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4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主公,末将愿领北路兵马!”赵云作为幽州的头号大将,自然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个站出来毛遂自荐。

    “主公,末将愿领南路兵马!”太史慈紧随赵云之后,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主公,末将…”典韦说话了!

    “主公,末将…”韩恂,于禁,鲜于银,田楷等人都纷纷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若是现在再不站出来,估计等下连汤都喝不上了。

    看到一众武将为了拿下领兵大将的职位,而争的面红耳赤,一旁的文官们倒是看得津津有味。最让人无语的却是袁常和郭嘉这两个无良的主属二人,竟然当场开盘设赌,让围观的文官们下注,看看最后会是哪两个人夺得两路领兵军长的职位。不过,一众文官们都一脸怀疑的看向袁常和郭嘉二人。最后,在袁常和郭嘉二人拍着胸脯表示不会干预军长的任命,文官们这才纷纷下注买自己看好的人。毕竟袁常这厮是有前科的,他们可不想被坑了一次又一次。

    “州牧,属下押三十文,赵云司令和太史慈能夺得两路军长之职。”

    “州牧,属下押二十文,赵云司令和典韦军长能夺得两路军长之职。”

    “州牧…”

    一众文官,荀谌,陈宫,董昭等人没有一个落下,都投了一些钱押在自己看好的人身上。其中,以赵云的人气最为火爆,其次典韦和太史慈二人居中。至于剩下的鲜于辅、公孙续、于禁、韩恂、田楷等人的人气就差不多,没有多大的差距。

    而袁常这次开盘设赌的赌法就是每个人可以下注押两个人,然后,要押中的两个人同时都成功夺得军长的职位,才算中奖,奖励则是赌注的一百倍。下的钱不多,回报率却是极高。再加上凭借他们对这些将领的了解,所以,大家肯定会有人中奖,只要随便一个人中奖,袁常都会赔本。能够从袁常身上捞一点钱来,大家都觉得心里很是舒畅,就跟在炎炎夏日喝了一杯冰镇酸梅汤一样畅快。

    只是,他们却是忘记了曾经的教训,袁常难道不懂得这一点,会做赔本的买卖吗?在无人注意的时候,只见袁常和郭嘉相视一眼,二人脸上同时露出一副奸诈的表情,不过却是转瞬即逝,并没有被人给看到。

    “好了,诸位的赌注都已经押完了,现在就开始投票表决出任二路军长职位的人选,大家没有意见吧?”

    见袁常说出这么个提议,众人自然不会反对,一众文官们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袁常直接任命,暗箱操作,那他们便都有机会中奖。

    “现在从赵云司令开始表态,认为赵云司令可担任一路军长的举手示意。”

    袁常的话音落下,便立即见到有人举起手来,众人看去,举手之人却是赵云。只是让一众文官们大跌眼镜的是,除了赵云自己一人之外,并没有其他人举手同意,在他们看来最有希望夺得一路军长之职的赵云却是无人支持,让他们不得不怀疑袁常是不是又在暗箱操作了。不过想想,似乎也有道理,每个将领肯定都想自己担任领兵军长,自然不会投票给别人。如此一来,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只是获得一票,那么岂不是变成平局,又要用其他方法进行挑选。

    “接下来是太史慈,开始投票!”

    “唰!”“唰!”“唰!”

    袁常的话音才落下,便见到众将皆是举起手,一个都没有落下,连赵云都举手支持太史慈。这一下,一众文官们在错愕了片刻之后,立即就反应过来,感情袁常还真的挖好了坑给他们去跳。只怪他们明明知道袁常的阴险,竟然一次又一次的中计,平白的损失了几十文钱,又要让他们心痛好一阵了。

    “哈哈,看来子义的人气很高啊,竟然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看来子义夺得一路军长之职已经是没有悬念了。”

    袁常的笑容在一众文官们眼中看来是如此的可恶,仿佛是在嘲笑他们一般:傻眼了吧,任你们如何防范本州牧,还不是中了本州牧的妙计,咩哈哈!

    “典韦军长,开始投票!”

    典韦也是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的票数,无疑,典韦肯定也是落选了。如今既然明白是袁常设下的陷阱,文官们知道这钱已经打水漂,就当看热闹了,只是,这热闹的代价却是太昂贵了些。

    “韩恂军长!”一票!

    “于禁军长!”全票通过。

    好嘛,原来袁常先前就已经向众将偷偷示意过了,这一次要把机会交给太史慈和于禁二人。既然袁常有这样的意思,众人自然不会反对。在袁常麾下,不凑没有领兵的机会。而且,袁常一副要坑人的模样,若是他们不配合,估计有他们好果子吃。

    接下来的公孙续、鲜于银、田楷等人皆是一票落选,最后军长的人选便落到了太史慈和于禁手上。这两个人的组合,谁能想到?

