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祚高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祚高门-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帮沈哲子做些什么。

    大舅在信力劝小舅勿以私谊为念,这让兴男公主看到了小舅立场的不确定,因而眼下这声色俱厉的态度,起码有一半是在故意作态。

    小舅说不曾见过大舅这一封信,兴男公主心里是相信的,如此私密内容,若小舅真的看过信件,即便不及时焚之也要妥善收好,绝无可能被自己无意间撞破。

    心虽然有此认知,但她神态却并未放松,只是沉着脸摇头道:“我本妇人浅见,览此恶言已是惶惶,小舅之言我已不知该不该信。我只是不明白,我家夫郎对大舅向来恭礼有加,对小舅更是相托至厚,为何舅家定要不能相容?母后素来教我视大舅为礼法师表,怎样也想不到大舅竟有如此寡恩负义一面”

    庾条闻言后更是默然,且不说他对大兄这一份信件的看法如何,单单被小女郎窥见此事,便让他羞愧得无地自容。而小女郎此言,亦加深了他对大兄的不满。

    以往大兄在他心目虽然不乏严苛,但都是光明伟岸的形象,算遭到大兄的呵责,也是因自己行差踏错,并不敢对大兄心存怨望。可是这信内容却陡然将大兄在他心目的形象击破,过往在心底压抑许久的不满顿时井喷而出。

    他脚步有些踉跄的行入席,手捧那一份信件阅读良久,大兄字迹一如既往的挺拔硬朗,然而字面之下的意思,却让他嘴角讥诮之色越来越浓。信所言诸多,大兄一方面倍言自己为家业如何殚精竭虑,一方面又言多渴望兄弟们能够鼎力相助。

    看到这里,庾条心已是自嘲冷笑。大兄有什么想法,向来不容旁人质疑,他又何尝不想鼎力相助?然而能力所限,总做不到大兄的要求,被诸多训斥反不如家奴仆。如今自己总算经营出一些局面,但在大兄眼却仍是殊于正途太多。

    信的后半部分内容,便是兴男公主气愤所在。大兄倍言如今局势之险,以及对吴兴沈氏深深的忌惮与不满,力劝自己与二兄相谋,将沈家在京口的诸多布置一一瓦解,必要时不惜请徐州发兵过江,也要彻底的将沈家赶出京口。

    庾条讥诮之处在于,由这些内容他看出了大兄的短智,对京口目下形势的一窍不通且不说他根本不可能那么做,即便是愿意听从大兄差遣,也是根本做不到

    心转念诸多,庾条指着案那一份信件,望着兴男公主沉声道:“有此信在此,我知自己再作何解释,兴男你未必都会信服小舅。但为彼此不再相疑,我仍要对小娘子自剖心迹。”

    兴男公主闻言后,徐徐落座在庾条对面,神态虽还绷紧,语调却有缓和:“我本不应闻外事,但却不忍见我家夫郎诚意错置,不忍见舅宗如此罔顾亲谊。”

    庾条自嘲一笑,旋即慨然道:“兴男即便不再信重小舅,也应信得过你家维周。我与维周交谊之厚,始于彼此俱在微末之。今日赫然立于江东之隐爵,源于我两夙夜之筹划。维周虽是年浅,于我而言,非惟挚友,更为良师。若非他之激励,如今的我,仍是浮浪于世,难有一成,世人又安知庾幼序为谁?此为再造之恩。”

    “昔年隐爵途穷,大兄都几近弃我,恨我欲死亲友俱叛,我已不知此身托谁。幸得维周执义相救,如今之隐爵非但未亡,反而一反倾颓之态,更加荣昌,使我有立世存身之基。此为存亡之恩”

    兴男公主听到这里,眸子不禁微微一闪,她只知沈哲子与小舅交情不错,却不知彼此之间来往细节,听到小舅直言沈哲子予其恩惠,心也实在不乏骄傲之感。

    视线再落到那信,庾条脸色便又复杂起来:“皇帝陛下幼弱,大兄以舅长居台城主理内外,格局眼略应与凡俗不同。我不知他因何要动此念,但且不说我与维周相知厚谊,单单为了京口之稳定,便也绝不能为此。我如今亦忝为京口执事之一,当思此乡民生风物,虽不及眼量深远,但也要谨守居不失任。”

    “小舅,我并非有意窥探,实在是无意……”

    兴男公主张张嘴,庾条却笑着摆摆手道:“小娘子懂得为夫家执言,可知兴男深得妇行之德,不恶于夫家,小舅亦为你感到欣慰。有意无意也罢,今日无论你是否知悉此事,我都要入都与维周面谈,彼此洒然一笑,俱不介怀。国计自有贤明者担当,家计亦有善谋者理事。人视我为庭闲子,我则谨守恩义,不辱家声足矣”

    “可是、可是大舅他在都,会否对我家夫郎不利?”

