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祚高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祚高门- 第7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刻枋头王师列于河上,羯军骑士则陈于河湾,但其关注重点无疑都是位于夹河角处的鹤坞。此前羯军讥笑王师近在咫尺却不能搭救亲近之众,可是当城破后羯军却迟迟不能入城,无疑更受王师讥笑。

    羯军督战之将这会儿对坞壁内形势也多有了解,对于那些乡众拒不接纳他们入城的疑似反水行径自是暴跳如雷,若非枋头王师近在咫尺,随时都可登岸,早已经按捺不住要返回头去恶杀一番!

    眼下三方达成一个微妙的平衡,谁都不能轻动,相对而言,反而是枋头王师最能得于从容,也都或在船上、或在对岸拍掌大笑这种狼狈为奸、随时反目的脆弱联盟,并且已经开始酝酿下一轮的进攻。

    面对这种尴尬死人的处境,那羯军督将想破脑袋也实在想不出该要如何解决,幸在眼下那些乡众还是一副要作谈判、并无互攻的迹象,于是那羯军督将一边收缩阵势集结河畔以提防左右,一边快速命人将这一异变速速通报给后方。

    类似的局面,麻秋早有预见,但就这样直接爆发出来,仍是让他大感猝不及防。于是一方面加紧调集催促军众往鹤坞赶来,一方面派人持着自己信符往鹤坞去与乡众谈判。

    “使君妙算人心,让这些豺狼之众因于财货而怀怨生恨,自裹手足,实在是令人叹服。”

    随着夜幕逐渐深重,淇水上聚集起的王师军众也越来越多,早已经超过万数,这已是东西枋城守军一多半的兵力。河角位置这种三方对峙的局面,简直让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尴尬。胡润巡视各船,在抵达谢艾座船后便忍不住笑道。

    “还是不可轻作乐观,毕竟我军物货还落于贼手之中。”

    谢艾这会儿却没有多少轻松,事到如今已经到了他布局成败最为关键的时刻,也是他原本预想中最恶劣的状态。眼下王师看似稳坐钓鱼台,但其实大量物用都落在对方掌握中,真是稍有差池便得不偿失。

    毕竟王师虽然以物用充盈而著称,但这样庞大一笔物货得失也实在让人不敢懈怠。说到底,谢艾在定计的时候,还是小觑了那些乡众誓要铲除异端的决心,居然耗费如此大的代价都要攻下鹤坞。而也正因其众付出的代价太大,令得谢艾这一招后手布置变得更不可解。

    谢艾已经可以想象到麻秋是以一种怎样焦躁的状态疾行向此,越到最后阶段,他越是不敢松懈,已经不只一次的询问淇水下游军士泅渡是否已经完成,战马集结是否已经到位。

    午夜时分,鹤口涧气氛仍然肃杀,但也又有新的变数发生,一连串的火光在夜幕中向此而来,仿佛星河流淌在了地面上,毫无疑问,那是麻秋的援军已经到达。

    麻秋的到来,直接令得局面发生倾斜,羯胡军力瞬间独大。而且为了稳定住鹤坞中的那些乡众,麻秋也是诅咒发誓,连作保证一定会确保给予乡众们足够的分配补偿,在行途中已经达成共识。

    所以当他到来后,那些乡众们便次第有序的退出鹤坞,转而乘上羯军给他们提供的精良战马,而鹤坞的物资也开始次第有序向外搬运,优先满足这些乡众们的诉求。

    虽然被如此挤兑令麻秋颇感不爽,但若真细想几分,这何尝不是一种慷他人之慨,正该以此回敬谢艾去年伙同乱卒破坏邺城的旧仇。而且若能让那些乡众们尝到甜头,日后这种爪牙哄抢坐地分赃的模式也能长久运作下去,让驻守河北的南人成为他们的运输大队。

    想到得意之处,麻秋忍不住命人策马游荡河岸上,向着河面上南人舰队大笑叫嚷“多谢谢君慷慨,助我军资。河北天王部众并郊野乡民,俱都深感谢君此惠!来日执君枋头,必高设席位以作款待!”

    河面上先是寂寂无声,又过片刻后则响起更加响亮的回应声“麻贼无需多谢,君侯反要谢你掌军愚蠢,兵众大遣于外,使我王师游骑得闯邺城空门,再添壮行!”

    麻秋听到这回应声,一时间僵立余地,再无闲心调笑谢艾,召来亲众疾声令道“速往来路集结斥候,探我邺镇安危!”

    其实麻秋倒也不必多此一举,他若肯放慢步调稍作等待的话,后继军士便能追赶上来汇报紧急军情,邺城大营已被西面冲来的骑兵闯入践踏,卒众被驱逐于野,四散奔逃。

    当然现在也不晚,向北望去,已经依稀可见平野中微有光芒透出,当然在鹤坞这里看着不甚明显,但在邺城左近却能看到大火拔地冲天而起,高达几十丈的火势。此处所存放用于修筑邺城的大量竹木良材更壮火势,已经统统没入火海之中!

