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5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吉林省书记?”

    老丈也是个读书人,不说见识广闻,但是,大致的地名和官员的称呼他还是懂的,而且唐哲说的字他都认得,但是,这连在一起他就不明白了。看他的表情,好似在告诉唐哲:老汉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唐哲无奈的一笑,随后解释道:“老丈,此次攻打高句丽的乃是我家幽州牧。此前高句丽联合周边异族企图侵犯幽州,最后却是被我家幽州牧给击溃;随后,幽州牧亲率大军攻打高句丽,并且成功平定高句丽。自此之后,高句丽便纳入我幽州的领土。幽州牧更将高句丽改名为吉林省,而小子便是吉林省的首任长官。此番前来,乃是因为小子听闻村中有才能之士隐居其中,故此前来邀请出山相助。”

    “哦!”

    老丈恍然的点了点头,随后却是愣了起来,好似才反应过来,追问道:“公子是说高句丽已经被幽州牧给灭了,以后也是我汉人的领土了?”

    “没错,正是如此!”

    随后,唐哲给老丈大致述说了其中的过程,并且告诉老丈如今高句丽已经进行改革,试行新的制度,而他们思汉村的村民不用再遭受高句丽人的压迫,可以开始过他们想要的生活了。当然,若是他们不想呆在如今的吉林,要回到中原,唐哲也会帮他们向袁常申请。不过,唐哲还是建议老丈他们继续呆在吉林。因为,如今的吉林试行新的制度,必将会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而作为新制度的发源地,吉林的发展自然是不可限量。

    了解经过之后,老丈自是泪流满面,有高兴、有激动,也有多年的委屈和辛酸终于结束的感慨。不过,至于是留在吉林还是返回中原,老丈并没有立即回答。

    “公子,不知你所寻之人是谁?这村中之人,没有老汉不认识的。”

    “如此多谢老丈了!”

    唐哲连忙行了一礼,随后说道:“小子此番前来寻的是一个叫李念汉的隐士,听闻他学究天人,精通算学、天文、地理、兵法等。如今吉林省正值改革,新制度执行之时,正需这等人才,故而小子便来了。”

    “原来是寻这小子,公子且在此等候,老汉便让人将他唤来!”老丈一听,当即拍着胸脯应承到。

    “不可!”

    唐哲见状,连忙劝阻了老丈,急切道:“如此有才能之士,小子自当恭请出山,又岂可如此马虎对待。且等小子备好礼物,老丈带小子前去即可。”

    老丈身子一顿,转过头看向唐哲,幽幽道:“我家那小子哪里当得起如此大礼,若是他敢不来,老汉我不打折他的腿!”

    “呃…”

    唐哲闻言,顿时愣了下来,感情说了半天他寻找的人才是老丈的儿子。此时,唐哲才反应过来,他好半天了还没询问老丈的名字,当下连忙恭声问道:“却是小子失礼了,不知老丈姓甚名谁?”

    “不敢当,老夫李思汉。”

    在这一瞬间,李思汉仿佛变了一个人,从先前的一个乡野村夫,变成了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士子,却是让唐哲有些错愕。

    “情非得已,还请书记见谅!”

    李思汉对唐哲行了一礼,随后道出其中原委,这才明白李思汉为何会有如此变化。原来,思汉村的村民虽然不参与高句丽的战争,不过,这些日子汉国城正在改革之中,土地政策也都传阅四方,思汉村的村民自然也是知道的。而唐哲一行人在进入村子的时候,李思汉便看出他们身份不凡,心中已经猜测唐哲便是如今掌控吉林省的幽州官吏。不过,李思汉祖上也是汉朝的官员,后来因为官场的斗争波及到他们祖辈,因此被流放到高句丽这土地来。所以,李思汉对于官场之人是避而远之的。随后,经过一番试探,李思汉知道唐哲是个清正严明的君子,是个好官,这才决定暴露自己的身份。否则,唐哲期间有丝毫的隐瞒,李思汉都不会暴露出自己的身份,而唐哲注定要败兴而归了。

    “却是小子眼拙,大才就在眼前,竟然不识。不知李老先生是否愿意出山相助,为我中原开创盛世而献一份力。”

    唐哲恭敬的行了一礼,无论是李思汉的年纪,或是他的才识都值得这一礼。

    “唐书记折煞老夫了!”

    李思汉将唐哲扶起,叹道:“老夫如今年纪已大,虽有些拙见却是不足为题,唯恐误了幽州牧的大业。不过,犬子如今正值壮年,已得老夫真传,倒也堪用,若是唐书记不嫌弃,老夫便让犬子跟随唐书记左右,望他能为中原开创盛世添砖加瓦。只恨老夫未能早些遇上幽州牧这般雄主,可叹!”

