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祚高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祚高门- 第8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蒲洪听到这话后,反而笑起来,指着儿子叹息道:“小子观摩世情,所见还是太浅。关中华夷杂处,形势复杂,又怎么是一味穷杀便能定邦。那沈维周虽与刘永明、石季龙同属一类,但所恃终究还有差别。刘石之类,所受都是僭越伪命,所以才优待三辅华族,示其符令庄严。岛夷沈维周本就是攀附南国正统而起,痛杀南迁华族才能执权,如今势力大成,又怎么会再招揽那些北地旧族分摊其人所享诏令权柄……”

    “可是阿爷明明前言中晋王气早已丧尽……”

    蒲雄仍然有些不理解父亲这一番解释,便又追问道。

    “这正是我族子弟与那些真正英流差别所在啊,咱们眼下求活尚且困难,正统与否又有什么助益?可若真权势到了那沈维周一步,他求的是统阔天下,法令华夷,让人甘心追从于他,那就总要给世道一个说法,他这法令权柄是从何处得来。”

    其实对这种广而大之的话题,蒲洪理解也是浅薄,只能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来教诲子弟:“譬如钝刀一柄,握在小童手里不能杀鸡,持于力士手中就能让群敌胆怯。那个晋统王气,就是一柄钝刀,可是在那岛夷手里,就是被打磨成了一柄利刃。”

    他见兄弟并儿郎仍是一脸茫然,索性也不再继续纠结这个话题,转而言道:“沈维周虽是凶厉姿态,但到其入于关中后,肯定也不会旧态长持。届时关中华夷便成他的治土顺民,他又怎么会对自己势力大下杀手?他手里握着晋国王命,不需要仰仗那些旧族乡义就能慑服关中华族,所以三辅那些豪强才要因弘农杨氏家祸惊恐。”

    “可是咱们这些戎胡之类,本来就在他的王统法度之外,只是畏惧他麾下刀兵强盛才会低头。眼下关中蚁民华夷各半,各方夷部人众甚至还要超过华族,他若全凭杀戮又能杀得多少,只会引得各方惊惧反抗。到时关中混乱更胜往年,那些华族蚁众本是仰望求他庇护安生,结果却更难过活,肯定也要离他远去。”

    讲到这里,蒲洪眸光渐有透亮:“那个沈维周是有宏大志向,他最看重还是北上与季龙作楚汉争霸,咱们关中所在于他只是一方侧拱,只要群雄都能敬服他的麾下,他也不可能将强兵长置关中。关中华族他自有王法震慑,可是管制咱们这些夷戎之类,还是要托付各部大人助他。只要我族并不过分桀骜,在他行入最初便列作清扫目标,捱过最初之后,仍有求活余地。”

    “真如阿兄所见,咱们更不该贸然收容郭贼啊!”

    听到蒲洪这一番解释,蒲安等本就不乐意接纳郭春的族人们脸上不免更加忧恐,不想被第一时间列为清算目标,肯定是越不引人注意才越好啊。

1182 老贼奸猾() 
蒲洪听到这里,脸上惆怅之色更加浓厚,指着蒲安有些不满道:“讲了这么多,只是在告知你等一个道理。生于此世,势弱于人就是一桩大错,你强不过人便是该死,无关你有罪无罪。那些威霸一方的凶类,哪一个不是踩着生人尸骨攀爬上来?你道他会与你一介伧卒胡丑讲什么道理?”

    “郭春其人穷途来投,目下确是于我有助,我为何不纳?至于我族来日命途如何,在于我族势力能不能为其所用,又怎么会在这些小节错失?那沈维周是能够窥望天下权位的英流,我若才力足堪助他成事,他怎么会因区区一个郭春而弃用我?”

    讲到这里,蒲洪视线又望向蒲健,沉声道:“此事也是教你一个道理,如沈维周那种威名传及天下的英雄人物尚且还要广求众助成其霸业,你区区一个胡酋小子有什么资格去挑拣来投之人?郭春其人,不过一个丧家失众的走狗罢了,纳或不纳都是一桩小事。但途穷之人择我求庇,那是因为在他看来我的志力足堪包庇于他,这些许薄名,你自问与你有几分关系?你又有无资格代替你父决定?”

    蒲健听到这里,已是满脸羞惭之色,垂首无语。而蒲洪这一番训斥虽然表面上是在教训儿子,可在场众人听在耳中,心中也都多有感念,明白这也是在暗指他们。

    “我族目下势力如何,于此空论晋军是否加害于我本就是多余!那沈维周大势汹汹杀向关中,其所图岂在我这寡弱族众?关中强梁林立,我族身在其中,力不强于人,势不大于人。晋军军势再强,其军尚在三辅之外,眼下又有什么危亡祸患值得你们在这里荒废事务,穷争不休?”

