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祚高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祚高门- 第10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他这命令还没说完,便见到营区四边早有属于各权贵人家的私兵之众已经冲破营禁,直往城内护国寺方向冲去。这些人虽然暂时听命于张豺参与守城,但他们真正效忠的对象,还是各家主君,又哪里会将张豺所谓军令放在眼中!

    “大郎究竟在做什么?区区一个竖子,也值得闹出这么大风波!”

    张豺心知这些权豪部曲是控制不住了,唯有赶紧返回护国寺让他们各自主人出面安抚,才能安定下来。于是他一面吩咐城防严守,一面率领百数家众,匆匆出营,直往护国寺方向而去。

    此时,护国寺外围一周早已经混乱到了极点,各家回防部曲都在拼命冲击防守通道的禁卫。而当张豺出现在长街上的时候,便有救主心切之人发现了他,大声吼叫道:“狗贼张豺在此,擒下这个害国巨贼,为主君偿命!”

    张豺心急而来,却没有想到护国寺局势已经恶劣到了这种程度,还来不及做出什么反应,转瞬间便被蜂拥而上的各家私兵所淹没!

    

1476 羯主末路() 
信都城内的混乱,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的清晨,随着王师以云梯等器械正式登上信都城墙,才稍稍有平复下来的迹象。

    辛宾站在信都东北角城墙位置,俯瞰这座羯国继襄国之后的新都城,目中所见,无丝毫与繁华、雄壮有关,包括据此不远、营建近半的宫苑。宫墙苑台之间,到处都抛撒着横七竖八的尸体,同时还残留着大片大片猛火熏烤所遗留下的黑灰痕迹。

    坚固的堡垒,往往由内部被攻破,更何况信都城本就谈不上是什么坚不可摧的雄城。

    垣墙上同样堆积着大量的尸体,几乎无处落足,而通过对这些羯卒尸体的检查可见,真正直接死于王师流矢之下的少之又少,而绝大多数死去的羯卒,还是丧命在彼此的厮杀之中。死状千奇百怪,尸体之间所遗留的器械也全无制式可言。

    随着王师登上城墙,朝阳下依稀可见城内仍然不乏浓烟翻滚、混战不止的区域。

    也有一部分衣衫褴褛之人聚集在王师所登上的这一段城墙下,眼见王师士卒身影不断出现在墙头上,表情自有一股癫狂的凌乱,甚至已经不能表达他们此刻心底那复杂的感想,只是匍匐在地上不断顿首,以此来表示对王师归降。

    “那一片宫舍便是禁苑所在,护、护国寺在那一处”

    夜中也有羯军中的晋人士卒越城投降,此刻被引至辛宾身侧,战战兢兢的指着城中不同区域介绍城内的分布情况。

    王师三千余众,想要完全控制住信都城还是有些难度。辛宾也并没有即刻下令扫荡全城,先在城头处清理出一片据点之后,便先派两营六百卒众直入不远处的羯国禁苑,将这一城内核心控制起来。

    王师入城的消息也在城内飞速传播开来,越来越多城内幸存者眼见逃脱无望,俱都弃械归降。辛宾又派出一部分兵众将这些降卒整理一番,然后下令让他们清理出早被木石杂务填充堵死的城门。

    如此一番忙碌,又过了将近一个时辰,距离此处最近的一处城门终于被清理出来,而后辛宾才率领一部分王师主力由城门入城。

    虽然昨夜的混战之后,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部伍卒众越城出逃于四野,但此刻留在城中的,数量仍然颇为可观。逃又逃不了,防又防不住,这一部分卒众也只能弃械归降。

    随着王师自城门处进入信都城,他们便在各自兵长头领的带领下,匍匐于道路两侧,哀号乞饶求活。

    很快的,单单聚集起来的降卒,便超过了此刻王师的总兵力。但随着一夜内乱,原本城中权贵人物或是出逃,或是横死,单纯数量上的优势已经远不足以这些人心中凶厉。

    更何况,作为王师多年宿将,在还没有完全控制住城内局势之前,辛宾更加不会让这些降卒轻易看穿王师虚实。毕竟,抛开信都城池所具有的政治意义,不过是王师在征伐过程中又攻破的一个新目标而已。在王师壮大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纳降纳俘的经验。

    在王师将士的喝令下,这些降卒们纷纷指认出原本羯军城防体系中的将领、兵长,自有王师虎狼之卒冲入将这些人逮捕受压,敢有反抗者,就地格杀!

