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6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幽州牧,且不说百姓是否愿意自动入伍。但说这五年后便可退伍还乡,怕是多数士兵都会选择离开,到时候军中岂不是没有士兵可用?”

    “陛下且放心!”

    袁常先是安抚了一句,随后解释道:“士兵们会选择离开还乡,是因为没有足够好的待遇和地位。只要将他们的待遇和地位提升,就如官员一般有机会提升,即便没有战争,一样如此,他们又岂会愿意离开,反而会巴不得留下。”

    “幽州牧,岂能如此!”

    只见一名大臣大声喊了出来,却是一名议郎,王化,只听他大声说道:“自古以来,士兵皆是下等之士,如何能够与我等大臣相提并论?我等文人读圣贤书,治理天下,这些下等的士兵,他们知道些什么,除了打打杀杀他们还能做些什么?幽州牧若是要让这些下等的士兵与我等共事,某第一个不同意!”

    “没错,不同意!”

    “简直是有辱斯文!”

    紧随王化之后,又有两三个人跳了出来,大声的反对袁常的做法。只是,让他们觉得有些怪异的事,除了他们几个人之外,就再没有其他人站出来附和他们的意见,按理来说袁常要把士兵的地位提升到跟他们文人同等的地位,在座的

    多是读书人,这时候应该站出来大家一起反对,为什么情况跟他们想象的不一样呢?顿时间,一股不祥的感觉涌上心头。

    “说够了?”

    袁常冷眼瞄了几人一眼,冷笑道:“怎么,你们读圣贤书的就很厉害了?如今李傕和郭汜尚且还在关中作威作福,你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怎么不去收拾他们?还有,异族攻入中原,你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怎么不拿起刀枪去保家卫国?一群读书读傻的蠢货,不知所谓。士兵乃是一个国家的壁垒,没有士兵的守护,你们凭什么安坐家中读圣贤书?凭什么能坐在这里高谈阔论,莫不是凭借你们的一张嘴,就把敌人都给吓退了?士兵们保家卫国,付出鲜血和生命,本就该给他们应有的地位,不是有需要的时候奉若上宾,不需要的时候就弃如敝屣。也许在你们眼中读书人更高一等,但是,在本州牧眼中,读书人和士兵的地位是同等的,大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在为这个国家,这个天下,百姓付出。这种言论莫要在我幽州出现第二次,否则,本州牧不介意用你们的脑袋试试刀刃利否。”

    “是,是,是,幽州牧教训的是,是我等愚昧!”

    跳出来叫嚣的几人忙不迭的坐回自己的位置,脸上早已是大汗淋漓。他们之所以跳出来是,是觉得大多数官员都会站出来反对袁常,谁知道就他们几个人。如今想想才发现自己有多愚蠢,如今在袁常的地盘上,连国号变更这种事都没有太过激烈的反对,只不过是把士兵的地位提升一些罢了,又有什么值得反对的。也就他们几个人没能第一时间想明白,否则,也不会有刚才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现在只希望袁常不会把他们给记住,不然,今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杨彪捋了捋胡须,点头赞到:“这五年…义务制度,听起来倒是也不错,具有相对的人性化,且也能提升士兵的积极性,确实不错。若是这五年义务制度能够实行下去,想来可以为国家打造一支精锐的强军,幽州牧高见,吾甚是佩服!”

    “太尉过誉了!”

    对于杨彪的称赞,袁常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五年义务兵制度只不过是他对后世的义务兵制度稍稍改变了一些,毕竟时代不同,国情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当然,若是以后条件足够,自然是会慢慢的改变,如今暂且这样使用便是了。

    “对于兵制的改革,陛下和诸位大臣们想来没有意见了吧?”

    徐庶适时站出来问了一句,他的问话自然是得到白眼无数。袁常都说了要试试刀刃锋利否的话了,谁还敢站出来反对,难道是觉得自己的脑袋比刀刃还要硬?这不是废话嘛,不过,徐庶的地位在幽州显然不低,自然没有人敢给他脸色看。而刘协早就认命了,自然也不会有丝毫的反对意见。

    “那么,接下来便是今日的最后一个主题,地域变更的问题。”

    徐庶顿了顿,随后才接着说道:“现如今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大幅度削弱,究其根本,正是因为州牧的制度。各州州牧的权利过大,使得他们有机会拥兵自重,成为一方诸侯。有鉴于此,幽州牧特意提出地域变更,旨在解决这一问题。”

    “这…”

    这个话题就让百官们有些惊讶了,州牧制度对于袁常而言,他也是受益方,如今他却是要自毁前路,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有些诡异,暗中猜测是不是袁常在试探他们的态度,从而给他们不同的待遇。

