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5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腾在政治上的虚怀若谷,似乎和太监传统睚眦必报的形象大相径庭的,当然,这也为他在士官圈子里的形象添分不少。不过,事业上的成功,并不能掩盖感情生活上的空虚,曹腾每逢夜深人静,心中自然分外落寞。终于,耐不住寂寞的曹腾结婚了(也称“对食”,娶妻纳妾在东汉时期是高级太监的合法权利),和他成婚的女人,是一名吴姓的宫女。太监寻求对食,大多籍以满足自己缺失的,总得变态地在女人身上,折腾些离谱的动作。但曹腾却不这样。对于这位结发“妻子”,除却日常地嘘寒问暖,还颇为用心地在家谱上给予了名分(到了魏明帝一朝追封为高皇后)。

    组建新的家庭,有了油盐酱醋的炊烟,繁忙的工作之余,曹腾躺在床上,感受着家的温暖,可闭目养神之间,心中感觉似乎缺少什么。可是,进宫之时早已绝了后路,曹腾自然心知肚明,于是和兄长一个交代,领养了家中男丁,即曹操的父亲曹嵩。尽管家境显赫,但对于这位养子,曹腾却是不敢造次,家教甚严。当别家的太监“子弟”飞鹰走狗惹出一地鸡毛的时候,我们的曹嵩,却只能在油灯下无聊地看着四书五经。到了曹腾归天,生性温良的曹嵩承袭了他的封国爵位,自然也就没有争议了。

    由此看来,曹腾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数十年,绝对称为一位死心塌地为领导服务的好干部。同样,回归了家庭的曹腾,也能很好地扮演好丈夫、好父亲的角色。可以说,正是由于祖上这位“三好太监”的荫庇,才有了后来曹操在三国时代的呼风唤雨。

    因此,曹操能成就大业,少不得要感谢自己这位祖父了。

    却说在场的大臣也都是人精,如今曹操是来帮助刘协的,虽然他们内心里都知道曹嵩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此刻天子发言夸奖了,他们自然也要一番称赞,歌功颂德,好半天才平静下来。

    不过,这时汉献帝就有些疑惑了,不解的看向伏完,说道:“兖州牧曹操忠贞,前来救朕于危难之中,朕却是可以理解。只是,这幽州牧袁常又是何人,缘何如此积极出兵。他既是姓袁,与袁绍是何关系?”

    对于袁绍,刘协的心中可是极为不满的。

    当初十八路诸侯反董,袁绍被推举为盟主,随后却是争权夺利,丝毫不顾在董卓控制之下的自己;其后,联盟解散,袁绍开始了他的扩张之路,先是夺取冀州,随后青州、并州。刘协在贼人手下瑟瑟发抖,而袁绍却在扩张势力,各种享福,刘协心里岂能痛快?若是袁绍扩张势力是为了拯救他,刘协也就没话说了。然而,此前刘协诏令袁绍勤王,袁绍却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推却。这下,刘协对袁绍的不满可谓是到了极点。只是如今朝廷衰微,无暇顾及各方势力,不然的话,刘协第一个要干掉的就是袁绍。

    虽然刘协被困在长安城中,但是,对于天下的局势也是有些了解的。

    听到刘协问起袁常,伏完当下便介绍到:“袁常乃是袁氏子弟,汝南袁氏第六子。此前为袁绍辖下渤海郡太守,其后发兵与袁绍攻克幽州,担任幽州牧;袁绍藏有私心,不肯尽心为陛下分忧,而袁常却是与之不同。听闻陛下诏令,便起幽州将士,火速赶往长安勤王。可见幽州牧一片赤子之心,陛下当褒奖之。”

    袁常乃是掌握一州之地的诸侯,前来勤王,伏完当然要说些好话。在场的虽然都是忠于天子的大臣,但是,彼此之间的争斗还是有的。若是伏完说些不好的话,落入袁常的耳中,虽然伏完作为国丈不惧袁常,总归担心日后会出现什么纠葛。故此,为官多年的伏完,还是秉持小心谨慎的态度说该说的话。

    “原来如此,听了爱卿一席话,可见幽州牧真是一名忠贞之士。待其到来之时,朕自当好生褒奖一番。”

    等刘协话音落下之后,伏完接着小心翼翼说道:“陛下,还有传闻,说是当初董卓贼子祸乱洛阳之时,万年长公主于混乱之中失踪。原来却是被幽州牧所救,并且其后下嫁于幽州牧。此事有所传闻,微臣也不知真假。”

    “什么?还有此事!”