    唐哲闻言亦是一叹,然而世事不如意十之**,只可惜雄心壮志在身,却已是廉颇老矣。不过,此行能够招揽到李念汉,也算是成功圆满。而且,李念汉出仕,也算是替李思汉完成了心愿。

    不多时,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汉子便出现在唐哲面前。这汉子看上去好似有四十一般,然而,询问之后才知道他的年龄不过刚刚三十。显然,因为在高句丽的劳累,才会让他看上去如此沧桑。

    “父亲,母亲!”

    李念汉对着李思汉和他的母亲行了一礼,随后才到唐哲面前行礼。谦谦君子且是个孝顺之人,唐哲自然是满意的。

    “李公子,我今日前来是希望你能够助我一臂之力,不知可否?”

    “能为中原的建设出一份力,自是所愿尔!”李念汉没有什么矫情,在听了自家老子的话之后,便接受了唐哲的邀请。先前说过在李思汉家中用饭,所以唐哲也没有急着离去,便与李念汉聊了起来,随后唐哲将袁常的思想、新制度给简单的说了一些,不想李念汉却是很快便领悟,并且举一反三,唐哲原先有些不理解的地方也顿时都明悟了。当下,唐哲更是欣喜,与李念汉颇有相见恨晚的架势,越聊越开心。幽州牧那句话说的不错,高手在民间,此言不差。

    或许,李念汉这种人在中原那种制度之下无所作为,但是,袁常的这种新的制度却是极其适合他。或许,是因为他这些年在高句丽的经历,才会让他能够更好的理解新制度。有句话说的好,高居庙堂之上的人,又怎么会懂得民间疾苦,否则也不会有何不食肉糜这种话了。

    等用过饭之后,唐哲便告辞离去。原本他是让李念汉在家中休息几日再去任职,谁知道李思汉却是让李念汉直接上任。于是乎,李念汉便跟着唐哲走了,路上,询问过后,唐哲推荐李念汉就任教育厅的副厅长职位,而厅长则是由幽州来的一名官员担任。不过,唐哲相信,以李念汉的能力,这个厅长的位置很快是他的了。

第六五五章 笑话一样的反叛()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过,距拿下丸都城更名为汉国城已经有七天了。更新最快而在这七天的时间里,汉国城进行了大肆的改革,新制度也已经很顺利的推行下去,吉林省的百姓都对袁常称赞不已,民心安定。同时,李念汉对袁常的新制度也理解的越发的得心应手,即便是得到他言传身教的唐哲几人都不如他理解的透彻。因此,在唐哲的示意下,原本从幽州来被任命为教育厅的那名官员自愿退位,并推举李念汉为教育厅新的厅长。其实,李念汉对新制度如此深刻的理解,当个高官也绰绰有余了,不过在唐哲提出,袁常也同意的时候,他却推辞了,希望能够把第一人教育厅的工作执行好了。对此,袁常自然是没有反对。而在李念汉的推动之下,吉林省的第一所公立学校也已经开始动工,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投入使用了。

    而且,因为李念汉得到重用的原因,吉林省不少隐居山林的人都跑出来毛遂自荐,对此,唐哲在经过考核之后,启用了一批人,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同时,这些人对于新制度也都有着很不错的理解能力,对于工作的开展也都有着极大的帮助。至此,吉林省的改革工作算是步入了正轨,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影响到幽州,最终影响到整个天下。

    另一边,于禁的进度也很顺利,吉林省北方的城池一座又一座的被拿下,距离完全平定已经不远了。而到了这个时候,袁常也差不多离开吉林省返回幽州。不过在此之前,有件事却是要先解决了。

    “主公,暗中盯梢的探子来报,高德曼他们似乎已经蠢蠢欲动了。”

    袁常的屋内,郭嘉喝着茶,一脸轻松惬意的说道。高德曼他们自以为行事隐秘,然而他们却是不知道,一切都在袁常的监控之中。

    “也罢,反正日子也挑选好了,明日宜动土、下葬,将高德禄给葬了,顺便把他们一起给解决了,到时候也可以尽快返回幽州。”

    随后,袁常便将明日安葬高德禄的命令传了下去。磨刀霍霍的高德曼等人顿时大喜,准备一切就绪,就等明日发动。

    次日,天还未亮,原本的高句丽王宫,如今的吉林省省委和省府办公地点就开始人影涌动,忙忙碌碌。高德禄虽然是个失败者,但是好歹也曾经是高句丽的王,袁常还是给了他一个王的葬礼。当然,不过不是为了解决高德曼他们,袁常最多也就给他这样的待遇,却不会劳师动众的搞一大堆事。

    “呜呜呜!”

    “嘀嘀嘀!”