    “诸位,看来本州牧今日的运气相当不错,感谢诸位的美意了!”

    结果出来了,袁常和郭嘉二人知道已经被一众文官们给看穿了,索性也就不再掩饰。笑盈盈的瓜分战利品。

    只是,有一句话叫什么来着,乐极生悲,或许说的就是袁常和郭嘉二人了。

    “州牧,既然结果出来了,那属下的奖励是否也该兑现了!”只见蔡邕捋着胡须,气定神闲的向袁常说道。

    “嗯?”

    袁常惊疑的看了蔡邕一眼,蔡邕竟然能押对两个人,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等到袁常把下注单拿起来一看,顿时差点没吐血了。蔡邕竟然下了一千文的赌注,这赚的几百文,都不够赔零头!先前袁常和郭嘉二人自认为必胜无疑,故而,便没有注意下注之事,而是交给了蔡琰来处理。袁常心头划过一道亮光,转头看向蔡琰,只见蔡琰眼眸四望,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表情。

    这下袁常明白了,感情是蔡琰通风报信,这还真的应了那句话,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啊!袁常咬牙看向蔡琰,仿佛在告诉蔡琰,早晚收拾你。而蔡琰也不敢示弱的回了一眼,好似在说那你就来呀!

    好嘛,郭嘉现在是欲哭无泪了,人家袁常一家子在搞内讧,他生生的掺和进来,现在真是赔惨了!

    “蔡校长放心,本州牧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奖金自然是会兑现的!”袁常是咬着牙,一个字一个字的蹦出来,这可是十万文的赔偿,等于十两黄金,可怜他准备留给自己孩子的奶粉钱,现在一下子就赔了一大块,那叫一个后悔不已啊!

    所以说,赌博有内幕,下注需谨慎!(未完待续。)

第五六七章 刘备决定() 
徐州下邳城内

    在陶谦安排给刘备的府邸之内,此刻,刘备正与麾下一干人等商议着什么事,气氛显得似乎有些凝重。

    刘备右手下方一排坐着文的下属,分别是孙乾、简雍以及糜竺三人;左手下方一排则坐着武的下属,分别是关羽、张飞和陈到三人。

    陈到原本是陶谦派来协助刘备,其实就是来监视刘备的。可是,陶谦却是没有想到,他的昏庸无能已经让徐州官员起了异心,徐州上下基本已经没有人指望陶谦了。故而,陈到在与刘备一番畅谈之后,了解到刘备的不凡和志向,便决定跟随刘备。而至于糜竺,当然是听从袁常的话,暂时跑到刘备麾下。

    自从见到刘备来到徐州,糜竺就对袁常当初说的话深信不疑。因此,便借机跟刘备套近乎,又是送粮,又是送钱的,如今刘备还正处于落魄的阶段,对于糜竺这个送上门来的财主,又岂会放过。故而,一来二去的,糜竺便成为了刘备的“下属”。当然,如今在有了袁常这个变数之后,刘备还想人财两得那是不可能的事。如今的糜贞可是在北京城,至于会花落谁家,那就不得而知了。

    “主公,如今天下大乱,时不我待,主公当尽早决断,方能在这群雄并起的时代,成为一方霸主,进而趁势而起,雄霸天下!”

    此前,陈到提议刘备将徐州拿下。只不过,刘备为了维持他仁义的面孔,并没有答应陈到的提议,当时还是曹操攻打徐州的时机,故而,陈到也没有继续坚持。如今,曹操的大本营兖州出现了变数因而退兵,徐州已经没有外敌,也该是时候讨论接下来的问题。所以,陈到便再次提出此前的提议。

    当然,对于陈到的提议,刘备内心之中自然是同意的。只是,他一直以来维持的仁义,是他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如今的时代,名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只要有这个名声在,刘备就不愁没有人才向他效力。若是刘备现在把他原本的形象给破坏了,日后又有什么人才会来投效他呢?正如历史上的刘备,一直都是以仁义作为自己的武装,于是乎,他能够在天下群雄之间辗转。即便是哪一方势力要对刘备下手,都要顾及到是否会被天下人给声讨,以致于不敢对刘备下手。徐州时刘备没有趁机夺取徐州,虽然最后是陶谦三让给刘备,至于真实的内情是什么样的,那就无人得知了;而等到了荆州,刘备也是致力于维持自己仁义的形象,没有夺取荆州,最后,荆州反而是被蔡夫人等人给送到曹操的手上。或许,是经历过了之前的教训,面对益州的问题上,刘备也终于撕开了他仁义的外壳,暴露出她真实的品性,准备鸠占鹊巢夺得益州。当然,最后刘备也成功夺取益州,并且以益州为根基,打下自己蜀汉的天下。但是,有一点却是不可争辩的事实,那就是在刘备以武力夺取益州之后,投效到刘备麾下的人才明显的减少了。除了益州当地的人才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人投效到刘备麾下了。