    谢艾的底牌埋了很多层,麻秋剥开一层又一层,他如果不是过于担心鹤坞的局势倾巢出动,所损失的也仅仅只会是鹤坞这一部分的投入。他若真能沉得住气忍到最后,反而有可能反杀晋军遣往邺城的奇师。

    枋头的军力被各路反复无常的乡众们盯死难作灵活调度,黎阳的出兵也在麻秋谨慎的搜索中无所遁形。但是来自河内的三千骑兵却总算能够化整为零,在几层掩饰之下避开耳目探查,再一次的直捣邺城!

    当然眼下,谢艾也并不清楚邺城方面战况如何,他该做的已经做尽,图穷匕见,也无隐瞒必要,更可以此搅乱敌军军心。

    “王师奇袭,再破邺城!河北乡贼狼念豺心,辜负王师恤用,勾引奴军害我军防,鼓定之后,逐杀无赦!”

    谢艾清冷的声音在座船上响起,再经周遭兵士们层层传告,很快便响彻这一片空间。不久之后,淇水上已是鼓号震天,莫大的声浪实质般冲击着那些本就忐忑不安的乡众们。

    他们此前趁着微妙局势与麻秋交涉,已经是游走在生死的边缘,心性透支得严重。此刻再听到这令人惊疑不定的吼叫声,则更加惊恐无比。

    邺城安危与否,麻秋尚是不能确定,他也自信就算邺城告急,在没有确信传来之前,他也能够控制住在场的部众。可是对于那些本就反复无常的河北乡众,却没有什么信心。所以在听到晋军的吼叫并鼓号声后,当即下令军众向河北乡众靠拢,避免他们溃逃冲乱阵脚。

    双方虽然达成共识,但信任基础仍然薄弱,麻秋所部军众异动在那些河北乡众看来不啻于一个信号,突然便有人纵马冲向已经被装得半满的车驾,心防业已崩溃,吼叫道“羯军无信,自顾不暇,大家各自逃命罢!”

    鼓号声戛然而止,然而鹤口涧却并未因此变得冷寂下来,嘈杂的声浪反而一浪高过一浪!

    。

1038 胡主难为() 
河北的这一次军动,一直过了大半个月,才再次逐渐的归于平静,但却留下了一个颇为狼藉的现场,当然这狼藉是针对羯胡方面而言。

    南人几部连动,投用军力跨及数座重镇,这本来是很难隐瞒下来的,但是几路佯攻兼之乡野贼众的配合遮掩,当然最重要还是麻秋这个主将应对无能,根本就没有抓住南人军用重心所在,以至于应对失调,造成了全局的大溃败!

    麻秋的军力被分割,尤其邺城空门被闯根本动摇,南人的佯攻则由虚转实,随着邺城的卒众再次崩溃四散,使得周遭原本略有安定的局面化作浑汤。

    尽管天王石虎应对也算及时,一俟得知邺城生变,即刻率领军众南来救援追剿,但最终也是徒劳无功,只是围绕着邺城废墟观看了几天的大火焚烧。邺城卒众的崩溃完全将南人行军轨迹掩盖下来,根本就无从追踪。而再往更远处追击,这是就连石虎眼下都做不到的事情。。。

    麻秋虽然铸成大错,但唯一聊可安慰的是其麾下军力并未大损,尤其是在鹤坞见势不妙之后即刻便抽身远遁,没有给南人以缠斗追剿的更大余地。

    尤其避开了邺城方面晋军的南击反杀,摆脱了最为危险的腹背受敌处境,也因此部众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全,仅仅只有不足两千众的亡散。

    但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尤其对于当下石虎这种心情而言,这说明无论邺城在遭袭的时候还是遭袭之后,麻秋这个本来应该坐镇邺城的主将一直在外做没有意义的游荡,甚至根本没有与来犯之敌进行什么成规模的战斗。

    所以当麻秋引众返回邺城废墟的时候,已经先一步抵达的石虎也是恨得牙根发痒,甚至于觉得手起刀落都不足以发泄心中忿恨。对于这个所谓的心腹爱将,石虎也是专门准备了别开生面的处罚。

    他命人将麻秋手足捆缚于马背上,然后命令士卒抽打马匹奔走不休,一直累死了足足三匹战马,而麻秋也被颠簸的气若游丝,不过一息尚存,倒也算是命硬。

    石虎原本是打算就这样直接将麻秋捆在马背上颠死了事,他也没想到麻秋居然这么能熬,熬死了三匹战马还没有气绝。

    不过这个漫长的折磨过程也的确让石虎略有泄愤,杀意也渐渐削减,但若说完全释怀,那也做不到。因为这一战实在是败得太憋屈了,而且麻秋也压根就没有意识到他将之安置在邺城的深意。