    刘协听了伏完的话,脸色阴晴不定。

    如今皇室经过几次的祸害,已经没剩几个人了,桓灵一脉的如今也就刘协以及万年长公主刘曦了。至于刘璋、刘表这些人,虽是皇室子孙,与刘协却不同脉,感情上也没多少。按理来说,听闻自己的姐姐还活着,刘协应当是开心的。

    但是,刘协此刻的想法并不是这样。

    当初董卓祸乱洛阳,皇室成员死伤殆尽,万年长公主传闻也丧命于洛阳城之中。在混乱的年代,皇子都朝不保夕,死个公主自然也不是事。只是,谁能想到刘曦竟然没死,被袁常给救了,而且还下嫁给袁常,这一点,却是让刘协感到愤怒。

    再怎么样,刘曦乃是堂堂长公主,身份尊贵。若是嫁个世家大族的嫡亲子弟,那也说的过去,但是,袁常什么身份?袁氏的妾生子,如何配的上刘曦长公主的身份?况且,袁常和刘曦二人的结合,算得上是无媒苟合,传出去,岂不是让皇室蒙羞?作为皇室的继承人,当今天子,刘协如何能够忍受?即便汉室衰微,皇室的尊严也不容亵渎。

    “简直是岂有此理!”

    刘协咬着牙,一字一句恨声说道。若是二人此刻在眼前,刘协恨不得当场将二人诛杀,免得玷污了皇室的尊严。

    

第六九零章 郭汜图谋() 
“陛下,还请息怒!”

    在场的除了郭汜和杨奉出身低微,其余大臣皆是世家大族出身,自然明白汉献帝因何而怒。尊贵的皇室血脉下嫁给妾身子,这在平常根本不可能发生。如今天下大乱,皇室无力,以至于这种事情发生,也难怪刘协不怒。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大臣们只能劝阻刘协,毕竟还有用得着袁常的地方。

    “呼!”

    在众人的劝阻之下,刘协用力的吐了一口气,才堪堪将心中的怒火给压下。只是,这件事积压在心头,始终让他感到很难受。

    “朕愧对列祖列宗,我汉朝四百年基业,如今难道要亡于朕之手?乱臣贼子不能诛之,就连皇室的尊严都要被人给折辱,朕有何面目去见先祖?”刘协一脸颓然之色,此时环顾四周,悲从心起,大有哭啼之势。

    “臣等无能,以致陛下遭此羞辱!”

    主辱臣死,刘协如此反应,众人自然要将过错懒在己身。当然,若是真要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天子的尊严,有几个人能做到那就不得而知了。

    伏完上前一步,慰藉道:“陛下,如今天下大乱,各方诸侯割地称霸,朝廷当有一劫。然而,待劫难过后,自是涅槃重生,破而后立。届时,陛下自可展现皇家威仪,横扫四方。因此,如今陛下当放下一切,先利用兖州牧曹操和幽州牧袁常的兵马,扫荡四方,平定天下。待天下重归陛下手中,诸事皆一言可定之,今日之辱,又何愁不能荡除之!”

    “国丈所言极是,朕险些误了大事。”

    伏完的劝谏刘协还是能听得进去的,毕竟是自家岳父,二人的利益完全一致,伏完自然也不会坑他。

    “陛下,国丈说的极是。”

    董贵妃的老子董承也不落后,上前献策到:“据闻兖州牧曹操和幽州牧袁常麾下兵马皆精锐之师,曹操麾下能人无数,以一己之力彻底平复兖州,兖州境内乱贼皆灭,且先前曹操为报父仇杀入徐州,打的徐州牧陶谦惶惶不可终日,几欲丢了整个徐州;而袁常亦是不遑多让,其麾下兵马可与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抗衡,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可是能够将北方异族打的抬不起头,袁常的兵马能与之抗衡,可见其兵马之精锐。如今陛下可先用他们二人兵马收复天下,待掌控大势之后,再一一清算,尤为不晚。”

    “国丈和董将军说的没错,当初朕在董卓贼子手下尚且能忍住,如今再忍辱负重些许又如何。”刘协重新拾起气势,一脸决绝的回应到。

    “陛下能如此想,真乃天下万民之福!”

    “罢了,此等事暂且放下。”刘协挥了挥手,强自转移话题,道:“国丈,不知如今曹操和袁常的兵马到了何处?”

    伏完长揖一礼,回到:“启禀陛下,兖州牧曹操先锋已到达陈留郡,幽州牧袁常大军已至广平。从时间上来算,曹操的先锋部队至多一月之后便可与陛下汇合,而其大部队,估测需要四十日的时间;而袁常那边,估测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方能与陛下汇合。”

    “嗯,时间也不长,诸位且忍耐些许日子,待到达洛阳之后,朕必定重赏。”

    如今还要靠郭汜、董承等人的护卫,刘协自然少不了一番许诺。至于有了曹操和袁常的兵力之后,那就再说了。

    原本,曹操自然不会这么快与刘协汇合。在刘协的逃亡路上,曹操一直没有出手,以致于刘协一直处于逃亡、狼狈的处境,麾下的羽林军和虎贲军可谓是损耗殆尽,这也是后来刘协面对曹操的挟持,没有丝毫反抗之力的原因,就是因为刘协的护卫都在东归的路上死伤殆尽了。而刘协到达洛阳之后,因为条件实在太差,董承在征兆曹操前来勤王,正所谓上赶着不是买卖。若是曹操先积极主动的找上来,待遇肯定不如刘协去找他的待遇。这不,曹操后来不就掌控了大权。若非袁常横插一手,曹操必然不会这么快的找上刘协。