    于是,原本在这些降卒们看来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羯军将领们,此刻在王师威势之下一个个形如待宰羔羊,不免更加深刻意识到如今的信都城,的确是已经变了天。

    通过这种简单粗暴的手段,便能直接有效的完成权威的破而后立。而那些踊跃指认羯将的降卒们,则就有幸成为王师优先认可的归义之众,作为一股重要的助力帮助王师在这座残破城池中构建起新的秩序。

    有了这一批城内降卒的帮助,对城池的清理、对降众的整编、对顽抗之徒的清除,诸多事务一起展开。

    这一批被挑选出来的降卒们,各自对于身份的突然转变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他们本身对于城池内部情况便更了解,此刻为了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对于之后城务种种,甚至比王师本部士伍要更加热切上心。

    有了这些人的配合,王师对于城池的控制力度也是进展喜人。更多的城内幸存人众被搜集出来,城池的主干道也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恢复了畅通,更重要是许多原本羯国上层人物一个个被揪了出来。

    有了这些羯国权贵俘虏,辛宾对于信都战斗前后局势的变化便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这些讯息都是需要载录于战报中,之后呈送大将军亲览,作为论功行赏的重要凭证,自有独立于作战系统之外的勋事参军负责整理,也将其中有助于当下情况的资讯与将主共享。

    辛宾也由此了解到信都在这一段时期内所发生的诸多局势变化,当了解到王师之所以能够攻破城池,最直接原因在于此前把控城池的张豺父子突然向一些同盟者发难,这一条讯息被辛宾朱笔勾勒出来,表示存疑,还需更多佐证。

    因为早年有潜入当时还是中山王的石虎府下任事的独特经历,哪怕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是对于张豺这个石虎麾下重要的追从者,辛宾还是印象颇为深刻。

    虽然当年有着诸多的限制,他也没能与张豺发生什么直接的接触,但哪怕通过前后事态分析,也觉得张豺父子选择发难于城中的时机实在是有些古怪,这当中肯定还存在着别的内情。

    不过这些被擒获的羯国权贵们,他们所能了解到的讯息也多是道听途说,更不会了解更深层次的内情。而真正了解事情始末的人物,如张豺之子张苌,已经有确凿证据指明,其人早在混战的后半段率众出城,向西北方向流窜逃亡。

    确定仍然在逃的羯国上层人物,还有羯主石虎的皇后刘氏并太子石世等人,只是混乱中也没人能说清楚这些人的逃窜方向。

    当然这也跟王师眼下所掌握的情况仍然粗疏有关,还需要继续深挖梳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多细节线索被披露出来,迷雾自然也会逐渐消退。

    追击信都城破前后那些羯国逃人,并不是辛宾的任务,他也没有足够的机动力量去进行追击,但若能够掌握更多的翔实情报,对于其他几路王师的追剿残敌也能提供更多的便利与帮助。

    果然,到了第二天的午后,王师在清理禁苑过程中发现被人藏匿在一处偏僻宫舍中的许多尸体,在其中就整理出了羯国魏王石苞的尸体。察其死状,很有可能是死于乱卒残杀,施暴者何人已不可查,这一桩功事自然也要记在破城的王师头上。

    诸多细节线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但在这当中,辛宾却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作为羯国最重要的两个目标,羯主石虎与权臣张豺,居然都没有确凿讯息指向他们。

    作为王师审问的重点问题,所得到的答案自然也是极多,众说纷纭,不一而足,能够得到验证的却是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一种怪异的现象,这两人明明全城皆知,但却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根本就没有确凿的证据指明他们究竟是生是死,又身在何处。

    甚至就连张豺的家眷都在之后大索全城的过程中,被从一处民宅中搜了出来。但就算是这些张氏家人,都不能提供张豺确凿所在。

    至于羯主石虎,则有许多羯国权贵证词指明其人被张豺幽禁于禁苑中,可是王师接连几日不眠不休,几乎将禁苑翻个底朝天,而石虎的儿子石苞的尸体,就是在搜索过程中从一处枯井中打捞出来,但却唯独不见石虎,甚至不见其人被幽禁此中的确凿指向。

    很显然,要么是张豺欺骗了这些羯国权贵,要么是这些权贵欺骗了王师。之后通过斩杀十几个羯国权贵,辛宾算是确定前一个可能更大。如此说来,羯主石虎有很大几率是被属于张豺的部曲裹挟出城逃亡。

    可就在辛宾正略带遗憾准备将此重要情报传告大都督谢艾时,事情又有了一个突破性进展,那就是张豺的尸体意外被发现。

    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天,这一具尸体本就死状恐怖,近乎被残忍分尸,此前由于清理护国寺外围被随意抛弃于外,还是王师在接到张豺死在护国寺外街上这一讯息再作复查的时候,才通过尸体携带的兵符等物确定张豺的身份。