    故而,徐庶话音落下,却是没有人站出来说话,场面一时有些沉寂。

    没人说话也无所谓,徐庶自顾说道:“经过幽州牧和幽州上下官员的一番努力,暂时的将天下划分为三十五个省级区域。不过,如今各州大权依然在各州州牧手中,故特设委员长一职,在朝廷未能完全收回权利之前,各州州牧暂任委员长一职。”

    :。:

    wxi7

第七三四章 捏着鼻子认了() 
“对于以上的四个主题,陛下和诸位大臣不知是否还有意见?若是有意见,不妨说出来;若是没有,接下来稍事休息一个时辰,便开始测试。”

    徐庶目光在全场扫了一圈,说了一句。

    对于徐庶的询问,百官们已经无力吐槽了,有意见又能怎么样?难道袁常还会因为他们的意见而有所改变,况且,这些改变都是他们闻所未闻的东西,他们又能有什么意见?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便先去用膳,大会堂出门左拐的那幢楼是食堂,请大家跟随工作人员前往。”

    幽州方面还是很人性化的,开会之后还有提供食堂。

    刘协和少数几个大臣自然是由袁常、郭嘉等几个幽州高层作陪,至于其他的大臣,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陛下,请!”

    食堂也是一个新鲜事物,食堂大堂里的摆设让人看的目不暇接。

    徐庶很贴心的替刘协和几个大臣解说道:“陛下,诸位大臣,此食堂乃是由幽州府出资修建,专门用来招待参加会议的各位大臣,平时不对外开放。这里面的菜肴都是幽州牧精心设计而成,包含多个地方的口味,大家若是有喜欢的菜肴,便可取之,幽州牧称之为自助。如此,也不会造成浪费。”

    “嗯,幽州牧想法不错!”

    刘协淡淡的称赞了一句,反正一切都显得很新鲜,他也没什么好说的。天子用膳,自然不能跟大臣们一样坐在大堂里,自是有雅间提供。当然,也是因为刘协如今还在云里雾里的,若是他有点想法,坐在大堂里还能体现下亲近大臣的态度。可惜,如今的他什么都不知道,反正袁常说什么,他照着做就是了。

    刘协等人跟随袁常进入雅间,不多时各色菜肴便一一端了进来,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看的人是眼花缭乱。

    “咦,敢问幽州牧,这菜肴为何与我等平日里食用的大有不同?”

    杨彪看着桌上摆放的菜肴,有些惊奇的询问到。

    袁常微微一笑,道:“太尉有所不知,这些菜式乃是吾从典籍中搜素发现,南方有炒菜之法,可令食物更加美味可口。故而,与我们平日里蒸煮之法显得有些不同。”

    炒菜的做法最早出现在周朝,当然,没有明确的记载。只不过,青铜器的发展,使得一些脑洞大开的厨师在厨艺上有所创新。只不过,因为青铜器对于炒菜而言,并没有多少的帮助,再加上食用油的匮乏,调味料的稀缺,使得炒菜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直到魏晋时期才有了稍微的记载。而炒菜真正兴起,却是到了宋朝时期,毕竟宋朝时的经济发达,且技术发展的相当快,食用油的产量有了质的提升,士大夫贵族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炒菜才渐渐普及。而现如今,炒菜只是南方一些百姓慵懒时随意之作,毕竟跟蒸煮比起来,炒菜却是简单快捷了许多,不是慵懒的人,估计也不会为了省事而使用炒菜之法。

    “陛下,尝尝味道如何!”

    包括袁常、郭嘉、徐庶和赵云幽州一方四人在内,刘协、杨彪、赵温和张喜以及伏完,餐桌上就这些人。袁常也没有太过奢侈也没有简单,一桌十五道菜。

    刘协也不矫情,提起筷子便捏了一块看起来颜色艳丽的肉块。

    “吧唧”

    一口下去,软而不烂,肥而不腻,刘协顿时眼睛一亮,再次夹了一块起来,细细的品尝起来。吃完之后,即便对袁常很不爽,刘协还是忍不住称赞道:“幽州牧,此物是何物?为何如此香嫩可口,真乃世间少有之美味。”

    袁常微微一笑,自然不会告诉刘协这是猪肉,不然,刘协说不定当场就要吐出来了。

    猪这种生物对于贵族而言,就是低贱的生物,毕竟猪什么玩意都吃,看起来就让人觉得恶心。直到宋朝之前,猪一直都是平民百姓的食物,贵族的餐桌上根本不会有这道菜。而在宋朝的时候,因为苏东坡的一道东坡肉,才让猪肉成为餐桌上的常见之物。毕竟连苏东坡这样的大名人都吃的这么开心,大家跟风之下,猪肉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用野猪肉是做不出东坡肉这种味道。

