,想要卷款而逃了。时下江东各地,最好的去处自然是会稽,远离京畿、长江一线,守任者沈家乃江东豪首,武力颇强,能够抵抗晋陵、京口流民帅的问责追究。

    难怪这些人对自己态度恭谨有加,甚至对他娶公主之事都分外热切,这是有求于人,在预交投名状啊。

    对沈哲子而言,与其让这些人奢靡浪费,将其资财人力引入会稽,投入到会稽的开发来,也是一件好事。但他不得不考虑这些人卷款而逃后,随后京口局面将会大乱的隐忧,而且会稽局势新稳,即刻便引入大量的侨门世家,与本土乡人必有冲突,对局势的稳定也有不利。

    最重要的是,这些世家颇有政治前途,如今资财又充盈,若不管不顾将之引入会稽,或会有喧宾夺主之患。沈哲子已将会稽视为自家禁脔,在没能完全彻底掌握会稽之前,这些人要插手进来,想都不要想

    沉吟少许之后,沈哲子才说道:“南北合流,势在必行。家父言及此事,也是乐见其成。庾君资友既有此念,我当尽力推动。不过这也非一蹴而之事,缓急权衡,若此放弃隐爵隐俸未免可惜。我只是不忍见庾君经年苦功,此虚置。”

    庾条听到这话,也是深有感触。他家势位正隆,对于五级三晋所面对的隐患尚能保持些许镇定,但其他那些资友却是惊惶不安,唯恐返利不继而触怒流民帅令其发狂行凶,因而动念南迁。

    “此法为我心血所系,为此不眠不休,耗尽心力,岂肯轻言放弃如今所悔,一时计差以致途穷。膏粱难共事,如今我是深有感触那些世家子弟,坐而分利则可,患难与共绝无”

    庾条感慨一声,痛心疾首道:“哲子郎君与我定策,还请你万勿弃我而去,相携度此难关”

    沈哲子微笑道:“庾君请放心,你既信重于我,我亦义不容辞。只是时下隐爵之势已成,已非你我对坐倾谈便可释难。待建康事毕,我当为庾君尽力斡旋,将你之伟业发扬光大”

    听到沈哲子表态,庾条松了一口气,只觉得胸块垒都消散许多:“此事已非我一人之有,昔者因哲子郎君年浅不堪劳碌,我才勉力担之。如今郎君风度已成,与我家更是结连外亲,彼此扶掖共享,情理应当。”

    沈哲子笑语道:“只是备选而已,尚在两可之间。”

    “不然今次我与郎君一同入都,当助郎君功成此事此为挚友私话,郎君之才略如何,我最心知。公主乃我甥女,能托于郎君,才是最佳,世间再无第二可想”

    庾条语调真挚道:“家内昆仲姊妹,我与皇后情重相契,入都后当于皇后驾前力陈郎君之贤,绝不容第二等人幸进于郎君之前”

    沈哲子闻言谢道:“庾君信重提携,我实在受宠若惊。”

    若庾条真能左右苑内皇后的想法,于他而言倒是省力许多。只是庾条这人虽然拙于政治大势判断,庾亮则未必肯坐视他家势成。

    彼此又倾谈少顷,庾条才告辞离开。沈哲子赶紧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