    “诸位且退下休息,明日继续赶路。”

    刘协挥了挥手,将众人遣退。待众人走后,刘协脸上浮现恼怒之色,似乎又想到了袁常和刘曦之事。

    另一边,郭汜将杨奉、张济、杨定等几人唤到自己帐中议事。

    郭汜让亲兵仔细侦查左右,等确定无人之后,方才开口说道:“诸位,你们先前可看出天子的态度?”

    “郭将军何意?”

    张济、杨奉等人不解郭汜的意思,疑惑的问到。

    郭汜好歹与李傕争斗了一段时日,智商有些见长,见几人一脸茫然的模样,冷笑一声,这才解释道:“幽州牧袁常引兵来援助天子,然而天子却因为袁常出身低微,不满其与万年长公主的结合,如今因为需要袁常的兵力支持,才忍了下来,待日后天子掌权之后,袁常安能活命?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与诸位皆是贼子出身,地位能比得上袁常?袁常尚且如此,诸位以为我等的下场会比袁常更好?”

    听了郭汜的话,几人倒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良久之后,杨奉率先回过神,摇头反驳道:“郭将军此言差矣,陛下值此危难之时,我等一路护卫,陛下自当记得我们的功劳。而那幽州牧袁常说是援助天子,如今兵马却还在路上,等到了洛阳,即便袁常来了,又能对陛下有多少帮助?况且,陛下记恨袁常,也是因为他娶了万年长公主,折辱了皇室的尊严。我等只需谨记本分,到了洛阳,该有的功劳陛下自然少不了我们,又何须在意这等事情。”

    “杨将军说的极是。”

    张济支持杨奉的意见,道:“我等安守本分,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陛下自然不会忘记我等的功劳。否则,我等麾下将士也不会答应,况且,陛下若是要谋害我等,岂不寒了众将的心意,又如何有人会效忠于陛下。”

    “是这个道理!”

    在场的原本都是贼寇出身,如今局面好不容易就要安定下来了,他们自然不想再过上以前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因此,即便觉得郭汜的话有几分道理,却也不会赞同。他们麾下皆有兵马,若是天子真要太过分,到时候再反了便是,如今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他们自然不想生事。

    “哼,你们这群鼠目寸光之辈!”

    郭汜极为恼怒,没想到这些家伙如此愚蠢。不过,郭汜也不强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不理解自己也就罢了,于是他说道:“既然如此,那本将军把话放在这了,本将军肯定是要离开的,自去占地为王,免得哪一天醒来自己的脑袋就不见了。本将军把此事说出来,若是有人敢去告密,那就休怪本将军不死不休。”

    “郭将军也是一番好意,我等又岂会做出如此事情!”

    “没错,郭将军放心,说起来我等也是一条船上的,郭将军有自己的想法,我等自然不会阻拦。”

    “既然如此,那本将军就不送了。”

    郭汜下了逐客令,众人自然也不好多留,纷纷拱手行了一礼,便离开了郭汜的营帐。等众人都走后,郭汜脸色一阵变幻,良久之后,郭汜这才下令亲兵将自己的几名心腹将领给唤来。

    却说杨奉离开之后,便立马将徐晃给招来,将郭汜的事情给说了出来。如今杨奉麾下就徐晃这么一个人才,杨奉对他可谓是言听计从,而且,此前徐晃的计策也让他受益良多,杨奉自然是放心的。

    “将军,此事不可小觑!”

    听了杨奉的话,徐晃沉吟片刻,一脸凝重之色,“郭汜虽说自行离去,然而,他若一人离去,又能做些什么?所以,末将想来,郭汜必然会想着将陛下掳去,方能有所作为。故此,末将以为将军可暗中禀告天子,若是郭汜不生事,让他离去也无妨;若是郭汜要掳走天子,将军可与诸位将军共同击之,护卫陛下,如此一来,将军一来可断了郭汜的图谋,二来也能在陛下面前再立功劳。”

    “哈哈,本将军有公明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听了徐晃的一番分析,杨奉当即开怀大笑。如今郭汜必然会暗中盯着众人,防止他们去刘协面前告密,因此,杨奉和徐晃二人一番商议之后,紧锣密鼓的安排之下,总算将消息传到了刘协的手中,同时,也暗中与杨定、张济、董承等几人联络,郭汜但凡有异动,他们便会联合反抗。毕竟郭汜的兵马是最多的,单靠杨奉的兵马,根本没办法与他对抗,否则,杨奉岂会把这份功劳分享出来。

    是夜,黑暗笼罩了大地,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正是杀人越货的好时机。

    寅时正,往常这个时候,正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