    蒲洪讲到这里,语调又有几分森寒。他虽然名义上是部族的首领,但事实上也并没有什么一言九鼎的威望,否则多年前不至于被族人逼迫向刘曜投降,被迫放弃略阳的根基内迁长安。

    虽然过去这几年,他也在不动声色的削弱打压早年参与逼迫他的蒲光等族人们,但其实族权仍然分散在一众族亲们手中,他也只能凭着这些年所积攒下的威望来震慑众人。

    近来由于晋军西征,令得关中局势诡变莫测,加上整个部族前途也是晦暗无光,也令蒲洪在部族中的威望大有下滑。类似围绕郭春这样的争执,发生过已经不只一次。

    所以在蒲洪看来,部族中这种人心涣散、乏甚权威敬畏的状态,甚至较之晋军西征对部族前程的危害更大。

    正如他先前所言,晋军不可能对关中杂胡俱都赶尽杀绝,顶多是集中在一批势力较强的几个目标身上,或拉拢或打压以彰显其权威。

    他们这一部氐众会否被列为必须铲除的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几率,但是部族人心涣散却会令本就不强的势力更加虚弱。如果没有足够的凝聚力,且不说晋军王师西进入主关中后会不会对付他们,单单目下关中虎视眈眈的各方便极有可能先对他们下手。

    生于此世,蒲洪心中未尝没有一二雄心之想,但现实却接连予他打击。永嘉动荡以来,虽然部族在他的带领下没有遭遇什么灭顶之灾,但境遇也是每况愈下,不容乐观。

    方今世道,中国无人,边士争进。

    跟那些雄壮一时的枭雄人物相比,蒲洪并不觉得自己在才力上有什么明显的欠缺不足,他所欠缺的只在一点运道而已,说的更准确一些,跟他此前所列举的刘曜、石虎包括目下声势正壮的晋国沈维周,他所欠缺的仅仅只是在微弱的时候没有获得一个长期托庇借势的对象而已。

    刘曜乃是刘渊假子,石虎则为石勒从子,那沈维周则为晋国驸马、南乡土豪。正是因为身后各有依靠,这几人才能各逞其能,光耀于世道之内。

    可是蒲洪部族在关中群雄并立的局面中本就算不上强大,乏甚独立争霸的力量,关中相对闭塞的形势也让他缺乏石世龙那种转战南北、流窜做大的机遇。本族人心不能凝聚为一,接连投靠的几个主上势力也都不得长久,让他身陷泥沼之中,纵有才力也难得施展。

    此刻帐内族众们因为蒲洪的诘问训斥俱都变得沉默下来,蒲洪见状后,心中也是不免冷笑。他也明白想要让族众人心再次振奋起来,单凭言语的训斥实在很难做到。

    趁着众人各自沉默之际,蒲洪才又开口说道:“目下我族前程如何确是难测,但是较之困居陇上的老羌姚贼又好了许多。羌奴借势旧赵,得以占据我族乡土,久久都不归还。可是现在陇上也是各方乱斗,晋军王师行入关中在即,凉州张氏必也大望陇上,前后都有穷攻,姚贼今次脱身不易啊!”

    困境之中能够让人高兴起来的,不是境遇即刻得到改善,而是发现有人比自己还要凄惨更多。所以在听到蒲洪这么说之后,营帐中顿时便响起一连串充满恶意的欢笑声。

    关中华夷各半,而各个夷部中又以羌氐最为势大,相对而言,羌人还要胜过氐人几分。因为羌人早在汉魏之际便加入到对于关西的统治中来,比如姚弋仲这一部南安羌,其父柯回便曾官居曹魏的镇西将军、西羌都督,直到姚弋仲又举族内迁到汧水附近的榆眉。

    榆眉地在右扶风,与世居陇上略阳的蒲氏部族本来井水不犯河水,可是刘氏入主关中后,却将两部族地对调,如此一来便有了矛盾。

    思念故土的想法,并非晋人华族独有,他们这些氐羌之众也是拥有此类情愫。相对而言,氐人的感情诉求以及实际需求要更加迫切,尤其随着被三辅豪强逐出三辅之后,氐人是迫切需要一个安居地,原本的乡土略阳自然便成了他们首选。

    可是想要返回故土又谈何容易,蒲氏虽然世居略阳,但也远远没有达到独掌郡境的程度,乡土中不乏旧仇,那些人便伙同姚氏抗拒蒲氏回迁。双方乱斗几场互有胜负,将蒲氏强阻在外。

    此刻听到窃据自己乡土的恶贼姚氏将要遭殃,众人心中自然难免泛起由衷的快乐。许多人也都纷纷开口言是应该趁此机会穷攻姚氏,将这些羌奴逐出乡土!

    蒲洪闻言后却是摇了摇头,说道:“若是往年时节能够将姚贼逐杀于外,无需你等劝言,我必引众恶战。可是如今关中剧变在即,我等部众就算是再归乡土,其实也是难有作为,无非将姚氏疾苦抢来自身承受罢了。”

    “凉州张氏窥望陇上多年,他家虽然也是远国日久,早成割据,但总还是以晋臣自称。目下晋军西来,正与他部成于东西呼应,张氏必定穷攻陇上。况且陇上目下也有群贼纷争,我部离乡年久,乡情多有淡忘,贸然归乡,只怕还要承受那些乡仇穷攻,不能立足啊!”