    或许,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一个势力主都是一样的德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仁义。既然都是一个尿性,没有好的名声,大家又为何要去给刘备效力。毕竟在当时曹魏是天下最大的一股势力,怎么看都比刘备有前途。因此,等到蜀汉建立初期的人才死的死,去世的去世,蜀汉后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无人能够撑起蜀汉的大梁。反而是曹魏,人才一个接着一个,最终给司马家篡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抛开诸葛亮事事亲为的原因,刘备撕开他仁义的外表,也是蜀汉人才不济的一个原因。

    故而,对于陈到的提议,刘备虽然很心动,却还是在犹豫着是否要暴露出自己的真面目,还是继续维持自己仁义的形象。

    抛开仁义的外表,他就能立即夺得徐州,进而以粮丰物足的徐州为根基,再图谋天下;若是还要维持仁义的形象,他就要继续煎熬,等待时机。当然,两个选择各有利弊,一切就看刘备自己的选择了。

    “主公,属下以为陈到都尉所言甚为有利!”

    作为刘备自小的伙伴,简雍自然是不愿意看到刘备放弃这么好的一个机会。简雍一直跟着刘备,当然是因为看好刘备,自己也想着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如今,机会就摆在眼前,若是让刘备给放跑了,那就不知道又要等待多久的时间了。因此,简雍自然是要劝说刘备动手,而不是像此前那样漫无目的的等待。

    “主公,如今群雄并起,各方势力都在割据,称霸一方;北有袁绍据青州、冀州、并州,另有袁常占据幽州;南有荆州刘表、扬州袁术和东吴孙策;南面有兖州曹操,关中李傕、郭汜,益州刘璋,凉州马腾、韩遂等各方势力。如今,唯有徐州陶谦老迈昏庸,若是继续让陶谦掌控徐州,届时,徐州指不定会被他耗成何等落魄之地。如今,趁着徐州正是富商林立,粮草充足之机,主公一举拿下,以徐州为根基。南面袁术无能,主公亦可趁机夺取;北面袁绍虽占据青州、冀州和并州三地,然则,以其之力,自然是不能兼顾,主公亦可待机夺取青州。占据三州之地,据地自守,徐徐发展;待各方群雄争霸之时,主公进可攻、退亦可守,实行远交近攻之策,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也未为不可!”

    “宪和所言甚是有理!”

    刘备听了简雍一席话,点头赞同。当然,刘备胸有大志,能够建立蜀汉一国,自然也不是什么无能之辈,对于简雍说的话,他自然也是清楚的。只是,刘备既然心中有大志,自然早就考虑过该如何在乱世之中建立自己的功业。那就是要凭借好的名声,也就是所谓的仁义之名。

    纵观历朝历代,自夏商周,及至春秋战国,秦汉。能够长久的存在的君主,只有表现出仁义的君主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戴。任何暴戾的君主,都不能长久,夏杰、商纣、周幽王、秦始皇乃至于汉朝的桓灵都是因为没有了仁义的名声,才会被天下百姓蜂拥推翻。再加上刘备又没有任何的资本可以依靠,所以,他唯一能够当成依靠的也只有名声。

    像袁绍,四世三公的袁家,起家的时候就是一个渤海郡太守,然后因为袁家的名声,冀州韩馥的冀州生生被袁绍给夺走了;还有袁术,同样是因为袁家的名声,而且还是嫡子,更是有不少声名响亮的文武人才去投效袁术;至于曹操,会比袁绍和袁术兄弟两差一些,但是,在曹操起事之后,还是有曹家和夏侯家的子弟投效曹操。所以,跟这些有身份、有背景的势力相比起来,他刘备就是一无所有,只能靠他自己去努力赢得。刘备有些怀疑,倘若他撕开自己仁义的名声,日后的发展还能那样一帆顺利嘛?

    突然间,刘备想起了一件事,看向陈到,询问到:“叔至,对于袁常此人,你有多少了解?”

    “启禀主公,属下无能,故而,对于幽州牧袁常的了解,属下所知不多。”陈到一脸自惭的说道,陈到是搞情报的,对于天下各方势力都进行过分析和了解,经过对比之后,陈到才选定的刘备。至于袁常,此前并没有太过出色的表现,然后就跟坐火箭一般,突然就窜上来了,所以,陈到对于袁常的了解并不多。

    “叔至,此事你无须自责,谁也想不到,袁常能够走到今日这一步。”刘备沉着脸,幽然说道。

    最初见到袁常是在诸侯联盟讨董之时,当时的袁常表现的就跟个小人一般。这样的人物,又有哪个人会去多看他一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