    “陛下,此物乃是野豕肉,用秘法调制后便可。陛下若是喜欢,臣便让厨师传授给御厨,陛下便随时都能享用。”

    野猪肉自然不会让刘协觉得有什么,毕竟无论是在什么时代,野味都是比较高大上的代名词。至于说刘协的御厨学会红烧肉的做法,用野猪肉自然是做不出这样的味道,反正袁常可以说是御厨学艺不精,实在不行,就告诉刘协要用猪肉才可以,反正刘协吃都吃了,还能怎么办。

    “诸位且都自行用膳,无需顾及朕。”

    刘协见杨彪几人没有动筷子,当下便提了一句。如今不是在自己的皇宫,他自然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待遇。得了刘协的吩咐,杨彪等人这才动起手来,第一次品尝炒出来的食物,杨彪等几人都有些失了平日里的风仪,不过,大家都是如此,也就大哥不说二哥了。倒是幽州一方的几人显得比较平静,平日里都是这样吃,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一顿饭下来,众人吃的都是开怀无比,就连饭量,都比平日多了几分。

    “距离测试还有些时辰,陛下和诸位便随微臣前去品茗一番。”

    吃过饭后,等下还有测试,除了袁常和刘协之外,其他所有人都要测试,包括郭嘉、赵云等幽州高层,同样如此。郭嘉本不想参与的,但是,在袁常的‘威胁’之下,不得不妥协,袁常说了,郭嘉若是不参与,以后美酒的份额就要减少。饭可以不吃,美酒怎么能够不喝,所以,郭嘉自然只有妥协的份。

    食堂里自是有准备泡茶的茶水间,里面新奇的摆设自是引得杨彪等人一阵称奇。可以说,自从到了幽州之后,一切都让他们大开眼界了。

    泡茶自然也有专门的侍女服务,也是袁常特意培训了几个泡茶的侍女,毕竟,这种事情还是要有专门的人才来做才显得有比格。

    吃过油腻的食物,此时再喝一阵清淡的茶水,整个人好似要升天的感觉一般。

    “见识过幽州这般的日子,吾才知道,以前的日子都是白活了。”杨彪喝了一杯茶后,忍不住调笑道。

    “太尉过誉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某喜欢这般清闲的日子。奈何时不与我,只能苦中作乐罢了。”

    袁常微微一笑回应道。

    正所谓相由心生,杨彪的眼光何等老练,自是看得出袁常这番话乃是出自真心,并非是敷衍之词。可见,袁常是个安于平淡之人,为何又会走到如今地步,想来其中必有内情。不过,如今时机不对,杨彪也不好询问,便压下心头的疑惑,若是有机会的话,他再找个时间与袁常畅谈。

    一个时辰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用膳之后再喝过茶,时间便也差不多了,众人便朝着大会堂走去。

    路上,杨彪开玩笑道:“幽州牧,我等几个上了年纪,比不得你们年轻人,不知可否将测试内容稍稍告知一二。”

    “太尉说笑了!”

    袁常反调笑了一句,道:“谁人不知太尉年少成名,博学多闻,区区测试如何能难得住太尉。”

    “哈哈,承蒙幽州牧夸奖,希望不会让幽州牧失望。”

    杨彪倒是看得开,对于测试没有多大的抵触。毕竟袁常的新法改革,若是不能与他有着相同的理念,怕是也无法上手,所以,杨彪觉得袁常这么做也正常。倒是赵温和张喜二人心中颇有意见,不过,二人想着好歹自身也有些才能,倒也不是很反对,只不过是觉得脸面上有些过不去。

    等袁常、刘协他们到达之后,其余的大臣也皆已经到达。袁常也没有多说什么,直接让人将测试的纸帛拿来,每人一份发了下去。

    等发完之后,袁常说道:“诸位,这纸帛上的内容是本州牧一人所出,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人看过,即便是我幽州的官员亦是如此。所以,接下来的测试绝对公平、公正,至于测试的结果如何,就看各位自己的了。测试时间半个时辰,现在开始。”

    说完,袁常和刘协二人坐在一旁,静静的等候。在袁常强大无比的实力之下,相信也没有人能够在他面前作弊。

    其实,测试的内容也不难,一共十道题,主要是他们对新法改革的看法,以及他们在任时的做法。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观察百官的做法,若是那些只懂得之乎者也的大臣,估计就没什么希望了。所以,郭嘉他们虽然也不知道测试的内容,但是,想来通过测试是没什么问题的。

    十道题,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半个时辰的时间也绰绰有余了。

    袁常将纸帛全部收好,然后说道:“为了显示公平和公正,本州牧便当场检测评分。其中,优异者可为中央委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