    有了这一个意外的发现,辛宾原本失望的心情复又怦然而动,告示全城凡晋胡之众、只要能够提供有关羯主石虎的讯息也能验证,俱都给以高额犒赏。

    然而真正打破这一僵局的,还是辛宾突然而来的一点心血来潮。那就是他突然回想起当年潜伏羯国旧事,得了祖约许多关照,才能成功返回淮南创建功业,如今他率部攻入羯国都邑,际遇已经大为不同,也想在公事之余对祖约稍作回报,让人搜索祖氏家人稍作关照。

    通过这一条线索,辛宾才突然发现祖约的儿子祖青居然曾经一度在羯主石虎与权臣张豺之间担任某种重要角色。这个祖青,是羯主石虎所器重的羯国新贵,是张豺倚为臂助的亲厚婿子,同时还是原本羯国中的重要将领。

    也无怪辛宾会忽略祖青身上这一条线索,首先祖青在信都城中达于最显赫的时期还是在年初护国寺事变前后,等到张豺上台弄权,祖青在护国寺禁卫体系中所担任的角色已经少为外人所知,更不要说在王师抵临信都攻城之前,祖青早被张豺解除军权、完全淡出时局之外,甚至一度被软禁,最起码这些散落在护国寺外而被擒获的羯国权贵们,对此种种所知不多。

    而且,王师新入信都不久,首先所关注的还是诸多浮在表面上的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才会更向下发掘。因此直到此刻才意识到祖青身上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并加以重视起来。

    其实有关祖青的讯息被忽略,辛宾也要负上一定责任。他在一开始便已经接收到一些有关祖青的讯息,毕竟祖青一度曾是信都主要的实权者之一,而恰恰正是因为这一身份,才让辛宾有意识的回避有关祖青的讯息。

    辛宾曾经受惠于祖约,也愿意在职事允许的范围之内对祖约的后人稍加庇护。可他也没想到祖约的儿子祖青居然在羯国如此威赫,这就让辛宾心绪有些复杂矛盾。

    类似祖青这种级别的羯将,并不是辛宾这种级别的前锋战将能够处理的,关于其罪实种种,也都必须要整理出来之后最起码交由前锋大都督谢艾裁断。若再考虑到祖青那特殊的出身,说不定大将军都会亲自过问。

    如此一来,辛宾立场便有些尴尬,他并不是一个利禄熏心的名欲之徒,祖约对他有旧恩,他并没有忘记。而祖约的儿子在羯国势位之高,已经不是他所能够庇护的了。所以他是下意识的有所忽略,希望就算这个祖青罪孽深重,也交由前锋别的将领去处理,而不是由他亲手处置祖约的后人。

    这一次之所以主动念及,辛宾重点关注的也并未放在祖青身上,而是希望打听一下祖约还有没有别的家人在世,如果确定跟祖青于羯国所为没有太深瓜葛,他愿意出面保下一部分祖约家人,以回报当年祖约对他的恩惠。

    就是因为这一点心血来潮,关于祖青的线索才被第一次汇总起来进行梳理,凸显了其人特殊身份之后,有关祖约曾经较长一段时间驻守护国寺东台的情报也被筛选出来。

    护国寺一度曾为信都最重要核心,王师对此自然不会忽略,但重点还是在刘后并太子石世所居住的西殿。至于东台范围,由于王师兵力有限,也仅仅只是进行过一次大概梳理,确保没有羯国残卒于此游荡之后,在继续新一轮的搜索中,次序被排在很后。

    祖青在张豺弄权的过程中,曾经担任很重要的角色,而且按照那些羯国权贵的供词,张豺对于这个助他甚多的婿子也颇为看重,屡次人前以子待之。作为张豺势力中如此重要的一个角色,祖青长久驻守的东台岂能没有玄机?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辛宾才将探查的重点稍稍倾斜于护国寺的东台范围。不得不说,羯主侫佛的确是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单单这个东台范围内,各种亭台楼阁便多达十几座,不乏建筑得富丽堂皇所在。

    这一片区域乃是作为藏经的馆阁,存放最多便是各种佛经佛典,虽然羯国礼佛成风,不乏沙门虔诚信徒,但很显然当真正危机来临时,这些沙门典籍并不值得羯国那些悍卒们冒着生命危险前来哄抢争夺,因此保存得尚算完好。

    辛宾下令重点搜查此境之后,便有几百王师战卒进入此处,将那些亭台楼阁之中存放的佛典俱都搬运出来。而在那些佛典之外,居然还发现为数不少的礼佛器物,这些佛器大多造型精美华贵,抛开高超的工艺不谈,材质上也多为金玉铜锡等珍稀之物。

    那些此前内讧溃逃的羯卒若是看到这一幕,意识到自己居然遗珠于此,大概要后悔不已。但这些器物却并非王师搜查的重点,当他们搬空各处阁室之后,便很快发现一处玄异所在。

    那是一处在东台一众建筑中不甚起眼的台阁,除了一层有一些杂物陈设之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