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祚高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祚高门- 第6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这话,糜统微锁的眉头才稍有舒缓,继而才又望向淳于安,神态已经不及方才那么和煦,语调也转为低沉起来:“你身为下相官长,守治一方,本身也肩负监察敌情、剿灭乱匪的职责。今次乱军来袭,非但不能先有预警,告知郡府调度杀贼,反而要靠淮南友军相助才能保全地方。我也因此见笑于人,稍后还要向郗公请责失察之罪!”

    淳于安听到这一番颠倒黑白的斥责,心情之恶劣可想而知,他有心反驳几句,但又担心自己一时激愤或会连累到同行之人。而且就算糜统斥责无理,但最起码他失察之罪是真的,于是便低头道:“受命以来,属下也是战战兢兢,唯恐害乡负用。今次祸引入县,虽然幸得淮南义助而大破贼众,但失察之责总是难免,只是眼下县务杂乱,不敢引咎而退,待到县务整理分明,必以章信请罪告辞,届时还请府君转呈郗公。”

    他这一番话虽然是告罪,但也清楚的点明,糜统仅仅只是太守而已,即便是想剥夺自己的职位,也要先请示刺史府。

    糜统听完这话后便嘿然冷笑起来,凝声道:“你能有此想法,也算是不乏自知。下相此祸令人惊悸,我因未得示警通告,即便请责也不知该要如何入告。稍后我就派人护你前往淮阴向郗公汇报始末,至于下相事务,你也不必再操心,为恐乱军再来侵扰,我会先派人入县防守,及后该要如何应对,再候郗公示下。”

    讲到这里,他又望向刘迪转为笑脸说道:“淮南义士远来奔援,助我良多,实在不忍再为劳用。请刘将军并贵属在郡稍作休整,待到此间事了,我会使人亲送归镇,另具重谢,还望将军不要推辞。若是失礼,我实在难以承受观者非议。”

    虽然淮南军的插手令糜统颇有几分措手不及,但他还谨记自己的诉求,眼下已经不能再取淳于安性命,但也绝对不能再让他留在下相,先将其人打发走,再将淮南人众礼请软禁起来,然后派兵入县,先将下相实际占据。至于接下来再要怎么做,那就要看郗鉴是何态度了。

    听到糜统如此安排,淳于安脸色已是剧变,严格说来今次乱军来袭,他非但无过反而有功,却没想到糜统态度如此强硬,仍是坚决的要将自己驱逐。他如果听从离郡,就算是再得刺史府褒扬,只怕也难再归治了。原本他是将下相视作烫手山芋,可是现在既然明知糜统奸谋下相,自己若是被赶走,无疑辜负郗公信用。

    许宁神态则变得玩味起来,糜统手段如何倒是不必评论,这本就是军头存身立世的本能。至于淳于安的困境,他倒不在意,只是转头望向刘迪。他和淳于安都是糜统的属下,而糜统这一番举措言辞显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能否阻止其人,只能看刘迪态度如何了。

    在淳于安和许宁期待的目光中,刘迪再从席中站起来,对糜统拱手说道:“末将奉都督之命率众远来客助,自然要因主便。既然已经毋须末将等相助,那末将就恭谢府君礼遇款待。”

    “这都是应该的。”

    听到刘迪这么说,糜统心内已是松了一口气,继而便笑逐颜开说道。

    至于淳于安和许宁则是大感失望,所不同的是淳于安失望之外也不乏愧疚,他受淮南军相助保全性命已是大恩,再有别的想法都是奢望。而许宁在失望之外则有几分狐疑,莫非自己猜错了?淮南军今次前来,难道仅仅只是单纯的相助击退乱军?

    没有了刘迪的声援相助,淳于安自然没有与糜统抗衡的底气和力量,也只能由之摆布,就算还要强争,也无多大意义,反而有可能让糜统恼羞成怒除掉自己。

    至于许宁,因为没能看到自己所猜测的变数,一时间也觉索然无味,留下来也没有什么意义。于是便决定稍后再与淳于安同行入境,他与淳于安虽然没有什么交情,但毕竟也是同僚,有他随行的话,糜统应该也不敢中途再害淳于安。

    只是糜统这里还在安排的时候,变数终于发生:原本坐镇北面彭城的李闳,突然率军出现在了宿预城北,并且传令周遭各路徐州军将主们即刻前往议事。

0878 乡土荣幸() 
李闳是郗鉴的绝对亲信,除了担任彭城内史以外,还有监淮北数郡诸军事的职任。所以糜统虽然官居临淮太守,仍要受李闳的管辖。这管辖可不仅仅只是形式上而已,除了官位之外,李闳还统率着徐州军精锐近万,武装俱是按照淮南军的标准,士卒们也是徐州百战悍卒,乃是徐州军战斗力最高的一支军队。

    所以,对于李闳的召见,糜统也不敢怠慢,除非他敢即刻与徐州刺史府反目。尤其李闳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突然赶在这个时间率军南来,更让糜统察觉到一丝不妙。他此前不是没有防备过郗鉴会否对他出手,但关注力始终在淮阴方面。