    哀鸣的乐声响起,最前方吹奏唢呐的乐师卖力的吹奏着,同时迈出了脚步。漫长的队伍缓缓启动,此行袁常只带了两千人的护卫,一千的骑兵和一千的步兵。好歹也要给高德曼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觉得有希望,要是他们觉得没希望不动手,那这一切不是白白浪费时间了,袁常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跟他们耗着。而这城内的八千兵马便交由郭嘉来指挥,同时留下了典韦护卫。至于说袁常的二千兵马对付高建武他们四万大军好像不可能,到时袁常自然会给他们一个莫大的惊喜。

    漫长的队伍走了一个时辰来到了给高德禄安排的墓地,当然,这墓地并不是高句丽王室原本的王陵,如今高句丽都被灭了,还想占着那么大的土地给他们做墓地,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经过一番繁琐的仪式之后,高德禄成功的下葬了。轮番祭拜了一遍,时间都已经到了下午,袁常下令休息一些时间之后,再回城。

    “各处埋伏的兵马是否就位了?”

    高建武站在角落之中,对着身旁的一名副将轻声问道。埋伏在城外的四万大军是他聚集起来的,自然由他指挥;而城内的那些旧部以及各官员、将领的家丁护卫,则是由高建昌指挥。时机一到,他们便会发信号,两边同时动手。城内动不动手其实影响不大,凭借四万大军要击溃袁常这两千兵马不要太简单。不过预防万一,他们觉得还是连城内一起动手,把城内的兵马也给拖住。这样,城内的兵马就没办法支援袁常这边了。即便是四万兵马,高建武觉得要对付幽州的一万兵马也没有那么容易。若是让袁常给逃脱了,到时候袁常把太史慈和于禁的兵马召集来,收拾他们不要太简单了。所以,机会只有这一次,他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启禀将军,人手已经全部就位,就等将军一声令下,便能将袁常小儿给拿下了!”副将压低声音,略显兴奋的说道。他可是高建武最得力的副手,一旦起事成功,他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很好!”

    高建武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双眼扫了四周一圈,见高德曼几人频频投来眼神,心中冷笑一阵,面上却是淡然的点头示意。

    祭拜休息之后,袁常再次下来启程回城。

    “火速去传令大军,准备动手,待我信号发出,即刻杀出,一个不留!”高建武眼中闪过阴狠的光芒,低声说道。

    “呃…是!”

    副将错愕了片刻,随后连忙应道。此刻他的心中更是激动,他当然知道原本起事成功之后高德曼会继承王位,但是,如今高建武却是下令一个不留。很显然,高建武的野心已经毕露无遗。不过,副将不仅没有觉得高建武狠辣,反而觉得就该如此,高建武出力最多,功劳最大,身上同样流淌着高句丽王室的血脉,难道就不能称王?若是高建武称王,那他的地位不是更高了,想想就让人兴奋啊!

    回程的队伍顺利的行走了一刻钟之后却是停了下来,却是不知何时道路的前方被堆满了巨石和大树。

    “小心!注意!”

    典韦不在,作为亲兵二把手的副将立刻警觉起来,高声下令士兵将袁常保护起来,随后派出探子散开查探。

    “下令出击!”

    “嘭!”

    高建武高喝一声,副将闻言当即点燃信号箭朝着空中发去。片刻之间,嘈杂、混乱的奔腾声响起。

    “轰隆隆!”

    “杀,杀,杀!”

    “活捉袁常,诛杀乱臣贼子,还我高句丽河山!”

    随着喊杀声,道路的两侧涌出无数的人马,而堵在前方的巨石和大树也被挪开,正前方整齐的列着一队骑兵,虽然看起来装备有些破烂,但是好歹也是一支骑兵,气势还是相当足够的。与此同时,高建武扬起马鞭,催动着胯下骏马朝着对面的骑兵阵营冲去,副将以及亲兵护卫紧紧跟随在后。

    “袁常小儿,还不下马束手就擒!”

    此刻身周有四万大军,高建武可谓是底气十足,对着对面的袁常高声大喝到。高建武内心是激动的,兴奋的。但是,对面队伍中的高德曼等人却是懵比的,茫然的。剧情的发展似乎有些不对,不应该等他这个未来的高句丽王就位后才会喊出这句话的,为什么高建武怎么就突然来了这么一出。不过,高德曼等人也不是傻子,片刻之间就已经反应过来,高建武这是打算撇下他们单干了。顿时,汹汹的怒火就涌上心头,恨不得把高建武给活活撕碎了。还好,仅存的一丝理智让他们按捺下心头的怒火,现在他们还在袁常的掌控之下,若是暴露了他们的身份,岂不是要直接被袁常给干掉了。

    “呵呵!”

    袁常轻笑一声,不紧不慢的催马上前,淡然的说道:“高建武将军你这是准备背叛本州牧,意图谋反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