    麻秋虽然没有死,但剩下的这口气也是养了一段时间才算是缓过来,身体仍然虚弱难当,但也自知罪大,一旦养出些许应答之力便即刻强撑着伤病之身入见请罪。

    他整个人赤裸着身体,从脖颈到脚踝俱都捆绑着长满密刺的荆条,被这么搬抬进了石虎军帐中,还未开口整个人已是瑟瑟发抖,周身血水横流,可谓凄惨到了极点。

    石虎眼见麻秋如此凄惨,倒也并无不忍之色,他之所以不杀麻秋也不是什么旧情难舍,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

    其实这一次邺城如此轻易的失守,还真的不能完全归罪于麻秋,应该说整个羯国都是问题深重。石虎虽然最终入主襄国,但也是多方媾和的结果,并不能完全说是因为他的雄才伟略。

    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夔安等羯胡耆老对石虎的大力支持。否则几年前他在淮上损兵折将败退而归,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在河北立稳且最终击败石勒的真正继承人石大雅。

    而夔安等羯胡耆老对石虎的支持也不是全无保留的,认定他是能够带领羯胡中兴的天命英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把控襄国的程遐等人与夔安这些老臣本就有难以调和的矛盾,石大雅又完全沦为程遐等人把控权柄的傀儡,在这种情况下,石虎自然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所以石虎与夔安等人更近似平等的合作,而并不能完全掌控这些手握部曲兵众的羯胡耆老。也因此,在入主襄国之后,石虎罕见的没有循照自己往年的暴虐性情而大肆杀戮,仅仅只是诛杀了一部分如程遐之流的首恶和部曲众多的乡宗首领。

    这自然不是因为石虎身位不同而宽宏大量,襄国政权本身也是维持了数年之久,其实已经是颇具组织性的一个势力。石虎真要求于一时快意而全力铲除的话,碰撞反叛在所难免,所消耗的自然只能是自己的嫡系势力。

    但石虎重创返回,自身嫡系实力本就不算太高,如果再对拼消耗下去,无疑会更加没有足够的力量以制衡夔安等人。而若本身没有足够的实力,他与石大雅这个傀儡又有何异?

    就连程遐这个奴婢卑流都能利之所驱而暴起噬主,他是有多天真才会认为夔安等人会对他一直恭敬礼奉?

    所以对于襄国内盘踞的这些势力,石虎非但没有尽数诛杀,反而有选择性的接收再用。比如太原郭氏的郭殷,石虎入主襄国后不久,便将郭殷任作尚书仆射参辅政事。

    太原郭氏本身势力便不弱,襄国所在仅仅只是一部分,在并州包括关中等地,都还有其族众武装存在。甚至于石虎通过郭殷招揽到刘琨的残余势力,这些人早年依附于段部,本身也是半独立的存在,段氏被灭后又有一部分族众投靠过去,在辽西也是一股小势力。

    石虎是久困之人难作豪奢姿态,保留下郭氏这样的强宗,也能够让他们与夔安等人进行对峙互耗。这自然令夔安等人不满意,私底下常常谈论他是大败怯胆,已经不如往年器具,就连除恶都不能诛尽。

    对此,石虎自然是一笑哂之。当然他本身就是一个强势之主,也不满足于坐看老臣互斗而乐在其中,一方面扶植自己的亲信将领如麻秋、张豺之流,发展扩充嫡系武装,另一方面则倚重于李农等乞活军。

    不过襄国之地盘根错节,尤其石勒早年对他的提防针对更是让他无从施展,所以他才会一直执意于修缮邺城以作迁都备选,就是为了抵消来自各方的掣肘,全面发展自己的势力。

    但这一点自然遭到老臣们的联合抵制,他们的理由也冠冕堂皇,实在是邺城被破坏的太严重彻底,而赵国本身就是大乱新定,实在不宜再大兴土木做此劳民伤财的营建。

    如果石虎是石大雅那种仁懦君主,受此钳制自然不敢再有声张,但他也是跟随先主石勒一路打拼起来。眼下是因为实力不足而不得不稍作忍让,但却绝不会被人玩弄掌中。

    所以为了推动复建邺城,石虎也是很费了一番手脚,甚至不惜托以鬼神之说,请大和尚佛图澄降灵训告。虽然勉强算是通过了决议,但也可以说是大违人愿。

    由于得不到实权各派支持,所以邺城这个原本的河北重镇眼下相当于是孤军独守。麻秋凭此一部之力,却要对抗南贼在河北设置的各路军镇,也的确是不乏苦劳。

    尤其他托以鬼神气运,言定邺城乃是羯运复兴根本,又不便择地重建城池。而南贼绝户阴毒,对邺城破坏的又太彻底,让军营和城池之间拉开了距离,这也给南人偷袭邺城得手而埋下了直接的祸根!

    但石虎本身就不是一个仁厚之主,又不惯于用自己的错误为臣子无能而作审辨,无论如何在他看来,麻秋一辱再辱,而且都是败于邺城,实在死不足惜。但他若就这么杀了麻秋,无异于全盘否定了自己早前营建邺都的计划。

    看到麻秋凄惨入帐,石虎已经控制不住怒火冷笑起来:“麻将军飞骑远奔,纵横千里,驰骋这几日光景,可还尽兴?”

    麻秋听到天王如此冷厉讥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