    李闳之军虽然很强,但其人坐镇的彭城也是淮北最重要的战略地,兼防北面的羯国和南面野泽中的乱军,不能随意出动,所以在他看来是没有太大的震慑力。可是现在李闳突然南来,霎时间便让糜统感觉到浓厚的威胁。

    稍作沉吟后,糜统便让人迅速去通知他那些乡党同僚们加速召集部曲,无论李闳此来意图为何,他相信当自己这里重兵陈设的时候,李闳都难免要投鼠忌器。

    李闳的召令中,同时还说明让下相令淳于安一同前去。这又让糜统感觉有些不妥,他是真的不想让淳于安和李闳见面,可是由于眼下淳于安身边还有淮南军刘迪和许宁,他也不能直接将淳于安这个大活人给藏匿起来,只能一同带上。

    糜统那里忧心忡忡,许宁心情却变得欢快起来,他算是一个旁观者,反而能够更加客观的看待形势。此时在他眼中,方寸有乱的糜统恰恰就像此前一筹莫展的淳于安。也因此更加感受到时事之波诡云谲,诚然在他和淳于安看来,糜统乃是一个实力强大、令人不敢轻侮的大军头,可是在旁人眼里,糜统同样只是一个小角色罢了。

    李闳大军驻地位于下邳和临淮两郡之间的位置,糜统等人用了半天的时间便抵达此处。糜统因知此行未必是好,所以也是带来数百名嫡系精兵随行,当然并不是寄望这几百人就能在李闳军内保住自己,而是借此亮明一个态度,让李闳就算想为难自己也要有所顾忌,他并不是那种可以被人随意揉捏侮辱的人。

    入营之后,气氛尚算平静,前来迎接的彭城属官们态度也都谦恭,不敢礼慢。只是在入帐之后,看到在席众人,糜统心情陡然变差许多。因为原本应该在各自驻地召集部曲兵众的刘续等几名临淮郡府属官,居然也都赫然在席。除了临淮这些官员之外,还有下邳、任城、东海等几郡领军将主也都在席中。

    “李使君相召,我等也都不敢怠慢,未及请示府君,还望府君勿罪。”

    等到糜统入内,刘续等几名属官连忙起身相迎,小声解释道。

    “李将军既然有召,自然不能怠慢。就连我都要仓促来见,何况诸位。”

    糜统微笑着回了一声,只是很快语调便转为阴冷:“不过此前军令所定日期,还望诸位不要松懈,我实在不愿以误军期苛责乡众。”

    他倒并不认为这几人敢于背叛自己,徐州如今这个形势,这些乡人们如果不团结在自己周围,凭其各自之能根本难以在淮北保有一席之地。所以是他们需要糜统庇护,而糜统就算没有了他们,单凭自己的部曲兵众,也非人可轻侮。

    李闳也自席中站起来,微笑着请糜统入席。只是因为其人越过糜统去召见临淮下属,这一点让糜统略感不满,漠然点头之后便入席坐了下来。他虽然不能无视李闳,但也绝不止于摆出什么谄媚亲近姿态。

    “下相令淳于安到了没有?速速让他入帐。”

    待到众人到齐,李闳便也不再废话,直接让人将淳于安请入,然后询问下相一战始末。此时大帐中在座者俱都是郡国官长并统军将主,淳于安自然不敢怠慢,入帐之后便即刻将下相遇袭的过程并此战战况俱都讲述一遍。

    “淮南区区六百甲士,居然击破贼军数千之众。我等忝为王命嘉许的徐州统军将主,居然坐望这些贼众势大糜烂,遗祸至今,实在是惭愧!”

    听完淳于安的讲述,其中下邳相阙明已经叹息说道。言似惭愧,但是其人治地与泗水之间还隔着一个临淮郡,其人也非平乱正选,因此这话毫无疑问是在讥讽身为临淮太守的糜统。

    糜统闻言后脸色更加难看,冷哼一声后又稍作沉吟,然后才开口道:“阙将军此言,我亦深有同感。我旧年受制羯奴,困养乡土之时,便已多闻淮南多勇卒,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早前各军并进围剿刘徵乱军,斩获居然不及下相区区一战。区区数百之众,居然胜我徐州诸多良将勇卒,实在让人自惭自恨,将无面目再承王用。”

    他这话一讲出,在座众人俱都不能淡然。要知道徐州也是发动过不止一次的对乱军围剿,而他们这些人也多参与其中,所以要说丢脸的话,那真是人莫能免。

    “诸位将军盛赞,末将实在愧不敢受。都督向来教诲镇中诸将,天时、地利、人和俱要仰之,绝不可以多寡论断。泗中之贼,不过因水蔓生之杂芜,绝非堂皇之敌,或可一时苟幸,绝难长存此世。离水而虐地方,本就是强求之妄举,淮南之众适逢其会,即便有胜,不敢居功。”