    部众们虽然有思乡之情,但这不足影响蒲洪的决定。他虽然早已经年过六旬,但雄心仍未因此熄灭,希望能够借着今次关中局势的剧变而有所作为。

    “可若不攻姚贼,我们部众又该投往何方啊?晋军西来,京兆必受战乱,我部眼下连一二固守所在都无……”

    众人听到这话,又不免皱眉疑惑,满是茫然。

    “我们不攻陇上,转攻槐里!”

    蒲洪讲到这里,语气变得笃定起来:“目下关中各方,所望多在京兆、冯翊,扶风所在反而被人忽略。奇袭攻克槐里之后,近可扫荡榆眉姚贼乡境,远可征讨北地屠各刘氏贼王!”

    这就是蒲洪战略所在,目下晋军王师陈兵三辅之外,来年即便再战,首当其冲的也会是长安所在的京兆以及汾阴对面的冯翊,至于更西侧的扶风郡,还是属于战线后方的一个基地。

    通过转攻槐里这一扶风郡治所在,既能沿途收取资用,又能避开明年晋军进攻的锋芒。从情感上而言,姚氏既然占住他们略阳乡土,那么他们就痛杀姚氏扶风族地,这对于军心士气的整合也有很大作用。

    而从道义上来说,他们若能进入扶风郡的腹心,那么随时就可以竖起义旗,继续向北讨伐僭称王号的屠各贼王刘昌明。

    当然,屠各在关中势力仍然强大,远非他们蒲氏一族能够匹敌。蒲洪也压根没想过要真的兴发义师,只是借此让本族立于进退从容之地罢了。

    晋军明年攻略的重心无非两个,一是长安,二是盘踞于冯翊郡并北地郡之间妄想复国的旧赵余孽刘昌明。长安乃是各方瞩目的焦点,蒲洪这点部众家底若是投入进去,根本就掀不起什么浪花。

    可是那个汉王刘昌明若是作战不利,在晋军主力正面吸引其军力的情况下,蒲洪倒是敢于从扶风插入其腹背之地,既能趁火打劫,又能取一个举义助战的名声。

    “至于进攻槐里第一战,便由郭春所部担当。我族积攒这些谷粮资用也是辛苦,自然不养闲人。待到其军养足力气,便让他率众北上进攻此境刘氏坞壁。这段时间,就不要短缺了其军各种用度给养。若是不能打开刘氏坞,再来问罪不迟。”

    刘氏乃是鄠县境中大族,其家坞壁坐据地险,蒲洪爱惜军力此前才没有强攻。早在决定派人招揽郭春残部的时候,他就已经决定让郭春部众卖命为他攻取这一个北上的门户。

    接着,他又吩咐蒲安道:“待到我部攻入槐里,你便往东求见沈维周,告其我部感于忠义,助战王师擒拿郭贼余孽,暂养部中只待王师遣使提捕,另告我部众子弟俱都久盼王师入关,随时待命举义攻杀屠各贼逆!”

    一直听到了这里,众人才明白蒲洪通盘考量,再反思收容郭春残部的行为,也实在算不上什么触犯王命禁忌的恶行。

1183 关中均田() 
腊月中旬,沈哲子便离开潼关,返回了洛阳。随行的还有一部分关西时流、乡宗代表,虽然行台也并未强求他们跟随,但他们各自也总要有几分身为被征服者的自觉。

    关于如何安排这些新复领土中的乡宗门户,对行台而言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往年淮南都督府时期,虽然也是拓疆诸多,但这个问题相对而言不算太严重。

    那个时期沈哲子作为淮南大都督,军事方面的职权要远远超过行政方面,所以在政令的颁行方面就难免因陋就简,一切为军事服务。加上当时中枢与淮南的矛盾,使得气氛颇为紧张,那些乡宗门户就算是有什么政治上的企图,也都不敢表现得过于急切。

    可是现在,行台本身便是一个军政统管的霸府机构,江东台省已经被彻底架空。所以将这些新归附的乡宗门户快速纳入行台统序中来,也是一件需要重视的事情。

    行台目下拥有着完整的人事构架并执行效率,甚至就连人才培养的梯队都已经形成。所以在实际的地方秩序重建方面,其实也无需仰仗这些乡宗太多。

    就在沈哲子返回洛阳之前,行台已经选拔征发了近千名地方乡、屯的基层官员、吏目,眼下的弘农、上洛也都是残破之地,加上还有数万王师驻扎境中,年前年后这段时间里,自上而下的秩序差不多就能构架起来。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对这些乡宗门户完全忽略,不作处理。

    暂且不论这些人手中所掌握的人丁、土地等资源,单单他们自身,便各自都不乏组织生产、战斗等能力,或许格局、眼界上面各有参差,但也绝对是当下这个世道比较稀缺的人才。

    若将这些人完全排斥在统治秩序外,他们就会演变为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