    小舅之言,兴男公主并不尽信,但既然已经言及于此,无论真假与否,她自然不会再像先前那样怨视。只是对于大舅庾亮,心仍是不能释怀,更加担心沈哲子在都处境,深悔自己为何没有固执己见留在都。即便她帮不沈哲子多少忙,但夫妻祸福共享都是应有之意。

    听到兴男公主此问,庾条心也是纠结,实在不知该如何作答。早先他在外奔波,因为风闻都发生的大事,所以才急匆匆赶回京口,准备处理一下这些事务,然后再入都观望时局。

    大兄手段之凌厉,连庾条都大感惊诧。他本身对于时局并没有多敏锐的感知,但亦能感受到如今江东弥漫的凝重气氛。大兄先对宗王下手,又传信让他针对沈家,目的究竟为何,庾条都颇感惊疑不定。

    因而他只是耐心宽慰公主几句,却不敢给出什么笃定保证。实在是因他自己心也在纠结,不知自己再该如何去面对大兄。

    小舅的安慰之词,自然不能让公主心安。离开此处之后,她便转头回去让人请来在京口主事的沈克,原原本本的将先前所见之信交代出来。小女郎本身没有什么大局观念,亦不知大舅之信意味着怎样的时局变化,只是深恐沈哲子在都出事。

    沈克听到这些内容也是震惊,他家与庾家的联合可不只限于庾条一人的想法,如今庾亮态度鲜明的表示出对沈家的恶意,几乎代表了台日后对于沈家的态度,实在不容小觑。

    席略作沉吟,沈克连忙让人将钱凤请来。他虽然是商盟总裁,但讲到通盘考虑整个局势,自觉仍是不钱凤。

    公主尚是第一次看到钱凤,此人面纵横交错伤疤让她颇感惊惧。钱凤并不因此而介怀,只是让人竖起屏风挡在自己和公主之间,然后详详细细的向公主询问庾亮那信内容乃至于细微处的措辞。

    沉吟良久之后,钱凤才慨然道:“权重气盛,先诛宗王,后略方镇,只恐顷刻沸汤啊”

    “、诛杀宗王?哪一位宗王?”

    公主近来都在府,并不知时下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之事,闻言后忍不住惊声问道。

    沈克低声将时事讲述一遍,公主听完后已经坐立不安,她对南顿王倒无什么感情,只是心更加惶恐:“大舅他这么狠心……他、他会不会要杀我家……”

    “公主请放心,师出有名,并非施虐。郎君素无劣迹,哪能无罪而诛。”

    两人试着宽慰公主几句,然而公主却完全听不进心里去,她对大舅这个人已经完全丧失信心,只觉得对方什么恶事都有可能做出来。她魂不守舍回到自己居室,夙夜难眠,好不容易熬到天亮,终于做出一个决定,她要归都

    得知公主要归都,沈家一众人都不淡定,他们近来都在为未来兵事准备,哪会不明白沈哲子将公主送归吴的意思。有心相劝,但却根本劝不住这女郎。

    “其实公主归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苦劝无果,钱凤便沉吟道:“郎君固守都,可知存意进取。公主留在都,关键时可与苑内沟通顺畅。若为安危计,郎君无虞,公主便应无虞。”

    他是沈充的心腹,对于沈哲子谋划所知甚深,并不觉得公主留在都乃是完全的拖累。但他们不能遵照沈哲子的意愿将公主送回乡去,终究也要交待一番。思虑再三,钱凤还是决定自己护送公主归都。

    他本不放心沈哲子一人留在建康,他自己虽然身份尴尬,但如今容貌尽毁,届时留在曲阿以作策应,确要在京口要便利一些。

    :

0282 进退有据() 
0282 进退有据

    沈哲子得到家人通报公主去而复返,已经到达曲阿时,恰好同时收到庾怿传来的信件。

    庾怿在信直言其兄长庾亮传信给他的事情,一方面让沈哲子放心,保证只要他还在晋陵,两家之间的合作便不会有什么波折。另一方面则劝告沈哲子不妨加深一下与大兄的沟通,他相信凭沈哲子之能,绝对能够让大兄消除对沈家这种不必要的戒心。

    看完这信内容后,沈哲子不禁苦笑一声。如今志骄气傲,对沈家流露出敌视想法那都是应有之意。沈哲子对此倒也并不感到意外,至于如庾怿所言希望能打消戒心,沈哲子则并不打算在这方面有所努力。

    他家不可能长久的作为附庸爪牙而存在,早先经营诸多,打造出一个牵涉甚广的利益圈子,来日必将升到政治层面的诉求。这是所不能容忍的,也是沈家必然要承担的义务。如果他家在政治还要一味求全让步,那么在京口、在吴所经营起的利益络,将会不战自溃。

    如今台由庾亮一家独大,青徐侨门几乎已经丧失了制约的力量,这是因为王导在政治的一味忍让。王导敢这么玩,那是有其家几代人积累的旧誉加之其本身所享有的人望为基础,本身便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可以不必贪一时之得失进退。