    刘迪同样被请入了大帐内,他虽然位卑,但在帐内也得一席,听完糜统的话后便表态说道。而听完他的话,诸将神态才变得好看一些。

    “梁公乃是王臣表率,微言大义。不过言虽如此,但诸位也不应心存释怀之想。我等身领王命庇护此方,贼众却滋生至今,久久难灭,民不能安,卒不能忍。稍后我将陈情表事于郗公,再集众军,必将刘徵乱军彻底扫平。届时,还请诸位尽力并进,不让世道再嘲笑我等王臣。”

    讲到这里,李闳便又望向糜统说道:“今日请糜府君来见,其实还有一时告于糜府君。”

    糜统听到这话,心内顿时一突,身躯也下意识坐正,抬头望向李闳。

    “泗水贼众遗患至今,使我徐州王师不能安心长驱,郗公也久为所困。不过王势大涨,绝非刘徵区区一贼能阻。糜府君乃是淮北人杰之选,归受王化以来,兢兢业业,却因此困而不能显进当时。所以郗公将府君荐于淮南沈都督,沈都督所率淮南之众后继便将扫荡河洛,麾下正是乏用,糜府君若能前往,必将大才尽用。”

    糜统听到这话之后,脸色登时大变,到现在他才明白了郗鉴想要如何处置自己,原本他还以为对方顶多对他稍作打压而后分化其众,却没想到居然狠毒到要将他发配到淮南,直接夺取他的基业!

    席中众人听到这话后,神情也都各自精彩。他们或与糜统有着直接的矛盾冲突,或是不满其人后来居上,在听到李闳这么说后,也是不乏幸灾乐祸之想。

    “郗公如此重我,实在受之有愧。我归王化以来,便受命防备泗水乱军,如今乱军未定,乡土乡亲俱受所害,又怎么敢自求显进!更何况,中州诚是大壮,然我久来陋生乡野,不过一个恋乡庸类,沈都督乃是时流高选人杰,我实在怯于夸才奉用,还请使君代陈于郗公三思。”

    糜统直接自席中站起来,语调颇为高亢,神态也分外的激动。他的立身根本便是乡土部曲,一旦抛弃这些,则与身死无异。因此在拒绝之后,又加上一句道:“末将也知定乱以来未有殊功可陈,因是自惭难安。若是因此见疏,末将愿请辞病养乡土,实在不愿离乡逐功,还望郗公能全我恋乡之情。”

    他是宁愿辞官,也绝不可能离开乡土根基之地。当然如果郗鉴真的敢夺去他的职位,他也有胆量教一教这个老匹夫该要如何尊重乡宗首领!

    “子纪此言差矣,方今仍是王事频用、社稷板荡之年,若非王师勇进,我等乡徒怎能有生归王统之年。似我这种老朽昏聩,都是深衔王恩,勉强为用,只为不负王命。你乃是我们乡宗敬望翘楚,若连你都隐遁乡野,那么诸多乡人又怎么再安心居任?届时只能法效请辞,但若乡士俱辞王用,言则守于节,实则害于乡,使我乡众决于王序之外啊!”

    老者刘续也从席中站起来,望着糜统满脸真挚说道。而其他几名乡人闻言后也都纷纷站起来,表态附和。

    糜统见状后,便眯着眼有恃无恐的望向李闳。总之淮南他是不去的,若郗鉴还要强硬的夺去他的职事,那就要问他这些共约进退的乡党们答不答应。

    不过他这笃定没有坚持太久,很快便又听刘续继续说道:“郗公雅重子纪大才,这让我等乡人都感荣幸。淮南沈都督自有天中国士之誉,生于吴乡,但却能够播威中原,令乡土都感荣耀。如今子纪也能得此良机,我等又怎么能因乡情而将贤才羁縻老死于乡。至于乡土之困,子纪毋须忧虑,自有乡党共事,虽然难及子纪大才,但也绝不容许贼众祸乱乡土!”

    老贼陷我!

    听到刘续此言,糜统先是一惊,继而便觉通体生寒,心内已是愤怒咆哮,神情变得阴冷至极。他虽然瞧不起刘续等人,但当这些人转头向他亮出獠牙的时候,他所倚重的乡土根基便瞬间变得岌岌可危!

    要知道他之所以能够让郗鉴和其余军头们忌惮他,众多的部曲私兵还是其次,主要还是在于凭他的乡党小集团能够能够裹挟乡众,令得淮北彻底混乱起来。若没有这些震慑力,他甚至连刘徵都不如,刘徵所拥兵力较他只多不少,也只能占据野泽地利苟存一时,而他连地利都没有!

    不过,眼下糜统也没有时间仔细品味被乡党背叛的苦涩,良久之后才涩声道:“若能引众助战淮南,于我而言也是大幸。我虽不才,但也受数千乡众壮士推举,既然远行,还需要一段时间筹措给养,还望李使君能够……”眼下他是不敢撕破脸,所以只能暂作缓兵之计,如果还是没有转机,索性干脆与刘徵一起作乱!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