    然而沈家却不具备这样的底蕴和基础,如果将自家的利益诉求、政治诉求寄于的格局之下,而如今为政已是大失人心,必然也要连累到沈家丧失掉经营未久、得来不易的号召力。

    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立场的矛盾,沈家和已经没有了和平对话的基础。如今沈哲子采取的是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说到底未尝没有恶意存在其,他家并不具备主动发起进攻的实力,需要等待势弱的一个时机。

    至于庾怿不认同的想法,这也很好理解。诚然庾家的最大利益在身,但并不意味着能掌握庾家的全部利益。时下的政治生态虽然是以宗族为单位存在于时局,但在具体的政治处境,每个人又都有不同的想法和需求。

    庾怿跟老爹的关系,近似于庾亮同温峤的私谊,这是每个人具体而有的政治资本和人脉络。在不危害到其家族存亡的前提下,绝无可能随便放弃。所以庾亮寄望于通过兄弟们来打压沈家,某种程度其实是强人所难,不只是在打压沈家,也是在打压他的兄弟们。

    从这一方面而言,沈家与庾怿、与庾条之间的利害反而是相同的。或者可以这么说,当人加入到时局并且已经与时人产生互动,对时局有了影响,家族仅仅是一个需要他们共同维护、经营的牌竞争力,而并不能约束到他们的具体选择。

    如王敦为乱时,如果能够成功,则能够化家为国,可以将利益最大化。但他所提出来的这个方案,却不能获得绝大多数族人的认可,王导不予声援,王舒甚至旗帜鲜明的反对,直接告发王敦的图谋。他们各自的选择,也都是为了家族,假使王敦能够成功,事后则会显出王导和王舒的做法是多么的愚蠢。

    沈哲子并不会嘲笑庾亮志大才疏,布局天下却连兄弟都影响不了。事实等到他家政治地位升到一定程度之后,族人们在此基础已经可以有各自的政治联盟,那么他也会逐渐丧失对族人的掌控力。人心是如此复杂,绝非单纯的血脉亲情能够约束。任何政治人物如果太过于倚重亲情,终将饮恨于此。

    所以,关于自己的北伐夙愿,沈哲子从不当做自家一个所有人都认可的政治目标来看待。而是通过柔和的手段,自然而然将家族的位置调整到这个方面,届时北伐会成为他家能够更进一步的一个选择。

    沈哲子草草写了一封信交由人送回给晋陵的庾怿,然后便动身前往曲阿去迎回公主。

    当沈哲子到达云阳庄时,才由钱凤口得知公主去而复返的原因,一时间不免又是好气又是感动。他自知来日都会是怎样的动乱,那些被逼迫压抑良久的历阳兵卒们会是怎样的穷凶极恶,而届时都又会有怎样惨绝人寰、悖逆人伦的惨剧发生。

    他执意要将公主送走,除了安全方面的考量,也是不想让这小女郎目睹到太多这个世道的残忍。虽然世道便是如此,但他既然有能力为其营造一方乐土,又何必一定要将真相示之。

    但他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小女郎对他的依赖之心沈哲子深知,若再强送其归乡,还不知要惹出怎样乱子,那也只能留在都身边居近照看了。

    抛开公主这一节不谈,钱凤的到来也是沈哲子所希望的。他已经不打算离都,若钱凤还留在京口策应,则不免鞭长莫及,不能及时应对都变数。虽然钱凤如今仍是谋逆之身,但时过境迁后,早非时下的热点红人,也不会有人过多关注于此。

    钱凤对于曲阿两县的布置也不陌生,沈哲子主要跟其沟通的还是近来他将两县人力物力往建康调度的情况。两县的生产如今虽然还在维持着,但产能已经大幅度降低,诸多壮丁都被抽调起来进行备战。

    在建康方面,沈哲子并不是寄望于自家家兵能够独力抵抗历阳乱兵,而是要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因而京郊附近除了几百龙溪卒精锐之外,便是由郭诵统辖的八百家兵,关键时刻像纪家等交好家族还能再抽调出来几百兵卒,已经足用。

    主要的布置还是在这两县乡土,说到底,沈哲子并不相信苏峻对于历阳部属的掌控力。他相信苏峻绝对不敢特意针对他家用兵,但他家豪富之名已经盛传大江沿岸,怕到时候会有乱兵私自行动,擅自进攻他家产业。

    曲阿虽然有纪友在坐镇,但纪友终究也未经历过兵事历练,有钱凤这样的老资格反贼坐镇,沈哲子也能更放心一些。只要两县无忧,即便建康事不可为,兵力也足够保护他撤回曲阿,后路不失,则能进退有据。

    接下来,沈哲子又与钱凤一同去见了一见那个早先由任球出面接触的琅琊卞氏子弟卞章。

    王舒持节浙西,首先用兵之处便是他家乡土的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